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9189
- 發佈:2017-10-03
不到半年前,梅克爾(Angela Merkel)長達12年的德國總理任期看似將在今年秋天劃下句點。自前歐洲議會議長馬汀・舒爾茲(Martin Schulz)宣布將披上社會民主黨總理候選人的戰袍以後,德國政壇突然刮起了一陣舒爾茲旋風,選民對這位長期遠離德國政壇的新挑戰者充滿好奇、寄與厚望,社會民主黨的民調也因此跟著水漲船高,在今年三月底時甚至與梅克爾所屬的偏右保守黨團民調差距僅兩、三個百分點(見下圖)。不過距離德國聯邦議會大選僅一個多月的現在,舒爾茲風潮有如曇花一現,梅克爾第三度連任德國總理的事實看來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圖一:自2013年聯邦議會大選以來德國各政黨的民調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舒爾茲強勢回歸
社會民主黨在年初時推派舒爾茲取代德國副總理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擔任該黨總理候選人的決定,雖然有些意外,但考慮到兩項因素,許多政治觀察家都認為其實不失為一步好棋:首先,由於長期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發展,德國民眾對舒爾茲相對陌生,選擇一位帶有「新面孔」的政治老手對比已經在位統治德國12年的梅克爾,社會民主黨將能夠吸引到已經厭倦梅克爾的選民,提供一個建設性的選項,而不是放棄投票或是投給極端政黨以示抗議;另外更重要的是,社會民主黨共組聯邦政府的事實使得黨內領袖如嘉布瑞爾沒有立場可以批評過去四年政府施政的缺失,但舒爾茲的局外人身份反而讓他能夠比較沒有顧忌地批評梅克爾政府所推行的政策,有效拉開距離,展現自己與梅克爾的不同之處。
舒爾茨在德國政壇長期缺席,一方面是他競選期間的一項優勢,但另一方面也不禁讓人為他作為總理的治理能力打上問號。有鑑於此,舒爾茲初期的競選策略就是讓選民知道,長期不在國內的他其實也非常了解德國人民所關心的內政相關議題,例如經濟利益分配、國家安全、福利政策等。本次競選舒爾茲打著「社會公平正義」的旗旐,承諾將對富人增稅、低收入者減稅,要擴大對年長者的失業福利,及取消無期限的臨時工作契約、打擊逃漏稅等政策,希望縮小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德國社會,吸引傳統左派工人選民回歸支持。而對比梅克爾堅持政府零赤字、公共債務結構穩健的財政政策,他則認為德國政府應該在整體歐洲景氣不佳、但是利率維持低檔的時候勇於增加更新基礎建設、教育跟研發上的投資,甚至提議國家預算應該有強制且固定比例的公共支出,因為只有持續不斷的投資才會帶來穩定的經濟成長動能。
近期舒爾茲也開始主打他的強項:歐盟外交牌,七月中接連拜訪法國、意大利元首討論未來可能合作的議題,不讓最近幾個月頻頻在國際舞台上露臉的梅克爾專美於前。而在歐洲議會打滾超過二十年的豐富經驗,讓舒爾茲比一般德國政治人物都還了解歐盟組織運作,也更了解歐盟作為區域整合標竿,在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上的重要性為何。舒爾茲頻頻在競選期間聲明自己是「堅定的歐洲人」,認為只有歐盟會員國加強合作才能共同解決更多棘手的跨國問題,像是全球氣候變遷或是俄羅斯未來可能的侵略等。在歐元區改革的議題上,舒爾茲也展現出比梅克爾更大的野心,除了認同法國總統馬克宏所提出例如建立歐元區共同預算、歐元區財政部長的改革項目,舒爾茲也同意歐元區內進行某種形式的風險共同承擔,以完成建立歐洲銀行聯盟的最後一塊拼圖:共同保險制度。他甚至認為在歐元區會員國間建立財政移轉機制是穩定歐元體系的必要之舉,但這是梅克爾所屬的保守黨團目前還無法接受的統合程度。
一個人的華爾滋?
