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關閉視窗 
最近,黑心食品的烏雲籠罩在台灣上空,一片風聲鶴唳,民眾心裡總會懷疑,到底還有什麼是可以安心地吃下肚子?是什麼樣的邏輯,讓這些食品公司自甘墮落淪為「黑心企業」,甚至於有部分「有頭有臉」的企業也宣稱因「誤用」而淪陷,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毀於一旦。某種程度上,這是台灣企業短視近利,一味追求成本降低經營思維下的惡果,在這種思維之下,企業只會無所不用其極地犧牲勞工和消費者權益來換取更大利潤,倘若台灣社會繼續姑息,難保民眾又會暴露在更多未知風險之中。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606/35067286/%E8%A1%80%E6%B1%97%E7%B6%93%E6%BF%9F%E7%9A%84%E9%BB%91%E5%BF%83%E9%82%8F%E8%BC%AF%EF%BC%88%E5%AD%AB%E5%8F%8B%E8%81%AF%EF%BC%89
最近更新: 201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