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11790
- 發佈:2019-09-16
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是世界上最知名且規模最大的公私協力 論壇,最初由日內瓦大學商業政策教授以非營利組織及歐洲管理論壇的概念創 立於 1970 年,總部設在瑞士,主要目的是將產官學或社會各種「利益關係人」 都聚集在一堂,也就是每年大家新聞上總會看到在瑞士滑雪勝地所舉辦的「達佛斯年會」 (Davos Forum),其探討主題不只侷限於經濟議題,而是全球所面臨最緊迫的跨領域議題,例如 2002 年年會期間提出的「全球健康倡議」、2004 年提出 的「反貪腐倡議」、2005 年提出的 「環境倡議」,而今年 1 月各國代表則是達成共識,簽署了對於電子商務的聯合聲明。
最近,世界經濟論壇也隨著科技 4.0 的潮流新推出了一個網路互動式的「轉型 路線圖」,期望將論壇「線下」的論壇集體智慧也在「線上」推出,讓更多利 益關係人可以理解現今或未來社會非常複雜的社會轉型變革挑戰。
這個線上的轉型路線互動網站提供了超過 160 個議題的連結,其中 「公民參 與」也是一個全球關注的主要議題。該公參議題是世界經濟論壇和加州大學柏 克萊分校公共政策學院合作分析與提供,主要將公民參與議題分成六個面向來 做轉型路線連結圖的示意: 信任瓦解、極右派的興起、公民社會空間縮小、公 民賦權、人口差異及對公民的監視等。對照著轉型圖示,若要推動公民「信 任」的提升,那可能要從七個跨領域的次面向來加強管理,包含全球治理、未 來政府、移民、人權、未來貿易與投資、未來金融與貨幣制度、腐敗問題等; 若要處理人口差異性議題,那可以從氣候變遷、社會福利體系、老年化、教 育、青年、就業、社交軟體、人權與未來資訊等九個面相切入。例如:在 2017 年傑出青年調查 (Global Shapers Survey for 2017)中顯示年輕人最關心的全球議 題分別是:氣候變遷 (48.8%)、戰爭(38.9%)、不平等議題 (30%); 有 40% 的各國年輕人也表示他們對自我的認知身份是 「人類」、18.6% 是 「世界公 民」、而只有 13% 認為自己身份是某一國家的公民。而從自由之家發佈的 2019 年全球自由度分析中看來,亞洲地區仍然只有南韓、日本、外蒙古、印度 及台灣被評比為公民權利沒有被相對剝奪,其言論自由也有受到基本保障。這 些數據與跨領域的連結都在提醒著現今與未來政策制定者,我們正面對著比過 去起因更複雜且多元的社會問題與全球挑戰,想要解決這些問題,若仍然遵循 著過往聽從單一領域專家的意見則很難看到問題的全貌。請走出你們的舒適 圈,去嘗試從不同角度發掘問題中間的互動關係,用更開放與創新的方法幫老 問題換上新衣,或讓原本所認定的問題大變身成正向社會資源。
但究竟在哪些情況或條件下「問題」可以被大變身成為「助力」,並讓社會可以成功轉型?以下介紹幾個相關的重點:
成功降低人民資訊不確定的恐懼
學者研究發現,人類溝通的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1) 「單向」溝通以獲得資訊; 2)「雙向」溝通以獲得參與經驗; 3)合作則往往需要「多向」溝通。但究竟什麼 情境會驅動人類想要合作的慾望與實際行動?去年知名出版商 Springer 才出版 的世界永續系列專書 - 永續及社會科學研究(Handbook of 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中,Zimmermann 與其他研究員設計的參與階段模型 (Stage Model of Participation, SMoP)就是以環境問題為例,試圖理解人類在何種情況下會去想多了解環保問題,何時會想要認同,何時會想實際做公共參與? 從知曉到實際參與和程序正義有什麼關係?其他研究也曾提問,程序正義、公民參與和對政府的信任三者間究竟有無關聯?
