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關閉視窗 

在中國人大通過香港普選方案,否定公民提名之後,各個提倡真普選的陣營,經過一年努力在香港各區宣揚真普選理念的努力,終告破滅,唯一的好處是港人再也不用對北京政府還有任何期待。

 

      確定人大的決議後,本智庫就討論到香港訪問的可能,與過去合作過的香港朋友討論後,決定在九月三十日到香港,選這時間點也是大家認為應該是10月1日會有佔中行動,可以貼近觀察。

 

     不過事情發展超乎預料,9月22日學聯開始為期五天的罷課,該行動跟所謂佔中三子所策劃的「佔中」,並非是協調好有節奏地一波波行動,相對比較是各自為政,26日學民思潮號召中學生加入罷課行動,接下來港府一連串的行動,引發學生不滿,學生與警方衝突更為激烈,眼見學生跟群眾在政府總部越來越多人,這樣的情勢迫使戴耀廷等人需要思考是否這時宣布「佔中」,如果堅持10月1日如期舉行,政府總部前聚集的學生與群眾恐怕早就被清場甚至逮捕,港府對於10月1日的「佔中」可能會有更強烈的作為,參與的人數或大大減少,可能在這樣的背景下,28日凌晨一點半,戴耀廷宣布啟動「佔中」,這一宣布引發部分現場群眾不滿,認為這是學生打出來的場,且主題是罷課,戴耀廷等人這時宣布「佔中」,無異是收割的作法,也會讓集會變調,因此部分群眾離去,所幸後來學聯與佔中辦公室皆對外表示雙方合作,化解可能的分裂。

 

     原本佔中三子經過兩年的規劃,辦理商討,甚至進行過演練,預計在10月1日發動的佔領中環,就這樣提前行動,面臨突如其來的群眾聚集,港府顯然始料未及,自我保衛心態讓港府採用了強力鎮壓的手段,對民眾發射87枚的催淚瓦斯,港人過去被認為是重視經濟剩於一切,港府認定這樣的強硬手段,應該會讓港人退縮,但港府誤判情勢,這晚許多港人在電視前,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畫面,警方用催淚彈與辣椒水無情的攻擊手無寸鐵的百姓,憤怒的港民不但沒有退縮,反而更多人對於警察強力手段的不滿,而站出來。從跟我們訪問的對象討論中,他們表示原本許多港民並不看好佔中,認為不會成功,就算有,人數也不多,但是一連串的意外,讓佔中人數暴增,迫使港府宣布隔天停班停課。

 

     我們與一些參與者的訪談,他們認為面對這樣的成功,暗藏隱憂,大家都不約而同提到,這已經發展成為群眾自發性的運動,群眾服從誰的指揮?現場的民眾,有來自學聯、學民思潮,也有佔中辦公室甚至熱血公民的支持者,也有許多自發性的群眾看不慣警方的暴力行為,加入抗議行動,這場運動的山頭林立,也使得指揮更加困難,沒有一方具有指揮全部群眾的權威,甚至出現某陣營攻擊其他陣營,在現場散發攻訐同為運動中其他陣營的文宣與影片。這樣的分裂也讓退場時機更難有共識,一旦某陣營決定退場,其他陣營的支持者不退,會讓運動陷入紛亂,ㄧ般民眾看到這樣的混亂,可能改變原本支持的態度,給港府離間的機會。

 

     再者,面對港府對於運動的訴求也相應不理,普選、梁振英跟政改三人組下台顯然短期達不到,那麼還有甚麼目標是可以拿來跟港府交涉的?畢竟佔中時間越長,人力疲乏加上帶來的不便,可能會使得群眾的立場由原本的支持轉向反對,這在往後幾日確實慢慢浮現一般市民不滿的聲音,只是我們詢問過的學者跟學生似乎也都不知接下來的發展。

 

      另外有趣的是,似乎受訪者提到羨慕台灣的318學運,有陳、林二人作為領導中心,香港的佔中卻是不僅山頭各自為政,甚至還相互攻擊,不僅在現場上類似左膠的字報公然張貼,網站上,各路人馬也是交戰不休。同時學聯是一年一任,下任秘書長未必有這樣能力領導如此大的運動,但是完全依賴個人魅力的運動是否就是好事?更重要的是一場持續的運動應該依賴領導人個人魅力還是應該依賴組織整體運作?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大議題。

 

