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11883
- 發佈:2020-10-12
自1961年起,香港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並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進行一次中期人口統計。人口統計的結果,無論對政府在規劃和制定政策,以及私營機構和學者在商業及研究方面,均十分重要。中期人口統計和全面人口普查的最大分別,在於前者不會進行全面人口點算,它只會透過大型抽樣調查來搜集人口的詳細特徵資料,並根據適當的統計理論,從樣本結果推算全港人口數目及特徵。香港最近一次進行的是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在統計中按隨機抽樣,選出全港約十分之一的住址,訪問大約三十萬個屋宇單位,搜集其住戶成員的基本人口資料及多方面的社會和經濟特徵資料。2016 年中期人口統計結果顯示香港社會所出現的變化, 2016 年的居港人口數目為 7 336 585 人, 其中7 116 829 人為常住 居民。在香港出生的人口比例在過去 10 年均維持於約60%。不過, 在其他地方( 不包括中國內地/ 澳門/ 台灣) 出生的人口比例則由2006 年的6.2% 增至2016 年的8.4%。這是由於期間有大量外籍家庭傭工來港工作所致。在過去10 年, 香港人口的地域分布持續變化。九龍及新界人口增加,香港島均減少。10 年前, 香港島、九龍及新界的 居住人口比例分別為18.5%、29.4% 及 52.1% 。到了2016 年, 其比例已變為 17.1%、30.6% 及52.3%。
此外,香港家庭住戶數目由2006 年的 223 萬, 增至2016 年的251 萬, 增幅為 12.7%。 家庭住戶 的每戶平均人數由2006 年的3.0 人下降 至2016 年的2.8 人,以致家庭住戶數目 的增長比人口增長快,家庭每戶平均人數下降亦是出生率及適齡人口結婚率下降的結果。有65 歲及以上長者的家庭住戶 數目由2006 年的約59 萬戶大增至2016 年的約81 萬戶, 增幅達36.5%; 有長者的家庭住戶佔全港家庭住戶的比例, 期間由26.7% 增至32.3%。
香港的經濟在2006年至2016年亦有一定發展。在2016 年,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 中位數為25,000 元, 較2006 年的 17,250 元上升44.9%。扣除通脹後,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錄得 約6% 的實質增長。 工作人口的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 由2006 年的10,000 元增至 2016 年的15,000 元, 升幅為50.0%。扣除通脹後,錄得約10% 的實質增長。。
香港政府統計處就人口統計的結果,除了發報上述的主要結果外,亦會以簡要報告、主要統計表,主題報告(例如住戶收入分布、居於分間樓宇單位人士、內地來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等) 形式公布。其中以主題報告為社會關心的議題提供較新及較詳細的數據及分析,若要參考有關不同的報告,可到以下網址 https://www.bycensus2016.gov.hk/tc/bc-index.html查閱。
然而,上述報告多以全香港作為一整體區域作出分析及報告,若要分析香港不同地域所存在的差異及實際狀況,人口普查的數據需要以不同的地域劃分來作出歸納和報告。現時香港政府統計署會按兩類不同地域的統計口徑作出歸納報告,分別是「小規劃統區」和「區議會分區及選區」。兩者的劃分基於不同的準則,前者是以城市規劃為主,主要是按土地的用途來分界, 後者是以區議會選舉的選區劃界為準則,主要是根據每區的人口數目來分界。
在2016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規劃署將全港分為291 個小規劃統計區,以供進行城市規劃。這些小規劃統計區分別隷屬於52 個次規劃統計區,而這些次規劃統計區又分別隷屬於九個總規劃統計區。每一個小規劃統計區均以獨有的三位數字代表。首位數字代表所屬總規劃統計區的編號,而首兩位數字則代表所屬次規劃統計區的編號。為顧及數據的精確度及保障個別受訪者的私隱,所有不足1000人的小規劃統計區,會與鄰近的小規劃統計區合併後才發布統計數字。香港位於市區的小規劃統計區可見圖一。圖1中紅圈所指出的是「小規劃統計區268」即屬於總規劃統計區2其中次規劃統計區6的第8個小規劃統計區。圖2則顯示小規劃統計區268的區域界線。
圖1: 香港市區的小規劃統計區劃分圖
圖2: 深水埗區的小規劃統計區268
香港地域統計另一分類是「區議會分區/選區」系統。這系統是用於分區行政及選舉。全港地及海域被分為18 個區議會分區, 然後再分為431 個選區。2016 年中期人口統計採用按2015 年11 月22 日區議會選舉時所用的區議會選區分界,而該分界是根據《2014 年選區(區議會)宣布令》作出的。現時,香港18個區議會分區為: 香港島4區:中西區 、灣仔、東區、南區;九龍5區: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黃大仙、觀塘;新界9區:荃灣、屯門、元朗、北區、大埔、沙田、西貢、離島。
「區議會選區」與「小規劃統計區」是兩套不同的、平行的地域劃分系統,香港現時共有291個小規劃統計區與431個區議會選區。區議會選區數目較多,在市區中或新市鎮中區議會選區的地域劃分的面積、樓宇及人口數目一般,均較同樣位置的小規劃統計區為少。在新界地區由於人口較少,所以有不少不足1000人的小規劃統計區,會與鄰近的小規劃統計區合併後才發布統計數字,這令有關小規劃統計區統計所包含的面積更大。圖3及圖4分別列出香港市區區議會分區及深水埗區議會選區的地域界線。
