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壹、 暴動的過程

8月,夏日正長陽光正暖,通常是英國人外出渡假的好時光。但今年的8月,英國卻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暴動事件。事件的源頭,始自8月4日,倫敦警察在托特漢區(Tottenham)執行臨檢時,不幸射殺了一名29歲的黑人青年馬克(Mark Duggan)。警方強調馬克先開火,警察被動防衛方導致傷亡。但馬克的親友堅信警方說謊,而其後《衛報》報導測試結果顯示,現場所有開火的子彈都是「警用」子彈 1。於是8月6日,馬克的親友在托特漢區發動了一場遊行,要求警察給個說法。

      遊行本來是和平有序的,但隨著人潮聚集,加入的分子愈來愈複雜,零星的衝突脫序行為在街頭出現。本來,經歷了去年的反高學費遊行,名校大學生們為了捍衛自身權益不惜走出校園和警察對峙的記憶猶新,倫敦民眾已經習慣街頭抗議帶來的短暫脫序行為,預期一天過後,托特漢的衝突也即將平息。誰知到了8月8日傍晚,失序狀態不但沒有停止,反而由托特漢區延伸至倫敦其他區域,街頭湧出一票票連面罩都懶得帶、不在乎被監視器錄下面孔的青年。他們作風既有傳統犯罪因素也充分利用現代科技:例如一邊火燒車子、破壞建築、搶奪物品、毆打市民......一邊以手機簡訊和推特迅速互通聲息,到處串連。


      但面對這群年輕而看似無組織的烏合之眾,站在第一線的英國警方卻居然束手無策,迫使民眾不得不起身捍衛自己的家園,不久,有人在衝突中死亡,暴動開始惡化。8月9日,倫敦增加警力戒備,倫敦市暫時平靜,但類似的暴動行為,延伸至英國中北部的伯明罕,利物浦、曼徹斯特、布里斯托、和諾丁漢等大城,警方的無能鼓舞了暴動的氣氛,亂局愈來愈擴大。10日,倫敦警方逮捕了數百名參與暴動的嫌疑分子,但在伯明罕市,有三個抗拒暴徒的民眾被惡意用車撞死,同時之間,趁火打劫、流血暴力的新聞並不時傳來2,電視與網路上不斷播放燒車襲警、火燒建築、無辜民眾流血被挾持脫下全身衣物、暴民四處打家劫舍的畫面,一時之間,讓全世界的人以為英國警方名存實亡。


貳、 暴動的原因
 

      對這次的暴動成因,人言言殊。英國民眾怎麼看呢?據《太陽報》做的民調顯示,42%的民眾認為這次暴動是一場集體犯罪,26%認為黑幫應該負最大責任3。而《獨立報》則刊出另一家民間公司 Comres的調查結果,指出有50%的人認為英國政府先前大幅縮減社福支出是暴動的根本原因4


      分歧的並不只是民調,英國媒體和學界對此次暴動的發生,也是眾說紛紜。最直接的原因,可以追溯至警方對黑人青年馬克的臨檢執行不當。倫敦大學專研黑人問題的教授賈斯(Gus)指出5,警察臨檢所依據的法律過於粗糙,特別是針對年輕的黑人族群,警察於實務上的執行手法也值得檢討,長期下來必然讓社會的有色族群對法治充滿憎恨。


      賈斯教授的說法,固然言之成理,但也無異暗示此次暴動的原因是有色種族的幫派文化。將這次暴動歸責於「幫派文化」,認為就是幫派分子在後面鼓吹、組織犯罪,但關於這樣的說法,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根據英國一位網路部落客自行抽取少數樣本調查分析顯示6,超過50%以上的暴動分子是黑人,不管這分調查的結果是否正確,這份報告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顯示了人們對有色種族的疑慮。此外,幫派組織也被認為和有色種族有密切關聯,尤其托特漢區正是黑人族群的聚居區,更加強了人們的想像。


      政界則有兩派看法:一派以英國前首相布萊爾(Blair)為代表,一派以英國現任首相卡麥隆(Cameron)為代表。布萊爾在《衛報》觀察家專欄寫了一篇文章7,指出暴動的成因不是空泛的「缺少道德」,而是深層的社經結構因素,參與暴動的分子是一些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年輕族群,他們長期被邊緣化又失業,社經地位偏低,因此以暴動行為表達對社會的不滿情緒。而卡麥隆則刻意淡化社會的結構性問題,強調這次暴動不是單由犯罪分子主導,從不少人對暴動中的犯罪行為袖手旁觀、甚至跟著一起加入打劫,可以看出「英國整體社會的道德淪喪」。首相卡麥隆並在國會痛批這群暴動的青年是社會的病態現象。


