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2012年2月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之際,於「紐約時報」,十問習近平,其中,有關中國人權的部分,包括:一、習近平是否會帶領中共走上政治改革路線?二、習近平是否對西藏及新疆提出一個更具人性的政策?三、習近平是否鬆綁原本緊密控制的主流媒體、社群媒體、網路以及教育機構?這些問題在沒有解答之前,2012年2~4月,美國駐華使領館成為中國官員或異議份子的庇護所,先有重慶副市長王立軍奔向成都總領事館,後有盲人維權運動知名律師陳光誠投向北京美國大使館。這讓中美兩國升高緊張的關係,也說明新型大國關係能否建立,值得後續觀察。


壹、人權不是中美兩國關係進展的主要障礙
 

      2012年2月16日「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社論指出,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副總統拜登習近平會晤時,雖有提及人權,但言詞空洞,連劉曉波等人權鬥士的名字都隻字未提,而習近平的制式反應一如胡錦濤,亦即中國有進步,但仍有改進空間。北京拒絕美國國務院宗教事務無任所大使庫克(Susan Johnson Cook)訪問中國的拜會安排,並拒發簽證,使庫克女士被迫取消原訂2月的中國行。該社論質疑歐巴馬不是把人權問題視為雙方關係之核心議題,而只是經濟與地緣政治問題之外的點綴」。


      不只是歐巴馬總統,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重視的也是美國的經濟及霸權地位的維持。羅姆尼表示,中國時代的開始與美國時代的結束並非必然趨勢。美國擁有較中國及全球各國更具競爭力的內在優勢,美國必須做的就是重新找回這些優勢。美國要重振財政及經濟地位、加強軍事力量,並恢復對自我價值的信仰,必須將這些長處應用在對中國的政策上。羅姆尼批評歐巴馬總統過度禮遇習近平,美國必須在經濟方面,「直接對抗中國對貿易、智慧財產權及幣值上的壓榨」。在軍事上,羅姆尼批評歐巴馬政府削減國防支出的政策,主張在太平洋地區維持強大的駐軍,且要「確保這是一個美國時代,非中國的時代」。他表示,一個繁榮但專制的中國,將會不斷為美國、中國周邊鄰國及國際社會帶來麻煩。


      美國行政部門關切美中關係的層面較廣,國會關切的範圍較窄,除人民幣外,中國人權成為國會關切的重心。中國在習近平訪美之前,因發生藏人自焚、王立軍事件,致使美國國會對中國人權有特別的批評。習近平訪美,在中國人權記錄上,受到較多挑戰是在美國國會。共和黨的亞利桑那州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自稱是「花園派對裡的臭鼬」(the skunk at the garden party),針對中國人權問題向習近平提出質疑。馬侃表示,美方雖然欽佩中國大陸的經濟成就,但仍有西藏人士與僧侶自焚、諾貝爾獎得主(劉曉波)遭監禁,更想知道中國為何要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敘利亞決議案?


      習近平在美國針對人權問題,指出雙方應尊重彼此依據國內情況選擇不同的發展路徑。習近平在白宮訪問時有西藏抗議人士,他在美國國會表示「人權事業是一個不斷改善的進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意味承諾中國人權會有進展,「願與美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開展對話交流」。即使在陳光誠事件之後,美中第四輪的戰略與經濟對話上,中國仍同意與美國在2012年下半年展開人權對話。


      中國領導人將經貿關係當作是推動中美關係的「壓艙石」、「推進器」,中美兩國領袖也採取務實的立場,不願鎖住在特定議題上,讓大局無法展開。陳光誠逃離山東省東師古村軟禁住處之後,在2012年4月26日進入美國大使館,5月2日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攙扶之下離開住進朝陽醫院,5月19日離開北京前往紐約大學就讀。整個事件看出中美之間極力避免此一事件,影響到5月3~4日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進行。


