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去 年 香 港 最 大 的 一 件 群 眾 運動,莫過於年中長達四個月的反國 教運動,學生、家長、老師與各界 人士走上街頭,最後更引發十天的 絕食佔領政府總部,成功迫使香港 政府擱置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國民教育的陰霾是從何開始呢?我 們必須從回歸前後開始說起。

 

      在 殖 民 地 時 期 , 港 英 政 府 一 直推行去政治化的公民教育,舉辦 大 量 活 動 推 動 港 人 身 份 認 同 。 在《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港英政 府才開始推動包含政治參與的公民 教育課程,呼籲市民多關心香港社 會事務,參與投票,表達意見。主 權移交以後,教育當局開始推行以 建構學生國民身份為綱的國民教育 課程,最初時利用滲透方式在不同 科目(如中文、常識,以至數學等 科目)推動國民身份認同,政府更 資助不同學校培訓升旗隊及舉辦交 流團,進一步推動國民教育。2007 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港並發 表講話,強調「要重視對青少年進  行國民教育」,三年後,香港政府就 國 民 教 育 獨 立 成 科 進 行 公 開 諮 詢,最後漠視老師及學生的強烈反 對意見,於中小學推行德育及國民 教育科。


      去年被質疑為「地下共產黨黨 員」梁振英勝出行政長官,隨即流 傳著他上任後需要推行的「四大政 治任務」,其中國民教育就是其中 之一。故此,香港人開始於去年更 密 切 注 視 國 民 教 育 的 發 展 。 去 年 7 月,社交網站流出一本受到政府資 助,名為《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 學手冊》的教學參考書籍,當中對 中共政權歌功頌德,將中國共產黨 形容成「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 集團」,並將民主制度抹黑成「兩 黨互鬥,人民當災」,引發香港社 會不少非議,甚至連新上任的教育 局局長吳克儉都同意其內容偏頗, 不適合作為教學教材。此事件成為 反國教運動升溫的導火線,更引發 部分家長成立「國民教育家長關注 組」,監察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推行。
 

      事 件 隨 著 教 育 局 局 長 吳 克 儉處 理 不 當 , 以 及 政 府 內 部 不 斷 迴 避 群 眾 訴 求 , 最 終 觸 發 一 連 串 的 示 威 行 動 。 學 民 思 潮 、 教 育 人 員 專 業 協 會 、 國 民 教 育 家 長 關 注 組 等 民 間 團 體 合 組 「 反 國 民 教 育 大 聯 盟 」 ( 下 稱大聯盟),發起「7。29反國民教 育 大 遊 行 」 。 在 炎 熱 情 況 下 , 仍 然 有 超 過 九 萬 名 群 眾 參 與 遊 行 。 雖 然 政 府 稍 為 作 出 讓 步 , 設 立 「 開 展 德 育 及 國 民 教 育 科 委 員 會 」 , 邀 請 反 對 團 體 加 入 , 可 是 委 員 會 內 面 大 多 數 都 是 親 建 制 派 的 代 表 , 反 對 者 只 佔 少 數 , 而 委 員 會 亦 有 既 定 立 場 主 導 , 因 此 反 對 團 體 一 致 決 定 杯 葛 委 員會,拒絕出席會議。


      隨 後 , 大 聯 盟 亦 舉 辦 了 連 續 十 數 天 的 簽 名 運 動 , 收 集 了 十 多 萬 個 反 對 開 辦 德 育 及 國 民 教 育 科 的 市 民 簽 署 , 隨 後 遞 交 予 政 府 。 隨 著 開 學 時 間 愈 漸 迫 近 , 學 民 思 潮 決 定 發 動 佔 領 運 動 。 於 去 年 八 月 二 十 九 日 , 學 民 思 潮 成 員 義 工 進 入 政 府 總 部 東 翼 進 行 佔 領 , 並 同 步 宣 布 三 名 成 員 無 限 期 絕 食 , 要 求 政 府 立 即 撤 回 德 育 及 國 民 教 育 科 。 隨 後 一 星 期 , 家 長 、 大 學 生 、 老 師 、 七 零 後 社 運 老 兵 團 亦 相 繼 加 入 絕 食 , 令 要 求 政 府 撤 回 科 目 的 士 氣 愈 加 高 昂 。 每 天 晚 上 , 政 府 總 部 「 公 民 廣 場 」 外 都 聚 集 了 不 少 群 眾 聲 援 , 最 高 峰 一 晚 更 高 達 十 二 萬 人 參 與 。 最 後 , 梁 振 英 宣 布 取 消 德 育 及 國 民 教 育 科 的 三 年 開 展 期 , 學 校 並 可 以 隨 意 決 定 開 科  與 否 , 而 於 十 月 中 , 政 府 更 宣 布正 式 擱 置 德 育 及 國 民 教 育 科 課 程 指 引。


      後 記 : 國 民 教 育 科 事 件 雖 然 告 一 段 落 , 但 仍 然 有 機 會 死 灰 復 燃 , 以 不 同 方 式 重 臨 , 甚 至 到 現 時 均 出 現 不 少 不 及 格 的 教 科 書 , 香 港 教 育 界 仍 然 處 於 高 度 戒 備 的 狀 態 。 隨 時 代的 進 步 , 具 內 涵 的 公 民 教 育 才 能 回 應 時 代 需 求 , 教 導 負 責 任 的 公 民 , 而 不 是 只 懂 歌 功 頌 德 , 順 從 政 權的共民。

作者張秀賢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二年級,學民 思潮成員

























最近更新: 2013-10-28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