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一、前言

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對世界格局投下震撼彈。掌握世界主要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的美國,其對外政策將牽動國際權力結構的實質改變。無論川普政府實際作為如何,國際政治棋盤的重新塑造已勢不可免,

2000年小布希政府剛就任便展現對台善意,公布包括潛艦在內的八大軍售,可說是台美斷交後的第一次戰略機遇期,但因台灣內部政治鬥爭、以及「911恐攻」影響,台灣無法順利發揮影響。16年共和黨再次執政,且中國軍事崛起已為主要的安全問題。台灣應掌握此一戰略機遇期,揚棄「儀式外交」的舊思維,戰略上以安全、軍事事務作為促進外交的戰略突破口,落實防衛決心與意志,徹底強化國防力量,先立於不敗之地,扮演區域安全夥伴的角色,才能落實其他國家目標與利益。

二、解碼川普主義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屬於非典型政治人物,在競選期間他對於國際秩序、區域安全、國際經濟、氣候安全等議題的看法與主流派大異其趣,被稱為「川普主義」(Trumpism)。

(一)減少讓利、美國優先

但由其相關說法看來,其所訴求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並非主張美國全面退出國際事務,與台灣部分人士解讀,並將其與極端的「孤立主義」(isolationism)相類比,但筆者以為兩者實有有很大差異。孤立主義的代表為一、二次大戰初期的美國,對國際事務採取絕對放任的態度,例如一次大戰直到美國郵輪遭到德國潛艦直接攻擊、二次大戰初期歐洲、亞洲烽火四起,美國也是在珍珠港遭直接攻擊後才參戰。川普的態度並非由世界事務抽身,而是要求相對國家付出相應責任。例如,其要求日本、韓國付出更多的駐軍費。(目前每年韓國付出5億、日本付出8億美元駐軍費予美軍)。

(二)強化安全政策執行力

這可由川普當選後,組建的國安團隊主要皆為退役軍人看出,提名海軍陸戰隊退役上將James Mattis為國防部長、陸軍退役中將Michael Flynn為國家安全顧問,另外可能提名海軍上將Michael Rogers擔任國家情報總監。甚至打破台美斷交後的禁忌,直接接聽台灣總統的祝賀電話,並主動公開。此也可佐證川普政府並非消極應對國際事務,甚至會有更積極作為,才會任命如此多退將,以追求直接的安全執行力,也就是軍力影響,而非依賴經濟援助。

(三)打贏美中經濟戰爭

此點亦為外界解讀的重要誤區,川普反對TPP,並在競選期間揚言中國、韓國、日本、台灣等國家搶走美國工作機會,因此被認為美國將採取新的經濟閉鎖政策。台灣部分媒體、意見領袖並預言,中國持有數千億美債,將可影響川普的對台政策。然而實際上,中國每年的外貿順差,主要來自美國。2015年中國外貿順差5,393美元,其中3,567億美元來自美國,[1]這才是川普認為的真正痛腳,一旦川普政府對中國貨品採緊縮政策,換算佔中國順差來源的66%,年GDP的3.4%將受到直接打擊,中國內政、乃至習近平的連任都將受到影響。易言之,川普手中握有對中經濟戰爭的核彈武器。

簡言之,川普路線應是力求介入國際事務應更有效率,特別是安全問題。此點對台灣可說是第二次戰略機遇期,台灣應善加應對。

三、客觀安全環境的變化

21世紀進入關鍵的20年代。除了川普政府的變數外,筆者也再次提醒,台灣應將中長期的客觀安全環境變化,納入考量,主要指標包括:

(一)人口成長:主要效應在於人文與自然的交互作用放大。目前科學界認定氣候變遷的最主要原因,在於石化燃料(fossil fuel)使用所釋放出的溫室氣體。因此,全球人口增加,資源的需求、能源的使用也將隨之增加,也就是說全球人口的數量將是氣候變遷的直接影響因素。

01

依照聯合國統計,至2025年時全球人口將突破80億關卡,較今年(2016)增加8億人,至2040年時更達到88億人,[2]等同約略增加一個中國的人口數,所需的資源、能源、糧食、乃至用水都將對地球以及氣候產生重大壓力。

(二)能源安全。至2020年代全球的石油需求將較目前增加約26 %。同時,全球GDP每年平均成長3%,能源需求平均增幅僅有約1%,能源效率技術的提高是壓抑能源需求的主要原因。若是預期的能源改善效益若未出現,全球能源需求成長將會是目前的220%,而非預估值的的120%。這將進一步激化能源供給的爭奪,導致衝突的可能性與強度增加。