      「華盛頓郵報」記者William Wan 在2012年5月20日一篇調查報導,敘述中美兩國官員的交手經過,包括中國副外長崔天凱、美國助理國務卿坎博(Kurt Campbell),中國總理溫家寶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如何使陳光誠事件不會影響到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進行。中方在協商過程中警告,如果陳光誠在美國大使館之消息走漏,他們會控告他叛國罪。中方拒絕在美國大使館之內協商。中方談判者也設定底線,必須在5月3日「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始前,解決該問題。中方同意,陳光誠在醫院兩週後,可到中國天津某學校就讀。陳光誠住進醫院之後,美方提供他三支預先設定的手機,以確保能與他通聯,但陳光誠不斷接受訪問,甚至以電話加入華府國會的聽證會,擔心家人在中國的安全,及他會被美國政府遺棄,而決定離開中國赴美。美國官員隨後向崔天凱、國務委員戴秉國、溫家寶提出讓陳光誠赴美的建議。中方官員後來宣布,陳光誠做為中國公民,可以自由申請赴海外讀書。中方要求公開表示陳光誠沒有受到特別待遇,而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他離開,不要讓中方看起來受到外界壓力而屈從。


      陳光誠走出美國北京大使館之後,5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表示,「面對深刻複雜變化的國際形勢,中美雙方應該著眼大局、放眼長遠,從維護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不斷增進了解和互信,擴大共識和合作,確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更好推進合作夥伴關係建設,為中美關係開創更加充滿希望的未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戰略與經濟對話,議題涉及推進中美合作夥伴關係建設,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增進中美戰略互信;中美關係及在重大國際與地區問題上的協調合作;促進中美在亞太良性互動等。中國總理溫家寶指出:「中美之間儘管社會制度、歷史文化背景不同,但完全可以建立和諧共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中美合作關係已經超越了雙邊範疇,正在也將繼續深刻影響整個世界」。

 

      中國的戰略對話外交掌舵者、國務委員戴秉國則強調,「中美合作,順利時要不斷進取,挫折時不能氣餒」,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第一,要服務於建設中美合作夥伴關係的目標。第二,要體現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要求。第三,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尋找新的合作亮點。第四,要互諒互讓,平等相處,及時、充分溝通,把共同利益最大化,分歧摩擦最小化」。人權雖是美中兩國立國精神的真正分歧,但並非談判的優先順序。


貳、中美從G2到C2
 

      中國崛起、美國衰退一直是兩國是否要建立「G2」的議題。中國領導人與人民對中國崛起已不再質疑,常問的是,崛起的速度為何超乎預測與想像。中國對於美國衰退則有不同的聲音。北大教授王緝思不贊成美國衰落論,認為「美國在軍事實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等硬指標與過去相比還會繼續上升,民主法治和核心價值觀保持不變」。從橫向來看,王緝思認為「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崛起會對美國帶來牽制,但遠不具備取代美國重塑世界秩序的實力與條件」。他也認為「政體來看西方也許在衰落,但是西方的範疇其實也在擴大,比如日本、韓國、印度等都基本認同西方的政治價值觀。而西方的對立面並沒有完全站起來」。王緝思提到,在美國眼裡,中國是「另類」的老大,而不是「國際社會」的老二。實際上,從美國的角度,中國扮演這兩者的角色。判讀「另類」老大的標準就是人權紀錄,但為了不讓中國破壞大局,人權議題可以談,卻不能是唯一或最優先的議題。


      一般而言,中國學者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是「老二」,而美國衰落絕不意味「多極世界或無極世界已經到來」。中美兩國「絕對不能走向對抗這個鐵的現實」,北京認為美國必須以更加平等的姿態來審視中國。即使如此,中國內部仍有一種主流聲音,中國不能接受「G2模式」或「中美共管」世界的提議。戴秉國與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提出中美應建立「合作與協調」(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的C2關係,希望中美兩國能包容、共贏。以C2取代G2,有文字上的討巧,也有實質上困難之處。終究美中兩國就全球人權大旗的領導而言,不僅無法「共管世界」,簡直就是分屬兩個不同陣營。


