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6596
- 發佈:2010-05-10
筆者在出國留學之前,偶然情況下參加了一場在台北舉行的新書發表會,雖然確切的時間地點已經記不清楚,也不記得書名為何,但是記得那是一場有關到中國大陸留學的新書發表會。演講人興奮的介紹他在當地的留學的經驗,並鼓勵大家可以積極準備。因為那場演講,筆者才知道有「夏潮」與「港澳台招生」這些單位,也才知往日《西潮》與《未央歌》當中的大學,正歡迎台灣學生前往就讀。如同筆者在另一〈身在家鄉為異客〉所述,1受到過去黨國教育與家庭因素的影響,筆者曾積極考慮到「西進中國」,也曾藉著自助旅行,到未名湖畔想像往日的京師大學堂,到沙坪壩想像昔日的西南聯大。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筆者在博士論文田野調查階段起,對於在當地高校就讀的受訪者有著多一分的關注。筆者返台進入大學任教後又發現,昔日在高中任教時的學生,陸續成了對岸高校(大學)的本科生(大學部學生)或研究生。這些變化都引發了筆者的好奇心,持續關注相關議題。本文是在私人札記與田野調查所收集到的資料基礎上,並參照若干網站(例「台生會」)資訊,針對一些議題表達看法。
壹、 值不值得?
在2009年9月,筆者湊巧旁聽了一場由澄社等單位主辦,在台灣大學物理系館舉行的「中國學歷與陸生來台」論壇。稍後12月,教育部也針對「學歷認證」這一部份,在全台各地舉辦17場公聽會。根據筆者在9月份論壇的觀察,以及針對12月公聽會的網路資料(特別是「台生會」與「批踢踢」相關討論)顯示2,在「是否應該承認中國學歷」這方面,爭執點似乎集中「中國高等教育品質是否具備應有水準」的爭辯上。3開放承認對岸的學歷,到底是讓本國公民可以在對岸完成學業後,將對岸所學的知識技能成功移轉到台灣,促進台灣發展?還是促使一批徒有著學歷文憑,但缺乏真材實學的本國公民搶佔本地就業試場?說的淺白一些,就是對岸高等教育到底好不好的問題。雖然已經有不少專家學者針對兩岸高等教育的優劣比較進行討論,但是筆者認為兩岸高等教育在整體規模上相差太大,即使在同一個專業領域內,針對兩岸發展現況進行有意義的優劣比較都很困難。由實際就讀學生的「個人層次」來討論,也許無法回答前述「國家層次」的問題,但能幫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一、開啟了另一扇窗
如同筆者在<中國大陸高校就讀的台灣學生:廣州、上海、北京的比較初探>一文中所描述,以各類網站的筆戰,對岸高校種類與學制的確非常多樣,入學管道從較嚴謹「以台胞身分」參加「港澳台聯招」,到寬鬆「單獨招生」或「隨班附讀」,甚至以「外籍學生」身分參「留學生入學考試」,幾乎已經到如同數位知名高校的受訪者所言「只要你肯花錢,就一定有學校」的情形。各校在入學後教學與成績考核,有嚴格到「砍掉一半人」,也有寬鬆到「先把題目給學生看,還問學生這樣出題會不會太難」的情形。從筆者所接觸到的受訪者也都表示,他們瞭解對於大陸各高校而言,招收台灣學生是「政策指示」,也是重要的「創收」來源(特別是2005年9月,對台灣學生與大陸本地生實施同等學費政策之前)。因此,校方在入學與成績考核上一般是採取相對寬鬆的態度,學生是否能在專業知識領域上有所成長,相當高的程度取決於學生的自我要求。這個現象不但廣為受訪者所知曉,也充斥在網路上各種「反對派」的聲音當中。因此,當不少台灣民眾陸續前往對岸高校就讀時,並不意外的會有另一群民眾對於對岸高校的教育品質抱持懷疑態度。