(三)氣候安全:

氣候轉變使得全球的糧食產地轉移,造成「贏家輸家」效應,[3]此種莊家改變的效應,是基於全球氣候變遷,無論是基於環保人士所說的溫室效應,或是氣候的長期自然循環,其趨勢已經極為明確,且極端氣候造成的損害也愈為擴大。

部分國家成為氣候變遷的受害國,但部分國家則可能成為受益國,各國的糧食產出改變。各國自然災害增加,文人政府必須倚賴軍力協助防救災。若無法做好此類災防工作,則將面對內部民變的挑戰。

(四)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的匱乏在2040年將成為國際政治的壓力源,主因在於人口的增加以及氣候轉變。美國國家情報首長辦公室便公佈報告指出,至2040年時,淡水的供應很難滿足全球需求,因而增加國際政治不安定性、阻礙經濟成長,並危及全球糧食市場。[4]依照評估,至2030年時,全球水資源的需求恐超過當前可永續供應量,短缺量達到總需求的40%,因此衝突的危機將大幅成長。實際上,類似的威脅已在眼前,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便提出警告,因西岸(west bank)與加薩(Gaza)地區的用水嚴重短缺,恐將爆發水戰爭(water war)。

(五)糧食安全

由於降雨改變,乾旱在全球各地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台灣在2015年經歷嚴重的缺水威脅直到同年5月的梅雨季才獲得紓緩,[5]其他更嚴重的案例包括2014年澳洲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地區遭受旱災,農作物產量減少幾近百分之六十,成澳洲農村經濟損失十億澳幣,同時預測在旱象解除前,總損失將達五十億澳幣。[6]同年美國加州進入第四年乾旱,號稱1,200年來最嚴峻的旱災狀況將更惡化,[7]影響近82%的人口,農業造成的直接損失約為15億美元,由此產生經濟損失總額達22億美元。[8]

由於降雨及氣溫的改變,降水量向高緯度區域集中,因此水稻、麥類、玉米等人類的主食恐將欠收,雖然某些區域的農產反將受益而增產10%,但總和產量將減少25%左右[9]。這將造成糧食生產國家的改變,直接影響將是衝擊各國現有的農業生產與經濟發展,並改變國際的經濟秩序。

間接影響則會使得國際糧食的供應造成不穩。同時若考量人口的增長,屆時除了糧食短缺外,糧食價格也恐將爆漲,衍生出其他的社會問題。[10]更嚴重的將是形成國際的大規模饑荒甚至陷入戰爭,情勢就如同2011年「非洲角」(horn of Africa)1千1百萬人陷入饑荒一般。[11]若考量未來全球的人口壓力,將使得此種潛在威脅的影響更為嚴重。[12]

2020年代重要安全指標預估

               年 代

指 標

2020

2025

2030

全球人口

突破75億

突破80億

達到83億

經濟事件

中國GDP超越美國

全球GDP成長維持 3%

全球60%人口居住於都市

石油需求

增加 20%

增加 26%

增加 30%+

水資源需求

增加 27%

增加 34%

增加40%

軍事競爭

中國總體戰力超越俄國

中共國防預算趕上美國

中共國防預算可能超越美國

基準年為2010年。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四、國防政策應大幅改革

    如前文分析,川普政府、未來客觀安全環境將是影響台灣走向的結構性因素,而筆者認為軍事力量將是台灣在未來國際結構中的最佳切入點,[13]亦可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民進黨政府執政的未來四年或八年,軍事戰略可說是重中之重。

(一)增加國防預算

面對明顯的外在威脅,台灣的國家預算結構,教育、社福預算都遠高於國防預算可說相當不合理。台灣2016年度國防預算為3,217億元,但考慮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的變動,則實質國防預算更為低落。例如,若以近20年週期觀察,在亞洲金融風暴前的1998年)作為對照,當年度我國防預算為2,574.8億元。[14]而2016年國防預算為3,217億元,[15]列入 1998年至2016年CPI指數漲幅為19.8%,[16]則2016年的國防預算相當於1998年的2,654億。兩者相較,則國防預算增加率僅為3,相較於20年來我國安全環境的改變,可說杯水車薪,亟需對國防預算的定位重行定義,而最佳方案是將國防投資視為「加殖型」投資,也就是軍備整備結合經濟發展的產業升級、就業率等因素,將軍備事務提升為戰略階層,創造「富國強兵」的雙贏政策。