基本上,SMoP 參與階段模型針對人們對程序正義期待高低做排序,對程序正 義期待越低的人們,大部分就會停留在單向溝通的取得資訊,如在家看電視或 上網找資料。對程序正義有某種期待的公民則會開始在議題和自我價值中間做 出連結,並感覺到被該議題說服了,甚至有情感的投入,如與朋友辯論相關議 題,並開始參加相關活動,如 4/22 世界地球日或去揪同好一起去生物多樣性高 峰會加賞鳥。最高層次的公民參與動力則來自於對程序正義有很高的期待,這樣的公民不只在生活中會開始作出行為改變,也會開始與各方的利益關係人進行多方溝通,並希望參與各種可以合作或共創的行動,如成為非政府組織的核心工作團隊成員,對政府進行遊說,期待可以參與與公部門公共政策拍板定案前的所有大小決策程序。
對於公部門而言,或許政治領袖或公務人員想知道程序正義、公民參與和對政 府的信任三者間究竟有無關聯? 答案是 Oui (法文的 yes)! 而舉辦公民參與活 動,如公聽會、聽證會、世界咖啡館模式論壇等可以增加人民對政府的信任中 間主要的機制是來自於,這些活動可以降低人民對「資訊不確定性的恐懼」。 當人類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恐懼中,其實是很難對人、議題或政府決策產生信 任感,進而牽涉到當政策制定後或法案在立法院拍板定案出爐後,公民是否願 意提供政府所需的的政策支持或蓋下下次選舉手中唯一的那張選票。換句話 說,若是聰明或需要人民支持的政府或組織,就更應該要透明化其決策過程, 廣泛地開放公民參與,建置開放資訊平台,規劃開放政府路線,並且主動提供 公民單向的資訊,雙向溝通的機會,以及鼓勵最高層次多向溝通的共同議題合 作、共創(co-create)政策及並肩為社會做出轉變的付出。
這些為何「公民參與」對政府治理有助益的理論基礎及科學研究都有許多質化
及量化資料可佐證,但若是象牙塔的資料只能留在塔中,而很少在現實社會中
被應用,那不是很可惜,更浪費許多國家投入研究的資源,包含納稅人的辛苦
錢及學者們日夜投入的人生與心血。
「協力社會」的氛圍
19世紀時有位法國偉大思想家 - 托克維爾 (Tocqueville),他1831年時被法國政府遠派到美國紐約前後停留長達九個月,一開始是去學習美國的監獄制度,後來則是觀察美國各地的民主社會運作,從經濟、法律、政治或宗教角度收集各種他可以之後寫入書的原始資料。其中托克維爾最讚嘆美國的就是那活躍的公民社會 – 那是「19世紀的公民參與」,為此震撼的發現,他後來在第二卷書中增加了許多描述美國公民社會的篇幅。此書也一直到21世紀的今天,世界頂尖大學的教授也都會將此古書納入現代政治理論課程必讀的重要參考資料。
托克維爾重要的美國之旅,影響全世界民主的發展,1997年美國公共電視 C-SPAN更找到了托克維爾的後代,匯集研究托克學說的重要學者,他們一起在托克家族位於法國諾曼第,托克維爾市的家族城堡中,花了近四小時對談,重新探討 「論美國的民主」一書重要的發起背景、時代意義及影響。
從一開始的討論,一位馬里蘭大學的教授就不斷提到托克維爾書中對美國社會最精準的幾個描述,這些描述都和一個關鍵字息息相關,那就是 “association”,也就是中文常看到的「協會」英文翻譯,也可以廣義的說,托克眼中的美國民主就是一個公民們團結,一起出力,願意主動合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 “associating society”(協力的社會)。換句話說,美國的偉大並不僅在於擁有有遠見的政治領袖,而更多是在於有偉大的美國公民。這樣的政治治理氛圍是更永續的,因為美國的成敗不靠少數人,而是群眾智慧,只要有公民願意參與及關心社會的一天,這個社會就有可改變及向前的希望。
到21世紀的今天,托克維爾雖然已經離開世人這麼長的時間,但他曾經看到的美國公民參與價值仍然被到處傳播。其中一個是自1984年由United Way創立的托克維爾社會計畫 (Tocqueville Society),每年將數百萬的捐款實現在美國與世界上超過40個國家社會中,至今成立了1800個 “協力計畫”,關心各種社會大小公共事務,讓托克維爾書中曾經描述的19世紀美國協力社會持續在現代民主社會中再現。
台灣也是個協力的社會嗎?我們的民主社會需要什麼樣的改變?那些公民關心了自家後花園外或傷害自身利益以外的事了?台灣的托克維爾社會計畫金主在哪裡?假如你是金主,今天你看到了這篇短文,你願意主動成立台灣版本托克維爾社會計畫,開始這個滾動雪球的開端嗎?讓台灣人能幫助台灣人,讓台灣人可以幫助來台灣的移民,讓台灣人可以幫助外國人。公民們不該再將眼光盯著電視與報紙,仔細尋找哪些外國國家可以幫助台灣,哪些政府資源可以協助弱勢,哪些政黨可以為我的利益著想,那個議員可以幫我的社區多蓋一個公園,這些事就算沒有公民,他們依然會慢慢發生。身為公民的眼光應該放在自己,試問自己,不靠政府,不靠國外友邦,你可以為台灣社會做些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如同英國詩人John Donne說的: 沒有人是孤島,我們都是大陸塊的其中一塊。人類自古靠著群居生存,換句話說,若台灣要生存,那更多的公民就必須多參與公共事務,將台灣打造成一個可以永續發展的協力社會。
重新定義都市的主人角色
都市的主人是誰?若主人應該擁有管理及使用權,那究竟是市政府,還是市民是主人?還是說都市本就是我們大家共有的?應該來共同管理及使用?那什麼是 “共有”(commons)或什麼是21世紀開始在都市中流行起來 “共有化”(commoning) 運動概念及實踐?
