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14983
- 發佈:2016-09-19
從1月16日蔡英文當選總統後,中共透過國台辦官員、官方媒體、涉台學者等不同渠道不斷對蔡英文施壓,希望她接受九二共識與兩岸同屬一中的原則。在蔡英文5月20日就職前,3月17日中共忽然宣布與干比亞建交並拒接兩岸熱線;4月7日「亞投行」首任行長金立群指出,台灣想要加入亞投行就必須與香港一樣,透過中共財政部來申請,因為台灣是「非主權地區」;4月8日中共強行將8名在肯亞涉及電信詐騙而被判無罪的台灣人送往北京偵審;4月18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國際鋼鐵高層會議」,在中共代表團的要求下,台灣代表團被迫退場,這一連串動作都被解讀是中共對蔡英文的施壓。因此,蔡英文就任總統後如何處理好兩岸關係,將面臨哪些挑戰,值得探討。
一、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以台灣新民意為後盾
4月27日蔡英文在陸委會表示,民主選舉的原則非常重要,新的民意產生反應國人對兩岸關係有新的期待,她對維持一個可以持續長久、沒有意外的兩岸關係,很有信心。
(一)台灣民眾多數不支持九二共識與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事實上,2016年的台灣總統大選,雖不能說是對於九二共識的公投,但朱立倫與馬英九在選舉中沒提出太多政見,反而把選舉主軸放在九二共識,對蔡英文的最大攻擊也是九二共識。但是,蔡英文在不承認九二共識下高票當選,證明台灣人民並不在意此點,國民黨的「九二共識恐嚇牌」沒有效果,也代表「九二共識」四字已經被馬政府的執政無能所拖累,甚至被「污名化」。因此,期待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說承認九二共識,並不實際,因為她不可能違背龐大的民意。
3月14日「台灣指標民調」顯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如果是同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有81.6%不能接受;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如果是同屬中華民國,也有 60.0%不能接受。3月29日陸委會發佈的民調也顯示,超過7成的臺灣人不認同大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說法(達72.7%)。4月14日「兩岸政策協會」發布民調顯示,有59.7%的台灣民眾認為蔡英文不應在就職演說提到「兩岸同屬一中」。
(二)強迫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反使台灣民眾對中共反感
由此可見,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在台灣並未普遍受到歡迎,中共不去檢討原因,卻強迫蔡英文接受,只會讓台灣民眾對中共的印象更為負面。台灣早就是「由下而上」的社會,執政者的一切施政是以民意為依歸,因此蔡英文有民意來作為兩岸政策的後盾。反之,中共迄今仍相信「由上而下」,好像只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台灣人就全部接受了,這顯然與台灣的民主價值背道而馳。
二、蔡英文的兩岸立場以獲得美國支持為優先
2015年4月15日蔡英文發表參選總統聲明,強調民進黨處理兩岸的基本原則是「維持兩岸現狀」,顯示她不會破壞兩岸現狀。6月3日在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演講中指出「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代表她不會搞法理台獨。2016年1月21日蔡英文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說,「在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了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理解和尊重這個歷史事實」。
(一)美國積極支持蔡英文
蔡英文這一系列動作,獲得美國的支持。美國國務院亞太首席副助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5月3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蔡英文做了一些一致的公開承諾,包括推進台灣在世界上的發展及台灣人民的潛力,在維持海峽兩岸現狀上也有所承諾,持續與北京發展和平穩定的關係。蔡英文至今在公開場合的談話與行動都顯示,她做得非常好,且言行一致」。
