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StockSnap T4ON307LSL

一、前言

資訊安全不只是技術層面,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假新聞」(fake news)、「假資訊」(disinformation)等錯誤訊息得以快速複製傳播,重新形塑國內與國際議題的輿論戰場。在全球威權政治復甦與中國崛起的背景下,威權政府得以用細緻的手法介入本國與外國輿論,藉此謀求地緣政治與經濟上的優勢;對臺灣而言,如何提高國內與亞洲鄰近國家的媒體識讀能力並維繫健全的公共領域,攸關臺灣的核心國家利益。面對迅速變化的新興輿論戰領域,臺灣應擬定明確的戰略目標並且強化相關論述;對外更應推動各類培訓工作坊與經驗交流機制,與亞洲各國政府及公民社會就「假新聞」與「假資訊」防治議題,建立多重管道的合作關係。

在鄰近的東南亞地區,媒體與言論自由保障尚未成熟發展,「假新聞」與「假資訊」的氾濫造成多層次的隱憂:國際輿論角力中,中國得以透過錯誤資訊的散播,就南海主權等爭議在國際輿論取得優勢,亦或是針對各國爭議性議題製造混亂訊息並加劇社會對立,形成社會大眾對民主體制的不信任;在國內政治的層次,「假資訊」有時成為各國威權政府與極端組織用以操縱輿論的利器,然而「防治假新聞」時而又成為威權政體打壓異己與壓縮言論空間的藉口,形成國內外訊息虛實交錯、真假難辨的複雜輿論地景。

二、「假資訊」的冷戰系譜

「假新聞」(fake news)屬於2016年以來受到高度注目的詞彙,然而西方國家對於「假資訊」(disinformation)的關注可以追溯至1950年代對於蘇聯輿論戰術的研析。前者泛指近幾年因商業動機所發佈的聳動消息,藉由衝高「內容農場」網站點擊率而賺取利潤;後者則源自於蘇聯情報機關所使用的輿論戰術「dezinformatsiya」(дезинформация),係指國家機器為了影響輿論而刻意散播虛假訊息。[1]

然而,兩者之間的界線有時無法清楚劃分,例如部分「內容農場」網站為了衝高點擊率而散播虛構的政治醜聞;另外,不論是利潤導向的「假新聞」或是戰略意圖的「假資訊」,皆有可能破壞理性對話的環境,加深社會的對立與不信任。

蘇聯散佈「假資訊」經典案例為「感染行動」(Operation INFEKTION),其於1980年代捏造愛滋病由美國政府所創造的謠言。在這波輿論攻勢中,蘇聯首先於1983年在印度的平面媒體捏造一篇虛構的投書,內容指稱愛滋病是美國五角大廈研發出來的生化武器;接著蘇聯政府又請一位東德科學家偽造學術研究,號稱愛滋病由兩種不同的病毒混合而成。這些捏造的文獻,幾年後經過蘇聯陣營於全世界各地的報章媒體反覆引用、相互強化,散佈對美國的不信任和反美情結。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長期關注俄國資訊戰的分析師尼莫(Ben Nimmo)指出,當代俄羅斯繼承蘇聯「假資訊」戰術,在輿論戰採取「4D」戰術,亦即駁斥(dismiss)、曲解(distort)、轉移注意(distract)及震懾受眾(dismay)。例如俄羅斯針對烏克蘭戰事,即對北約官員、烏克蘭政府以及波羅的海三小國等鄰近國家進行「假資訊」輿論戰,往往運用虛實訊息對批評俄國的外國官員進行人格抹煞、接著對烏克蘭戰事相關訊息加以曲解,進而指控西方國家亦曾實施侵犯人權的政策以轉移注意,最後透過武力威脅加以震懾與警告。[2]

面對俄國近年頻頻運用「假資訊」戰術影響各國輿論,歐洲各國透過政府機關或立法加以反制。其中德國調查發現俄國散佈關於穆斯林難民在德國犯罪的「假資訊」以加深社會對立,使得國會立法通過要求臉書等網路平台移除錯誤資訊,並制定相關罰則。北約在芬蘭特別設立「歐洲反混合型威脅卓越中心」以對抗「假資訊」輿論戰,而波羅的海三小國在烏克蘭戰事爆發後,更針對支薪的網路評論員(類似中國情境中的「五毛黨」)進行反制。[3]

三、中國崛起:亞洲「假資訊」與「假新聞」戰場

在亞洲地區,「假新聞」與「假資訊」必須放在中國崛起與區域威權政治復甦的背景下檢視。一方面,中國針對與自身國家利益相關的議題對周遭國家發動「假資訊」攻勢;另一方面,「中國模式」的推廣更在論述層次,加強威權統治的正當性,使得區域內各國威權政府得以仿效中國治理模式及其輿論操縱手法,甚至運用類似「五毛黨」的網路評論部隊帶動風向。在生產假新聞的同時,威權政府又能以「防治假新聞」作為打擊異議人士的理由。[4]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威權政府並非採用傳統手法封鎖資訊,而是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生產出大量混亂的虛實資訊,以創造有利於政府的輿論。同樣的手法能用來影響民主國家輿論,也能在威權國家內部進行操作。這在長期受到中國支持的柬埔寨及寮國相當顯著,更出現在近年遭到西方人權論述拒斥,而逐漸對中國態度更友好的菲律賓及泰國。

