列印    關閉視窗 

 

寫這個文章時,正好2015過了快一半,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民歌四十】辦了北高兩場大型展覽,也辦了好幾場大型演唱會正好告一階段,由於各方反應熱烈,接下來可能還會加場。

所謂【民歌】主要是以1975年6月6日為分水嶺,那天,楊弦在台北中山堂舉辦了「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


所以,【民歌40】主辦單位也特別選了2015年6月6日,邀楊弦在台北小巨蛋回顧民歌運動。


「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之後,楊弦在1975年9月1日出版了全部根據余光中的詩而來的《中國現代民歌集》,賣得很好,奠定了楊弦的地位。

 12

圖片提供: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那時有沒人質疑? 為啥在台灣唱的歌不叫《台灣現代民歌》,而叫做《中國現代民歌》咧? 這就成為【民歌40】論壇中第一個引起爭論且必須討論的題目。


接著,廣播人陶曉清策畫了3張【中國創作民歌系列】(我們的歌)。陶曉清在中廣的節目努力積極推廣民歌,也舉辦許多民歌活動,人稱(民歌之母)。

 345

圖片提供: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為啥在台灣唱的歌不叫《台灣創作民歌》,而叫做《中國創作民歌》咧? 這就成為【民歌40】論壇中第二個引起爭論且必須討論的題目。


恰巧,正在【民歌40】舉辦展覽期間,豬頭小弟按著順序送洗的老黑膠送回來,一拿起來播,竟正好是陶曉清策畫的【中國創作民歌系列】,這是個【神啟】!

於是po了一張照片,寫兩句[奇怪,在台灣創作的歌叫做《中國創作民歌》是怎樣? 是時代的悲情使然,還是主事者頭殼破空?] 真要感謝這些人大肆慶祝【民歌40】我們也才發現還有這等怪事? 結果(民歌之母)的寶貝兒子(民歌本人)-知名作家廣播人馬世芳,貼了一張鳳飛飛的唱片【我是中國人】烙了一句[這事還少嗎?] 豬小弟也只回一個字[多],那時若再多回幾句[你拿喝威士忌的來說你只喝啤酒不算喝是要幹嘛]恐沒完沒了。不過,這個事也不是小弟忍一忍就過得了,好巧不巧? 【神啟】又至! 音樂社會學者-張釗維&何東洪受邀到【民歌40】展場演講,質疑只紀念【民歌】輕其他,直批【民歌】是黨國時代訓政時期刻意操作的愛國情操,所以成為【運動】也是國民政府知其無害還可拿來騙騙青年學子協助抒發鬱悶以致減少反政府的可能…搞得【民歌40】主辦單位有些尷尬? 其實也不會,大家都是朋友,有話說開來就好
了。

 6

圖片來源:作者



倒是接下來的「民歌之父」楊弦的演講回答觀眾提問時表示「時下流行歌曲寫得大多風花雪月,範圍太窄,不像我們民歌時代,啥麼都可入歌」。這下有趣了,對照一個小時前,何東洪質疑「民歌時代寫得大多風花雪月,範圍太窄,不像當時國外許多社會派歌手,啥麼都可入歌」。並挑戰【民歌40】主辦單位不要只是展出已成名的史料,是不是可以找一找當初參加「金韻獎/民謠風」所有報名歌曲,那些沒入選的裡面會不會有一些跟七零年代台灣的社會比較有聯結的歌? 那些歌為何沒入選? 跟評審的品味&意識形態有關乎? 順便就扯到了金曲獎的評審大部分都只懂華語,一堆聽不懂台語,聽不懂客語,聽不懂原語的評審評啥最佳台語/客語/原語專輯歌手咧。這部份值得研究,以後有空再聊。

 7

圖片來源:作者



所以咧,有關【民歌】的定位內涵相關議題就在展期間引起一番網路論戰,其激烈程度不輸挺同反同廢死要死大戰。有的是反民歌者丟出議題,(民歌本人)馬世芳接招,有的是(民歌本人)馬世芳大力頌讚民歌引來圍剿,不過大家都是朋友,沒那麼嚴重,都還保持學術研究的風範。馬世芳也真辛苦,沒啥人奧援,網路大片噓,真累。


