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8263
- 發佈:2017-07-17
執筆之際,香港特首選舉已經塵埃落定,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 (以下簡稱「林鄭」)以777票高姿態當選。較其他參選者,林鄭算是最遲宣佈參選入閘的一位,然而在沒有明確清晰的政綱下,她都可以以高票當選,其實社會一向都清楚特首人選最终都是北京欽點的那一位,提名期間輿論一直都揣測北京會屬意林鄭抑或另一位參選人曾俊華,直到林鄭從北京述職回来旋即宣佈有關香港西九文化區將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消息,並長期展示故宮珍藏,主流媒體及輿論頓時把這消息視為北京給香港的暗示(或明示),林鄭既是消息傳達者,對於促成這好事功不可沒,紛紛製造「共識」將林鄭說為特首選戰的「真命天子」。但「西九故宮」在香港所掀起的反响及爭議,顯示雨傘後社會的輿論角力之餘,更暴露市民對這個極小圈子選舉的犬儒及反感,更對林鄭當選後的管治認受性造成沉重打擊。本文試從媒體披露及創意反抗,討論分析故宮在香港政局以至公民社會帶來的文化政治啟示/ 政治意涵。
偽程序、欠諮詢
事緣林鄭在去年12月22日出發到北京前稱只出席特區故宮文化合作項目的儀式,對與北京簽署香港故宫博物館一事三緘其口 (完全沒有提及) ,但翌日突然宣佈與故宮博物館簽署合作協議,宣佈將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會捐出 35 億,資助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長期展示故宮珍藏,預計 2022 年落成。消息本身突然之餘,遂引發社會廣泛迴響爭議,因為由撥地興建故宫,到資金来源,以至設計及策劃整個展館等都必需牽涉一個過程,而涉及如此大形建築更有廣泛嚴密諮詢程序。自林鄭「公佈」這決定後,社會才陸續「發現」,就撥地問題,原來15年6月,西九董事局已經在「檢討」有關用地用途,到10月完成,認為可以不用建大型表演場地;而差不多時間,同年9月,北京故宮「主動」向林鄭提出,在香港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事情的湊巧,表面上完全符合「程序」,但在原初的規劃中,這塊地因地點較偏遠,故用作表演藝術用途,可吸引人流。現突然改為博物館,無助於推動人流,更反映政府計劃的朝令夕改,受北京指令把故宮空降於西九。[1]其次,就博物館的設計及規劃,據香港網媒《傳真社》(Fact Wire) 早前報道,早於去年6月,國際知名建築師嚴迅奇已經獲聘參與文化博物館計劃,即所謂「PROJECT P」。林鄭對此非但沒有否認,更承認是自己率先接觸嚴迅奇,聘請他做「前期顧問」報告。原來,根據西九管理局的指引,只要顧問費不多於500萬,顧問合約就不需董事局批准。先偷步以程序規限內的金額請嚴迅奇做前期研究,到研究做完後,「剛剛好」董事局可以聘請他正式做建築顧問,然後「剛剛好」港府就和北京故宮簽了備忘錄。類似的大型基建及文化項目必須經過招標程序,確保過程透明,沒有私商授受的情況。林鄭為政府官員多年,對此等「程序」暸如指掌,而林鄭在這些程序上取巧的原因,有評論指,是為延續梁振英管治下與一些財團及金主合作,籍以爭取他們的支持,也順便向中央交功課,以證明自己在推動國情教育和中華文化盡心盡力。[2]
故宮的國族符碼的暴力
問題在既然邀得國際級設計師負責故宮項目,又何須這樣保密行事?林鄭解釋說保密是為了「避免尷尬」。此語道盡背靠北京、欠缺認受性的特區長官的技術性官僚意志:北京想為慶祝香港回歸廿年而把故宮這「國宝」送給香港作為「恩賜」,但想繞過繁複的行政程序,更重要的,是避免雨傘後備受批評的特區政府再製造「政治炸彈」。自處為只能詮釋主子意欲的特區政府,就只能以非理性去邏輯的詞彙作辨解。北京紓尊降貴的施恩心態,被正在北京述職的行政長官梁振英說得清楚,形容「合作」是慶祝香港回歸廿周年「最好最大的禮物」。他又指,「北京故宮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在香港建造「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以行動證明特區政府對文化藝術的高度重視」。他認為,香港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到過北京故宮博物館參觀的香港人,都「為中華民族感到自豪」。」[3]明顯地,「故宮」降落於西九,負着歷史、文化,及政治任務,以文化為名來統合香港人薄弱反叛的國家民族情感為實。回歸廿年以來,港人的中國人國族認同未有顯箸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趨勢。據港大2016年所做的一項民研顯示,相對於去年6月,特別年輕巿民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感由7.7分升至8.1分,但「中國」的身份認同程度,今次就跌至最低的4.6分回歸以來新低。[4]在回歸廿年作出此舉惜,正好為北京製造契機,也是一種宣揚掘起大國的國體。
西九作為文化民主性的角力空間
特區的尷尬,亦在於其平衡動作 (balancing act),要應付社會自雨傘運動後對梁振英政府施政失誤的強烈不滿,尤其在西九這燙手山芋問題上。「西九文化區」在2000年代初出爐時,已經成為政府、發展商,以及挾著日漸濃烈本地意識的文化藝術界爭議之地。文化區的整體設計藍圖,最初大興諮詢,結果卻變成「單一招標」,涉有「內定」之嫌。所謂「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政府最終交由地產商承辦,市民憂慮這種模式衍生很多問題,部分更是難以解決。其一,地產商既是私人機構,以盈利為最高目標,自然會盡量爭取西九龍計劃中的地產收益,如此,區內的文化發展是否要讓步?此會否破壞文化環境及氣息?[5] 除硬件外,文化區應包含甚麼軟件,更令文化界人士詬病。政府對甚麼有代表性的藝術應該被包括在西九文化區内的想像,都局限於西方箸名的博物館上,如考慮採纳法國龐比度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 等藝館概念設計空降於西九,又或仿效不少國際城市,例如倫敦、紐約、法蘭克福,以至東京的M+藝術區 (Arts hub) 理念,幫助打造香港為同類的國際文化都會。不少學者都批評,此乃重複顯示特區政府仍停留於「被殖文化心態」,忽視甚至不屑好些民間衍生的人民文化,如粵劇和電影得到了民間的認同,發展蓬勃,產生了很多經典作品與影響深遠的藝術家。又如國學、哲學、文化政治評論、文藝創作與不同文化互相翻譯等的文化活動,也帶動了富有生機的香港出版業、報業與文化雜誌界,跟其他中國大城市比較也旗鼓相當,所以,香港也曾經吸引文化創作人到這裡成立她們的創作基地。一些藝術工作者甚至抨擊,政府這種由上而下,欠缺諮詢及透明的決策方式,忽視西北文化區應有的定位,就是表揚本地藝術工作者及提升本地藝術素養、創作及教育的場地。他們成立民間聯席,呼籲「民主參與文化」,就是要從無民意代表的官僚體系中,爭取一個更公開公平的民主參與程序,因為文化規劃應該由下而上的官民合作的過程,也是體現香港政治與政策民主化的重要里程。[6]
文化反抗空間?
