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關閉視窗 
這次江陳會,民進黨在抗議活動的設計上刻意展現了自制,期間雖然有「908台灣國組織」的偶發性衝突,但和去年相比已是小巫見大巫。馬英九也刻意要求連戰、吳伯雄這些親中大老們不要再和陳雲林杯觥交錯,以免重蹈去年覆轍。在國民兩黨各自克制,又把爭議性最高的租稅協定拿掉之後,這次江陳會可說無風無浪,行禮如儀。


      對北京來說,這次的幾個協議其實無足輕重,真正的硬仗是在明年的ECFA,以及北京極力想展開的政治協商。


      長久以來,北京對馬英九的感覺是「既不耐,又無可耐何」。歷經民進黨八年執政後,北京深刻了解要搞統一只能靠國民黨。但國民黨畢竟也要選舉,選民的意向還是它的基本框架。在台灣多數人都沒有統一意願的情況下,國民黨很難逾越維持現狀這條線。從馬英九上台後一連串「不統不獨不武」的談話,又竟然敢干冒大不諱允許達賴訪台,這就證明馬英九還是選票至上。中國軍科院少將羅援甚至連「馬英九的『三不』就是和平分裂」都罵出口來,顯示北京對馬英九這個小老弟的表現甚為不耐。


      但馬英九有2012年,胡錦濤也要在2012年下台,總得拿出點什麼成績來。正因為不耐和急迫,北京希望能把「和平協議」的問題「先談起來」。雖然胡錦濤把現階段的兩岸關係定位為「和平發展期」,但發展也要有目標,不是任它自行演變,而是要先上一個台階才能談下一階段。


      雖然馬英九在今年5月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專訪時曾表明,在他第一個任期內,兩岸還是先經濟,後政治,只有在2012年連任後,才可能觸及政治問題,但因為馬英九對MOU和ECFA要得太急,在達賴來台的問題上又被北京抓住了把柄,所以國共雙方實質上已對政治問題-也就是「和平協議」-展開討論了。


      在北京的構想中,「和平協議」是「最終統一」的前階段,用『胡六點』的話來說,就是要規範「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這個協議就算達不到,也要「展開務實探討」,「在『一中』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今年11月13到14日,由前中央黨校副校長、也是胡錦濤長期政治智囊鄭必堅領隊來台參加的「兩岸一甲子研討會」,就被定位為這個展開階段的起身炮。


      歐巴馬在11月訪問北京時,已在公報中承諾美國「樂見兩岸開啟政治對話」,這代表兩岸政治對話的外部障礙已被排除。而胡錦濤在今年11月14日在新加坡會晤連戰時也暗示,北京方面希望「爭取在年內啟動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商進程。同時,雙方也要為今後共同破解政治難題積極創造條件」,這表示ECFA的問題將被盡快處理。接下來,也就是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和平協議」就要被擺上日程表。


      但無論如何急切,北京還是不能不顧及馬英九的選舉利益。「和平協議」可以「展開務實探討」,但至少在2012年三月之前,不能期待現在已未必能連任的馬英九能有什麼大膽的舉動。而馬英九地位越不穩,北京就越得撐住他。胡錦濤就算兩手空空下台,也只能把任務留給下屆總書記習近平去完成。

最近更新: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