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關閉視窗 

05

摘要

本研究探討在高齡化日益加劇的社會中,公共性與服務品質是否能在長照機構中兼容並存。以南韓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為個案,本文分析其制度設計、財務可負擔性、照護品質與服務創新,並檢視南韓長期照護保險(LTCI)制度如何支撐高品質、低負擔且可近的機構照護。研究發現,在保險制度穩定支撐下,江東中心可提供涵蓋失智症與重度失能長者的24小時整合式照護服務,其設施設計與人力配置堪稱公共機構的優質典範。雖然目前尚有近900位長者排隊等待入住,但其低廉收費、都市地段與五星級照護品質,使其成為備受肯定的公共照護資源。本文建議,台灣可借鏡南韓經驗,由稅收制轉向保險制,以確保財政永續與服務穩定供給,並強化民眾對長照制度的信任與參與感。未來研究應進一步比較不同區域與類型機構的服務品質與財務結構,為東亞地區長照政策提供更具實證基礎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長期照護保險、公立機構、南韓、財務可負擔性、照護品質、安養中心

一、前言

在高齡化社會加速到來之際,長期照護制度的財務可持續性與服務品質日益受到關注。特別是在亞洲國家,如何在公共性與品質之間取得平衡,是長照政策制定的重要課題(Peng, 2011)。本研究以南韓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為個案,探討公立機構是否能在有限資源下,提供高品質且具可近性的機構照護服務,並反思台灣未來長照政策之制度選擇。

南韓自2008年起推行長期照護保險(Long-Term Care Insurance, LTCI),為全民健康保險體系下的附屬制度,由保險費、政府補助與自付額共同構成財源(Kwon, 2008)。針對2024年,受僱者長期照護保險的總繳費額約為月薪的0.651%。此費用由僱主和僱員平均分擔,各支付月薪的0.3255%。此數值是根據國民健康保險費率(月薪的7.09%)以及長期照護保險附加費率(國民健康保險費的9.182%)計算得出(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ervice, 2024)。因此,長期照護保險費用約佔國民健康保險費用的9.182%2025年,國民健康保險與長期照護保險的總繳費額預計為月薪的8.008%,同樣由僱主和僱員各分擔4.004%。若國民健康保險費率維持在月薪的7.09%,此代表長期照護保險費用約佔月薪的0.918%,相當於國民健康保險費用的約12.95%(Huang & Yang, 2025)。保險費由雇主與雇員各半負擔,自營業者則全額自繳。南韓長照體制LTCI制度下的補助依失能等級(15級)與個人經濟能力而異,一般使用者需負擔20%自付額,中低收入者與低收入者可分別減免至12%8%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Korea, 2023)。照顧服務可涵蓋居家服務與機構照護,形成相對完備的保障架構(Campbell, Ikegami, & Kwon, 2009)。

在南韓,僅有2%的長期照護機構是由公部門設立。本研究將針對公部門所設立的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시립강동실버케어센터)進行深入介紹,這為一所由首爾市設立的銀髮照護中心,建築設計現代,設有三層樓,服務高齡者的機構型與日間照護需求。以下就四大方面進行介紹:1. 中心主要現況(센터주요현황):說明中心的基本資料、設施規模、人力配置與成立背景等。2.營運法人(운영법인):介紹實際負責營運該中心的法人機構及其性質。3. 提供服務(제공서비스):詳細列出該中心所提供的長照服務內容、復健治療、照護模式與相關支援資源。4.長照保險與住宿費用相關資訊。

二、首爾江東銀髮照護中心介紹

首爾江東銀髮照護中心(시립강동실버케어센터)秉持著「與在地社會共生,實現長者與家庭幸福生活」的願景,致力於打造一個高齡友善的長照機構。中心的三大使命包括:第一,以尊重與愛心支援長者過上有尊嚴且幸福的生活;第二,透過跨專業團隊提供最優質的綜合性長期照護服務;第三,強化長者的剩餘能力與自立生活,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中心的發展歷程如下:202351日,首爾市決定將中心委託由「社團法人同行延友會」營運。同日,鄭敬日(정경일)出任首任執行長。202381日,中心完成長期照護機構與福利設施設立申報,並被指定為長照機構(機構照護容納89名、日間照護28名)。202391日,正式開幕並接收長者入住。911日獲得「首爾型銀髮照護中心」第一號認證,並於1017日舉辦開幕儀式。

