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5136
- 發佈:2014-07-14
去年底,國際透明組織公佈「2013年貪腐印象指數」,在177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位居第80名,得分為40分。中國的黨政及國企體系存在結構性貪腐問題,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歷任中國最高領導人都認知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止一次公開地提出警告。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卸任前的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提到,「黨內的反貪腐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就可能會亡黨亡國,任何人都不能夠凌駕於組織之上」。
領導人的共識:「貪腐」會亡黨亡國
而習近平在就任總書記後,立即向全黨發出警示:「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隨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會議上,習近平宣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決心,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在這個宣示之下,中共中央啟動雷厲風行的打貪行動,他發佈「八項規定」要求端正官員風氣,規定公務宴請的菜餚要減少,禁止購買豪華轎車作公務車,禁止公車私用,限制公務差旅和豪華辦公樓的建設等,另一方面則派出各層級紀委,在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的指導下,陸續抓出涉貪的高階官員。
到2012年底為止,中國共產黨共有8千512萬名黨員,它可以算是全世界最富有、陣容最堅強的政黨,除了形式上撐住「民主」形式的民主政黨之外,官、企要員幾乎全數是黨員。這些「可能」貪腐的隊伍陣容之壯盛,若真要查處,不知道要幾年才辦得完。
據中紀委書記王歧山今年1月的工作報告,2013年,中紀委對涉嫌違紀違法的中管幹部已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檢查的31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8人(包括薄熙來、劉志軍、黃勝、田學仁等),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5.1萬人。
除了引發政壇動盪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外,在已遭到懲處或追訴的官員中,有不少是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的「石油幫」、「四川幫」及政法派系要員。目前周永康已經受查,但官方至今沒有對外證實或公布、也沒有說明未來將如何處理。若周永康因涉及貪腐而正式被起訴,他將會是歷年來被追究貪腐罪行的最高層級官員。
周永康:史上最大的老虎
不過,在他之前,被認為是與他同個系統的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涉嫌收受賄賂)、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都證實已遭到中紀委調查。而據路透社報導,有超過300名周永康的親友以及親信等被當局拘押以及審問,至今已沒收價值至少900億人民幣(145億美元)的財產,這可能是歷來規模最大的貪腐案件。不過,眾所周知,周永康以及相關親友及「黨羽」的問題,不僅僅是因為貪腐,更為關鍵的,是在拉幫結派、「勇敢地站出來」、站在習近平的對立面。
長期以來,無論是為了要落實法治的規範,或基於滿足民眾對於公平正義的情感要求,抑或者為了實現統治上的「整合」目標、打擊不同意見者或政敵,肅貪絕對是讓中共領導人能站在道德置高點的絕佳治理工具,除非,結構實在太龐大,以致於牽連過廣、甚至引發反作用力。
