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StockSnap 79A4E09475

前言:

某種程度而言,2017年的歐洲是選舉的關鍵之年。在經歷眾所矚目的荷蘭以及法國總統大選結果,以及其背後所代表的左右路線之爭之後,即將登場的另一個重頭大戲就是預計在今年924日舉辦的德國大選了。這次的選舉,不僅僅關係著現年62歲的梅克爾個人第四次挑戰總理大位能否成功連任,同時也是德國以及歐洲在歷經了因擾攘不休的移民政策事件所導致極右勢力的快速成長後,德國民眾對於國內未來路線的一次重要表態與檢驗。德國身為歐洲龍頭之一以及梅克爾作為歐洲最為重要的政治意見領袖,也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這場選舉的結果,勢將進一步地影響到歐洲地區的未來走向。

紛擾與不確定的由來

2015年難民潮爆發以來,現任總理梅克爾原本因人道主義的表現以及擁抱大量難民的開放態度得到了來自國內外眾多掌聲與讚賞。然而,在歷經多次難民以及新移民所造成的重大治安和社會事件之後[1],聲望即出現逐漸下滑之勢。同時太多的難民導致可能﷽﷽﷽﷽﷽權的焦慮與蠻橫﷽﷽﷽﷽﷽﷽﷽﷽﷽﷽﷽﷽﷽﷽﷽﷽﷽﷽﷽﷽﷽﷽﷽﷽﷽﷽﷽﷽﷽﷽,時,為安頓眾多湧入的難民[2]使得德國民眾對於突然接受太多的難民恐將導致大增國家財政支出以及嚴重衝擊治安狀況而怨聲四起。連黨內同志都對梅克爾這系列“政治正確”的措施大加撻伐。另一方面,2013年新成立的德國另種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 AfD),與此同時,打著反對歐元、減少難民資助等主張,吸收許多來自原基民盟(CDU/CSU)以及社民黨(SPD)的支持者。並在2016年的多個州議會大選中獲得突破性的成長,使得梅克爾不得不正視對於難民以及移民政策缺失的調整與補救。

2016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歐洲來說,充滿了不安以及劍拔弩張的氣氛。2017年舉行的荷蘭以及法國的大選結果,最終均由留歐派獲得勝利,多少使得右翼勢力急速擴張的支持趨勢受到頓挫,歐洲政體氣氛也隨之暫時顯得較為和緩。但對於梅克爾來說,是否就如吞下定心丸了呢? 2017年年初時,其所代表的執政黨CDU/CSU的最大對手社民黨推出了甫辭任的歐洲議會主席的舒茲(Martin Schulz)為黨魁兼總理候選人作為挑戰。來勢洶洶的民調數字一度使得輿論均認為梅克爾的連任之路困難倍增。接下來,雖然在2016年的柏林州議會競選中,梅克爾所屬的政黨遭到敗北的打擊,但是2017年以來,主要的三個州議會選舉的結果尤其是以收受難民為最大宗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Nordrhein-Westfalen)[3]在五月的選舉結果最受矚目。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為德國人口眾多的第一大州,長期為反對黨SPD的大本營,同時也是其現任黨魁舒茲的家鄉。但在此次州議會選舉,最終卻是由CDU拿下險勝。這個結果對於梅克爾來講,這一關鍵勝選,不啻是一劑強心針!同時,由多個不同機構所做的民調均顯示[4]9月的國會選舉結果預期將同時是梅克爾自2005年以來第四度連任的勝利宣言。

本次大選的基本預測與評估

本次德國大選預料仍舊是黑(CDU/CSU)與紅(SPD)的對決,其他政黨如綠黨、右翼的AfD黨、親商派的自由民主黨(Frei Demokratische Partei, FDP), 左派的左翼黨(Die Linke)等等雖然都達到5%的基本門檻,但是皆無力與紅黑兩大黨抗衡。由於近年來德國大選都無法產生一黨獨大的狀況,因此各黨派間的合縱連橫勢必又將會是重要的政治角力戰場,同時也是若梅克爾順利當選後,執政方面必將審慎思考的重大決定之一。

曾經一度颳起政壇旋風的SPD黨魁兼總理候選人舒茲,因為被爆出大量浪費公帑,圖利親信等嫌疑導致聲望和支持度下挫。此外,選戰中最重要的仍舊是該黨能夠端出什麼政策牛肉和願景給選民仍才是得票率最主要的關鍵。以下除將敘述主要兩大政黨的政策主張以外,也將對近來發展迅速的AfD的政治主張納入評估,藉以一窺德國大選後可能的政策路線走向。

由於近來的多個機構民調以及89號新出台的亮點周刊-RTL電視台(Stern-RTL)聯合民調皆顯示,如無意外將由梅克爾所領導的CSU/CDU贏得大選,但是總席次將可能會面臨微幅的下調。預料比起上次大選大約下跌2%左右的得票率。緊追在後的是SPD。兩者的得票率預估將會有12%-15%左右的差距。FDP以及AfD的得票率則可能不相上下,估計約為7%左右。其他政黨的得票率預估將會更低一些[5]。因此如果沒有其他足以影響選舉的重大事件突然發生的話,大選的結果可說是已大致底定了。那麼在歷經2015年、2016年以來歐盟各國諸多紛擾,難民危機以及歐洲路線之爭的風風雨雨之後,甚至一度總理寶座遭到明星對手威脅的梅克爾究竟是如何挽回了民眾的諒解與信心呢?