(一)臺灣:中國架設「內容農場」散播不實訊息

今年七月年金改革爭議中,「假新聞」躍上臺灣國內新聞版面。媒體報導,年金改革爭議中出現「蔡英文政府以退休金為質,威脅人民出國就要申報」等不實謠言,經過國安單位追溯訊息來源,主要源自微信、微博平台以及「COCO01」等中國於海外架設的「內容農場」網站,顯示中國透過釋放錯誤訊息干擾政策討論;即便「假資訊」謠言不直接對政府進行攻擊,亦或是謠言散播者原始動機為賺取商業利益,卻同樣產生社會對立加劇的後果。原本僅出現在「內容農場」或社群媒體的錯誤資訊,經過傳統媒體的反覆引用,即能迅速達成數倍的輿論效果;在當代媒體生態高度講求「即時新聞」報導速度且缺乏查證的情況下,更對不實訊息難以把關。[5]

(二)南海仲裁爭議:中國官媒不實報導

去年南海仲裁庭結果出爐後,中國即透過官方媒體針對亞洲各國立場進行不實報導,引起新加坡、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聲明澄清。這包括在去年七月,《中國日報》在仲裁庭結果出爐不久後刊登一張地圖,號稱全世界超過70國支持中國就南海議題之立場,不久後即遭到印度嚴正否認。[6]《中國日報》另一篇報導稱越南總理阮春福認為南海仲裁案為菲律賓單方發起、並表示越南準備好與中國共同推動海事議題雙邊協議,報導刊出後即遭越南亦駁斥為不實報導。[7]另外,中國外交部稱亦曾斯里蘭卡於雙方外交部長會議「讚許」中國在南海議題之立場,同樣遭到斯國外交部糾正。事實上,中國對南海仲裁案的回應,也同樣能用「4D」觀點進行研析。[8]

(三)菲律賓:假新聞網站與網軍部隊

東南亞地區的威權政府或極端組織,也得以透過發佈「假資訊」操縱輿論。以菲律賓為例,杜特帝政府任內出現大量虛構新聞報導,內容為世界各地知名政治領袖及藝人讚賞菲律賓總統杜特帝的施政,包含教宗、法國總統馬克宏、前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影星安潔莉娜裘莉等。《馬尼拉時報》便曾引用一篇報導稱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盛讚杜特帝推動改革,新聞來源卻是一個模仿「半島電視台」所建置的「山寨版」網站。支持杜特帝政府的部落客網絡「杜特帝死忠支持者」(Duterte Diehard Supporters)則是在網路上大量散播山寨網站的虛構報導,並對任何批評政府的反對派人士加以猛烈攻擊,更有研究顯示杜特帝政府付費雇用500名以上網路評論員影響輿論。[9]

(四)柬埔寨:社群媒體全面圍剿反對黨

在柬埔寨,反對黨陣營於今年六月地方選舉中大有斬獲,執政的洪森政府隨即加強對反對勢力的打壓,終於在十一月解散最大反對黨「救國黨」。過程中,洪森政府善加運用社群媒體發動「假資訊」攻勢,透過各類影片、音訊與文章指控反對黨受到美國等境外勢力教唆且企圖顛覆政權;在此同時,所有批判政府的聲浪更被貼上「假新聞」的標籤。

(五)印尼:「假新聞」集團挑動族群與宗教敏感議題

而東協國家當中媒體環境相對較開放的印尼,則是由業者結合特定政治勢力,利用國內穆斯林與其他少數宗教之間的對立,藉此謀取商業利益。今年8月遭到印尼政府解散的Saracen集團,據調查旗下掌握數以萬計社群媒體帳號以操縱輿論;該集團透過張貼關於族群與宗教衝突的聳動消息,藉此提高網路流量賺取利潤,更在地方選舉時以約5,550美金的「行情價」,收費對特定候選人發動「假新聞」造謠攻勢——包括雅加達省長選舉中連任失利的鍾萬學。

在國內外訊息真假難辨、虛實交錯的輿論環境中,東南亞各國對於「假新聞」與「假資訊」的反制措施面臨許多難題。儘管需要抑制不實訊息對民主政治所產生的危害,卻同時需要防範政府相關政策侵犯言論自由。如何達成兩者之間的平衡,將持續構成挑戰。

四、結語:提升媒體識讀與深化民主的跨國戰略

面對威權復甦與民主倒退的全球趨勢,加上中國以散播「假資訊」與「假新聞」等手法影響國際輿論以增加影響力,如何與周邊國家共同提升媒體識讀能力並維護健全的公共領域,應視為臺灣的核心國家利益。

