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9757
- 發佈:2014-09-22
前言
2010年至2030年間將是國際體系權力重組的關鍵年代,特別是非民主政體的中國崛起。同時,世界銀行今年(2014)修正原先預測2016年中國將成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評估,認為中國今年就會達標」,雖各界對世銀採行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計算方式有不同看法,但此只是時間問題,一旦成真將成為世界經濟史上的分水嶺,因為自1872年美國超越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此一國際結構保持了142年。北京一旦成為全球經濟的老大,國際權力與運作方式將形成新遊戲規則。
前言
2010年至2030年間將是國際體系權力重組的關鍵年代,特別是非民主政體的中國崛起。同時,世界銀行今年(2014)修正原先預測2016年中國將成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評估,認為中國今年就會達標」,雖各界對世銀採行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計算方式有不同看法,但此只是時間問題,一旦成真將成為世界經濟史上的分水嶺,因為自1872年美國超越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此一國際結構保持了142年。北京一旦成為全球經濟的老大,國際權力與運作方式將形成新遊戲規則。
對此發展,「權力轉移」(power transition)論是極佳的觀察基礎。此理論是歐根斯基(A F K Organski)以現實主義為出發點,指出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國力的發展勢必擴散到政治和軍事領域,最終則超越原先的超強。準此,北京名實相符成為美國等量對手。
在未來的20年代,衝突的核心將是能源與資源。中國是能源進口國,北京自知弱點也已著手預備,除高速發展綠色能源(已佔其能源供應的21%)外,地緣戰略上推行鐵路戰略,同步向西整建中歐鐵路,向西南計畫開通中緬鐵路、中泰鐵路,以打開新的生命線與出海口。但中緬鐵路面對美國強化對緬甸的拉攏及壓力,最否能建成、建成營運後能否掌控,都足以讓北京大傷腦筋,既有的海上交通線更須維持。因此,面對未來可能威脅,以及解放軍擁有的強大經濟翅膀,其軍事力量的走向將是影響國際政治的主要因素。
2020年代關鍵指標
在評估中國未來軍力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行描繪2020 年代世界局勢的可能情境。依照聯合國、以及各研究機構的發展預估,20年代將是21世紀的關鍵發展期。主因在於人口總數、資源供給、科技發展都面臨轉型,同時,由於中國的快速崛起,國際政治關係則正好是綜合國力重新排序階段,多重變數在2020年代形成關鍵交叉。
在2020年代,全球的政治環境將面對主客觀環境的結構性改變,主要指標包括:全球人口達到83億,較今年增加約18%。石油需求增加 30%以上。水資源短少 40%。中國總體GDP超過美國,中國國防預算總額可能超越美國。
依照統計,至2020年代,全球的石油需求將較目前增加約26 %。同時,全球GDP每年平均成長3%,能源需求平均增幅僅有約1%,能源效率技術的提高是壓抑能源需求的主要原因。若是預期的能源改善效益若未出現,全球能源需求成長將會是目前的220%,而非預估值的的120%。這將進一步激化能源供給的爭奪,導致衝突的可能性與強度增加。
同時,氣候轉變使得全球的糧食產地轉移,造成「贏家輸家」效應,此種莊家改變的效應,是基於全球氣候變遷,無論是基於環保人士所說的溫室效應,或是氣候的長期自然循環,其趨勢已經極為明確,且極端氣候造成的損害也愈為擴大。