      許多媒體評論則紛紛指出英國暴動和世界政經變化的連動關係:例如金融海嘯後英國政府財政困難,縮減公共與社福支出,而整體經濟景氣下滑,所以導致失業率劇增,也因此,部分媒體報導甚至將此次英國暴動與「阿拉伯之春」相提並論,批評英國社會的結構已到了革命的燃點。


      除了種族、幫派、以及社經結構的因素8,也有人由社會學、心理學方面提出解釋。例如有學者認為,現代科技進步,年輕一代使用社交網站和智慧型手機,製造了某種「社交媒體」的氛圍,加速暴動分子的聯絡,讓暴動成為一場大型社交活動9,強化了人們參與暴動的意願。也有人認為,警方的無能才是根本原因,讓許多原本心存觀望的分子,看到犯罪行為沒有立即被控制、被懲罰,也產生了「犯罪無責」的錯覺,無形中鼓舞了暴動的擴大。


      拋開各界的主觀判斷,據BBC統計至今年9月1日的資料10,全英超過3000人因此次暴動事件被逮捕,而1566名在法院現身的嫌疑犯中,91% 是男性,22% 的人未滿18歲,其中約三分之二的罪名是偷竊,其他則是暴力犯罪和違反公共秩序11。而The Telegraph更進一步分析暴動分子的年紀12,發現52%的人是於18-24歲,11%的人位於25-29歲,30-39歲的未滿9%,40歲以上只占不到6%。易言之,光是24歲以下的人就占了四分之三。青年世代的怒吼,顯然是這次暴動不可忽視的因素。


參、 青年世代的困境

 

      也許暴動是上述各項原因的總結,但若從青年世代的角度觀察,則這次英國的暴動事件早有蛛絲螞跡可尋。就最切身的青年權益來說,2010年,英國政府大幅提高大學生學費(一口氣提高至三倍),同時縮減公共與社福支出,對正面臨經濟低潮和失業高點的青年,可謂雪上加霜,大型的抗議遊行出現過好幾次,也有幾次在街頭擦出衝突的火花。


      而由歷史面來看,2008年以來,英國接連發生金融危機、國會議員貪污、到2011年梅鐸關掉《世界新聞報》......這些事件在在暴露英國社會的危機:尤其全球經濟不景氣,就業惡化經濟停滯,通膨升高,始作俑者(金融界)卻始終未受懲罰,而國會議員和警察,本應負起守衛法治的責任,卻竟然也是金錢收買下的罪犯......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愈來愈讓新生世代對現有秩序的公共信心下降。


      如果說,此次暴動的發生,引爆點是警察處理不當,中期的因素則是外來移民與種族的社經資源不均,較長期的,結構性的因素,則是民眾對這個日益不公的社會,累積的不滿情緒。這種不滿,愈年輕的族群感覺愈強烈。因為他們未必參與過去的錯誤,卻顯然是要負擔未來的債務。


      首當其衝的高學費,弱就業市場與縮減社福,都讓青年們感到,即將要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黑暗時代。國會與媒體的共犯結構,終於攤在陽光之下,則讓這些未曾深刻體驗民主榮光的年輕一代們,先認識到民主政治的黑暗。尤其在網路科技的推波助瀾下,他們對公共政策與事件的憤怒互相強化,世代之間的割裂,可能較英國社會階級之間的分歧更加嚴重。今年六月,英國失業人口已達249萬人,而失業率高升至7.9%13,而這其中,16-24歲的族群,正好進入一個相當弱勢的就業市場,失業率達20%,顯然更高於其他人口。


      這也可以由參與暴動的成員也有一些不尋常的分子,說明這場暴動絕非純粹起於黑幫犯罪14。例如富家女,法律系的大學生,公教人員等,這些原本不該出現在暴動中的面孔,正說明幫派實不足已解釋這場暴動的成因。一名參加暴動的少年不滿的說15:「學費漲得那麼高,國家沒錢,人民生活苦哈哈,政府卻把錢拿去打利比亞。」而另一位曾經參與去年的反高學費遊行的學生也在受訪時表示,和平遊行引不起政府的重視,對他而言,街頭暴力是反抗政府暴力的必要之惡。