其中,政治文化大師張鐵志提出[貧血的民歌運動]的說法,當然引來馬世芳打問號? 張鐵志即刻搬出民歌之母陶曉清的說法回應:「…Bob Dylan或當時都有很多很有意義的也非常好聽的西洋歌曲,有關懷弱勢,有談人權,有反越戰,有談世界和平…回頭來看台灣歌壇,當時的國語歌曲中,這樣的歌太少了…」,看到沒有,民歌太貧血,太蒼白是你老木講得咧。當然,陶曉清也不是直指民歌而是可惜所有的[國語歌曲]都太少關懷人權反戰和平..之歌,陶姐恐怕對[非國語歌曲]比較不熟悉這不奇怪,傳統台灣歌謠或30年代以降的創作台語歌,關懷市井小生活,反映時代心聲的作品,如[收酒矸]、[賣肉粽]絡繹不絕,政治人權歌曲是比較少,或許跟高壓的時代有關。一樣的高壓時代,民歌連關懷土地,關懷市井小民的作品都幾乎缺席,比較多的是[關懷莫名的大中華鄉愁情感],這也不奇怪,以後不要再責怪民歌運動跟土地脫節,都罵國民黨就好了,反正國民黨快倒了。但是,張鐵志提到,民歌當處的台灣七零年代,是一個強調現實與鄉土的新文藝風潮的時代,各種藝術表達都從台灣本土出發,講述這塊土地的歷史。比如說,音樂學者許常惠、史惟亮等人的民歌採集;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大幅介紹素人畫家洪通與歌手陳達,也策劃許多(和現實真切呼應)的專題;《雄獅美術》在1977年推出「台灣環境」專題,也企畫台灣前輩美術家專輯;文學上,許多鄉土作家早已開始書寫「現實的」與「鄉土的」小說,「鄉土文學」論戰也比七零年末的民歌時代更早,民歌們始終處變不驚。雲門舞集在1978年演出詮釋台灣歷史的「薪傳」,更早之前他們就在舞集中編入台灣民俗的「八家將」。阿,這波「現實的/鄉土的」風潮中,唯獨民歌缺席。知名民歌(月琴)說是緬懷台灣恆春老歌手陳達所創作,一開始出來的樂器卻是普遍認知上的中國樂器琵琶,不是陳達常用的被稱為台灣乞食琴的月琴,名為月琴實則琵琶,台灣皮中國心嗎? 歌詞講的大概是要把[唐山謠] & [思想起]拉在一起,兩岸同為一中嘛,一中同表?

89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所以,張鐵志對馬世芳所言「民歌徹底解放了流行音樂的題材」表示跟事實相去甚遠。這是個非常大的題目,要寫至少要連載一年,還是跳過去好了。

 1011

          圖片來源:印刻出版社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社



第三個引起爭論且必須討論的題目是:全世界的民歌之父民歌之母都是創作歌手,比如台灣的「現代民歌之父」楊弦,「台灣民歌之父」胡德夫。台灣的「民歌之母」是誰呢? 蔡琴? 大概不是,蔡琴沒啥創作。邰肇玫? 也不是,雖然創作了幾百首。立志當(台灣joan baez)的楊祖珺呢? 都不是…台灣的「民歌之母」是廣播人陶曉清。陶曉清對「民歌」的貢獻絕對比蔡琴、邰肇玫大。只是,恕小弟才疏學淺,好像全界沒有「啥啥音樂之父母」是頒給推手的? 音樂最佳貢獻獎項頒給經紀人、錄音師、唱片公司老闆是常見,不過,好像沒有人會稱伯樂為【搖滾教父】? 這些比較直接的稱號都直接用在創作歌手身上吧。台灣比較多元寬容,就如台灣也好幾個類似「音樂人協會」的組織,有的是音樂人組起來,有的是廣播人/樂評組成,有的是音樂家的後代組來收版稅的,也都很好。所以,不會有人質疑【搖滾教父】是不是搖滾歌手,當然也沒人會質疑陶曉清被稱為「民歌之母」恰當否? 大家都是朋友,也都尊敬陶姐,不太方便講,整個音樂圈幾十年來就一直這麼呼嚕呼巄帶過。只有搞不清楚狀況的豬小弟發了一段文「陶曉清應當是非常謙虛之人,不可能自己對於【民歌之母】的封號沾沾自喜,更不可能主動提及。只是,值此歡慶民歌40之際,何不認真討論一下誰是【民歌之母】(有些樂評說比民歌運動更早創作的洪小喬可當之無愧),陶曉清可主動公開表示誰才是【民歌之母】,順水推舟豈不更得尊敬」。文發完後,沒人回應,顯然,沒人有興趣。過幾天,【民歌之母】的公子,【民歌本人】知名作家廣播人馬世芳連發了好幾篇文來頌讚陶曉清,說明為何陶曉清登高一呼大家都來,也補充了我這草包子的腦袋。其實,沒人質疑陶曉清偉不偉大,如果沒陶曉清就不會有民歌運動這個大家都知道,只是,陶曉清若是自己來欽點? 或是跟一堆前輩討論,乾脆就在【民歌40】演唱會頒獎【民歌之母】豈不正好卸下幾十年承擔不起的重擔? 阿? 太矯情阿? 搞不好,他們每年都討論,從【民歌20】討論到【民歌30】討論到【民歌40】…好像很難。也可能沒人要討論? 這個不重要嘛?