部分國家成為氣候變遷的受害國,但部分國家則可能成為受益國,各國的糧食產出改變。各國自然災害增加,文人政府必須倚賴軍力協助防救災。若無法做好此類災防工作,則將面對內部民變的挑戰。
另外,水資源的匱乏在2040年將成為國際政治的壓力源,主因在於人口的增加以及氣候轉變。美國國家情報首長辦公室便公佈報告指出,至2040年時,淡水的供應很難滿足全球需求,因而增加國際政治不安定性、阻礙經濟成長,並危及全球糧食市場。
依照評估,至2030年時,全球水資源的需求恐超過當前可永續供應量,短缺量達到總需求的40%,因此衝突的危機將大幅成長。實際上,類似的威脅已在眼前,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便提出警告,因西岸(west bank)與加薩(Gaza)地區的用水嚴重短缺,恐將爆發水戰爭(water war)。
2020年代重要指標預估
中國問題與衝突
2020年代全球雖有各種潛在的衝突因子,中國綜合國力的膨脹,使其成為既有國際秩序必須面對的「中國問題」。美中兩國對亞太局勢的影響最為關鍵,也直接影響台灣。屆時美中雙方的總體國力互有增長,但軍事實力的影響最鉅,又以對台海高度相關的海空戰力為主體。評估依據則是以公開的官方資料、當事國的武器發展計畫、裝備發展歷程進行綜合判讀。
面對新興崛起國家的挑戰,既有世界秩序主導者的歐美國家甚至出現「後西方世界」(post western world)的論述,認為需增加區域國家對國際安全與秩序的參與,才能維繫穩定與和平。
然而,這類新興的軍事國家,以及涉及強權本身的主權問題,都可能造成強權國家的全球治理失效,引發局部戰爭。這包括:
(1)區域衝突:中國未來的區域衝突仍江著重在東海、南海。北京席近平政府、以及首次政黨革命後的印度新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近期達成淡化領土爭議的共識看來,中國明顯想集中力量對應海上的主權爭議,主要的戰略意圖,應在於海洋底土下的能源。我們可以說,中國周邊有海底資源之所在,衝突淡化之可能性就越低。
(2)中美戰爭:相關中美可能發生戰爭的評估,則更為「熱門」,在所有的長期預測,美中衝突的可能性最受矚目,主要原因在於全方面的競爭,迫使雙方最終必須以軍事力量對決。
(3)非武裝戰爭:此為中國最為外界關注的「信息戰力」。非武裝「戰爭」的界定實際雖有爭議,特別是新興的網路戰。主要在於國家級網路攻擊屬於明確的敵意行動,但無傳統戰爭的實際殺傷,使得其與「戰爭」的界線變的十分模糊。2012年開始,國際知名的網路公司Google,公開對其用戶發出通告,聲稱遭到「國家支持的網路攻擊」(state-sponsored attackers)將予以示警,就是明顯的例子。新型態的網路戰在後文中另述。
(4)中俄戰爭:這是較為極端的推估,可能性不高,起因被視為「西伯利亞之戰」(Siberia War),主因為俄國人口至2030年快速減少,對西伯利亞控制力減弱,而中國亟需新的生存空間,誘使中國入侵。
這些可能都指向中國崛起後的「中國問題」,全球治理涉及主要強國的實力、乃至於價值觀或意識型態。同時,各議題當事國的合作、溝通態度也是全球治理成功與否的關鍵。對茁壯的新興軍事強國,擁有堅強的軍事能力,同時堅持固有的國家價值觀的情況下,對國際事務協調與彈性的空間,將是區域安全能否維持的關鍵。
新世代解放軍戰力
我們可以合理推估2020中國軍事力量的特徵包括:
(1)國防預算超越美國:
中國的國防預算在2025年時將有機會與美國相等,2025後則有機會超越美國,使得解放軍能獲得更大的投資,此點與前蘇聯挑戰美國軍事霸主的模式完全不同,此趨勢將使2040年代的全球軍事平衡發生結構性變化。
在此種經濟實力支持下,中國的戰爭工具以及戰略,將可有更多元的組合以及選擇,可能的途徑包括:
美日中 國防開支預測 2010-2030。Source: The Tokyo Foundation Asia Security Project.
