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4562
- 發佈:2013-11-28
許多人認為投資客投資房地產是因為現金很多,因此才玩得起 房地產,但其實這個概念並不完全 正確。如果考慮到房地產成本高昂、流動性差等特性,不論有再怎樣 多的現金,房地產都不是一個好標 的。投資客的資金之所以湧入房地 產,最主要是因為房貸所帶來的財務槓桿效應。
槓桿效益與投資意願
以下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房貸如 何產生槓桿校應。假設一間台北市 內的小套房目前市值1000萬,在貸 款成數8成還款年限20年(從支付本 金開始)的情況下,投資客只要用200萬現金就可以買1000萬的房子, 剩 下 8 0 0 萬 就 是 有 利 息 的 房 貸 。 而 房貸的支付方式通常並非一開始就 是連本帶利還錢,而是一定年數內(通常為兩年)只需支付利息,過 了該限定年數後才需要支付本金。 假設前兩年只需要支付利息、貸款 利息為2%,800萬的年息為16萬, 意味著前兩年每個月只需要付大約1.3萬台幣的利息。另外台灣住家用 房屋稅極低為1.2%,1000萬的房子也只需要付12萬。
換言之,對於投資客而言,只 需 要 準 備 2 5 0 萬 左 右 的 現 金 , 就 可 以玩得起成交價1000萬的房地產投 資;假設房價漲25%到1250萬,投
資 客 脫 手 時 並 不 是 賺 2 5 % , 而 是 賺1 0 0 % 。 這 就 是 槓 桿 效 果 的 威 力 , 將原本25%漲幅變成100%的獲利, 也 才 是 投 資 客 願 意 冒 著 高 度 流 動 性 風 險 投 入 的 原 因 。 流 動 性 對 投 資 客 而 言 至 關 重 要 。 萬 一 得 開 始 支 付 本 金,那麼每月還款就會從1.3萬增加 到4.1萬,大幅提升了投資客的持有 成 本 ; 此 外 , 要 是 房 子 在 賣 出 去 之 前 就 開 始 大 幅 跌 價 , 那 麼 不 僅 房 子 難 賣 , 同 時 虧 損 也 將 以 槓 桿 倍 數 擴 張。
透過以上例子可以知道,形成 財務槓桿的主因有四:1.房貸利率, 利 率 越 低 越 有 利 於 投 資 ; 2 . 房 貸 成 數 , 成 數 越 高 越 有 利 於 投 資 ; 3 . 本 金 還 款 年 限 , 年 限 越 長 越 有 利 於 投 資;4.房屋稅,稅率越低越有利於投 資 。 在 資 金 寬 鬆 的 情 況 下 , 銀 行 手 頭 有 大 量 便 宜 資 金 , 因 此 就 會 願 意 用 更 好 的 條 件 吸 引 各 種 借 款 , 例 如 中 小 企 業 貸 款 或 者 房 貸 。 其 中 政 府 能 完 全 控 制 的 是 稅 率 , 其 他 三 者 只 能 設 立 部 分 規 範 , 否 則 也 會 破 壞 市 場秩序。
政府該如何抑制投資客炒 房?