其實,要規劃一個地方的文化區,挾着多元、複雜以至存在矛盾的考慮:在軟件上怎樣包含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又要表現對國際上不同文化的開放及兼容,好能提升民眾的藝術素養;既要規定一定的空間作恆常展覧及表演用途,又要保障規劃中有不少用来作培育本地藝術的工作室,適合不同年齡,背景的人士的教育空間,以至近年在藝術場館流行的M+概念,乃將開放空間,讓公眾能自由互動地表達及發揮創意的地方。在香港,因「地產霸權」的盛行而將西九的定位集中在硬件上(例如興趣多少屋苑、商場及酒店),及把文化與商業混淆;再加上西九座落於尖沙咀海傍,更是備受爭議的廣深港高鐵終站,故西九文化區亦將被地產商主導的西九董事會打造為重點旅遊區。包括有文化界成員的西九管理局名義上是籌劃文化區的最高決策者,但因對香港藝術文化政策欠缺一套長遠願景而失之交臂,或淪為政府及地產發展顧問的應聲蟲。
本來,故宮珍藏深具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設置於西九,對於增加香港以至外地遊客對其認識又欣賞,甚至為港人提升一點中國歴史的認識,也是值得一看。但姑勿論背後原因為何,這種欠缺諮詢的做法,將好事變壞事,自毁官民協作的文化民主空間。而林鄭本人更是這種手段的表表者,由2005年天星碼頭被清折而後重置,其身為發展局局長,挺身為政府的粗劣諮詢過程護航,奠定其「好打得 (強悍)」形象,而事件亦展開香港為文化保育抗爭的新社會運動一頁。而近年,以行政主導為名急就章的做法已愈「常態化」,由機場2009年高鐵的興建,第三條跑道的融資模式、劉江華的「撥款事件」,到今天興建故宮博物館,預示港府傾向用繞過諮詢程序,或減少透明度的方法來處理公眾資源;只要經過「合乎程序」的方法,就可以自決自行。
在一眾爭議聲中,林鄭徐徐宣佈成立補回為期6周的「諮詢」,但被好些文化界人士批評為假諮詢,因主要不滿諮詢有預設立場,因此無法討論應否興建故宮博物館及其選址問題。另外,西九故宮缺乏專業的文化考量,其定位及性質現階段仍然模糊。文化界要求將西九故宮計劃推倒重來,重新就此事諮詢公眾及文化業界。現林鄭既已順利甚至高票當選,也就是說她必需兌現對北京的承諾,對於這些文化界團體的素求,似乎也會按其一貫作風,敷衍了事。,面向七月林鄭上任後,她一方面為了答謝那七百多少圈子選委的一票而要履行的承諾,但面對民眾她則是低民望的長官,要應付及安撫日漸強大的後雨傘公民社會,甚至日漸濃烈的本土主義。這空降的故宮,將為林鄭的管治埋下炸藥,亦可能標誌着北京籍着林鄭的強悍處事方式,踐行「去民主化」的專權管治時代正式來臨。(3784字)
[1]「林鄭月娥和她的程序偽術」, 立場新聞,2017/1/10 — 20:31
[2]林鄭團隊連環出現公關災難,原因何在?HK01, 2017-01-11 10:02
[3]「梁振英:故宮館提升港人文化生活質素 諮詢後不能議而不決 要向前行」,立場新聞,2017年4月7日
[4]認為自己是「廣義中國人」,即自認「中國人」或「香港的中國人」的比率,更跌至8.5%. 刋自立場新聞,港大民研:18至29歲青年對中國人身份認同 創97後新低, HK01,2016/6/21
[5]「文化混地產混合變混亂」,Hong Kong Economic Times,A02 | 要聞 | 社評 | 2003-10-18
[6]「[代貼]司徒薇:西九龍文化區的民主想像」,小西箸,香港獨立媒體,2005-10-13 http://www.inmediahk.net/node/74879
作者 梁旭明 為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