      與318不同的是,整體運動因為區域而有不同的風貌,318學運現場不斷有各種講座與節目讓參與者不致於感到無聊,但是在金鐘一帶的現場,卻是相對平靜無趣,大家就坐在那邊(後來開始有流動民主講堂),反之,旺角呈現非常的熱鬧,群眾可以上台發表意見,這也體現出港島與旺角不同的色彩,港島區的群眾禮貌而運動平靜,旺角則火力十足,背後卻呈現不同階層差異產生的面貌,港島居民來自相對收入高的階層、旺角多為中低階層居民,這種階層差異在同樣一場運動展現出不同的風格,在台灣是看不到的,當然整體而言,台灣跟香港在抗議運動中,「禮貌」的道德帽子始終像把無形的斬首刀,高懸在兩邊的運動上,這或許是另一個可以討論的題目。

 

     也因為旺角地區的居民相對複雜,成為有心人士攻擊的目標,當我們到香港不久,就開始聽到旺角地區會有黑社會介入的傳聞不斷,在10月3日晚上,我們在旺角就親眼目睹非普通市民的社會人士對於抗議者進行騷擾,警方的處理手法,則相對9月28日 簡直是「溫、良、恭、儉、讓」,讓佔中民眾飽受威脅甚至被毆打,佔中陣營質疑警方跟黑道合作,並提出照片指證警方帶走滋事分子後,就任其離開,兩者關係十分可疑,雖然警方堅決否認,但是香港警察的形象在這次佔中受到相當的創傷也是不可否認的。

 

     我們與一位研究香港警察的學者訪談,問到警察執法問題時,他提到嚴格來說,香港警察的執法手段是合法的,問題就在於這個法令是上個世紀六零年代留下來的,早已不合時宜,應該要修改,但港府並沒有修法的動力;再者,現在香港警察待遇不錯,基層員警有兩萬港幣的月俸,因此如果只是想找一份工的人就會報考,具有社會意識的人基本上就不會來當警察,因此群眾希望警察能夠站在他們這一邊是錯誤的期待,對警察而言,保有自己工作,執行上級指派任務才是重點,大部分警察本來就不是因所謂追求正義才來當警察,當警察不過是有一口飯吃。

   

     台灣318學運時,不少香港學生與社會團體來台灣,此次佔中,同樣有很多來自台灣不論是團體或個人到香港聲援,兩地有更多的公民團體交流是好事,不過要很實際的了解,這樣的交流要達到甚麼目的?與另一位現在定居香港的台灣藝文人士討論時,他說得十分坦白,台港交流,實體幫助不大,但還是可以交換經驗,同時擴大與不同團體的交流才能更加掌握兩地的全貌,更重要的是可以糾正錯誤資訊,例如我們就發現在訪問的部分學生還以為魏揚帶頭佔領行政院,而陳水扁一些被起訴的案子後來都無罪,他們也不知,不過他們對於連勝文的事件倒是知之甚詳。

 

     在訪問過程中,幾乎所有人都不斷問接下來該怎麼辦?如果北京不退讓,那還有甚麼方法?在我們訪問的一位不受主要佔中陣營歡迎的本土派學者,提出他的解決辦法,或許是可以接受的解決當前僵局的方案,那就是:人大通過的特首普選是由1200人組成的小組提名特首人選,如果佔中陣營提出改由立法會來提名,可以更具有普遍民意,當然前提要先廢除功能組別。開始建制派佔有較多立法會席次,提出的人選肯定是北京的魁儡,但這樣就可以讓民主派跟佔中學生轉而關注參與立法會選舉,透過體制內的改變,讓民主派在立法會逐步取得過半席次,這樣提出的特首人選將會更加符合整體香港人民的期盼。如此已經算是退讓,形式上也符合目前北京的要求,如果北京跟港府連這樣也不退,那麼壓力就在他們身上。

 

     此行中,陪同我們的一位城大畢業生憂心地問我:現在都已經這樣,不敢想像五十年後,香港還有民主嗎?我只能拍拍肩安慰他:台灣都花了百年追求民主,香港也要有這樣的覺悟。假使現在是香港民主百年追求的開始,那麼對於正在現場的學生與市民來說,是多麼遙遠的旅程,甚至可能終其一生都看不到結果,台灣追求民主過程中,付出了許多的鮮血與生命,我們衷心祈禱香港的民主路不要像台灣那樣悲慘,也不需要真的用上百年時間。

 

    最後如果要問台灣可以為香港做點甚麼?台灣更加民主、人民財產與權利不隨便受到國家與財團的侵害、執政者不要整天想跟中國統一,讓台灣民主體制可以成為香港發展的借鏡,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或許萬一將來當追求人權與民主的港人不再見容於香港時,台灣可以歡迎他們的到來。

最近更新: 201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