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一場太陽花學運,成功阻擋國民黨運用多數席次欲強行通過的服貿協議,並促成兩岸協議簽署程序的法制化有機會實現;對兩岸關係造成深遠的影響,也為台灣的政治版圖與結構投下變數。

      近幾個月來,無論是中方的涉台智庫,或是華府的相關領域學者,都在問一件事,就是,學運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動機是什麼?亦即這場學運,反對的是「服務貿易協議」、或「兩岸之間的協議」,還是「反對中國」、「反對兩岸互動」?



太陽花學運效應,兩岸關係進入「調整期」

   
      儘管在我們來看,學生的訴求是很清楚的,就是反對違反民主程序,主張重大政策或對外協議必須有建立一個監督與討論的機制。但政黨、個人或媒體提供的訊息或詮釋往往是片段、又各自取向,而閱聽者又基於不同目的而各取所需。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周志懷日前在西寧一場研討會上說,在台灣「太陽花學運」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後,兩岸關係進入「調整期」,所謂「調整」,是包括發展速度和政策的調整,但對台大政方針不會改變,兩岸交流中的「兩岸一家親」、「三中一青」的主線將更加清晰,庶民元素將更加突顯,也將調整「以協議拉動兩岸關係」的發展模式。


      看起來,就中國方面,對太陽花學運的定調是,是反對馬政府而非反對中國,反對利益分配不均衡而非反對兩岸經貿發展。至於北京後續將如何調整「以協議拉動兩岸關係」模式,是否意味著將不再急於通過服貿、簽署貨貿,亦或是可能容許服貿內容有修正的空間,值得進一步觀察。


      據了解,三月的學運確實是震撼了整個中國的涉台圈子,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阻礙」向來就是民進黨,沒想到,突然殺出一股誰也控制不了的龐大勢力,而且這群人在價值、主張、論述以及行為模式上有高度一致性;更有甚者,這股力量在統獨立場上、在經濟發展路線上、在政治操作手法上,可能都較民進黨更為激進,看似在民進黨之外,又增加一大群兩岸關係發展中「難以評估效應」的阻礙。


      學運之後,學生「出關播種」,基於各自的理念與訴求而分成不同的組織與團體,採取的路線與對策也不相同。當時的核心成員林飛帆、陳為廷與黃國昌,成立「島國前進」,積極推動連署「廢止鳥籠公投法50%投票率限制的公民投票提案」運動。其中黃國昌也與林義雄、林峰正等人合組政團「公民組合」,目標除了讓公民有效監督政治部門、成立平台共同審議公共政策,提出解決方案之外,還將號召優秀候選人參與2016年國會選舉,希望打破目前的政治壟斷。


      還有其他學運成員,堅持走社會運動路線,例如「黑鬥不服從」(「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加上「民主鬥陣」),透過辦營隊、廣播節目方式來傳達理念;也有持更為激進主張同時也欲投入2014年底選舉者,例如「基進側翼」的四位成員就爭取參選下屆高雄市議員。


張志軍來台  「理性」與「軟弱」的考驗


      這些學生與公民團體的串連與活動,挾著太陽花學運的餘威,究竟會對兩岸關係與國內政治造成什麼效應?


      在兩岸關係上,學運所彰顯的幾項重點包括:一,當前的馬政府在決策與作法上不符民主程序、其效應與結果也不合人民的期待(例如兩岸協議不等於生活變好);二,台灣人民對於兩岸經貿結構失衡造成的問題疑慮加深;三,年輕世代對於中國針對台灣的主權、前途與國際空間上的說法強烈反感,而「台獨」在此也變得更像一種認同而非政治主張;四、兩岸互動的民主、公開原則必須要堅持,對於在野黨的批判強度更甚於執政黨(理由是執政黨不值得期待)。


      觀察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事件,民進黨在6月初因為一則「只要不設前提,蔡主席也可和張志軍在民進黨中央會面」的新聞,接下來是陳菊市長與張志軍的閉門會談,再加上對中山大學潑漆事件的處理,引來學生與公民團體的批評,包括陳為廷、林飛帆、賴中強等人就質疑,過去曾率眾上街抗議陳雲林來台的民進黨,這次竟沒有什麼聲音,也沒有強而有力的回應,還自己把門關起來密談,「對民進黨非常失望!」在北京或是華府來看,對於民進黨的理性、克制作法,都是持正面的態度;但不少學生與綠營支持者卻認為是「軟弱」。


