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7719
- 發佈:2023-09-25
一、前言
中國自1990年代以來,是世界各國趨之若鶩、前往投資發展的重要國家,集結於中國、取自於中國、同時也被鎖定於中國。回望過去三十年,中國年均經濟成長飛速,對世界經濟貢獻超過30%,其發展動能在五大領域有其優勢:人力優勢、市場優勢、體制優勢、後發優勢、工業優勢。卻也因各國對中國幾十年的姑息與青睞,以獲取經濟利益為重的前提下,放任中國在經濟、科技、軍事、外交等各領域肆無忌憚地壯大。
2018年前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當時普遍被認為是較無章法的打擊模式,但不依循過往常規的思維,反倒引起不同的火花。在中國政府不斷期待與新任民主黨政府重啟以往既容忍、又讓利的互動模式下,拜登政府仍依循川普政府的對抗形式,並採取更細膩的對抗手段,集結民主同盟共同圍堵中國;加上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2022年初開打的烏俄戰爭,紊亂全世界的經濟秩序、產業秩序、外交秩序、及社會秩序。
始料未及的灰犀牛與黑天鵝闖入,促使中國可能崩潰的預言成真。曾是世界工廠的寶座將由誰接手,預料是印度加上東協十國,成為新一代的「新世界工廠」。超過二十億人口的東協十加一,究竟有何能耐置換中國?各界拭目以待。
二、中國當前現況與須突破的困境
(一)中國優勢不再的主因?
在歷經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及烏俄戰爭等打擊後,中國目前經濟陷入高度通膨緊縮狀態;更深層的因素,是老齡化的程度趨高,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近20%,而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在過往十年間每年更以300萬的人口數減少,導致勞動成本持續上升(每年約12%),致使中國不再享有三十多年前勞動紅利。日前,印度已成功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數最多的國家。
近期中國經濟瓶頸歸納如下:
1.青年失業率超過20%,顯示求職面臨重大危機;
2.在企業訂單利潤下滑情況亦嚴重,庫存雖增,但貨物難以賣出;
3.房地產持續低迷,經濟難以回暖;
4.消費者投資信心不足,難以擴大內需。
再加上美中關係持續惡化,尤其是美國、歐盟等區域國家欲與中國精準脫鉤及去風險化的態勢愈趨顯著,讓中國貿易順差和獲得主要先進技術和裝備來源優勢不再,去中國化的聲浪已達高峰。估計中國經濟在未來20年內欲恢復到過往水準,恐是難上加難。
(二)中國須突破的內外在困境
中國目前的困境,除內政議題危機及民怨外,更為巨大的恐為來自各方的圍堵。眾所周知,美國在拜登上任後,重塑川普時期削弱的聯盟外交凝聚力與領導力,使得川普雖成功打響對中貿易戰,但章法卻顯得凌亂且毫無節奏;而拜登政府的作法,則是在川普建立的貿易戰基礎上,持續對中國擬定全面性的對抗計畫,增強對印太區域盟友的加強合作與戰略互動提升,並全面繼承川普的印太戰略,並在安全、經濟方面加以擴展及深化。
除了印太戰略的最高方針外,美國分別以小聯盟形式,如:五眼聯盟、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機制(QUAD)、印太經濟框架(IPEF)、晶片四方聯盟(Chip4)、美日菲新安保架構等,分別構築與盟友的團結合作組織。
在法規制度上,美國兩院亦出台多項抗中挺台法案進行組合拳攻擊,如:《2023中國貿易關係法案》,要求廢除1974年《貿易法》所規範對中國的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減輕中國金融威脅法案》,要求財政部長就美國揭露中國金融部門的情況及其他目的進行研究提出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非發展中國家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盡力在國際組織中,撤銷中國目前享有的「開發中國家」地位,使其不再享有包括貿易等領域之優惠待遇;《2023 年打擊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良影響基金授權法》,要求打擊中國對其他基金的惡意影響;《海外反腐敗法案》,要求全面打擊美國公司與中國政府間的腐敗行為;《中國匯率透明法案》,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高中國匯率的透明度。
另外,與台灣有關方面,亦有《保護台灣法案》、《2023年不歧視台灣法案》及《2023年台灣衝突遏阻法案》等,不難觀察出美國以攻擊代替防禦,以此獲得全方面成效。
在中國內在困境方面:
1.首先是經濟困境物價指數極低,已有通縮的現象;
2.青年失業率極高。年齡在16-24歲區間,正在尋找工作但無法獲取工作的人口比例極高;