台 灣 的 房 屋 稅 率 與 外 國 相 比 大 約 僅 為 一 半 , 這 樣 的 低 稅 率 我 相 信 與 過 去 政 府 不 想 擾 民 有 關 。 台 灣 自 有 住 宅 率 一 向 很 高 , 政 府 為 了 讓 大 家 安 居 樂 業 所 以 不 採 取 高 稅 率 , 我 認 為 是 個 良 善 的 動 機 。 然 而 , 經濟學揭櫫的最殘酷的概念之一,就是良善的動機往往帶來不良善的後 果。持有成本(房屋稅)低廉雖然 一方面減少居住成本,也有助於壓 抑 租 屋 價 格 ( 這 有 助 於 降 低 C P I 膨 脹),但在某些條件成立之下,卻 可能促使人民屯屋炒地皮──例如 貧富差距拉大、資金寬鬆,也就是 台灣這幾年的情況。從最根本的角 度看來,提升房屋稅才是徹底解決 真正的有錢人願意多買兩棟、三棟 房子屯屋意願的手段;但提高房屋 稅也會拉高租屋價格並且帶動通膨 成長,目前政府應該無力為之。
奢侈稅雖能彌補房屋稅過低的 缺憾,但台灣的奢侈稅太過強調針 對兩年內短進短出的投資客,忽略 了重複持有房屋的有錢人,等於是 罰短不罰長。台灣持有三棟房屋以 上的人有66萬人,如果釋出這些房 子,房市的供需就能回到更平衡的 水位。如果政府真要修改奢侈稅, 我認為可以直接房屋稅改成階段課 稅 , 一 戶 持 有 一 間 房 子 仍 可 維 持1.5%的低稅率,但第二戶以上則直 接課以5%~10%的重稅,如此才能真 正解決重複持有房屋的問題──房 屋是用來住的物質,不是用來囤積 炒作的物質。
房 貸 利 率 、 房 貸 成 數 與 本 金 還款年限這三者是否應該由政府管 控是個相當麻煩的問題。對於銀行 與 消 費 者 來 說 這 三 者 是 一 個 套 裝
(package),某一項目對一方有利 就會拉高另一方的風險,因此三者
一定會維持在平衡狀態。假設政府 控制了一者,其他兩者就會調整; 控制兩者,剩下的一者就會調整; 但如果政府控制全部,又會綁死房 貸影響一般買房者權益。我認為比 較可能採行的方式,可能是同時針 對持有第二棟房者進行管控,例如 買第二棟房以上者或者過去三年內 房地產交易頻繁者,房貸成數限制 最 高 3 成 、 不 得 採 取 平 均 以 下 之 利 率、同時不得享有本金還款年限。
景氣回升、貨幣緊縮與升 息會如何影響房地產投資
這幾年全球受到美國貨幣寬鬆 政策影響,資金四處流竄,導致利 率大幅降低。台灣房貸利率最低不 僅達到2%以下,支付本金的年限為 兩年到五年也相當寬鬆,而房貸成 數最高甚至達到八成五。最近半年 以 來 , 房 貸 利 率 開 始 回 升 到 2 % 以 上,銀行對貸款成數的要求也變得 嚴格,顯示銀行已經開始進入升息 循環的階段,預估對房地產的抑制 效果將會越來越明顯。換言之,即 使政府不出手調整房屋稅與房貸利 率,支持投資客對房地產興趣的主 要因素也將反轉。
從銀行角度來看,目前台灣全 體銀行的總放款額約為20兆,其中 約9兆用以購置不動產,再其中又有5.5兆為消費者房貸,佔總放款將近3成。消費者房貸佔了消費者貸款約 8成。從房貸餘額和比例來看,目前已經處在歷史最高點。以台灣G D P 約為14兆看來,房貸加上房屋修繕 貸 款 金 額 約 為 5 . 8 兆 已 經 超 過 4 成 , 也是歷史新高;如果再加上土建融 資,所有跟房地產相關的貸款金額 則約7.2兆,超越G D P的5成。換句 話說,消費者房地產相關貸款已經 佔了台灣年度總產值的一半。這個 水位對銀行以及整個台灣社會而言 都非常高,相對地更壓抑了民間其 他投資與消費。因此,銀行未來持 續推升房貸的比例想必不會很高, 順著升息便反手壓抑房貸比率的可 能性很大。其次,全球景氣開始真 正復甦將會強化民間投資意願,這 會促使銀行拉高企業放款的比例。 總而言之,資金面未來將逐漸不利 於房地產投資,這相當可能是房地 產反轉的訊息。
整體而言,房地產價格除了受 到資金面影響之外,供給面與需求 面的影響力也相當重要。但台灣近 十年來人口沒有快速成長、戶數沒 有快速攀升的情況下,最近五年這 一波房地產多頭,顯然為資金面推 動所致。政府基於平穩房價、避免 泡沫化的前提之下,還是應該透過 政策加強壓抑房地產價格,這在日 後看來,才會是德政一樁。許多看 似良善動機的政策不一定會帶來良 善結果,但是完全不作為任憑市場 波動,未來要收拾的殘局可能更加 狼狽。
作者Sean Huang為財經雜誌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