2005年梅克爾登上德國總理之位以後,其政策路線一直相當穩健,德國的經濟狀況和就業率等也維持得不錯,因此能連任三屆總理並非偶然倖致。雖然在本次的任期內遭到最大的批評,是來自其大開德國大門的難民政策。但是在她公開承認政策確有錯誤並即刻採取補救措施之後,由2017年以來的州議會選舉結果來觀察,確實已經收到了止血的功效。且自2016731號起《融合法》(Integrationsgesetz)的頒布,以及20171月的《融合法》新修正案施行之後,透過解決難民居住以及就業方面的問題,並採取幫助難民盡快融入德國社會的種種措施,希冀能達到和緩難民問題爭議並收穩定德國國內社會的功效。綜觀梅克爾為何執意施行“歡迎難民”的政策,其內涵包含了有:

  1. 德國自二戰後以來身為收受難民以及新移民的國家所體現的人道精神以及德國冀求的人力資源補充(但本次的難民歡迎措施中,人力資源的需求並不是主要原因與考量),難民除了在德國能得到庇護處所之外,尚且能獲得一定的金錢資助(每月約325歐元)以及安定生活的就業輔助。
  2. 依照國際公約如《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以及《日內瓦難民公約》等之規定而接收並安置難民,善盡身為公約簽署國的義務。
  3. 從國際政治上,促進團結歐盟:僅德國單一國家當然不可能獨自收受眾多來自中東多國飽受戰火蹂躪而源源不絕的難民。因此,唯有透過歐盟這一集結眾多歐洲國家的力量才有可能承受緩解這一危機。然而,眾多的難民帶來的不僅是治安問題,同時也代表了國家稀缺公共資源的大量支出。身為經濟基礎強健的德國尚可勉強支撐,但其他國家對此的態度則未必能夠與德國一致。匈牙利、羅馬尼亞等身為首當其衝的難民邊境國家,一開始就持反對態度。而其他支持德國做法的國家如瑞典、奧地利等國也因此和其他持反對態度的國家之間產生了不少嫌隙。同時,隨著事態的發展,許多國家紛紛收回當初的響應,並對難民開始有所限制之後,難民問題漸漸變成“德國的問題”。
  4. 退休生活方面:免於貧窮、穩定的退休金保證,退休年齡維持67(相對於此,CDU則主張延遲到70)
  5. 教育方面:提供國民從公托到大學的免費教育,以及設立更多全日制學校和技職學校。
  6. 勞工市場方面:提倡勞工薪資的性別平等、就業市場的條件改善,以及提供更多職訓培養。
  7. 家庭方面:從稅收上減少家庭負擔,同時單身者所得稅的起徵額將會調高。
  8. 歐洲及國際問題方面:主打和平以及環保路線,打擊貧窮飢餓以及維護人權等普世價值。

雖然梅克爾努力不懈的取得了歐盟部分國家的支持。但與此同時,德國國內的情況卻隨著時間和難民數字的增多形成有如壓力鍋般的緊繃氣氛。輿論之間關於難民政策的辯論也益發激烈。而就在此時,AfD的勢力隨著打出右翼甚至極右翼的國族主義大旗而獲得擴張,吸收了不少因對於梅克爾難民政策感到失望不滿的原CDU/CSU支持者[6],以及對於監督執政黨不力感到失望的原SPD群眾的支持。

2017SPD推出了其總理候選人舒茲,原本的高人氣甚至引起了一陣舒茲旋風(Schulz-Effekt)SPD的政策向來屬於中間偏左路線,強調公平正義與福利國的精神下,此次大選的主打[7]為:

然而,這些政策主張雖然聽起來立意良善而美好,但其實新意不多,且其政策細節不明朗,以及最重要的支持這些政策的相應的財務及財源規劃及相關措施(如上述主張大舉進行各類公共福利支出,但同時卻又配合減稅,並不符合穩健財務的財政邏輯)等等卻付之闕如。使得民眾對於這些政見內容抱持著高度懷疑的態度。再加上舒茲本人在擔任歐洲議會主席期間的爭議事件以及就任黨魁時間尚短,時間緊迫之下,選民對其尚未熟悉即面臨領導輔助各州選舉以及國會大選此一重擔所導致的力有未逮,並且面臨對手是連任三屆且甚有好評的梅克爾,料應也是舒茲旋風快速冷卻的原因之一[8]