註:數據基礎data sets of the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由於國際政治的重心轉移至亞太,海洋就成為主要的戰場。因此,美軍提出「空海一體戰」(AirSea Battle)以及類似海洋長城的第一島鍊防衛戰略,就是針對未來可能的衝突場景,將中國關在第一島鏈以西。
相對之下,早在1996年共軍便即提出「阻絕戰略」的構想,主要便是針對台灣的「打封 登」。依照中共軍方的官式說法,若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將採取「打、封、登」三種選項,也就是導彈的遠距離打擊、局部 / 全面海空封鎖,阻絕美軍介入、接著則直接對台灣採取兩棲攻擊。其後便發展成美軍所謂的A2/AD,並被美軍視為中國掌握第一島鍊以西,排除美軍介入西太平洋核心事務的主要軍事戰略。
也因此,美軍在2010年正式提出空海一體戰的作戰構想,以期打破解放軍的可能封鎖。前瞻未來,環西太平洋的常規軍事作戰,將以第一島鍊周邊的海空戰場為主,即使中國擁有三艘以上航艦,要重演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挑戰美國海軍演出航艦對決的場景,機率恐怕甚低。
(3)網軍平戰一體化
2011年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Jasmine Revolution),並引發後續埃及、利比亞等國一連創的武裝革命運動,就是透過網路社群串連,因此又被稱為「推特革命」(Twitter Revolution)或「社群網站革命」(Social Network Reolution)。可見網路具備獨力推翻主體國家的潛力工具,在軍事意義上就如同空權獨力擊敗南斯拉夫一般。
美國國防部更訂出未來指導的政策「五大支柱」,正式將網路空間列為等同海、陸、空和太空的「作戰領域」,但為免令國際關系變得復雜,策略「主守」不「主攻」。未來型態的網路戰,將由衛星、網路的虛擬空間,橫跨到金融、交通、生產、電力控制等各個領域,最極端的現象將導致機具的實際破壞呈現「複合型」的實體攻擊。
中國對此自不會放過, 只不過,這多屬於戰術性質。戰略性質的網路戰,則從承平時期就開始佈局,藉由植入後門程式、木馬等軟體做為,到就由工業、商業流程在對手國硬體植入晶片,平時休眠,戰時啟動。中國資訊、手機大廠之一的「中興手機」,便被發現銷往美國的 Score 型智慧手機暗中植入後門。
2013年2月美國麥迪安網路安全公司(Mandiant Corporation)發佈報告,總結141個主要駭客攻擊的反跟蹤分析,辨識出位於其實際地理位置是駐紮在上海的一座大樓的「六一三九八」部隊,隸屬於總參謀部三部二局。
(4)航天戰力武裝化
中國對於航天(太空)軍力的部署不遺餘力。除了目前外界普遍注意的「北斗」系列導航衛星、海洋監控、合成孔徑監測衛星、通訊衛星,建立三大系統的航天戰力外,尚藉由下列方式強化其未來的綜合戰力。
(a)大型載人太空船:藉由多次載人太空飛行,累積運作能量以及培訓宇航員(太空人)的人才以及建立數據庫,最終目標在於建立有人太空站。
(b)實體攻擊能力:中國在2007年1月首次以洲際飛彈改裝反衛星飛彈擊落其報廢氣象衛星後,正式宣告在太空具備實際硬殺作戰能力。此後,中國不斷強化建置攻擊衛星能力,包括「神光」系列的雷射砲系統, 以及最新的「東風26」機動飛彈。
此清楚顯示中國的戰略目標在於阻斷敵人的太空運用,以在戰時獲得完整的戰場控制權,其目前的反衛星飛彈技術約落後美軍20年,但雷射技術較易突破,有機會拉平與美軍之差距。可以預估,至2020年代,中國具備的太空控制能力,軟硬殺兼備,同時具有完整的武裝能力,在必要時可將有人太空站迅速改裝為太空攻擊據點,向地面投擲火力攻擊關鍵設施。
(4)無人戰具
無人載具(unmanned vehicle, 含無人機UAV, 無人地面載具UGV等)的出現最早在二次大戰,德軍使用小型遙控履帶車對敵軍發動攻擊。隨著科技發展,無人載具更趨成熟,在戰爭中的地位將更為重要,近年更由單純的偵察功能轉為具備主動攻擊能力,由於具備無人員風險、相對成本低等優勢,未來有可能成為主戰武器(master weapon)之一。實際上,在伊拉克戰場,美軍於地面部署了4千多個軍事機器人,無人飛機也累積了數十萬小時的飛行時數,美國空軍招募的無人飛機操作員的數量,已超過了載人飛機的飛行員, 海軍的XB-47無人戰機可自主飛行航艦起降,更被視為可全自主作戰的飛行機器人先驅。
MQ-1 無人空中加油機測試 Source: Popular Mechanics. Mar. 2010.