而顯示於世人面前的,這群青年暴徒既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涉及犯罪,又漫不在乎似乎這只是娛樂和生活的一部分:例如接受媒體採訪時很明確的嗆聲說「一切都是政府的錯,暴力才能讓政府重視我們的訴求」,但同時搶了東西時不忘露出笑容擺出姿勢,要求同伴拍照留念,並將照片上傳至社群網站和朋友分享。這群青年,或許並沒有像先前的世代們舉出條理清析的理念與訴求,但卻在網路科技的洗禮下,發出了自己獨特的文化怒吼。


肆、 英國政府的對策


      在暴動開始,首相卡麥隆正在渡假,和多數民眾一樣,並沒有認真看待這次暴動,直到情況迅速惡化,媒體的批評聲浪愈來愈大,他才驚覺事態不妙,在8月11日返國坐鎮,召開緊急會議,態度轉為強硬。由具體措施到心理喊話,卡麥隆所提出的對策可以說是多管齊下。

      首先是針對警察無能,由於警方自己也承認,在暴動開始時,太慢採取行動逮捕暴民和打劫者,導致情況惡化。卡麥隆遂強調「民眾大肆搶劫、破壞和偷竊,讓舉國震驚,這就是犯罪,沒有藉口」。他不顧警政體系的反對聲浪,由美國請來負責1992年洛杉磯暴動善後工作的前警察局長布列頓,任英國警政總顧問,並考慮實施宵禁,關閉推特等社群網站,甚至強調可以出動軍隊協助平亂。


      其次,針對種族和幫派的介入,觸及到英國敏感的多元種族和社福資源分配的神經。按照現行規定,英國人如果被判刑即自動失去福利給付,但判刑畢竟曠日費時,且微罪者可能只有罰金,英國就業及福利事務大臣史密斯遂主張納入不必服刑的犯罪人16。由於政府財政困難,利用多元種族間共享社福的矛盾先安撫英國中產階級,顯然是符合多方利益的政策,不意外的,卡麥隆支持取消這些滋事者的社會福利17


      為了安撫一般的民眾,卡麥隆強調所有受害者都能申請賠償,政府並成立2000萬英鎊基金協助遭破壞的商家。其他措施包括要求地方政府將暴民趕出向政府承租的社會住宅;撥款1000萬英鎊給市府清理街道;所有家園被毀而無家可歸者的臨時住宿由政府埋單;延長幫派禁令等。並強調只要暴動罪名成立的人,都應去坐牢。


      最後,卡麥隆對全國民眾喊話,召回原本在休假的議員,把這次暴動提升至二次大戰的高度,呼籲全國團結,他說:「現在是我們國家團結起來的時候了,我要對絕大多數守法的人說,反擊已開始,我們會保護你們,你們的生計和財產若受到損害,我們會補償你們,我們力挺你們。」


      卡麥隆採行的諸多政策,都相當符合英國社會的集體情緒。首先是將箭頭指向第一線的警方,請來美國強硬派的警政專家,暗示英國警方的軟弱無能。由於英國警方在前不久的《世界新聞報》醜聞中,被爆出長期收受賄賂,對《世》報的竊聽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民眾對警方的不信任情緒,可說正在高點。而自金融危機以來,經濟景氣不振,英國民眾對外來移民及有色種族分享就業機會和社會資源的不安感,也逐漸提高,政府此時以縮減暴動者的社福(暴動分子被認為偏向移民及有色種族)來安撫受暴動所害的良民,就長期來看,雖可能因讓這些邊緣人種下未來暴動的潛因,但就短期而言,不失為一項取得民心的政策。至於不惜考慮限制網路言論、宵禁以及出動軍隊,雖剎時之間,讓人覺得英國彷彿在「茉莉花革命」的前夕18,但這些不妨看成是卡麥隆「硬起來」的政治表演,最後那些誇張的措施並沒有一項落實,一點也不令人驚訝。


但真正核心的公共資源緊縮問題,英國政府似乎並沒有打算改變,僅在日前承諾要對社會政策做全面的檢驗19。高學費政策仍將繼續執行,其他原本是政府公共服務的品項,在財政困難下,也可能逐一步上高學費的後塵。未來英國縮減公共和社福支出的趨勢不變,對外來種族和移民的政策,也可能更為嚴格。苦悶的青年世代,未來面臨的處境只會愈加艱難。