圖3: 香港市區的區議會分區劃分圖
圖4: 深水埗區議會選區分區劃分圖
究竟以「小規劃統計區」與「區議會選區」作為劃分,對統計的結果會出現什麼不同影響,筆者以下以小規劃統計區268及位於同樣位置的兩個區議會選區「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及「又一邨」選區的統計結果作說明。簡單來說,小規劃統計區268位於九龍半島深水埗分區的最西面,位置剛好包含以三條公共屋邨: 南山邨、大坑東邨及大坑西邨為主的「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選區 以及以私人樓宇又一居為主的「又一邨」選區。
在地域統計資料中,香港統計署會分別列出地域內的人口、教育、經濟、住戶、房屋及內部遷移特徵。以小規劃統計區268為例,表一列出其人口特徵,該區共有26,675人。表二及表三分別列出「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選區(南山選區)及「又一邨」選區(又一邨選區)的人口特徵,南山選區人口為14,736人; 又一邨選區人口15,052人。南山選區中65歲以人口為3,383人佔總人口的22.9%;又一邨選區65歲以人口為1,643人佔總人口的10.9%。有關結果顯示南山選區人口老化的程度比又一邨選區嚴重差不多一倍。此外,南山選區中有1,767戶為單人住戶佔5979戶的29.5%;又一邨選區有92戶為單人住戶佔3,971戶的2.3%。南山選區單人住戶的比例是又一邨選區的13倍。所以,南山選區中有更多住戶是獨居長者,這些獨居長者住戶對於健康照顧及福利服務需求明顯會比又一邨選區高。所以有關不同選區的人口普查的數據可以作為有關社區設施及社區服務規劃的重要參考數據,有利作出科學及對應社區需求的規劃。
表1: 2016年小規劃統計區268的人口特徵
表2: 2016年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選區的人口特徵
表3: 2016年「又一邨」選區的人口特徵
表4列出小規劃統計區268的經濟特徵,該區工作人口每月主要收入的中位數為16,000元與全港的中位數15,000元差不多,該區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24,790元亦與全港中位數25,000元相若。表5及表6分別列出南山選區及又一邨選區的經濟特徵,兩區工作人口每月主要收入的中位數為別為13,000元與26,000元。又一邨選區工作人口的收入中位數是南山選區的一倍。 而兩區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分別為15,000元和69,160元,又一邨選區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是南山選區的2.7倍。由上述數據可見又一邨選區是一個收入較高的中產區域,原因是有關私人樓宇又一居為九龍區豪宅,吸引較多中產及富裕階層入住。反觀,南山選區是一低收入基層社區,因為居民為公共屋邨租戶,要入住出租公屋就必須附合有關入息及資產審查,所以大部份南山選區居民為低收入的草根階層。
表4: 2016年小規劃統計區268的經濟特徵
表5: 2016年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選區的經濟特徵
表6: 2016又一邨選區的經濟特徵
南山選區與又一邨選區為兩相鄰的選區, 但由於房屋類型差異,導至入住居民的階層出現不同,其經濟特徵亦有重大差異。若我們單以用區域面積較大、人口較多的「小規劃統計區」268作統計的區域,好處是結果呈視較接近香港整體較為平均的狀況,但壞處是未能顯示在區域中存在著重大差異,以及其中存在的不平等。反觀,以面積較小、人口較少的「區議會選區」作統計,更能顯性不同社區中居民的特色,較能提供細緻的數據作為地區規劃及發展之用。
雖然香港的人口普查由1961年推行至2016年,經已超過55年的歷史,其中亦經歷多次的改善,例如由2016年6月30日起,獲選單位的住戶可在網上或使用流動應用程式填交電子問卷,可以減省訪問的時間和成本,以及相約要工作的住戶訪問時間的困難。但是香港現行的人口普查在不同方面,仍有值得改進的地方,包括:
1) 在資料搜集方面,由於以香港所有樓宇作為抽樣單位,所以並不會包括居住於街頭及二十四小時快餐店的無家者(在台灣稱為遊民或街友),而近年香港無家者數目,因租金上升以及經濟轉差而數目大增; 所以人口普查排除了無家者,未能對香港的貧窮狀況有充分的掌握。
2) 在資料分析方面,現時學者若需要分析人口普查的數據,只能取得實體5%數據作分析。若需要分析人口普查的全部數據進行分析,學者必須要預先寫好程式,並親身到政府統計處運作部門的電腦,所以學者要修改研究方法或變項將會非常困難,其他國家學者能取得人口普查數據的樣本比例會較高,或可以透過遙距登入作分析。所以在提供分析便利這方面,有關部門亦應予改善。
3) 在資料報告方面,現時所有人口普查報告均有電子版,政府統計處網站亦有自製報表的功能,兩者均可供免費下載,學者及市民可以非常容易參閱有關報告。但現時報告內容主要對比上兩次普查的數據,亦即是分析過去十年的變化。如果能出版專門報告,能夠對更長時序的轉變作出綜合及分析,例如由1971年至2016年的45年間的轉變,這類報告能夠呈現香港社會發展的長期趨勢,並能顯示不同年代的變化及轉捩點,以及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為政策討論與服務規劃帶來更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作者 黃洪 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