不過面對舒爾茲來勢洶洶,梅克爾顯得從容不迫,畢竟在英國脫歐、美國新總統獨善其身的對外政策,以及恐怖攻擊在歐洲頻傳的國際局勢下,人民更加渴望穩定的領導,因此梅克爾所屬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 CDU)今年的競選策略,就是強調該黨長久以來代表法律跟秩序的精神。相較於舒爾茲,梅克爾並沒有過多的競選活動或是政見演說,她今年的競選口號 “Stronger Europe for a stronger Germany”只是模糊的承諾選民一個更加安全、強大且繁榮的德國,而未提供太多細節。這樣看似消極被動的競選節奏雖然讓舒爾茲得以不斷攻擊梅克爾陣營沒有紮實的競選政見,但民調卻顯示這樣的策略非常成功,畢竟在一個富裕、國際影響力日益上升的國家中,鮮少有比穩定還重要的特質,現在的舒爾茲就像是在黑暗中獨舞,找不到對手。
而為了讓舒爾茲沒有攻擊她的明顯著力點,梅克爾更是聰明地在競選期間解決了德國同性婚姻的爭議 –一個長期讓社會民主黨和基督教民主聯盟對立的重大議題。在一次訪談中梅克爾不經意地鬆口說出同性婚姻合法化與否,應該依照聯邦議會議員的個人良知判斷,這番談話等於是放棄使用黨鞭約束黨員的投票,也因此社會民主黨馬上聯合在野的綠黨以及左翼聯盟(Die Linke, DL),迅速提出同性合法結婚的議案,並在現任議會休會前的最後一天表決通過。表面上看起來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對梅克爾所屬保守黨團一大打擊,但事實上根據一份民調顯示,梅克爾的支持者中已經有超過七成的民眾認為同性伴侶應該跟異性伴侶擁有一樣的婚姻權利,因此梅克爾可以說只是順水推舟,一方面順應選民意願,一方面減少一項舒爾茲競選的攻擊武器,梅克爾輸了面子卻贏了裡子。
眼看選前兩人民調差距逐漸擴大,舒爾茲陣營似乎慌了手腳,利用今年上半年度進入歐洲的難民數字又開始上升的數據,逮住機會重新打出難民牌,抨擊梅克爾2015年在歐洲難民危機高峰時所採取對難民展開雙臂的政策欠缺完整考量,將對難民本身和德國社會造成傷害,希望能將梅克爾捲入戰場。但許多觀察家和一些社會民主黨員卻認為這是一個危險的賭注,因為其實梅克爾政府後續有及時補強配套措施,例如增加對地方政府收容難民的金錢和物資補助、通過法律加速政治庇護申請以及非法移民遣返回國的審查程序等,讓德國人民相信難民移入雖然無睡不小,但狀況已經受到政府控制,該議題也因此逐漸消失在輿論媒體中。另外,身為聯合政府的一員,社會民主黨在2015年其實也支持梅克爾接受難民的決定,若有任何問題他們同樣責無旁貸,而舒爾茲近期所提出的改善政策建議其實也跟過去兩年梅克爾所執行的政策大同小異,舒爾茲將難民議題重新搬上檯面,或許只會拉抬反移民政黨 − 德國另類選擇(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 AfD)−的聲勢。
舒爾茲風潮消退、牙買加同盟?
除了找不太到攻擊梅克爾的施力點外,今年以來連續三場地方選舉的失利也重挫了舒爾茲與社會民主黨的選情,特別是失去德國人口最多的北萊茵西伐利亞邦(Nordrhein-Westfalen)更是沈重的打擊,該邦傳統上是社會民主黨的票倉。這樣的結果似乎反應出德國人民儘管樂見新面孔舒爾茲的參選,但他所提出的政見卻還不足以吸引他們手中的選票,除非梅克爾的執政團隊在最後競選衝刺階段出現重大失誤或是醜聞,否則隨著選舉日越來越近,舒爾茲看起來也離總理的寶座越來越遠。
根據目前的民調顯示,儘管梅克爾會連任總理成功,但基督教民主聯盟與姊妹政黨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Christlich-Soziale Union in Bayern, CSU)所共組的保守黨團仍無法單獨在聯邦議會取得多數,勢必會需要其他政黨的協助以組成聯合政府。筆者判斷,過去已經和梅克爾合作過兩次的社會民主黨在本次選舉之後雖然還是第二大黨,但應該不再選擇共組大聯合政府,否則永遠都將活在梅克爾的陰影之下,無法取得執政的主導權,社會民主黨必須放棄中間路線,重新找回左派選民支持才有挑戰總理寶座的實力。若考量到本次德國另類選擇黨也可能會順利進入議會強奪席次,保守黨團除了傳統盟友、親商的自由民主黨(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 FDP)之外,或許還會需要綠黨的協助,好消息是德國綠黨在近日的黨團大會上已經釋出善意,表示願意與梅克爾的保守黨團、親商的自由民主黨(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 FDP)合作,組成「牙買加同盟」(因為三個政黨的代表色分別為綠色、黑色與黃色),假如一切順利,這將會是三個政黨首次在聯邦層級的合作。只不過綠黨也要小心他們可能連得票率要達到進入聯邦議會的5 %門檻都岌岌可危,原因在於綠黨對於本次選舉重要的兩項議題:如何解決難民問題跟恐怖攻擊所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都還沒有明確、一致的立場。例如一方面說並非所有難民都可以留下來,帶同時又說他們會捍衛尋求政治庇護者的基本權利,讓綠黨支持者無所適從。
歐洲改革勢在必行
不過不管未來與梅克爾合作的共同執政黨是誰,可以確定的是梅克爾在她的第四個任期肯定會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聯手重啟歐洲統合的引擎,這點可以從她的競選口號,以及近幾個月的發言看出端倪。“Stronger Europe for a stronger Germany” 一方面呼應了舒爾茲親歐的立場,顯示出梅克爾也是歐洲統合堅定的支持者,另外其實也是在為日後連任推行歐洲改革預告。梅克爾今年5月參加完北約與G7會面之後,在巴伐利亞一場啤酒活動中提到「歐洲不能再依靠美國,歐洲必須靠自己」,並在德國近波羅的海城市欽格斯特(Zingst)的一場競選活動中也提及「英國脫歐跟美國當前的政策改變了她對歐盟的認知」,這兩次的談話內容都凸顯出她或許認為推動歐盟、歐元區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所以不斷替德國民主打預防針,但是到底選舉過後會有多大程度、多快的歐洲改革,還是必須取決於梅克爾日後聯合政府的夥伴,以及歐盟其他會員國的意願。
作者 徐曉強 為巴黎政治學院歐洲事務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