(二)精兵簡政

國軍近20年來過度追求減少人力,一路「精實、再精進、又精萃」,總兵力由37萬縮減至20萬左右,但戰力沒明顯提升、社會形象更受創連連。此現象顯示兵役制度改革並未發揮效果,不僅沒有提升效率、甚至重創士氣。主因在於空有「精兵」但沒有「簡政」配套,任務又因救災等大幅增加負擔,「精實變精光」的職場環境要對志願兵或義務役男有吸引力真是緣木求魚。

參謀作業也是負擔沉重,除部隊演訓本務外,公文作業的數量與流程並未減少,各級主官管耗用大量時間處理參一二三四…N的文書作業,加上三不五時的各類專案等大量繁文、贅文。額外負擔使得軍官提早屆退造成人才流失,也使作戰部隊乃至高司單位各級參謀窮於應付行政文書,根本無暇於作戰計劃的參謀本務,不僅人才錯用,更缺乏工作成就感。這都是國軍人才招募困難的深層因素。

核心就在改變1人當3人用操到爆肝的錯誤「效率」觀念,而是將3件事變成1件事。因此要從授權放權、公文簡化、業務收縮、減少雜務、組織扁平等基礎卻關鍵的改革著手。才有機會釋放已經負荷過重的國軍人力,讓參謀的能量得以轉為國家競爭力。

(三)國防預算應視為戰略經濟

政府應扭轉國防預算屬於「消耗型」的觀念。民進黨新政府將國防產業定為五大新興產業之一,主張軍機、軍用艦艇、潛艦、資訊安全皆採國造化,除追求國防自主的同時力圖推動產業發展,為台灣經濟注入活水。事實而言,在先進國家所謂的國防預算不再被視為「消耗型」,而是被視為「國防經濟」(defense economic),無論是其從業人員、以及裝備生產採購、乃至作業維持等,都被視為國家經濟活動的一環。且由於軍用、安全事務是特殊市場,受經濟景氣影響較小,對台灣而言更具備「戰略經濟」(strategic economic)的價值。也因此,裝備生產的本土化也就更為重要,才能實質挹注國家經濟的發展。

台灣具高度潛力之軍民兩用全球市場產值預估

 

產業/ 項目

金額(億美元)

市場涵蓋時間

軍用定翼教練機

600

2015至2029年間,全球約需2,000架,每架 3千萬美元預估。

機能/ 智慧紡織

77

至2023年/ 每年。軍用約佔20%

資安市場

1,700

至2020年全球產值/ 每年

強固筆電(rugged laptops)

52

至2020年全球產值/ 每年

無人飛行器UAV

125

至2024年全球產值/每年。軍用市場佔其中75%。

軍用機器人

210

至2020年全球產值/每年。

☆軍用清淨能源

18

☆此為目前確定之軍用清淨能源需求。美國國防部至2025年,每年投資18億美元。

筆者自行彙整分析。

 

 

 

 

 

 

 

 

 

 

 

在國際經濟情勢持續低迷情況下,特殊市場的需求卻穩定成長。新政府若能善用前述利基與優勢,完善相關法令,並結合與各國的「政府採購協定」(GPA),將有極大機會為台灣產業開創新的出路,為重振台灣經濟注入活水。

 

(四)戰略防空作為防衛骨幹

空權的確保對於臺海防衛具有關鍵意義,但需考量相對資源的投入、現代軍事技術的發展,以及空權的要素包含「制空」、「防空」所共同構成。傳統的空權概念,是以空軍為主體,以空制空。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國軍事戰略勢必考量不對稱途徑,筆者認為美國式的空權概念,我國很難有足夠資源支撐,美式空權所需資源龐大,歐式空權模式更適合台灣,易言之相形之下北約的制空概念,則是較適合我國建軍投資的途徑。前西德面對華沙集團壓倒性陸空優勢,其野戰防空作為骨幹戰略,值得參考。主要考量為:

(1)    空權要素多元化,攻擊型UAV、新式防空系新統等,都給予台灣更多選項。

(2)    包括美軍在內,空對地精準彈藥射程約30km內,中程防空系統可有效壓制。(長程巡弋飛彈攻擊機動車輛不經濟)