2024315日,中心成立勞資協議會,完成相關規章制度並向政府申報。202491日,舉辦開院一週年紀念活動。20252月,獲得「火災安全管理優秀機構」表揚。211日,獲批調整機構型收容人數至88名,並增設2間失智照護專區。202531日,日間照護設施新增1間並進行床位調整。同年51日,正式啟動3間失智症照護專區(包含三樓失智諮詢室與二樓一般病房)。上述活動呈現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的發展軌跡,也象徵其致力於結合社區資源、提升服務品質與創新長照模式的努力。

目前「首爾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由法人團體「同行延友會(동행연우회)」負責營運。現任設施長為鄭敬日(정경일)。該中心位於首爾市江東區高德路185號,於202391日正式開設。建築規模為地上三層,總樓地板面積達4,432.41平方公尺。截至20257月份,中心的員工配置為:照護人員68名,日間照顧人員12名。服務容量方面,24小時機構型照護的收容人數為88名,日間照顧(Day care)為28名。不過根據202574日的最新數據,日間照顧實際人數為25名。該中心是由政府委託經營,委託期間為202351日至2028430日,共計5年。

三、組織架構與設施

(一)營運法人介紹

1. 營運法人與組織架構

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的營運是由「社團法人同行延友會」負責,機構內部設有明確的組織架構來支撐長照服務的專業運作。根據該中心組織圖,本中心設有「營運委員會」與「院長」作為最高決策與指揮單位,院長下方由「事務局長」統籌管理各項行政與實務部門。整體組織依功能區分為五大支援團隊:

A.營運支援組:負責行政事務、人事與廚房管理,由事務員、營養師與調理員組成。

B.福祉組:負責社工與個案服務,由社會福祉士主導。

C.療養設施組:負責整體設施運營與住民照顧工作,由照服員、管理員與清潔人員組成。

D.護理與復健組:提供護理服務、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由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師組成。

E.市立日間照護中心支援組:此部分涵蓋日間照護中心的人力配置,包括社工、事務員、照服員、調理員與駕駛員。

2. 人力配置狀況

A.24小時機構型照護部門(療養院):共計69名人員。包含1名事務局長、1名社工師、4名調理員、3名事務員、1名護理師、1名物理治療師、1名職能治療師、44名照服員、1名營養師、5名清潔員與2名管理員。

B.日間照護中心(Day Care):共計15名人員。包含1名社工師、1名調理員、3名事務員、1名護理師、1名照服員、6名調理助理、2名清潔員與1名駕駛員。

 

(二)各樓層設施簡介

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的室內設施設計現代明亮,充分考慮到長者的行動便利與生活品質。從附錄圖片可見,走廊牆面與門口區域使用綠、黃、藍等多樣色彩,這不僅有助於辨識空間,也能提升失智症住民的空間定位能力。此外,房間內部設有多張可調整病床,空間寬敞,部分病房還設有大片窗戶,能引入自然光與戶外綠意,提升住民的心理舒適度。設施中也有隱私隔簾與可活動床位,便於照護與病房管理。

再者,在日間照護與復健設施部分,中心配備完善的運動治療設備與物理治療室,空間寬敞並有充足的採光。此外,也設有「室內療癒花園」,提供長者休憩與園藝活動的空間。日間照護中心(Day Care Center)還包括多功能活動教室、課程教室與靜養室,教室座椅設計符合長者使用需求,而靜養室內則設有整齊的躺椅與個人用品架,供長者休息之用。

整體而言,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的設施設計代表以人為本的長照理念,兼顧照護實用性與高齡者的生活尊嚴。這些空間配置對於提升服務品質與營造溫馨照護環境具有關鍵作用。

本中心總樓地板面積為4,432.41平方公尺(約1,343坪),建築面積為2,038.23平方公尺(約617.5坪)。

1.一樓(1,852.05㎡/561坪):包含行政辦公室、諮詢室、會議室、調理室、職員餐廳、中央資料室、倉儲室、放射室、醫療日照中心與停車場等設施。

2.二樓(1,336.90㎡/坪):設有「海」、「月」、「星」生活空間、物理治療室、職能治療室、第2護理室、活動教室、「屋頂療癒庭園」、家屬會面室與特殊照護室。

3.三樓(1,243.46㎡/坪):設有「海」、「月」、「星」(누리)生活空間、第3護理室、自願者室、活動教室、「屋頂療癒庭園」、家屬會面室與特殊照護室。

江東銀髮照護中心整棟建築設計展示中心的建築與戶外環境,包括入口區域、綠化空間、社區連結道路,以及「屋頂療癒庭園」的多個視角。建築設計與周邊高樓住宅區形成整合性社區景觀,有利於打造融合式的長照與生活空間。

