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關閉視窗 
壹、前言:

      自從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急速升溫,好像在趕進度般,從經濟、金融、貿易、教育、文化、學術、農業、觀光等等,展開全方位的兩岸交流。
 



      而兩岸漁業互動也從過去的民間層級,轉為官方正式訪問,除了中國漁業局局長正式接受我國漁業署官方邀請來台參訪外,緊接著第四屆中國(福州)漁業博覽會」、「海峽漁業經濟合作與發展論壇」、「第四屆台灣海峽漁業資源共同養護與管理研討會」、「海峽兩岸遠洋漁業合作與發展懇談會」等四項活動也相繼在福建省福州市盛大展開,台灣官方、學界、業界大老等紛紛前往共襄盛舉,大談兩岸合作攜手邁向世界舞台。兩岸漁業交流一時間熱絡起來,雙方水乳交融,也簽下多項合作契約與意向書,這其中兩岸政府無疑扮演推手的角色。當然以中國現今政經實力(美國芝加哥全球事務學會日前根據經濟、文化、人文資源、政治和外交五個指標,進行各國軟實力的調查結果發現,中國名列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與其國內市場所擁有的龐大消費商機(2008年全球商業消費支出指數,中國位居亞太地區之首,商業支出高達7.2兆美元,比排名第二的日本多出整整1兆美元;2008中國每人平均GDP為3100美元,消費能力大幅提高,消費指數居金磚四國之首),的確對台灣商人有致命的吸引力,無不絞盡腦汁,用盡關係,希望能搭上中國崛起的便車,開疆闢土,獲取更大利益,就商業角度亦無可厚非。

 

 貳、兩岸存在競爭關係

      問題是兩岸漁業真實狀況是,雖然有合作與互補的空間諸如:提供充分漁業基層勞動力(台灣船員缺口約1.2萬人)、共同養護台灣海峽漁業資源、推動近海共同作業水域的漁業管理合作、建立兩岸漁船海上事故協調處理機制等等,但是它同樣存在彼此競爭的部份,特別是國際市佔率。隨著國際水產貿易快速成長,全球水產貿易額已突破1千億美元,商機龐大,但是分析競爭力指數(RCA)中國只有1.55,反觀挪威和泰國的水產品競爭力指數高達7以上,顯示出了極強的競爭力。為此中國近年來積極調整漁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具有國際比較利益優勢的水產品,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對台灣以外銷為主的水產品構成威脅。還有為因應海洋漁業資源日漸枯竭的事實,全球海洋漁業捕撈配額已被大量限縮,更加深各國遠洋漁業經營的困難度與彼此間的競爭,這些問題政府不應刻意忽略。台灣由於欠缺規模經濟,加以水土資源不足,使得台灣漁產品在國際市場的開拓與競爭上顯得相當吃力,政府每年要編列大筆經費,協助業者辦理國際行銷宣傳(如鰻魚赴日促銷並邀寫真女郎顏垠凌任親善大使引發爭議)。而身為台灣漁業主體的遠洋漁業(年產量與產值分別為82.8萬公噸,437億元台幣),總體實力在世界排名第四位(其中鮪魚、魷魚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二、三位),設備先進,續航能力強,基地分佈廣,但是近年來隨著國際環保與責任制漁業興起,公海面積被大幅限縮且為因應漁業資源日漸枯竭的事實,全球區域漁業組織傾向縮減每年允許捕撈配額並進行減船瘦身計畫,讓台灣遠洋漁業經營陷入困境,需要政府給予大力的救助,也給中國可趁之機。