在這個寬鬆的原則下,不同的校系專業(甚至是同校系的不同教師)之間仍有相當大的差異性。雖然如此,筆者發現對於就學目標明確,有生涯規劃的學生而言,他們認為到中國大陸高校就讀仍是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在訪談的過程當中,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現年三十餘歲,從本科讀起,已經取得對岸醫師執照,即將取得碩士學位並開始執業的T先生。他來自台灣南部小漁村,家裡是村內唯一的西藥房,提供村民簡單醫療服務。雖然T先生也是就讀於當地以「考上台大」聞名的私立中學,升大學時卻只進入了排名後段的私立大學商業類科就讀。大學畢業後工作不到一年,便決定在家人與留學代辦中心的協助下,進入大陸某高校,以本科生身分自一年級重新就讀,在完成將近十年的教育與訓練後,已經取得當地醫師執照並即將開始執業。
類似T的數位受訪者有好幾位,他們不一定是就讀熱門的醫學或法律或商業類科,也可能是冷門的文學戲劇與考古。家庭背景有來自北台灣城市裡的中產階級家庭,或是中南部小村落的農工階層,政治偏好的光譜「紅黃藍綠」都有,但是的共同特色都是認為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提供他們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可以重新追求自己曾經錯失的夢想。雖然如同「台生會」網站上某些文章所言,這些人當年在台灣的聯考制度當「連醫科的邊都沾不上」,相當程度是因為對岸對臺灣學生的特殊待遇,才有機會進入當地知名學府就讀。但是這一群受訪者相當珍惜這意外的機會,雖然就學過程當中經歷過台胞身份所引起的過度熱情或冷漠,但是在生活上都相當克制的不濫用台胞身分帶來的優惠,並努力在專業知識技術上有所表現,與當地學生共同競爭有限的專業證照考試及就業機會。
對這些受訪者而言,他們同意對岸高等教育對台招生較為寬鬆,但是他們也因此才有了再次選擇的機會。他們也同意對岸高等教育教學品質落差大,但也質疑「台灣很多大學也不怎麼樣」。他們對台灣雖有著若干思念,也瞭解中國大陸現狀發展仍有需要改進(但也快速改變),知道自己的學歷證照都在當地取得,留在當地繼續發展才是最可能(甚至長遠來說是最理想)的結果,但是他們對於自己認真努力的結果,竟然無法在台灣的就業市場取得公平競爭的起跑點感到不平。
二、為了裝飾門面
然而在田野調查中,筆者也聽聞或目睹一些令人驚訝的現象。有的受訪者靠著超乎尋常的物質交換關係,以相當迂迴的方式,取得當地高校的入學資格,4入學後持續以隱諱不欲人知(但一定會有小道消息流傳)的方式,取得學位,或者根本是「買一個假的,回去可以交代就是了,父母親也許不知道,也許是知道了也不敢問」。通常這一類的學生一開始就是抱持著「是我爸要我念的」或是「反正只是要那張紙裝飾門面」的想法,在不了解甚至毫無興趣的情形下,透過特殊的方式,進入了「可操作性高」的校系專業。也許是自身缺乏興趣,也許是入學許可得來容易而覺得可有可無,入學後對專業課程頗為疏離,最後只好尋著「偏門」通過相關考試,或著根本就是放棄學業,時間差不多之後買一份假學歷證件,進入家族內相關企業工作。
筆者發現,當中國大陸試圖以各種優惠方式,從不同管道接受不同類型的台灣學生時,盡可能增加台灣學生對當地的認同時,這一類接受最多優惠待遇的學生,似乎是對當地發展抱怨做多,最缺乏認同的學生。過度的優惠與特殊安排,並未爭取到這些學生與家長對當地的認同,反而加深了他們「中國學歷不過如此」的感受。一位受訪家長就表示,這種「聰明」的特殊方式,雖然可以幫助子女進入理想的校系專業,但是長久下來反而使子女缺乏積極進取心,必須依靠「不斷花錢」來解決問題,即使拿到學歷了也「不好意思說」,形成一種無法離開當地,卻又無法認同當地的現象。當面臨有人對中國大陸學歷的「含金量」提出質疑時,他們陷入的一種既是無法承認,卻也無法反駁的尷尬局面。
三、一切很難說