董雲裳說「關於於蔡英文的就職演說,我們不會冒昧地去告訴總統當選人就職演說內容要說些什麼,而蔡英文的就職演說應特別屬於像是台灣這樣的民主國家,它應該是個台灣的慶典,試著將所有人民團結在一起,並展現對未來的承諾」,顯示美國不會像中共一樣,對蔡英文的520講話下指導棋,也不會逼她說出九二共識。
董雲裳強調「至於兩岸關係,我認為,2000年以來,有好多事情發生,到了2016年已和當年有很大不同,兩岸間交流交往的程度已達『創紀錄新高』,美國也看到好長一段時間兩岸關係交流交往上的發展,我相信、也必須相信,兩岸雙方互相學習,也都從對方學到很多,包括如何相互傾聽」,顯示美國已經發現台灣主流民意的改變,並且予以尊重,並且希望中共也能夠「傾聽」這股新的民意。
最後,董雲裳說「我不認為雙方之間現在有你說的僵局,現在就認為北京與蔡英文間存在僵局『言之過早』」。由此可見,美國對於兩岸關係仍然樂觀,並且積極防止兩岸間的誤判。
(二)美國積極斡旋兩岸避免失控
基本上,台灣大選後美國立即於1月20日派遣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問北京,前副國務卿伯恩斯(William Joseph Burns)1月17日訪問台北,顯示美國積極介入兩岸關係,希望維持兩岸穩定,避免彼此誤判情勢。
三、習近平並不樂見兩岸關係出現惡化
習近平曾在福建工作17年,被稱為有史以來最瞭解台灣的中共領導人,他知道2000年陳水扁當選後,大陸冷卻兩岸關係,反而提供了台灣社會反中的溫床。
(一)兩岸關係和緩符合習近平的政治利益
如果在蔡英文執政後中共冷卻兩岸關係,甚至對台進行報復,例如讓台灣出現「雪崩式」斷交、限制台灣在國際組織的活動、限縮陸客來台、對台進行經濟制裁等,只會讓台灣更「一邊倒」的與美、日站在一起,不但「天然獨」繼續深化,台灣甚至可能成為結合港獨、藏獨、疆獨、法輪功、大陸民運的「全球反中基地」,如此他所說的「兩岸心靈契合」將難以實現;而從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歷史大局來看,倘若「第一個一百年」(2021年,中共建黨100年),兩岸關係的成績單是一張白紙,則「兩岸和平統一」將永難達成,這對習近平在對台工作上的歷史定位無益。
特別是过去,美國要求台灣放棄南海11段線的主張時有所聞,如果成真,將衝擊當前中共主張南海主權的正當性。
當前,中共與北韓的關係並未明顯改善、美韓針對中共設置薩德反飛彈系統造成中韓關係趨冷、日本在東海與南海動作不斷、美國積極重返亞洲、南海仲裁案出爐後中菲與中越關係惡化,這使得台海的穩定更為重要。更遑論內部正面對中共十九大召開前的激烈權力鬥爭、經濟增長趨緩、大旱大澇問題嚴重、中港對立嚴峻等的內部問題。因此,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符合習近平的政治利益。
(二)習近平瞭解台灣民意出現結構性變化
當屬於藍營媒體的「聯合報」2016年3月1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自認是台灣人的比率由20年前的4成4大幅成長為目前的7成3,創調查新高;覺得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由20年前的3成1,降至現在的1成1,是歷次調查新低。另一方面,4成6民眾主張台灣應永遠維持現狀,雖仍為主流民意,但主張急獨與緩獨的人較去年增加8個百分點;有1成9希望儘快獨立,1成7傾向維持現況以後再獨立,支持台獨的民意創新高。而在各世代中以20到29歲年輕族群自認是台灣人的比率最高(8成5),主張急獨(2成9)及緩獨(2成5)的比率也都高於30歲以上族群。
由此可見,當台灣的主流民意已經出現結構性改變,習近平不可能視而不見,否則對台工作勢必一事無成。
四、習近平對蔡英文釋出善意與克制
從1月16日蔡英文當選總統後,兩岸關係出現了許多波折,但基本上中共展現了相當程度的善意與克制。
(一)王毅的「憲法說」是習近平的善意
2月25日中共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美國CSIS指出,「台灣新的執政者,會以她自己的方式來表明,她願意繼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願意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所規定的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她 (蔡英文)既然是按照目前『他們的憲政』所選舉出來的,就不能違反他的憲法的規定,也就是大陸和台灣是一個國家,這是非常清晰的」。王毅是第一個公開在國外稱台灣「憲法」的中共官員,有相當之政治風險,這應是習近平的授意與對台善意。
(二)習近平的「兩會對台談話」並未強硬
習近平3月5日出席全國人大「上海團組會議」時說「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但他沒點破何謂「核心意涵」,保留了模糊空間。
(三)習近平願意讓台灣繼續參加WHA是善意展現