第四個引起爭論且必須討論的題目是: 【民歌40】固然重要,【新台語歌25】不比民歌重要嗎? 喔,2005那時的【台客搖滾】已經慶祝了【新台語歌15】了喔,好啦。要不然,【水晶30】也更重要阿,沒有【水晶唱片】哪有後來的【新台語歌運動】? 很重要嗎? 林強在【新台語歌紀錄片-有聲的所在】裏說「聽你們要說訪問(新台語歌)我就在偷笑,又來了…」,其他所謂的一堆(新台語歌)健將:王明輝、林暐哲、伍佰…都不覺得有啥(新台語歌),只有陳明章還講半天,所謂(新台語歌)就是…而,豬頭皮不知在幹嘛,隨口胡扯「只要在台灣使用的語言都是台語嘛,客家話,原住民話…都是嘛」。所以,(新台語歌)很重要嗎? 萬一有獃子又想回顧那個啥對你來說非常重要的偉大時代想做新的(新台語歌)紀錄片,保證找不到人可以訪問。這部份如果值得研究,就以後有空再聊。


【民歌40】辦到一半,突然,水晶五爺-老哥走了,一堆水晶唱片的老朋友聚集一起送行,期間,前面質疑【民歌40】的何東洪教授又重提【水晶30】的重要,【水晶唱片】到底是2015到了30年,還是2016? 也搞不清楚,反正湊合著用。看人家【民歌40】辦得轟轟烈烈眼紅吧。本來,2015的海洋音樂祭有以前的水晶唱片員工潛伏在內,想搞一個【水晶之夜】,在八仙還沒氣爆前就打消念頭了,【水晶之夜】要幹嘛? 伍佰會出來唱嗎? 陳明章和水晶老闆阿達的官司未了吧? 阿德應該可以? 老哥走了,朱約信沒人看了,潘麗麗出來唱沒搭配陳明章會不會怪? 沈懷一? … 水晶唱片的歷史重要嗎?2014年,在立方計劃空間的邀請之下,何東洪已經與一堆朋友共同策了一個【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還得了「台新藝術獎」又出書。裡面有一堆水晶唱片的東西,也算聊以自慰了,還不夠? 說2016要弄一個【水晶30】,那就讓我們慢慢看下去。

 12                                     13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海報,立方計劃空間  提供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書籍封面,立方計劃空間  提供



第五個引起爭論且必須討論的題目是: 【民歌40】固然重要,【新台語歌25】不比民歌重要嗎? 【水晶30】也更重要阿,沒有【水晶唱片】哪有後來的【新台語歌運動】? 很重要嗎? 這個以後後許可以寫一寫,要看的舉手! (奇怪,怎麼[第五個]跟[第四個]看起來很像? 湊字數嗎? )

 1415161718

圖片來源:作者



然後,最後,也許,或許,豬頭小弟也趕趕流行嗎? 承蒙少數幾位樂評家好友的看重提醒。2011時,某知名樂評人pm來說,豬老大,2011是你那張【朱約信現場專輯】二十周年也,要不要辦慶祝活動? 辦啥慶祝活動? 浪費錢,不弄一下又辜負某人期待,只好將【朱約信現場專輯】裡面每一首歌配上影像,上傳youtube聊告江東父老。2014時,又有某知名樂評人pm來說,豬老大,2014是你那張【我是神經病】二十周年也,要不要辦慶祝活動? 辦啥慶祝活動? 浪費錢,不弄一下又辜負某人期待,只好將【我是神經病】裡面每一首歌配上影像,上傳youtube聊告江東父老。結果被滾石唱片來函警告,說我侵權,要我將影像下架。版權公司&音樂創作人的所有權之爭一直以來風風雨雨,這是個值得研究的好題目,改天聊聊。

 19

圖片來源:作者         

 


編按:本文特別感謝以下單位提供圖片授權(按圖片出現次序)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印刻出版社

時報出版社

立方計劃空間

 

 

最近更新: 201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