筆者田野調查的觀察是,上述兩群學生其實都是少數,大部分的學生是介於前述兩者之間的。他們在入前就知道官方主辦的「港澳台招生考試」與特定院校自行舉辦的「單獨招生」,都是優惠政策下的產物,也就依照應有程序,參加考試後進入相關校系,並未刻意尋求進一步的特殊安排。入學後雖也感受到因為台胞身分而帶來的特殊待遇,有時也會運用此一身分爭取若干正式或非正式的權利,但仍注意當地學生與其他學生的感受。就如同不少在台灣就讀的大學生一樣,他們也許專業能力並不突出,但整體來說尚稱進退有據,舉止合宜。
他們認為「中國學歷好壞差很大,就像台灣的大學也好壞差很多是一樣的」,沒辦法簡單的來回答。「如果中國高等教育不好,所以學歷不應該被承認,那台灣也有一大堆大學辦得不好,為什麼學歷卻被承認?」是他們面對外界質疑時最常見的回應。他們了解大陸高校品質落差很大,也瞭解當地台灣學生在專業知識技術上的能力,「就好像買路邊光碟一樣,是好還是壞,一切都很難說」。但是他們認為自己到中國大陸高校就讀的決定,就如同台灣學生到其他國家進修一樣,不應受到別待遇。他們認為雖然不一定會回台灣,但是如果回到台灣,應該與到其他國家進修的學生,擁有一樣公平的競爭機會。他們支持「用台灣對待其他國家學歷一樣的方式,來對待大陸學歷」,認為在台灣的就業市場上,大陸學歷不需要特殊優惠,也不應該被特別排斥,應該由任用單位自行決定。
貳、如何減少擔憂與增加支持
根據新聞媒體的報導,承認中國學歷應該是勢在必行了,應該會先由41所高校逐步擴充。由前述受訪者的自我陳述顯示,顯示「反對派」所提出「中國學歷真的夠好嗎?」的憂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反對一昧阻擋的結果,只是讓人覺得又是「逢中必反」的政治操作,既模糊了擔憂的理由,也無法爭取有效支持。另一方面,贊成者把反對意見批評成「鎖國」,忽略了反對者從「教育品質」提出的擔憂,也無法化解反對意見。雙方站在自己說話,無法從對方角度思考的結果,只是讓每一場可能形成共識的論壇或公聽會,成為增加爭議的批鬥大會。
筆者基本上是支持「台生會」對中國學歷所提出的「四正一沒有」:正規立案、正規學制、正規學習、正規畢業與沒有歧視,對於「學歷」原則上承認,「能力」則交由市場競爭決定。a但是認為這個看法畢竟忽略了高等教育學歷在台灣就業市場當中的意義,也忽略了一般民眾對於「留學」的想像與期待。「贊成派」缺乏明確正面表列或負面表列的態度,不但無法化解部分民眾的疑慮,也無法增強既有的支持。「反對派」也應該了解,應該更積極的將自己的擔憂轉換成具體可觀察的指標,缺乏具體指標的批評,並不能減少社會上「反對派」是否又是「逢中必反」的質疑。例如,「台生會」針對大陸學歷曾提出「四正一沒有」的立場宣示,宣示原文當中表示:
正規立案是指學校經由當地政府正式核准成立並註冊在案,這是採認學歷的基本要件……。 另外,除了學校要在政府立案登記外,學校的招生計畫也要經過政府核准。政府招生計畫之外、各校私下開班招生行為,其正規性也是有問題的,這方面,可透過大 陸教育部頒發的「學歷證書」(有電子註冊查詢系統),作為鑑定標準。
筆者認為「台生會」如果希望能爭取更多社會大眾支持,應該更具的指出大陸「正規立案」招生的高校是滿足了哪些基本要件?而這些要件是否符合台灣一般民眾對於「高等教育」與「留學」的想像與期待?如果不盡然,是否有其他的方式,能將「正規立案」當中的校系專業進一步的區分,讓不排斥大陸學歷的用人單位有具體的參考方向,也引導未來有意前往對岸就讀的民眾進入符合自身期待的校系專業當中。此外,雖然2001年以後「正規立案」的學歷,都可以透過官方的「學歷查詢系統」加以確認,但是過去十年正是大陸高校整併或改制的高峰,如何辨別2001年之前的學歷真偽,也許需要「台生會」提供進一步的建議。