(三)每週活動與日間表

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為促進住民身心健康與社會互動,設計了多元化的每週活動課表。課程安排涵蓋認知訓練、語言刺激、日常生活技能訓練、藝術創作、肢體運動、情緒療癒等,分別於每日上午10點與下午2點進行,並由專業照護人員與治療師指導執行。週一至週五安排密集,週末則提供基本照護與輕度活動。住民會依照能力與需求進行分組參與,並在節慶期間安排特別活動與社區互動,營造兼具療癒與活力的照護生活環境。

星期 

上午活動(10:0011:00

下午活動(14:0015:00

週一

回憶活動(記憶卡、懷舊遊戲等)

運動療法+音樂治療

週二

日常生活訓練(摺衣服、整理物品)

園藝療法或創意藝術活動(如黏土製作)

週三

手指運動與團體遊戲

語言治療或團體唱歌

週四

認知訓練(圖卡配對、推理訓練)

影片欣賞與討論/瑜珈伸展課

週五

手工藝與DIY(季節性裝飾製作)

慶生活動/音樂表演/社區互動活動

週六

基本照護與自由活動

輕度運動或家屬會面時間

週日

基本照護與個別關懷

音樂播放、安寧時光或彈性活動

四、服務對象與內涵

(一)入住流程:

在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的服務說明中,首先介紹的是入住流程。長者若有意入住,須依循五個主要步驟進行:第一步是提出「入住申請」,接著進入「候補等待」階段。當輪到個案時,中心會安排「入住諮詢」,釐清照護需求與條件,並進行評估。之後會進行「簽訂合約」程序,最後才正式「入住」機構。

(二)高齡者服務提供流程

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的照護服務依照標準化流程進行,分為四大階段:

1.觀察階段:針對長者的生活狀況與活動能力進行觀察與初步評估。

2.服務計畫:根據護理、復健與福祉等多方面的專業觀察結果,擬定個別化的照護服務計畫。

3.服務提供:依據照護計畫,實施綜合性服務,包括日常照護、護理、復健與心理支持等。

4.評估與修訂:定期回顧服務成果,並依據評估結果調整服務內容,以確保能滿足長者與其家屬的需求與意願。

整體流程強調「優先反映照顧對象與家屬的需求」,實踐以人為核心的照護理念。

(三)入住對象

入住對象的條件,中心明確規範如下:年滿65歲的長者,或未滿65歲但患有老年性疾病(如失智症、腦血管疾病等),且因病影響日常生活功能、需接受長期照護者,均可申請入住。前提是,該對象須經過長期照護認定並被核發「第1級」、「第2級」,或「第3至第5級中符合機構照護給付條件」者,方可被接受為合格入住者。此流程兼具醫療需求評估與社會照護資格判定,展現南韓長照保險制度中嚴謹的服務對象分類機制。

截至20257月,該中心現有住宿型長者年齡分布介於58歲至103歲之間106名居住長者,其中85歲以上的長者占比高達50%,顯示高齡長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此外,目前入住者中有3位百歲人瑞(100歲以上),失智患者超過八成,顯示該中心已具備照顧超高齡長者的能力與經驗。

(四)服務特色

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設有偵測性掉落地毯、機械式臥床浴設備(機械浴)等設備,為協助長者掉落床能警示護理人員隨時提供照護,提供多名長者下床地面為AI偵測地毯,此外,除了淋浴澡堂提供多名長者洗澡衛浴以外,也有機械式臥床浴設備為無法自行沐浴的失能長者提供安全、尊嚴且舒適的洗澡服務。該設備於202471日安裝完成,並於202571日正式啟用,設置於一樓沐浴室內。此機械浴裝置可調整水溫與姿勢,協助照護人員有效率地進行全身沐浴,大幅減輕其身體負擔(Tsutsui &Muramatsu, 2007),同時提升長者的衛生品質與生活滿意度,是中心重視高齡照護尊嚴與品質的重要服務特色之一。

(五)在地合作單位

2024115日,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通過由首爾福祉財團所主辦的「首爾型優質照護機構」認證審查,並順利獲選為認證機構。此項認證制度旨在確保長期照護機構的公共性與服務品質,透過強化機構對使用者需求的回應,提升市民整體生活品質。審查內容包括長者的人權保障、機構運營的穩定性以及財務的透明與健全性等。