      相較於台灣漁業面臨諸多困境與發展策略的趨於保守,中國雖已躍居世界漁產品出口(出口貿易額高達122億美元)與消費大國,且擁有近1700艘遠洋漁船,作業海域遍及三大洋公海,在境外建立了約130個基地(代表處)和合資企業,成為世界主要遠洋漁業國家之一,先後與有關國家簽署了13個雙邊政府間漁業合作協定、6個部門間漁業合作協議,加入了8個政府間國際漁業組織,同時還參與了12個多邊國際組織有關漁業的活動,在漁業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顯著增強(事實上中國90%的遠洋漁業企業都是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非獨力經營個體), 卻仍積極利用「引智計畫」及兩岸農漁業學(技)術交流,透過合資企業與農漁民創業園等有計畫的吸納台灣人才、資金、先進捕撈與養殖生產技術設備及辛苦育成的優良品系(根據官方統計漳州閩台水產良種繁育示範基地先後從臺灣引進35個優良品種,經過消化、吸改、創新、推廣,部分品種發展成為福建省水產養殖的當家品種。例如,從臺灣引進吳郭魚育苗技術,成功地育出"永強1號"全雄性羅非魚苗,並在全省規模繁育,2008年該省吳郭魚(中國稱羅非魚)養殖面積達15萬畝,產量9.94萬噸比台灣吳郭魚總產量8.10萬公噸還多;漳州市從臺灣引進九孔工廠化養殖設施和養成技術,推動了福建省養鮑業的發展,2008年該省鮑魚養殖產量達2.29萬噸,產值超20億元人民幣,而台灣九孔養殖卻因不明原因大量死亡,總產量只有382公噸,產值2.3億新台幣等等),並計畫透過與台灣船東的合作,讓中國遠洋漁業的規模與實力能在短期間擴增,俾在國際相關漁業組織擁有更多的捕撈配額與更大的發言權,相對削弱台灣在這些國際漁業組織原有的地位與國際的能見度。過去中國即曾透過從國外進口二手超低溫鮪魚延繩釣船讓捕撈能力大增,引發日本關注,也受到國際限制,讓中國體驗到必需突破外部規範,直接參與到規範制定當中,以規範制定角色來爭取國家最大的經濟利益。

      中國學者即為文指出發展遠洋漁業重要性就國家層面而言包括建立全球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平臺及發揮大漁業外交在處理國際問題(如台海問題)時的重要作用,對於太平洋地區屬台灣的外交重地,台灣在此共有六個邦交國,而該地區也是中國遠洋漁業公司較為集中的地區,過去中國透過免除該地區巨額債務及提供貸款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卻也引起美國日本澳洲等國家的疑慮。因此中國可以用產業為切入點進行包括外交、漁業資源管理、國際貿易、國際談判等漁業外交手法,使得中國在當地的影響力由單純的免除債務延伸到環保、能源等更廣泛的領域,讓南太平洋國家與中國建交,與台灣斷交由「感恩式」改為「自覺式」。這些說法透露出中國對與台灣漁業交流與合作背後有其總體戰略考量,對此我國政府應有足夠的警覺性,不應過於一廂情願,單純期待對方的善意,早日擬妥因應對策。

     
參、兩岸漁業交流建言

     台灣漁業需要廣大國際市場支撐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如何把漁產品順利行銷到國際包括已顯現龐大消費能力的中國應是首要任務,至於直接到中國投資則應審慎為之,放慢腳步,至少官方態度不宜過度熱衷,以免造成兩岸漁業優勢逆轉。根據最新統計資料中國銷往台灣的水產品數量為91976公噸,成交額1.68億美元,而台灣銷往中國水產品數量為79949公噸,成交額為0.52億美元,兩岸水產貿易已出現逆差,就是一大警訊。特別是經由走私管道上岸的大陸漁貨充斥傳統漁市場,不僅有可能帶進外來疫病、水產品含不當靠抗生素、化學藥物、重金屬、農藥等有害物質殘留等有食用安全上顧慮,也嚴重擾亂國內漁市場價格穩定。對於兩岸漁業交流政府必須有完整的戰略,首先應尋求國內產官學共識,統一步調,不要競相飆速,自亂陣腳。可考慮先從我方需求如:保障漁業智財權、防杜漁產品走私、漁工僱用、漁產品安全認證機制、種原交換、漁業資源共同養護、關稅優惠等議題著手,再逐步加入新議題,不要底牌盡現;更重要的是面對未來兩岸無可避免的漁業談判,台灣除了要做足功課外,應積極培養具專業素養且熟稔中國談判策略的專家組成談判團隊,而不是像過去臨時交由業務主管官員及大學相關教授匆促上陣,鬧出國際笑話,才有能力與師承周恩來的中國談判團隊交手,為台灣爭取最大的利益。

 

肆、結語

     目前兩岸關係看似輕舟已過萬重山,但期間仍充滿變數,而台灣生存籌碼似乎正逐漸在流失中,令人憂心。以目前兩岸漁業交流的熱度與我方態度,遲早會讓兩岸漁業實力產生傾斜,屆時台灣漁民與漁業又該何去何從。確保台海穩定和平,避免戰爭是兩岸政府與人民所共同期待的,而加強彼此的交流與溝通也有其必要性。只是在交流過程如何確保台灣的主權與產業生存空間更加重要。台灣人民與媒體應該共同監督防止政府超速出軌,並要求政府建構必要的安全閥,讓台灣能趨吉避凶。

作者李武忠為農漁業專欄作家

(本文謹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不代表本智庫之立場)

最近更新: 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