伍、 民間的力量 英國的未來


      當年卡麥隆在競選之時,曾經提出「大社會」(Big Society)的概念,強調包容不同的族群,在此次暴動之後備受質疑20。如果世代之間傳承的資源縮減是這次暴動的導火線,社區意識無寧是這次重建的功臣。雖然被指為衝突起源的托特漢區,是有色種族和外來移民的根據地,但起身保衛英國最力的,有趣的也是外來移民-其他族群,特別是穆斯林社區,強烈的社區共同意識,讓他們聯手對抗這些非洲和加勒比海區的移民21。而在這次街頭暴動之後,倫敦居民也自動自發的組成清潔隊,並透過網路號召有心者一起重整市容22。當政府已無能維持一個讓青年信賴的社會環境,民間可否透過自己的力量重新建立一個符合公平理想的大英共同體?青年的怒吼能不能改變愈來愈困難的生存環境?對這些問題,筆者在此無法提出答案,只能懷抱希望,並繼續觀察英國的未來。


作者江雅綺為英國杜倫(Durham)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智庫立場)





註解:

1.Sandra Laville; Paul Lewis; Vikram Dodd; Vikram Dodd, "Doubts emerge over Duggan shooting as London burns".. Guardian, 2011//8/7.


2.BBC News, "England riots: Maps and timeline"., 2011/8/11.

3."YouGov/The Sun Survey Results", today.yougov.co.uk. 8-9 August 2011.


4.The Independent, 2011/8/10,  "ComRes survey results"The Independent. 10 August 2011. 


5.Guy Jackson, "Depraved or deprived? UK split on riot causes", AFP, 2011/8/12.


6.http://humstats.blogspot.com/2011/08/uk-riots-ethnicity-statistics.html


7.Heather Stewart, ‘Unemployment rises sharply, official figures show", The Guardian, 2011/8/20,  http://www.guardian.co.uk/uk/2011/aug/20/englands-riots-tony-blair


8.江靜玲,「誰點燃了英倫之怒」,天下雜誌第479期,2011/8,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6278&page.currentPage=2


9.Peter Apps, "London riots point to much wider risks of youth unrest", Reuters, 2011/8/10,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1/08/10/uk-britain-unrest-youth-idUSLNE77901H20110810


10.BBC news, "England riots: What happened to the rioters in court?", 2011/9/1 。


11.BBC news, "England riots: What happened to the rioters in court?", 2011/8/23.


12.Conrad Quilty-Harper, Amy Willis, Martin Beckford and Edward Malnick,UK Riots, The Telegraph, 2011/8/12,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uknews/crime/8698443/UK-riots-suspected-looters-statistics-and-court-cases.html

13.http://www.guardian.co.uk/society/2011/aug/17/unemployment-rises-sharply-figures


14.世界日報編譯,「英暴徒 驚見富家女、教師」,2011/8/12,http://udn.com/NEWS/WORLD/WORS1/6522878.shtml


15.曾成,資本的兇暴和街頭的暴動,2011/8/18,http://tw.myblog.yahoo.com/yahoo-godfather/article?mid=17634&prev=17635&next=-1

16.陳世欽編譯,「取消福利 掃地出門 英秋後算帳」,聯合報,2011/8/13。


17.田思怡編譯,「英相:再暴動將關推特、出動軍隊」,聯合報,2011/8/12。


18.亞洲國家仍應重視英倫暴動教訓,《旺報》社評,2011/8/26。


19.Hélène Mulholland , UK Riots: David Cameron Kicks Off Social Policy Review, Guardian, 2011/8/30, http://www.guardian.co.uk/uk/2011/aug/30/uk-riots-david-cameron-policy-review

20.Amy Mollett, David Cameron may finally have found community spirit amongst the riot clean up but recent events spell the end for his big society fantasy, 2011/8/10, http://eprints.lse.ac.uk/37944/1/blogs_lse_ac_uk-David_Cameron_may_finally_have_found_community_spirit_amongst_the_riot_clean_up_but_recent_events_spe.pdf


21.杜念中,「一個國家 多個共同體」,《蘋果日報》google地球專欄,2011/8/13。


22.Sara Philips, Riot Wombles offer hope to us all, ABC Environment, 2011/8/10, http://www.abc.net.au/environment/articles/2011/08/10/3290277.htm

最近更新: 2011-10-31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