在對外合作方面,該中心自2023年起陸續與多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2023年合作單位包括:老人會聖殿、明愛醫院、鐘路區認知障礙支援中心、世福蘭高等學校江東分校、美沙洞法律事務所等。2024年新增合作機構有:새빛療養照護士教育院、江東高齡者支援中心、江東區福祉支援中心、首爾老人福祉中心、서울노인복지中心志工本部、延世大學附設醫院。至20255月,中心已與更多機構展開合作,包括鐘路區認知障礙開發中心(提供實習支援)、福祉療養照護士教育院、韓國社福醫療政策研究所、首爾認知障礙健康中心(包含首爾精神健康中心)及瑞草區與山韓醫療協會等,建立了穩定的服務協力網絡。

此外,中心也與多個志工團體保持長期合作關係,定期舉辦音樂、文化與關懷活動。包括明倫洞聖堂(合唱、器樂、薩克斯風演出)、江東基督教會(每月祈禱活動)、江東文化財團,以及白石高中的兩個學生志工隊——「延心」(每月一次)與「分享的設計」(自20254月起定期服務)。另有志工代表李明姬女士組織的志工團,每月定期參與中心服務,為住民帶來持續溫暖的陪伴與協助。

這些合作夥伴與志工組織的參與,使江東銀髮照護中心不僅具備專業照護能力,更與社區深度連結,實踐「共照共享」的長照理念。

五、南韓長期照護保險給付與自付額

(一)2025年長期照護保險給付與自費負擔

根據南韓國民健康保險公團(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Center2025年的資料,長期照護保險(LTCI)可提供如下財務補助:

在長照機構中,每位照服員照顧人數不得超過2.1人。根據不同等級的被照顧者,其單日照護成本與政府補助比例如下:

1級(最重度失能):每日照護成本為90,450韓元,30日總費用為2,713,500韓元。一般使用者需自付20%,即542,700韓元;中低收入者減免40%,自付325,620韓元;低收入者減免60%,僅需自付217,080韓元。

2級:每日照護成本為83,910韓元,30日總費用為2,517,300韓元。一般使用者需自付503,460韓元;中低收入者自付302,070韓元;低收入者自付201,380韓元。

35級:每日照護成本為79,240韓元,30日總費用為2,377,200韓元。一般使用者自付475,440韓元;中低收入者自付285,260韓元;低收入者自付190,170韓元。

根據2025年新制,南韓的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將提高日額照護給付。不同失能等級對應的每日費用與自費金額如下:

1級(重度失能):每日費用為90,450韓元

A.一般使用者(自付20%):18,090韓元

B.中低收入戶(自付12%):10,854韓元

C.低收入戶(自付8%):7,236韓元

2級:每日費用為83,910韓元

A.一般使用者:16,782韓元

B.中低收入戶:10,069韓元

C.低收入戶:6,713韓元

3至第5級:每日費用為79,240韓元

A.一般使用者:15,848韓元

B.中低收入戶:9,509韓元

C.低收入戶:6,339韓元

此外,膳食費另計,每日三餐為12,000韓元(每餐4,000韓元),另有點心費每日2,000韓元(分兩次提供)。

2024年相比,2025年各等級的照護給付金額皆有所上調:第1級每日增加至6,210韓元、第2級增加5,760韓元、第35級增加5,440韓元,以反映服務成本上升與通貨變動。

(二)2025年首爾江東銀髮照護中心(Gangdong Silver Care Center)的實際收費(住宿者自付額)資訊(匯率約為1美元兌1,375韓元計算):

1.四人房:每月費用為80萬韓元(約580美元或18,560新台幣),其中使用者自付費用為40萬韓元(9,280台幣),餐食費另為40萬韓元。

2.雙人房:每月費用為170萬韓元(約1,236美元或約約39,430新台幣),其中包含額外90萬韓元(20,880台幣)的房間加價費。

3.單人房:每月費用為260萬韓元(約1,890美元或約60,320新台幣),其中包含180萬韓元(41,760台幣)的房間加價費。

六、結語與建議

本研究以首爾市立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為案例,深入分析韓國少數由公部門設立的長期照護機構之營運模式、服務內容、人力配置、設施規劃與財務制度。透過實地資料與制度設計的呈現,該照顧中心具體展現出韓國長期照護保險(LTCI)制度在支持高齡者機構照護上,如何兼顧「可近性」、「品質」與「永續性」(Huang&Yang, 2025)。