      另一個事件是「凍結台獨黨綱」。儘管民進黨的立場一直是「台灣前途決議文已經是黨的最大共識」,但幾位黨代表的提案卻引發一場「凍獨」與「台獨」的大戰,許多年輕人認定「民進黨要凍結台獨黨綱」因而發言反對,例如陳為廷在臉書上表示,若民進黨膽敢真的「凍獨」,成為「鴕鳥」在野黨,就要有隨時被取而代之的準備。


短期內限縮民進黨空間  長期來看是兩岸談判籌碼

   
      經過太陽花學運以及張志軍來台事件(以及更早一點的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發言事件),可以確認一點,「台灣的前途由台灣人共同來決定」已經是台灣社會的高度共識,而新的「台獨」主張已經成形:認同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堅持國家主權獨立,主張前途由台灣人民來決定。說這是「新」、其實也不算「新」,它是北京口中的「B型台獨」。


      過去年輕人不喜歡講「台獨」,認為這是政治語言,不想與政治有所牽扯;但在學運的催化下,它成為一種身份、國族甚至同儕間認同的語彙,甚至是一種時尚(這算是台灣民主化的重大成就之一吧)。在這種趨勢下,「逢中必反」的「台獨黨」內有人要提案凍結台獨黨綱,而年輕人大聲說「我主張台獨」,雖不至於產生時空錯亂之感,這個趨勢以及其媒體效應,短期內確實壓縮了民進黨處理對中政策的空間。尤其是在張志軍訪台後、到7月20日民進黨全代會對「凍獨」提案的處理,許多的發言,同時與北京、藍營、獨派等各方,對民進黨構成某種「夾擊」的效果。


      未來,民進黨包括對於「凍獨」提案的處理,以及後續立法院針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服務貿易協議、乃至於貨物貿易協議、以及兩岸互設辦事處等法案的立場與攻防策略,學生與團體都睜大眼睛在「盯著」。而民進黨後續要「積極自信的進行兩岸交流」,其過程與內容,勢必會受到更多的關注與檢視。


      但長期來看,學運所彰顯的民主價值、台灣主權獨立等訴求,某種程度上是為台灣在兩岸談判過程製造出更多的籌碼,也拉出更長的戰略縱深。這也是為什麼北京定調其對台政策將強化對「三中一青」的工作,而這個「青」不只是交流互動,還包括要幫助青年解決就業與生計的問題。


      另一方面,在學運之後,作為有機會重返執政的政黨,還是必須回過頭來面對結構性的問題,包括兩岸經貿結構失衡以及台灣產業轉型與升級的壓力,這些未來都會面臨競爭者的挑戰。例如,林飛帆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他不贊成台灣跟中國在此時簽署服貿協議,因為其創造的經濟效益極低。另外,也有一些團體反對全面的自由貿易,包括民進黨所支持的加入TPP、RCEP。


民進黨的「公民路線」仍需處理結構問題

   
      同時,外界也會質疑,台灣人民是反自由化(貿易協議)、還是反對與中國經貿往來(開放市場)?若是反自由化,那麼如何去爭取加入TPP?若不願意加深與中國經貿關係,則未來兩岸關係將朝向何種方向發展(照北京的說法,是「倒退」)?民進黨是否能夠承受其後座力?這些質疑或反對,民進黨必須要有具體的論述、主張甚至解答,才能化解壓力。


      學運一役讓國際社會再次重溫民進黨「反商」的刻板印象,而在學運成員與新政團的競爭下,讓民進黨在對中政策的論述或作法上調整的空間都受到限制。根據前立委林濁水的分析,包括公民組合在內的學運活躍人士,在台獨、台灣主體性、生態保育、永續發展等價值理念上趨近,若在部分地區推出明星級區域候選人,當選機率會比台聯高,也會衝擊到民進黨的候選人。不過,若是採取比民進黨更為激進的路線,其效應如何目前難以預判。


      在學運之後,包括幾位核心成員以及參與者,能否將這股動能延續下去,轉化成為更具體的行動或政治參與,仍有待觀察,畢竟從社會運動到實際參與政治,需要的主客觀條件有很大的差異。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接受媒體曾提到,民進黨的下一步就是「公民路線」,與公民社會共同形塑國家的政治議程,用政黨的力量來將大家的想法與主張轉化為政治議題、進而形成政策。


      未來,民進黨的「公民路線」能否有效整合公民社會的力量?抑或者是公民社會有效集結了學運的力量、並基於對兩大黨的反感而構成強有力的挑戰?無論如何,就兩岸關係的層次,一定要善用這股力量,以民主作為後盾,才能凝聚最強大的戰力。

作者吳敏之為政治工作者

最近更新: 2014-10-06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