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8350
- 發佈:2011-08-17
第十七期跟大家見面啦!農業問題在台灣引發關注,馬政府吹噓兩岸交流對農業的正面效應似乎不但沒有明顯成效,反而農產品面臨銷售困難,而因為農業交流導致台灣技術外流中國,更重創台灣的農業,本期針對農業有四篇文章,分別從不同面向討論台灣的農業與糧食挑戰。
中國高鐵的完工是中國引以為傲的成就,甚至準備拿來跟其他國家競爭全球的高鐵市場,上個月的高鐵事故,不啻是一個嚴重打擊,而中國在處理高鐵事故的態度,再度讓人見識到一個國家被人指摘不是沒有理由的,奇妙35數字,在此次罹難者數字中又再度出現,到底高鐵是故事如何發生的?這對於中國發展精密技術產業(高鐵、飛機)又帶來何種衝擊?本次我們邀請鐵道研究者,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理事鄭羽哲,為我們專文分析。高鐵董事長歐晉德在今年五月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說道:「高鐵建設方面,兩岸有很多合作空間.......從專業角度說,兩岸高鐵連接不是沒有可能,海峽之間的水深、岩層都有條件修建高鐵。」對照中國的高鐵事故與善後處理,不禁讓人毛毛的。
同樣中國航空母艦在上週下水試行,這代表兩種意義,第一對台灣的威脅更大,第二在南海問題上,中國越來越有實力處理南海問題,我們分別邀請紀永添與蔡明彥兩位專家學者,從軍事與國際戰略角度分析。
中國對香港的影響過去都著重在經濟層面上,這也是許多贊成台灣與中國緊密往來者的樣版之一,然而很少被媒體報導的是中國對香港的負面效應,房價問題是一個,另外一個就是孕婦問題,因為大量中國孕婦到香港生產,反而排擠到香港本地孕婦的權益,在香港引起諸多的不滿,本次我們邀請民主黨劉慧卿議員,針對中國孕婦到香港生產的問題為我們解析。
隨著中國到香港的人越多,與香港當地居民的摩擦越來越明顯,香港認同反而因此被激發出來,我們邀請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馮智政討論中國的香港負效應。這兩篇都是討論中國與香港密切往來的負面效果,在馬政府與媒體一面倒的宣傳與中國往來的好處時,香港的經驗,值得台灣深思。
「關注弱勢」是我們嘗試開闢的新單元,主要是找尋在台灣的團體如何協助弱勢族群,他們的實際經驗對於政府擬定貧窮政策時又可以帶來什麼啟發,本期我們邀請「The Big Issue」台灣的發行人李取中介紹該雜誌的構想,「The Big Issue」主要是由街友進行販售,販售所得一半歸街友所有,這是一種新的嘗試,讓弱勢者從被動的福利接受者,轉變成主動為自身生活努力。我們期待有更多這樣的機構投入。我們也歡迎從事相關行動的機構可以提供資訊給我們,如果讀者有類似資訊,也歡迎提供!
其他精彩內容請見本期目錄:
社論
潘孟安馬政府農業「放乎爛」選前long stay 選後攏系假
林濁水 民進黨立委過半 謹慎樂觀
專題I:
羅承宗 鳥瞰後五都時代地方分權法制之困境
陳志瑋 直轄市體制下的區定位:挑戰與回應
專題II:農業與糧食
李武忠 台灣需要兼顧糧食與環境維護的新農業生產模式
郭華仁 專利修法將危及我國農業
黃貞綾 舒緩糧食危機最有效率的途徑—減少糧食耗損及糧食浪費
政策聚焦
黃淑英 食品被非法添加DEHP引起社會的恐慌及譴責
洪財隆 依然懸而未決(pending)?ECFA簽署週年問題檢視
蘇俊斌 淺談日本公務員之待遇爭議
黃國昌 人民觀審:是司法改革還是司法騙局?
兩岸動態
紀永添 中國航母的發展與對台威脅!
鄭羽哲 一場意外,敲響中國高鐵的警鐘
國際局勢
蔡明彥 中國軍事崛起牽動南海角力
楊昊 誰贏了大選?泰國政治的塔克辛難題
香港觀察
劉慧卿 內地孕婦到香港分娩的得失利弊
馮智政 「香港本土力量」,中國經濟溢出反效果—探究CEPA與ECFA的身 份認同問題
關注弱勢
李取中 The Big Issue ,愚人世代的社會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