韓國的長照體系不僅涵蓋安養中心(nursing home),也包含24小時醫療照護導向的療養醫院(nursing hospital),兩者共同構成多層次的機構照護網絡。根據官方資料,高齡長者中約有近30%會入住這些類型的機構(Lin, 2020),顯示機構照護在韓國長照體系中的重要性與普及度。無論收入高低,一般民眾皆可透過長照保險制度獲得負擔得起、符合需求且品質穩定的全天候照護服務。以本研究案例的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為例,其服務品質堪比五星級旅館,設施新穎、環境清潔、照護專業,不僅收費低廉,且位於首爾市區,交通便利,極具吸引力。截至20257月,仍有超過900位長者登記候補名單等待入住,顯示此類優質且負擔合理的機構在市場上需求極高。

本文的政策貢獻有三。首先,說明韓國雖僅有2%的安養機構由公部門直接設立,但透過保險制度普遍支持私立與公立設施,能確保所有長者皆有機會獲得基本且有品質的照護資源。其次,本研究展示韓國如何運用保險財源進行分級補助,讓中低收入者與低收入者皆可減輕負擔,提升制度公平性。最後,首爾市的「公辦民營」制度結合公共責任與民間效率,其在財務透明、人力配置與社區連結上的經驗,為其他國家提供具體參照。

然而,本研究亦有研究限制。一方面,本文僅聚焦單一機構的深度訪談分析,尚未能全面呈現韓國整體長照機構類型的結構性比較;另一方面,由於資料主要來自官方機構與實地觀察,尚未能納入使用者與照護人員的主觀經驗與感受。

基於上述成果與限制,本文提出以下三項政策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

台灣目前以稅收支持的長照2.0雖可快速擴大涵蓋面,但仍面臨財源不穩與制度斷裂等問題。南韓經驗顯示,透過保險制度可讓長照財政與服務供給更具穩定性與預測性,且因具有「權利性給付」的結構,能強化人民對長照制度的信賴感(Peng, 2011Kwon,2008)。台灣應考慮參考南韓、日本等國,導入以保險作為核心財源機制,確保制度穩定與財務永續,取代目前依賴稅收與短期預算補貼的長照2.0架構。透過分級給付與個人負擔設計,不僅可降低使用者財務壓力,也能擴大服務可及性,並提升民眾的制度參與感與選擇自由度,使長照服務真正普及、可近且可負擔,落實高齡社會的照護正義。

其次,台灣應優先規劃興建都市型、交通便利且以公辦民營為主的公立安養中心,並提供比照韓國之低廉價格與高品質服務。特別針對失智症、重度失能與中低收入長者,應設有保障名額與照護專區,以回應高齡社會結構下的多元需求。

最後,本研究為單一個案研究,雖可深入分析制度實踐與服務特色,但無法全面代表南韓所有機構型照護現況。未來可進行橫斷性比較研究,探討不同地區、經營模式與入住族群的照護品質差異,亦可分析制度永續性下的財務模擬。本研究透過江東銀髮照護中心的經驗說明,公立機構在保險制度支持下,亦可兼顧服務品質與財務可近性。其高度整合的照護設計與服務創新,為高齡化社會中的「公共性照護」提供可參考的實踐典範。

參考書目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ervice. (2024).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tatistical yearbook. NHIS.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Korea. (2023). Overview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 in Kore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ohw.go.kr/

Peng, I. (2011).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confus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lder care policy in South Korea. In M. Daly (Ed.), Care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European Societies (pp. 204–224). Policy Press.

Campbell, J. C., Ikegami, N., & Kwon, S. (2009). Policy learning and cross-national diffusion in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Germany, Japan,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62(4), 63–80. https://doi.org/10.1111/j.1468-246X.2009.01348.x

Kwon, S. (2008). Future of long-term care financing for the elderly in Korea. Journal of Aging & Social Policy, 20(1), 119–136. https://doi.org/10.1300/J031v20n01_06

Lin, Y. (2020). Institutionalizing care in aging societies: Comparative insights from Japan, Korea, and Taiwan. Asian Social Work and Policy Review, 14(3), 184–197. https://doi.org/10.1111/aswp.12198

Tsutsui, T., &Muramatsu, N. (2007). Care-needs certification in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 of Japa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5(4), 586–591. https://doi.org/10.1111/j.1532-5415.2007.01143.x

Huang, F. Y. &Yang, N.(2025). The politics of car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long-term care systems in Korea, Germany, and Taiwa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IPSA World Congress, 2025/07/13–14, Seoul, South Korea.

附錄:

未命名-01  未命名-02

未命名-003  未命名-04

未命名-05  未命名-06

未命名-07  未命名-08

未命名-09  未命名-10

未命名-11  未命名-12

未命名-13  未命名-14

未命名-15  未命名-16

 

 

 

 

 

作者 黃芳誼 為臺灣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楊蘭珠 為南韓大邱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最近更新: 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