|
---|
這也突顯出另一個戰略思考,機器人參戰比例提高,則前文所述的網路戰,其影響的可能與運作空間也就大為提高。實際上,由美空軍無人載具駕駛超過傳統飛行員,以及北約將無人載具列為兵科、波蘭將UAV視為新設單位,就可看出使一趨勢。中國自然不會忽略此一趨勢,除了自製各型無人偵察機、水下偵測器,中國更將成為全球無人機的最大生產國,在2013年於金三角地區打擊一個被該國通緝的緬甸毒販時,中國政府曾考慮使用無人機擊斃,但後來決定還是生擒。 英國媒體更預估至 2022年,軍用無人機將形成一個82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而隨著美國的購買逐漸萎縮,中國和俄國成了最大的買主。未來機器人編制為解放軍各軍種的兵科將只是時間問題。其運用將大為增加。
(5)空軍戰力匿蹤化
在作戰飛機部份,除了自製殲10戰機外,以新近推出的五代戰機殲20,殲31最為外界矚目:由大陸方面的公開資料看來,目前在所謂的「重點型號」(推測即為五代戰機)已取得了關鍵性進展,在零組件上,解決並掌握了諸如鈦合金焊接等重要問題,強化「昆崙」發動機和在研的重點型號都要十分重視的可靠性。
而配套的搭載武器,則早在2002年便已著手打底,由「空對空導彈研究院」自行研製的具備抗干擾能力的新型號空對空導彈在定型試驗中取得成功。此外,「空軍第一航空學院」,也嘗試將語音提示功能結合到新型機載設備的測試系統上,使中共的未來戰機具備語音控制的潛在性能,將可提高飛行員於惡劣環境下(如高強度戰場、夜間飛行、地貌飛行、、)的作戰能力。
由中共裝備發展、以及航空科技史的角度進行推估,目前處於原型機階段的殲20, 殲31,加計其測評、改型、預量產等流程,解放軍空軍在2030年代將有機會擁有600架左右。
目前的殲-10,則將持續改良、生產,至2030年時將維持 900至1,100架左右的規模。殲-15,則可能維持在300架的水準。
(6)海軍戰力航艦化
建立遠洋海軍,發展遠洋制海權可說是解放軍心中的大夢。中共海軍已將以往的「近岸防禦」戰略發展為更具積極性的「近海防禦」戰略。中共過去期望於二○○○年建立一支近海艦隊。所謂「近海」或近洋的範圍,依照中共海軍的看法為大陸沿岸一千海浬內的水域都將屬於中共海軍執行「積極防禦」的活動範圍,目前以接近成熟。前瞻未來,中國海軍的戰略目標可能為:
(a)遠洋艦隊:此一目標中共期望於二○二○年完成。其艦隊的可能活動水域中共雖未指明,然而依照西方的推測應是北起庫頁島、東至第二島鏈(波尼、馬里亞那群島)、向南直抵新幾內亞。
(b)世界級海軍:其建軍目標設定於二○五○年。屆時,中共期望能擁有一支足夠的海上兵力,能將國家力量投射至全球,以應國家目標的不時之需。
而其相應的海軍戰力,除目前已確實成軍的「遼寧」號航艦外,很可能循著潛艦發展途徑,直接由傳統動力躍進至核子動力航艦。若以「平衡建軍」為基準線,則依照其新型水面艦的發展路徑,在2020年代時,將可能擁有 2艘核動航母、40艘「052丁」型神盾驅逐艦(相當於勃克級早期型),以及50艘左右的巡防艦。同時,擁有 8艘左右的核戰略潛艦、12艘核攻擊潛艦,30艘以上的傳統動力潛艦。艦隊航空兵力,則可能擁有50架艦載型殲31,以及70架的艦載型殲10 、殲15。
然而其海軍若與岸基飛機、岸防飛彈搭配仍能有效降低來自海上敵人對沿海地區的威脅,並保護大陸周邊水域的海洋利益。同時,需注意的是,中共後續航艦,也可能包括若干輕型航艦(兩棲攻擊艦)為建軍對象,因現代的輕型航艦不僅購置成本較低,且使用彈性甚大。但在建立能遠離岸基空傘掩護、獨立執行制海任務的均衡艦隊(Balance Fleet),並擁有海外補給基地前,即使中共擁有3艘大型航艦,我們認為中共的整體水面作戰能力仍然有限,僅能稱為區域中等海權(medium sea power),如同印度一般,尚不能成為真正的全球型海權國家。
結語:
2020年代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中國成為超強。其經濟實力甚至將超越美國,儘管人均所得仍低。若屆時中國仍處於威權政治統治,則國際政治將呈現強權對抗的型態,在政治、市場、以及軍事方面進行強勢競爭。最可能的格局將是「多強對抗一超」的兩極架構,也就是美歐日、東協聯手制衡中國。可能的軍事衝突則為海空、網路作戰。屆時北京可以運用的新式戰力如下表所示,用以支持外交談判,遂行國家意志。
2020年代共軍戰力 (筆者自行整理) |
|
---|---|
項目 |
特徵指標 |
國防預算 |
7,470億美元。 |
陸海一體戰 |
反艦隊中程飛彈、海軍水下艦隊為主,海軍航艦、陸基戰機為輔 |
網軍平戰一體化 |
主要為網路軟體之攻擊滲透,部分則利用民用硬體系統預先置入 |
航天戰力武裝化 |
飯衛星飛彈、雷射砲系統 |
無人作戰載具 |
450+無人攻擊機 |
空軍匿蹤化 |
200+匿蹤戰機 |
海軍航艦化 |
1艘傳統動力航艦、2艘核動力航艦 |
相對的,海空兵力為東亞區域國家利益的核心力量,維繫中國未來海洋利益、海上交通線安全的前提下,遠洋艦隊的建立將成為北京的重要國家政策工具,其遠洋艦隊的現階段發展,著重艦艇的大型化,以求獲得較長的海上作業範圍,以及較佳的海像承受能力。第二階段將著重「均衡艦隊」的發展,以突出其完整的海上作戰能力,爭奪西太平洋的制海權。我們可以進一步評估2020年代的台灣、美國、中國的海空戰力,如下表所示:
2020年代東亞主要海空戰力預估 |
|
|||
---|---|---|---|---|
|
美國 |
中國 |
台灣 |
日本 |
大型主戰艦艇 |
70 (DDG X) |
40+ (052丁+) |
4+ (含可能爭取美軍退役神盾艦) |
12 |
巡防艦 |
50 (濱海作戰艦) |
50 (054A) |
29 (FFG 7為主) |
35 |
航 艦 |
11CVN(核動力) |
3+(核動力 2+) |
0 |
0 |
潛 艦 |
62(全核動力) |
55(核動力 20+傳統動力 35) |
2+ |
16+ |
兩棲攻擊艦 |
30 |
10+ |
2+ |
4+ |
匿蹤戰機 |
500+ |
200 |
0 |
12+ |
[1] Richard Brown and Sam Selvadurai. “Global conflict-future trends and challenges: towards 2030. ” Conference Report. West Sussex: Wilton Park. 2 March 2011. P.3.
[2] "US intelligence sees global water conflict risks rising.” Washington DC: Reuter.s. March 23, 2012.
[3] Andrew Phillips.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Order-Building in a Post-Unipolar, Post-Western World.” See at http://gt2030.com/2012/06/01/the-indian-ocean-region-and-the-challenges-of-order-building-in-a-post-unipolar-post-western-world/
[4] “ 美刊借假想中美2028年爆發衝突詳解空海一體戰。”北京:新華社。2010年08月16日。
[5] “Google警告用戶網路攻擊。”台北:中央社。2012年6月5日。
[6] Laurent Murawiec, The Great Siberia War 0f 2030, A Report to Net Assessment DOD. Washington DC: Hudson Institute.,Jan 2008. pp. 5-7.
[7] 《中國國防報》,(北京),1999年07月26日,版次不明。
[8] 《中國時報》,(台北),1996年3月15日,版14。
[9] Tunisia's 'Jasmine Revolution' jolts Arab world. AFP,,2011-01-15
[10] “美國發佈網路戰略”。台北:中央社。2011年7月15日。
[11] 中興手機出包 A+H股跌。世界新聞,2012年5月22日。
[12] BBC中文網. 2013年2月19日。.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3/02/130219_china_hacking_report.shtml
[13] 共軍網路駭客、總參三部二局。中央社,2013年2月20日。
[14]美媒:中國以自己的衛星試驗鐳射武器以免洩密。2013年9月11日。參見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9-11/1033739974.html
[15] 中國新聞網。2014年6月29日。參見http://big5.chinanews.com:89/mil/2014/06-19/6298529.shtml
[16] “是福是禍?軍事機器人自主能力增強”。台北:大紀元時報。2010年3月17日。
[17] JAROSLAW ADAMOWSKI, “Poland to set up new UAV unit,” Defense News, Jun. 7, 2012.
[18]“中國無人機製造十年後將領先全球”。香港:文匯網。2014年5月4日。
[19]《每日電訊報》,轉引自BBC中文網,2014年6月23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4/06/140623_press_drone_property.shtml
[20] 千龍新聞網,2002年10月9日。
[21] 科技日報,2002年9月20日。
[22]John Downing, "China's evolving Maritime Strategy,"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Vol. 8, No.3, Mar. 1996, pp.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