也因此,金融時報報導,前總書記江澤民在幾個月前向習近平「發出明確訊號」,要求這場反腐敗運動的步伐不能搞得太快,警告習「不要過份擴大反腐運動」,不要對黨內高層太多權貴家族或親信網動手。甚至胡錦濤也對此持保留態度,主要是擔憂再繼續擴大可能傷到他們或各派系的利益,甚至將削弱黨內基層的支持,威脅中共統治的穩定。
中國特色的肅貪機制:靠黨「自我糾正」
只是,在中國,即便是依法行政、依法追訴,仍然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貪腐當然也是。中國特色的「打貪」在於,在司法追訴與行政監察之前,是黨。黨有紀律檢查委員會(紀委),依據中國的黨政體制,一個官員的腐敗,牽涉到不僅是違法,還有違反黨紀的問題,而且,往往是黨優先於政府來發動糾正或處置的動作,更精確一點,是黨在主導這個動作。所以,在黨認定某人有問題時,那個人才會有問題(除非倒楣被媒體罪證確鑿爆料卻又沒有妥當的壓下報導)。
因為這個黨紀優先於法治發動的特色,即便中紀委以違紀為名抓人或處置,但直到最後司法機關介入之前,中間仍存有一段處理的空間與時間。這是非常有特色的肅貪,也因此周永康可以到現在都還處於「我只能這樣說了,你懂的」的狀態下。這個「你懂的」就是這個體制最微妙、最引人入勝之處,因為它不是真正的、完全的法治,它讓「執法」有裁量的空間,有選擇的空間,因此領導人有餘裕在當中保持某種平衡,既博得改革美名,同時又剷除「路障」,所以,反貪腐,不只是一個目的,更是一種手段。
今年1月,人民網上發佈署名「嚴力(嚴厲)」的評論提到,有「多家」機構發佈的民調數據顯示,多數民眾對反腐「有感」、認為成效明顯。國家統計局民調顯示,87.3%民眾認為腐敗問題有改善,77.1%認為查處高官上有「力度」。
在習近平上任之前,中國社會,不止是一般人民,還包括自由派的學者,都對於他是否能夠啟動政治改革、朝向更為自由、開放方向來發展抱持高度期待,主要是因為經濟發展開始放緩,而官員貪腐的問題仍然嚴重,尤其在各地方大搞「維穩經濟」的情況下,民怨與不滿持續高漲。
習近平上任後成立了幾個由他擔任召集人的委員會,包括經濟改革以及國安,一般皆解讀他是要抓權、將權力集中、以解決過去「令不出中南海」的窘境,以推行改革,尤其是針對經濟改革所需要進行的管制鬆綁與效能提升,而「管制」正好是貪腐的溫床。若能解決這個層面的問題,就能有效減少因為管制所造成的「額外成本」,適度舒緩一部份的民怨。
但是,從認同政府「反腐有力」、到認為貪腐問題「有被解決」,仍是很長一段距離。因為,有特色的中國肅貪體制,只有靠黨與行政機關(兩者其實也是一體的,就是黨)自行監理、大義滅親,沒有其他的有效監督機制。任何措施,只靠領導人的偉大英明,其執行都有一個到不了的邊界,除非這個行動是透過體制的建構與有效執行來使之完整,否則,就變成個案的累積。
反貪腐不等於改革,維穩才是目標
外界預期,目前看來習近平並沒有要進一步開放輿論與新聞自由的意向,也沒有打算讓人大發揮它原本所設計的監督功能,既然如此,打貪就不會對體制改革產生任何效應,它可能因人因案而異,周永康案或許將是「止血點」,最後一隻老虎已經就逮,其他大老或派系已經「安全」了。
各界之所以如此關注習近平的大力反腐,不僅是因為牽連到高階官員、充滿著政治鬥爭的陰影,同時也在觀察習近平是否有意藉由反腐的民氣可用、進而推行一些改革措施。前世界銀行佐立克日前在金融時報上寫了一篇評論,他認為,在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一年之後,其目標日益清晰,就是:維護中國共產黨。習近平所做的一些措施,包括文革風的「自我批評」,以及大規模的反腐運動,目的是「淨化」內部、清理壞組織,同時也在加強控制權。
現在看起來,「反腐」就像習近平重新高舉毛澤東大旗,或者像他仿效鄧小平南巡、支持上海自貿區的作法,都是一種實現目標的工具而已,既不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為了政治體制改革,而是為了實現維穩的目標,維繫中共長久的執政。在這個目標下,經濟改革將不會伴隨政治上的開放,相反地,習近平將會進一步地控制,以緩解、平衡經濟開放政策所帶來的衝擊,打貪則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
有人說,打貪不是請客吃飯,也有人提議,應該要將十八大之後所有中槍的高階官員做一個政商脈絡地圖,應該是非常有趣而且別具深意的事情。最終,這個打擊貪腐的地圖,會將中國引導向什麼方向,其實才是習近平最大的挑戰。
作者吳敏之為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