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2012年台灣新社會智庫彙整多年與香港學者、政治人物評論香港發展的稿件,加上新邀約的學者,針對中國統治香港手法,從移交前的中英談判,到移交後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媒體等各方面,完成台灣香港化專題,並舉辦新書發表會,獲得廣泛關注,也是國內首見對於香港問題的有系統分析。


 

      今年我們再度規劃一系列台港議題,與上次不同的是,台灣香港化,主要是香港方面的專家學者剖析中國治理香港的手段,但這次我們嘗試規劃幾個主題,讓台港兩地年輕世代針對相同主題,進行對話,分享談論各自的運動經驗;再者,我們並不只邀請兩地學者作為撰稿,而是設定由兩地的年輕學子擔綱起作為主要撰稿人的角色。

 

      之所以會讓學生擔任此專題主角,也是近年兩地的社會運動有了新的活力。在台灣,學生參與社會議題雖然已經有很長的傳統,但曾消沈過一段時間,這幾年則又開始重現蓬勃發展,在各類社會議題上,都可以看到學生基進參與的身影;同樣的香港的學生在參與社會與政治議題上,這幾年的活躍更令人印象深刻。因此讓學生分享他們對於當前自己土地的關懷與不同的參與經驗,也是增加雙方的跨界交流契機。


      雖然台港兩地各自面臨不同的發展問題,但是如果把這些問題放在更大的脈絡之下,其實台港都面臨兩個重大因素的影響甚至支配:一個是全球化所產生的財富分配惡化與階級對立;另一個就是中國崛起。在這兩個因素影響下,兩地面臨的挑戰,有著許多的相同點,台港的年輕人又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政府應對這些問題?他們又有什麼樣的主張?透過這一系列的紙上對談,增加兩地青年對於彼此的瞭解。

2013台灣、香港、中國化》專刊總召集人
黃怡安序 

     
      本刊作者們多出生於台灣解嚴(一九八七年)前後的台灣和香港,在自由開放的社會中成長。台灣作為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面對的挑戰並不少,但大抵來說,民主、自由對我們來說,已是習以為常的社會共識,在二十餘年的民主化過程當中,公民意識以及台灣認同,也逐漸成長。在年輕的民主制度中,台灣人慢慢學著如何成為一個「公民」,一個「台灣的公民」。

然而,民主畢竟並非一蹴可幾,僅是政治制度改革尚不能穩固民主社會的基石,在許多類型的社會及政治改革聲浪、抗爭事件當中,可以窺見這脆弱的民主,仍待不同位置上的「公民」共同捍衛,才能持續保有民主的動能。在這些社會運動、抗爭事件,甚至是選舉中,也隱約看見中國的影響,如帶有政治意圖的「以商逼政」或者透過收購媒體,進行政治宣傳和洗腦;與此同時,台港與中國的交往,亦在社會各種層面展開,如大量的中國觀光團來台、頻繁的兩岸交流學生團等等。凡此種種,讓台灣與香港在許多歧異的政治社會條件之中,因為中國的影響而成為可資比較的兩個社會。

 

      本刊的篇章是關於台港年輕世代在中國影響下,如何看待、想像自己所身處的社會,透過台港兩個社會的觀察、社會運動的參與和記敘,從自身所處的位置反思並探問台灣/香港公民社會的可能。

 

      本刊的完成,特別感謝來自台港的同學們協力撰寫對於社會運動以及各種(中國影響下)社會現象的評述,也感謝所有篇章中的受訪者、運動參與者們,讓我們在置身田野、進行訪談的過程當中,悉心聆聽不被聽見的聲音,感受不同身分、位置的生命經驗,或者察覺隱藏在美好的世界背後,不被看見的權力運作。也藉這些珍貴的分享,想像社會議題與自身位置的關聯,甚至重新思考實踐的方向。

pdf點擊下載專刊

最近更新: 2015-01-29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