另一方面,隨著譴責2015年以來梅克爾的“歡迎難民政策”所造成的治安惡化等諸多問題而不斷趁機藉此擴張勢力的AfD,則是在2016年的選舉中大有斬獲。包括柏林州議會選舉,特別重要的,尤其是在梅克爾的故鄉,梅克倫堡-西波美恩邦(Mecklenburg-Vorpommern),以及薩克森-安哈特(Sachsen-Anhalt)等五邦選舉中皆大獲全勝,並在全德16個邦中取得10個州議會擁有席位的成果而引起廣泛的注意。雖然之後其成長速度因為難民問題的和緩以及內部路線鬥爭問題[9]而有發展趨緩的情況,但根據預測,此次應該也能拿下與FDP相當的得票率。但成立短短四年的新政黨竟成長如此之快速,仍是相當令人側目。這或許顯示了歐洲的右翼勢力,包括德國在內,在適當的機會下仍很有可能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整個歐洲。也因此,荷蘭法國以及本次的德國大選結果分外受人關注。審視AfD的政治主張可以發現其實立場相當保守,例如反對歐洲一體化,反伊斯蘭,同時也反對德國接收難民以及主張增加對移民的限制,呼籲抵禦外來文化的入侵並且主張維護傳統家庭的價值與形式[10]….等等。其實不難從其上述的主張中看出這些都是從目前歐洲選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出發的保守主義觀點。其透過訴諸情緒、簡明的政治宣傳以及激進的主張,從而能迅速獲得民眾的認同,在當前的歐洲政治氣氛下,並不是一件太過困難的事情。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初高舉的國族主義和保護主義大旗,以及諸多對於外來移民的不友善言論,也在難民問題獲得緩解之後,因其近似納粹的政治主張和右翼的形象引起德國民眾對於1930-40年代那段值得警惕的歷史教訓的反思與警醒。雖然目前的發展受到來自內外部的阻力,但如果本次選舉能夠順利進入國會,其動向仍是必須保持密切注意觀察的。

結語

這兩年來許多國家的大選結果常常讓人跌破眼鏡,許多總統/總理當選人的主張或是言論都展現較為激進而訴諸群眾情緒的一面,並順利獲得選民青睞。歐洲近年的情況也不遑多讓。奧地利,荷蘭,法國等多個國家的右翼政黨候選人都差一點就順利當選。雖然德國的右翼勢力在德國民眾還牢記歷史慘痛教訓的情況下尚沒有成長擴張到如其國家一般的足以挑戰執政權之狀況,但也仍必須謹慎小心與高度警惕。雖如無意外,梅克爾理當能順利連任。而且,其就算必須和其他小黨合組聯合政府,基於政治判斷與價值信守,選擇和AfD合作,迄今也仍是不可能的選項。但德國不可能一直是由這位穩健的鐵娘子當政。隨著英國退出歐盟,以及歐盟近年來其他會員國各自的問題所導致對於歐盟的信心危機,身為在歐盟具有領導地位的德國,其領袖將會承擔扮演帶領歐盟走向如何的未來的重要角色。這一責任,必然是當選人未來的重大政治責任之一。


[1]比較知名且嚴重的事件為2016年元旦期間在科隆火車站發生的多次性騷擾和()攻擊事件,嫌犯人數眾多又多為新移民/難民引起社會憤怒。在德國其他大城市也發生類似案件。 http://www.zeit.de/gesellschaft/zeitgeschehen/2016-01/koeln-nordafrikaner-kriminialitaet-polizei

[2]德國官方統計2015年來到德國尋求庇護的難民約有89萬人,但2016年至今難民人數已經下降。http://www.bmi.bund.de/SharedDocs/Pressemitteilungen/DE/2016/09/asylsuchende-2015.html

[3]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自2015年以來都是收受難民人數最多的州。https://www.bpb.de/politik/innenpolitik/flucht/218788/zahlen-zu-asyl-in-deutschland

[6] AfD吸收的支持者中根據ARD所做的統計,大部分是來自原CDU/CSU的支持者,其他才是來自SPD以及左翼黨的原支持者。https://bundestagswahl-2017.com/afd/

[7] SPD的主要政策主張來源可參考SPD的官網: https://www.spd.de/

[9]該黨前主席之一的佩特里(Dr.Frauke Petry)據信是因為和黨內其他人士,如創黨元老之一的高藍德(Dr.Alexander Gauland)因為是否與大黨合作的路線問題而辭去黨主席一職,並宣布退出大選。

[10]其詳細的政治主張可以參見AfD官網上的政策白皮書: https://www.afd.de/wahlprogramm/

 

 

 

 

 

作者 陳蓓 為德國科隆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生

最近更新: 2017-09-28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