在亞洲情境中,維護媒體識讀品質不僅具有抵擋中國「資訊戰」的效果,對於各國民主政治發展而言,區域中的威權國家往往因為受到西方人權論述譴責,而傾向在經濟及國防安全上,對中國產生更大的依賴,其國家治理論述也傾向肯定「中國模式」。近年來東南亞地區的整體趨勢,往往出現個別國家在國內政治發展歷經「威權轉向」後,在外交戰略與地緣政治上朝向中國傾斜的情形。

(一)加強對美日及亞洲各國智庫二軌對話,強化反輿論戰論述

在政策面向,臺灣需要擬定更明確的戰略,將跨國輿論戰視為外交與國防政策不可或缺的環節。透過與美國、日本、東南亞及南亞國家的智庫二軌對話,可以在亞洲地區針對「假新聞」與「假資訊」反制形成更完整的論述及國際戰略。

(二)擴大國際培訓機制,推動「假新聞」與「假資訊」防治

臺灣可以就各國有興趣議題,在提升媒體識讀與媒體自由相關領域展開合作。目前美國國務院和臺灣雙方共同推動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lobal Cooperation and Training Framework)即是以培訓工作坊的形式,去年起已就衛生醫療、災難防治與人道救援等議題,邀請東南亞國家及邦交國人員來臺接受短期課程培訓,藉此強化臺灣與亞太地區各國之連結。未來更應考慮視區域中不同國家所面臨的挑戰,針對「假資訊」與「假新聞」防治工作強化相關能量。

(三)鼓勵公民社會跨國經驗交流

臺灣是資訊高度發達的國家,且身處中國輿論戰的最前線,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可以與周邊國家進行分享。除了公部門與軍事單位的反制行動,各國公民社會也對「假新聞」及「假資訊」議題培養免疫能量。在臺灣,「g0v零時政府」研發出LINE的「假新聞」檢查機制,可透過LINE對話檢視特定連結是否為錯誤訊息。而亞洲周邊國家諸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皆由政府或民間機構設立反制「假新聞」的闢謠網站,而印尼則是由反對極端主義的穆斯林組織「伊斯蘭教士聯合會」(Nahdlatul Ulama)發起反制「假新聞」的社會運動。透過各國經驗交流,也將提高亞洲各國公民社會對相關議題的重視。


[1] Dean Jackson, 2017, “Issue Brief: Distinguishing Disinformation from Propaganda, Misinformation and “Fake News”,”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Oct. 17 2017  https://www.ned.org/issue-brief-distinguishing-disinformation-from-propaganda-misinformation-and-fake-news/

[2] Ben Nimmo, “Anatomy of an Info-War: How Russia’s Propaganda Machine Works, and How to Counter It,” Stopfake.org, May 19 2015

https://www.stopfake.org/en/anatomy-of-an-info-war-how-russia-s-propaganda-machine-works-and-how-to-counter-it/

[3] Sergey Sukhankin, "European Response to Russia's Disinformation and Cyber Aggression: Reaction or Strategy," Eurasia Daily Monitor Vol. 14 Issue 82, Jamestown Foundation June 20 2017

https://jamestown.org/program/european-response-russias-disinformation-cyber-aggression-reaction-strategy/

[4] Paige Occenola, "Fake News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Southeast Asia," Rappler Nov. 22 2017

https://www.rappler.com/technology/social-media/188573-fake-news-freedom-expression-southeast-asia

[5] J. Michael Cole, “Taiwan Confirms China's "Black Hand" Behind Anti-Reform Protests," Taiwan Democracy Bulletin Vol.1 No. 10,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July 18 2017

https://bulletin.tfd.org.tw/tdb-vol-1-no-10-china-black-hand-protests/

[6] Sutirtho Patranobis, "Does India back China on South China Sea? Beijing seems convinced," Hindustan Times, July 13 2016

http://www.hindustantimes.com/world-news/does-india-back-china-on-south-china-sea-beijing-seems-convinced/story-EeTHSHo3l9JH5JDFvoIP7N.html

[7] Sutirtho Patranobis, "After India, Vietnam says Beijing making ‘untruthful’ claims on South China Sea," Hindustan Times July 19 2016

http://www.hindustantimes.com/world-news/after-india-vietnam-says-beijing-making-untruthful-claims-on-south-china-sea/story-XRtegumbpGbDUgE0kNYpCL.html

[8] Ben Nimmo, "Dismiss, distort, distract, dismay: China's response to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The Institute for Statecraft July 20 2016

http://www.statecraft.org.uk/research/dismiss-distort-distract-dismay-chinas-response-south-china-sea-arbitration

[9] Miguel Syjuco, “Fake News Floods the Philippines,” New York Times Oct. 24 2017

https://www.nytimes.com/2017/10/24/opinion/fake-news-philippines.html

 

 

 

 

作者 李問  為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碩士

最近更新: 2018-01-18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