5月6日在中共的同意下,世界衛生大會(WHA)發出邀請函給台灣,參加23日在日內瓦舉行的大會,就是習近平給蔡英文的善意。因為外界認為,由於蔡迄今沒承認九二共識,中共也不認為她會在520就職演說中承認,所以會阻撓台灣參加今年的WHA,讓蔡政府在上台後的第三天就面臨外交挫敗。
也有人在事前預估,這是北京的陰謀,如果蔡英文不在5月20日的就職演講提到九二共識,即使台灣獲得邀請函,22日也無法參加WHA。或說WHA的邀請函是發給現任衛福部長蔣丙煌,屆時新任衛福部長林奏延將無法入場。這種「陰謀論」實在沒把大陸當作大國。中共既然同意發邀請函給台灣,還如此小鼻子小眼睛的故佈疑陣,絕非大國風範,乾脆就不同意發邀請函即可,毋須如此故佈疑陣。
(四)蔡英文出訪巴拿馬中共並未掣肘
6月25日蔡英文獲巴拿馬邀請,參加該國運河的竣工典禮,藍營人士與媒體不斷指出,巴拿馬亟欲與中共建交,所以蔡若前往巴拿馬一定會被打壓,也會被巴拿馬「穿小鞋」。結果蔡英文此行十分順利,北京沒有太多政治動作,巴拿馬政府也給予相當之禮遇。
(五)中共冷處理我國軍艦的雄風飛彈誤射事件
在7月1日海軍金江艦發生誤射雄三飛彈事件後,除了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當日表示「此事影響非常嚴重」與台灣必須提出「負責任的說明」外,中共官方並沒有太多反應。
基本上,中共將此次「雄三事件」定調為是「意外誤射」,而非蔡英文政府的「蓄意挑釁」。事實上,如果中共想要無限上綱的借題發揮,絕對有操作空間。例如直指蔡政府是主動挑起衝突,是台海的麻煩製造者,批判蔡英文是「以誤射之名,行尋釁之實」,進而提升「東部戰區」解放軍的戰備,甚至在台海進行飛彈試射以作為「回敬」,藉此展現對台強硬之立場。
(六)習近平在黨慶上並未批評蔡英文政府
7月1日,習近平在中共建黨95週年慶祝大會上發表談話,雖談及兩岸關係,但只是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既定立場,並沒有對蔡政府有任何的批評。
(七)中共冷處理陸客火燒車事件
7月19日發生陸客遊覽車失火事件,造成24名陸客死亡,但中共的態度卻是冷處理,並未對台灣有太多批評,也刻意壓制批評台灣之言論。至於受難家屬在官方的要求下也相當低調,對外並無太多發言。
五、兩岸經貿將逐漸趨冷
根據中共海關總署統計,2015年兩岸貿易額為1,885.6億美元,年衰退達4.9%,進出口都開始由正轉負。
(一)兩岸經貿的「高峰期」已經結束
雖然大陸仍然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國對大陸貿易的進出口,占總體進出口的比重,從2008年以後也都維持在20%-22%左右,但可以發現出口比重從2010年開始逐漸下滑。
事實上,兩岸經貿的「高峰期」已經接近尾聲,由於大陸的經濟發展快速,兩岸產品的差異性縮小,「紅色供應鏈」已經成形,使得大陸許多產品毋須向台灣採購。這也顯示兩岸經貿關係開始從「合作」走向「競爭」,大陸對台灣來說,從「機會」逐漸變成「威脅」。
(二)蔡英文趁勢降低兩岸經貿的關聯性
蔡英文希望台灣能儘快加入TPP,如此臺美經貿關係將更為緊密。而參與TPP的12個國家貿易代表,已經在2月4日於紐西蘭奧克蘭簽署了成立協議,正式宣告TPP的成立。如果台灣也加入,則從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與越南,將形成包圍中國大陸的TPP經濟島鍊。相對的,由中共主導的RCEP,由於進度相對落後,許多東協國家可能轉而加入TPP,造成RCEP最終難以成形。另一方面,蔡英文希望藉由「新南向政策」,取代與大陸的經貿關係;希望對於東南亞觀光客實施免簽證與發展回教的清真市場,以取代對於陸客的依賴。
特別是當前陸客來台的所謂「一條龍」產業鍊,獲利的都是港資的旅行社與特產店,造成台灣業者大多退出陸客市場,台灣一般民眾更享受不到陸客來台的「外部利益」;但陸客帶來的「外部成本」,卻讓台灣民眾感到困擾,例如旅遊景點人數過多、交通堵塞、一房難求、費用昂貴、陸客不遵守秩序等問題。
六、結語:蔡英文不挑釁中共不製造衝突
如果蔡英文不搞法理台獨,不挑釁國際,加上台灣的民主成果斐然,則中共不具對台動武或武力威脅的正當性。大陸當前推動「大國外交」,以大國自居,如果對台進行武力威脅的理由不充分,進而造成區域危機,將有損其大國地位。
特別是中共對台進行武力威脅,要面對的不只是台灣,還有美、日,因為他們不樂見台海成為中國的內海。美國長期與台灣進行緊密的軍事合作, 台灣對美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台灣海峽更是日本石油運輸的重要「生命線」,台灣更與釣魚台、琉球群島相連,攸關日本的東海與南海安全,而日本的「集體自衛權」也沒有將台海排除在外。
因此,蔡英文體認到習近平的善意與內部壓力,黨內立委沒有急於負面解讀中共的動作,習近平也克制內部鷹派的一連串「仇台言論」,如此蔡、習兩人才能累積更多互信。
作者 范世平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兼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