      北京大學教授賈慶國在2010年3月提到,「中國的綜合實力上升和美國的綜合實力相對下降。但是美強我弱的基本格局,沒有完全改變。美國意識到,在處理和中國關係的時候,對中國關心的一些核心的、敏感的利益問題,需要給予更多的尊重,要更加敏感」,儘管中國的要求是合理的,但「要有耐心,在處理對美關係的時候,還需要務實、理性」。中國對美國提出的人權清單,基本上是應付大於真心改革,對美國而言,提出人權就是盡了義務,要不要改善人權那是中國自己的問題。


      對中國而言,美國影響力下降是真,其他新興大國崛起也是真的,但是,中國也沒有因此就可樂觀期待,中國尚未準備好,尚無法取得國際論述話語權或國際規則的制訂權。在「美國是否衰落」論調興起之際,中國也需要面對其他國家對它的質疑,包括:中國是否是一個「脆弱的大國」、「強勢的大國」、「另類的國家」、「資源飢渴型國家」、「難逃國強必霸」等。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沒有受到大國應有的尊敬,人權記錄也是真正的障礙。


      中國學者專家對於周邊安全的環境,曾歸納出中國周邊安全呈現出「東緩」(日本因三一一地震而需處理內務)、「西安」(上海合作組織、中亞相對安定)、「北穩」(中俄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南亂」(南亞不穩定的新變局、南海風雲變幻不常)。其中,人權完全不在威脅中國安全的議題之中。中國關切美國的「戰略東移」,美國則擔心中國的崛起,兩國在東亞競爭的焦點在傳統安全議題,絕非是人權或陳光誠事件。兩國可以迅速處理陳光誠事件,說明中美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待處理。


      隨著中美兩國國力的相對變化,歐巴馬總統要重返亞洲,主要的著力點東南亞。中美兩國領導人也競相爭取東南亞國家的支持與選邊。歐巴馬在2011年11月首次參加「東亞高峰會」之前,在東南亞區域安全的進程與議程的設計上,提出具體的構想如「海事夥伴倡議」(maritime partnership)。這對中國崛起形成一股軟抵制。溫家寶在2011年與東協領導人對話管道,立即承諾將開拓海上務實的合作,中方將設立3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從海洋科研與環保、互聯互通、航行安全與搜救、打擊跨國犯罪等領域做起,逐步將合作延伸擴大到其他領域,形成中國-東盟多層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宣示建立「美國太平洋世紀」,從安全與經濟兩個方面,加強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在安全上,美國繼續強化了美國與各亞洲同盟國的聯繫,部署沿岸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s),在經濟上,推動「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塑造新的亞太經貿版圖。TPP不僅是經貿安排,更是一個戰略的考量,美國進一步透過「亞太經合會」掌握亞太區域統合的主導權。中美的戰略對峙,不僅在安全、國際機制,2012年5月24日,美國國務院發表2011年度世界人權各國報告,中國隨即在隔日由國務院新聞辦發表2011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回應美國對中國人權的指責,也揭露美國人權紀錄不良的一面。由此可見,兩國針鋒相對,顯示需要合作與協調,才能「鬥而不破」。


參、結論

      紐約美國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認為兩國處理陳光誠事件顯示「一種新成熟性」(a new kind of maturity),雙方務實解除緊張。夏偉將中美兩國比作同床異夢,而無法離異的夫婦。其實,不管是C2或G2,中美兩國已接近大國協商(concert of great powers),在朝鮮半島幾乎是「共管」,對台獨也幾乎是「共管」。陳光誠事件的落幕,說明中美兩國歧見甚多,但也需要妥協,雙方在鐵軌上沒有對撞,各有讓步。中國的異議人士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能像陳光誠有的幸運,但胡錦濤、歐巴馬最終在交涉中,讓陳光誠離開中國,降低了共和黨批評的火力,也反映北京樂於見到民主黨總統的連任。歐巴馬雖是為了中國的人權改善而施壓,但著眼的更大中美關係戰略軌道不能脫軌。這種在矛盾中前進,在波折中堅定起來,也是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特色。

作者林正義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智庫立場)








最近更新: 2012-07-23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