在反對學歷的聲浪當中,也應該思考如何面對贊成者所提出「為何全世界都承認的北大與清大,台灣卻不承認」的類似質疑。「反對派」不應該迴避中國高等教育正快速發展的事實,應積極的思考如何以更開放的態度,排除各種「祖國還是敵國」的政治論述,從單純「教育品質」的立場,以「正面表列」的方式,承認大陸學歷。例如,當對岸不斷推動高等教育改革,也有了所謂「211重點高校」或「985工程」名單時,反對者即便認為「不論是211或985,仍然不夠格」,也應該更進一步的說明,發展到什麼樣規模的高校,才算是「至少跟台灣一樣好」,列入承認名單。這樣積極的態度,才能夠爭取更多社會大眾的支持。
參、結論
筆者認為,不論認為對岸是「祖國還是敵國」,都應承認中國崛起的事實。如何以更積極的態度,讓「開啟一扇窗」的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技術轉移到台灣社會,並且謹慎的排除只是為了「裝飾門面」而前往對岸就讀的學生。我們應該鼓勵有興趣到對岸就讀的學生,應該盡可能的釐清自己的興趣方向,成為第一類的受訪者,樂於在自己所選擇的專業領域上盡心學習。對於這些有著小小夢想卻無法在台灣實現,循著正常管道在對岸入學,並努力通過相關檢驗與訓練的學生,台灣應該積極的歡迎這些人回到台灣發展。排斥這些學生,將這些學生形容成「Poorly Made in China」,除了滿足某些政治人物的炒作,以及某些行業過度擔憂外來競爭者的心態,對台灣的長遠發展的幫助是有限的。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鼓勵每一個人都能往前走,讓每一個願意努力的人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那麼台灣高等教育應該更開放,不應讓人有「錯過了大學聯考就是錯過了一切」的遺憾。雖然教育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人往前走,我們也不應忽略「高等教育」與「留學」在當今台灣的就業市場,仍有其獨特意涵。不論是支持或反對學歷認證的聲音,都應該從對方的立場提出明確的列表,明確說明哪些項目的支持或反對單純是出於教育品質的考慮,而非任何兩岸統獨對立的政治因素,也不是佔地為王的排斥外來競爭者,才能讓此一議題回歸常態,為台灣社會創造進步的空間。
作者林平為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不代表本智庫之立場)
編按:內文中非標題之粗體字為受訪者之訪談內容
註解:
1.這篇文章已經刊登在張茂桂教授所主編的《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2010年2月由群學出版社出版。
3.如果筆者的理解沒有錯,另外一個反對的理由似乎是「兩岸目前仍屬敵對狀態下,我方不應輕易承認對岸學歷」。這個理由牽涉到「對岸是台灣的祖國還是敵國?」的複雜統獨問題,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討論,而且會模糊後文的焦點,所以此處不討論這個爭議。
4.例如筆者在2005年就有所聽聞,後來曝光的「兩萬美金」入學方式。簡單的說,是以高價購買外籍護照,再以國際學生的身分享受更優惠的入學辦法,相關網路消息可見於「網路驚爆」(http://www.dajiyuan.com/b5/9/4/9/n2489505p.htm)或「20萬買留學生身分」(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09-04/09/content_1954185_2.htm)。
5.關於台生會的這項訴求,可以參照網路http://www.nownews.com/2009/09/25/142-2510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