近年來在各國興起的共有化運動背景主要有幾個,首先各地城市在不斷都市化的快速擴張下,城市中往往有許多閒置或是不再有人管理、關心或使用的角落及資源,如廢棄已久的倉庫或是許多退休專業人員閒置的才能等。其次市政府往往也日益缺乏經費及人力來管理這些都市空間或資源,所以公民自動自發互助的角色顯得越來越重要。而公民聚集起來一起做些什麼的力量有時比你想像的更大,掀起的漣漪效應也不是一人可以料想到的,若公民願意在一起對城市角落或生活方式做出改變,那這座城市將被這些共有化運動慢慢重新被定義,從英國發起的 Transition Network 非政府組織也特別將世界各地大小共有化及城市轉變的個案串連起來,以下簡介幾個都市共有化及都市轉型案例。
1.美國帕薩迪納 修理咖啡店 (Repair Café)
這不是真的咖啡店,這空間與計畫真正修復的也不只是已毀壞的器具,而是修復這城市已冷漠的人際關係,找回公民願意互助的本能,更將許多閒置或退休的人力資源及個人的專業知識轉變成這個城市可以持續共有的知識財。從幾十個人願意貢獻出自己會修理東西的才能及時間來到這個空間,到上百人願意在此互動。假如你願意把家裡壞掉的東西拿來修理咖啡店尋求幫助,或許你會遇到退役的美國太空人幫你修果汁機。且來當修理志工的人都可以將投入的服務時間註冊在當地的“時間銀行”(Time Bank),下次你需要其他服務時可以用你已投入的時間點數交換其他人的服務。換句話說,透過時間銀行的交換,而不是建築在金錢的買賣,人與人之間的互賴關係變得更緊密及有趣了,互相也可以更尊重彼此擁有不同專才與智能的事實。
2.法國地方政府首長帶領人民改變他們共有的小城市 – Ungersheim ,人口約2千人,過去經濟發展多以採礦為主。在眾多的都市轉變計畫中,大多是由人民發起,非常少像此案例是由市長發起。以下是這些年來市長協同市民一起做出的眾多城市轉變:在公共空間禁止噴灑殺蟲劑與除草劑; 在城市中發起當地的貨幣 (Le Radis); 打造城市成為一個公平交易城市; 引進參與式民主; 製作城市的生物多樣性地圖;: 將公有地轉變成共享居住空間鼓勵居民共居,及鼓勵居民參與建築大小決定的全部過程; 全面汰換成環境友善的清潔用品; 成立食物保存公司,將地方上生產過剩的食物都加工後保存下來; 買了新的馬匹來協助農田增加生產力及載孩童上學; 大量放置太陽能板,且過程都盡量讓公民參與,如讓高中生參與太陽能板裝置的過程,市長盡可能的讓各個年齡層的居民都可以參與他們發起的大小計畫,原因很簡單,我們都該共有我們居住的城市,且一起動手改變我們的城市。
3.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街道菜園 “Potager Alhambra”:發起人說到原本這條街有很多車經過,直到有一天地方政府忽然在街底封街了,且築起了很難看的水泥牆。幾位當地居民覺得那樣有礙觀瞻,所以到市政府去詢問是否可以換成更漂亮的方式來封街?最後是政府允許居民們在此規劃一個小菜園,就在原本是馬路的中間,鄰居們成功地在此種出了許多種類的蔬菜,還做了蔬菜醬,原本不喜歡這條路的人們也對這角落更有興趣,甚至會常繞道過來看一看。居民們認為這樣的計畫不錯,準備在城市的更多道路角落發起更多的街道中央菜園,政府也釋出善意同意若他們可以匯集到那條路13位以上的居民認同此建議,且也願意投入共同管理這分成13塊的迷你菜園區塊,那就可以設置街道菜園,且開始共同城市轉變的那一步,且誰說擁擠的都市裡就不能有田園樂,更驚訝的是竟然沒有人來偷菜或偷器材,大家也很願意來學習及一起調整種菜的方式與分享蔬果。
結論
社會的轉型發生不只需要政府的推動,很多時候更需要社會中公民們的覺知與合作。在歐洲,有間公民參與軟體顧問公司叫 CitizenLab,他們的主要軟體產品開發是建立在如何搭起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橋樑,或許就如同我愛紅娘或詹媽媽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們領先看到了二十一世紀政治的危機及轉機-當公民都已可以在網路上選購各種客製化產品時,政治卻仍然維持舊式及最傳統的政治代理人模式,進一步導致已快速擴張的都市人口缺乏管道充份參與各種重要的公共討論,慢慢累積了民怨及對老舊政府的脫鉤距離感及不信任感。
台灣的社會準備好來轉型了嗎?在台灣政府推動各種智慧城市、物聯網或人工智慧的同時,是否也該讓公民參與也成為台灣社會轉型重要的助力?否則在用最先進科技過生活的同時,人們卻需要在最古老的政治鬥爭與傳統官僚治理中被動的等待政治改變,遙遙無期,那是多麼諷刺的21世紀生存方式?
作者 簡赫琳 為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