3.人口紅利已消失。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大幅地減少,導致勞動成本持續上升(每年約12%),中國不再享有過往的勞動紅利;加上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的國家,且勞動力極為年輕,成為中國極大挑戰;
4.中國製造優勢漸失。員工工資及原材料價格大漲、融資困難及成本提高等皆使其喪失優勢;
5.房地產泡沬。高房價、高槓桿現象對經濟及金融穩定、民生產生越來越大的負面影響,主要為三個系統性泡沫;
(1).城鎮住宅供需失衡導致高住宅房價泡沫;
(2).過度供給工業用地導致價格下降泡沫;
(3).大量閒置農村房產泡沫。
6.地方財政困難。中國的公共債務風險主要在地方債,高達GDP比例74%,截至2022年底,中國地方債和專債加總約為35萬億人民幣,若加上城投債(中國地方政府的一種融資方式。通常投資公司用城投債來投資房地產項目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22年全國城投債發行規模接近5萬億)債務金額更加驚人,約共40萬億人民幣,經濟若未能快速復甦,極有可能更嚴重拖垮整體經濟。
總體而言,中國目前正面臨內憂外患,如何因應經濟前景不佳,且復甦力道疲弱,所帶來的複合性問題,必然是政府須積極解決的問題。
三、印度崛起優勢與可能面臨的阻礙
印度在近十年來成為世界各國的寵兒,除了外交策略不再躊躇及謹小慎微外,從近期莫迪不斷圈粉美歐各國,大玩大國地緣政治的「梭哈」遊戲,為印度爭取到極大化的利益,長久以來印度的不結盟政策似乎也逐漸趨於模糊化,時不時親美遠中,但卻又在必要時刻參與中國為首的組織,從中彰顯重要角色、獲取利益,例如,上合組織。莫迪的積極進取,讓其冒險並管控方向的外交策略成為主要方針。而在經濟下行的中國,逐漸失去世界工廠的的寶座,印度更成為繼位王座的第一把交椅。
(一)印度為何有優勢?
印度常被看作下一個中國,除了自身優勢,可能還需有些超能力。為何1947年建國的印度,七十多年的時間裡,只有兩年順差,其餘都是順差的時間,還能受到各國如此青睞,願意給予資源栽培,可想而知其發展前景如何被看好。盤點印度的優勢如下:
1.人口高度年輕化。印度有超過65%以上的人口不到30歲,且有半數以上的人口不到25歲,目前已是世界人口數最多的印度,人口成長的數度仍不斷增加中,預估到2040年,印度勞動力人口會佔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一,人口紅利讓各國趨之若鶩,這也是目前已轉向尋求「人才紅利」的中國所難以比擬;
2.優越的氣候與環境。印度的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積僅次於美國,高達近154萬平方公里(約51%。中國總面積959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150萬平方公里,約16%),多數地區為熱帶氣候,緯度低,且整體地勢平坦;
3.與各國往來密切,擁有絕佳國際關係。就如同外界所觀察,印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國家之一,與美、歐、印太國家關係良好,各國爭相拉攏,整體國際環境備受呵護與重視;
4.內需、消費及投資旺盛。印度目前人均收入雖仍低,但基礎建設、內需市場旺盛,內部市場龐大,各國投資力道趨大,潛力無窮;
5.負債率低。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印度政府負債站GDP比重極低,2022年僅中國,是債務低的年輕經濟體;
6.教育及語言優勢。印度曾是英國殖民地,有其語言優勢。雖然印度國內僅有20%以下人口受到良好教育,但若換算人口數,亦有近三億人,這對世界各國的供應極其可觀;
7.施行對中產業替代政策。莫迪自2020年積極推動「對中產業替代政策」,藉此實現印度「經濟自主」、「產業興國」的路徑;對內推出「生產激勵計劃」,以180億美元預算對技術領域進行補貼,增強對企業的吸引力;
8.印度是「世界辦公室」。與中國不同的是,印度的發展是直接以「知識密集型產業」起家,以高附加價值取代大量勞工,為取代中國,莫迪將在目前的基礎上由服務業轉而至勞力及資本密集導向,帶動印度經濟持續增長;
9.印度勞動力低廉。由於勞動力抬升印度發展的重要性,目前印度勞動力的工資大約一年3,000元美金,中國則為近14,000元美金,僅中國的三分之一。同時,印度政府也降低營運成本、完善物流和供電穩定;
10.印度政體近似西方國家。印度獨立後第一任總理尼赫魯所創立的政體是議會制的民主國家,如此的政體與西方國家接近,和美歐有著更易溝通的契合點;
11.印度是不威脅美國和俄羅斯的存在。印度的外交策略,是「交好美國、應付中國、耕耘歐洲、安撫俄羅斯、調動日本及整合周邊國家」,在面對俄羅斯方面,印度暫時仍難以跳出軍事補給上的依賴,仍舊需兼顧與俄間的國際利益;而中國是印度目前積極管理的「麻煩製造者」且不能完全翻臉的對象。
(二)印度可能面臨的阻礙?