(3)    先進防空飛彈具備多元攔截戰力,已被視為經濟有效的戰略嚇阻武器。例如美國於南韓佈署 THAAD,俄國於敘利亞佈署 S-400,已實質產生戰略效果,不再只是戰役、戰術層級的防衛系統。

(4)    德國決定採用先進「增程防空系統」(Medium Extended Air Defense System, MEADS)作為飛彈防禦,乃至「歐洲戰略調整」(European Phased Adaptive Approach, EPAA)骨幹,其著眼點就是建置新一代戰機的代價高昂,以守勢戰略而言,先進防空系統的效益較高。

(五)開發潛在防衛資源:

在有限的國防投資下,開創新的防衛思維,則我國有若干具價值的資源可以小成本創造防衛價值,並用以支撐「戰力保存」、持久防衛之目標。包括:

(一)戰力保存

台灣廢棄礦坑約390座,多在北北基,甚至北市信義區、南港、內湖都有大型礦坑。挑選地質合宜者,可以低成本修繕,獲得更多分散的掩蔽場所,增加第一擊的存活率與反擊能力。

(二)持久防衛

  1. 台灣煤炭蘊藏量約億噸,2,000年關閉生產時年產量約400萬噸,可評估重啟小規模開採,以備緊急所需。目的不在經濟收益,而在維繫戰略備用能源的即時可用性。
  2. 台灣每年廢棄食用油約35萬噸,依照生質柴油的轉化率,約可轉化為生質柴油約30萬噸。所謂生質柴油是經過轉酯化反應、中和、水洗及蒸餾等純化程序所生產出來的油品,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AME),且生質柴油廠造價便宜,但需政策、市場支撐。戰時可供軍用地面載具使用。[17](陸軍載具考量戰場存活,其發動機多為「多燃料」型,可使用不同熱值的液體燃料 ),對能源安全具有極佳助益。2013年底我國發生嚴重食安風暴,政府協調生質柴油業者加強回收廢食用油;但2014年5月卻宣布B2生質柴油的政策暫停實施,對我國生質柴油產業衝擊巨大。因此,生質柴油作為戰略能源,必須先穩固政府本身的政策,方有可能成功。
  3. 促進燃料多元化與能源安全。歐盟考量電動車售價,普及很長時間,LPG車可減少對石油倚賴,並協助減少溫室氣體,目前已有3百萬輛。我國在2007年時原本決定先行建置150座加氣站以開始推廣,但後來政府態度丕變,決議改投資電動車,政策又停擺。以科技發展角度分析,內燃機車輛在未來30年難以快速淘汰,這也是歐盟國家將其視為成熟過渡產品的原因,一方面可立刻減少污染、增加能源安全,二方面可爭取電動車技術更成熟且成本可為市場接受的轉型期。
  4. 依照能源局統計,全台灣公民營加油站 2,506家,數量龐大很難以空中打擊完全摧毀,依各站營業所需之庫存平均儲油約 16萬噸,可作為地面部隊、旋翼機之緊急補給用。可視為國軍重要的預備用油,但相關徵用的法令需進一步完備。
  5. 依照NCC統計,寬頻基地台合計 56,085座,也難以完全摧毀,各交換中心雖較為脆弱,但導入「橋接技術」則各基地台可保持區域通訊能力,可作為備用軍事指揮鏈路。[18](Link 16頻寬僅為200kb,3G以上電信網路之頻寬可有效作為備援,但需進行軍用帳號優先管制)

伍、結語:先為不可勝、台灣應是不沉神盾艦

「不沉航艦」是許多人對台灣防衛的期許,但考慮歐式空權模式、我國可投入的國防資源、軍事科技發展等實質條件下,「不沉神盾艦」應更適合形容我國未來軍事發展的可行模式。易言之,以軍備投資而言,台灣投資300億台幣,約可新造一艘派理級巡防艦、或10架 F16戰機,但可換得120組機動中程防空飛彈載具與600枚射彈(以「陸射劍二」系統為基準),且可配置在軍規載具、或軍民通用的標準貨櫃,以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運用彈性。或許可以有更佳的組合以創造更大戰略價值,但以小博大情況下,以低有限成本追求高「交換率」的核心邏輯則不會變動。

因此除前述的政軍管理、國防經濟,在核心的戰略規劃、戰力整備我國應發揮「小國善守」的新思維,先為不可勝,以創造時空縱深,增加防衛作戰的成功公算,方能確保最大利益。

因此需率先考量:

(一)  戰略防空:陸基防空單位、陸基機動中程飛彈系統,將是我國未來防衛因素中,最具成本效益的投資,可大幅抵消中共的空中優勢。因此應視為戰略骨幹,值得優先投資。此一戰略骨幹籌獲時間短、成本低,因此也可換取其他新系統研發、生產、配訓、服役戰力整備的真空期。

(二)  改變傳統空軍對空軍、海軍對海軍、陸軍對陸軍思維。「賽馬原則」,下駟對上駟,造價便宜的機動防空飛彈(下駟),消耗解放軍空軍(上駟),則海空軍可以長擊短。(海軍水面艦可在東部海面延伸防空縱身深,潛艦可延伸攻陸巡弋飛彈範圍,壓制共軍機場)。而實際上,中國軍用機場只是關鍵目標的選項之一,其他包括通訊、雷達站、兵力集中場站、等也是重要打擊目標,打擊重點不在完全摧毀,而是破壞其作戰節奏、失去協調性、組織性的攻勢,加上前述的戰略防空,則我國則有機會創造局部優勢。

(三)  國造潛艦,潛艦由於籌獲不易,自行建造已成為最可行的途徑。但潛艦的任務設定將影響其艦型設計,因此考量最大的投資效益,建議主要任務應設定為「巡弋飛彈」載台,藉潛艦特點,將陸攻巡弋飛彈爭取多方位的投射,以壓制共軍機場與其他戰略目標。次要則為對中國南海、上海等港反封鎖,可發揮圍魏救趙效果。

國際安全的轉變、中共新興投射能力、乃至美中領導人的轉換,未來十年內將使東亞或第一島鍊以西的區域安全架構重新洗牌。面對未來局勢,台灣相對資源有限,因此需以全新思維改革國防力量,就能在區域事務中發揮以小博大的關鍵角色,確保本身生存的權益並在國際事務中保持發言權。


[1]國別貿易報告--《2015年美國貨物貿易及中美雙邊貿易概況》(北京:商務部。2016年)。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index.asp?p_coun=美国

[2]IPCC, The Special Report onEmissions Scenarios.New YorkU. N., 2000. p. 4.

[3]Richard Brown and Sam Selvadurai. “Global conflict-future trends and challenges: towards 2030. ” Conference Report.West Sussex: Wilton Park. 2 March 2011. P.3.

[4]“US intelligence sees global water conflict risks rising.” Washington DC: Reuter.s. March 23, 2012.

[5]趙曉慧,「水庫喝飽了! 67年最嚴重乾旱可望解除抗旱轉為颱風防汛」,鉅亨新聞網。201561日。網址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50601/20150601085712407110112.shtml(瀏覽日:201563日)

[6]法新社電,「農民指澳洲旱災創下最嚴重紀錄」,2014128日。

[7]莊雅婷編譯,「美加州乾旱食物供應拉警報」,聯合報2015323日。網址:http://bit.ly/1GoWzsf (瀏覽日:2015323)

[8]聯合國新聞部,聯合國歐洲經委會:氣候變化將進一步加緊洪水、風暴等水相關災害」聯合國,前揭書,頁3

[9]IPCC, Climate Change 2014Synthesis Report. Ibid., p. 69.

[10]Global and Sectoral Aspect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 p. 6.

[11]UN news center, “Aid effort for drought-hit Horn of Africa must include long-term measures,”UN press (New York), 13 July 2011. Website: http://bit.ly/1Qv6zY0last visited Feb. 20, 2015

[12]蘇紫雲。台灣能源安全戰略:理論分析與模式模擬之檢視。淡江大學國際是物語戰略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6月。頁93-95

[13]本文部分觀點曾發表於「第13屆國家安全與戰略」研討會論文。(國防大學。2016119日)。

[14]行政院主計總處,中華民國87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http://win.dgbas.gov.tw/dgbas01/87ctab/87c130.htm>

[15]105年度國防預算增89億元」。(中央社),2015820日。<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508200281-1.aspx>

[16]行政院主計總處,「消費者物價指數與購買力換算」。<http://estat.dgbas.gov.tw/cpi_curv/cpi_curv.asp >

[17]台灣所謂130天戰備儲油,成品油僅佔44%,且大型練廠、場站、油庫易毀。

[18]3G以上頻寬,超越 Link-16網速,符合MIL-STD5133規範,可滿足C4ISR指管需求。

作者  蘇紫雲  為淡江大學整合戰略中心執行長

最近更新: 2017-03-17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