1.印度的改革能否持續。總理莫迪雖持續推出吸引外資、稅制改革、產業替代政策、生產激勵計劃、出售國有資產、展開私有化進程等改革,但是否能於有限時間就整體體制結構達到改變的成效,是否造成印度其他政黨反彈,以致改革進程產生延宕,是未知的變數;
2.投資環境及氛圍待改善。許多印度政府官員認為商人是投機者,外國投資者亦是如此,雖然印度在與外國投資者的契約履行上有不遵守的紀錄,但對外國企業仍有強烈吸引力;
3.電力供應不穩。若要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電力的穩定供應是基本需求。但印度電網一直以來並不穩定,鄉間沒有電網是常態,都會區亦常面臨斷電、跳電情況。印度燃煤發電量2022年雖增加約17%,但仍遠不及暴增的電力需求;
4.技術等級較低。過往印度的發展多以服務業為主,在技術層次較為低落,材料高度仰賴外國供應,但由於勞動力價格低廉,尚可從發展勞力密集的低階製造業為開始,逐漸轉向中高階。
四、東協的潛力與政經、外交的不確定因素
有人說,世界工廠已從過往的中國轉變為「中國+東協」,但事實恐怕不然。東協逐漸與印度合為一體成為新一代的「世界工廠」。目前的東協,是除了印度外,最受世界各國矚目的區域,從日本前首相安倍首倡的「亞洲民主安全之鑽」、「自由與繁榮之弧」,再到歐巴馬、川普,以至拜登,將戰略與經濟焦點轉至印太地區,加上「印太經濟架構」,全球目光已定錨在此處,戰略政策、協定簽署、東協各國自身優勢,世界工廠2.0的地位已經形成。
(一)東協的優勢所在?
1.戰略重要性極高。東協十國的戰略位置佔據近半的印太區域,美國不僅正在重置南海政治地緣架構,更積極在東協軍事部署和外交、資金投入,未來的東協除世界工廠外,亦有世界市場的角色存在;
2.人口紅利。目前東協十國的人口數已達到億,人口紅利不容小覷,政經影響不容忽視,加上除新加坡外,多為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較為低廉,亦能生產較高附加價值的技術,企業紛紛移轉製造供應鏈到此區域;
3.具備多元利益因素。東協是充滿活力和發展前景廣闊的地區,幅員達446萬平方公里,東西橫跨近五千公里,南北三千多公里;
4.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東協GDP高達兆美元,不僅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也是僅次於中國和印度的全球第三大市場;每年經濟成長率平均5%至7%,處於高經濟成長階段,且中產階級平均所得逐漸提高,擁有超過五成的年輕勞動力及人口紅利,具年輕族群消費力;
5.秉持外交自由、自願合作、互不干涉原則,在必要時點採取合作。這是東協的最主要的優點,但也有其限制;
6.深厚的軟實力。多元包容的文化、柔性靈活的政治價值觀、創新的發展模式、中心地位優勢等一直是東協的軟實力展現,如此的優勢也讓東協能夠如同水一般適應不同外來的政經政策;
7.是美國印太戰略重要支點。東協是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東協可以阻止任何大國在東亞佔據主導地位,並且在特定議題中與國合作。
(二)東協可能面臨的不確定因素?
1.東協不團結可能削弱因應突發事件的能力。東協內部目前有緬甸危機,各國分別與中國、美國等大國皆有交好脈絡;
2.以東協為中心的戰略方針可能被分化。以美國為中心的印太戰略、四方安全對話、澳美英安全同盟和印太經濟框架等新框架的建立,可能會削弱東協在印太地區的中心地位;
3.東協被動性強。東協國家的合作主要在於政治,經濟上通常各分西東,往各自的國家利益而去;
4.東協無統一機構統整運作模式。東協的運作模式是透過各成員國領袖、經濟、外交首長參與各層次會議,凝聚共識、推動政策,相較於歐盟有超國家機構負責,並獨立於成員國的決策有很大不同;
5.東協內部矛盾摩擦不斷。東協各國間至今仍存在許多難以短期解決的矛盾,並且各國之間摩擦衝突不斷,甚至有難以解決的領土爭端;
五、小結
中國崩潰論,過去一直被提及,但始終沒有看到實現。在經過美中貿易、科技等圍堵、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烏俄戰爭的先後發生,全世界地緣政治產生質變,全球政經板塊的改變也將影響世界工廠與市場的挪移。過往中國是「世界工廠」的稱號可能易手由印度和東協國家來包辦。或許中國在近十年不至於崩潰,但重要性的轉移、生產地位的與他國的交替,將可能發生。接下來的三十年,整個世界或將不再如此明確區分工廠與市場的範疇,而是同時存在,但至少接下來的十年內,印度和東協必然在生產供應的鏈結中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也就是「新世界工廠」。
作者 許慧儀 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