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13

日前,紐約時報有一則讓各界高度關注的新聞,關於台灣年輕人在澳洲因為不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份」而工作權受損。報導指出,某中國餐廳經理問台灣籍員工「台灣是不是中國的?」,她因回答「當然不是」而遭解雇。她在臉書上貼文講述這段遭遇,提到餐廳名字「胡同涮肉」和經理「哈總」。隔天,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日報》編輯發文「想去雪梨,給『哈總』點個讚!」而在媒體推波助瀾下,那家餐廳人滿為患。整起事件,就像是集體霸凌一個台灣人,之後還開趴慶祝。

民族主義高漲意識形態強勢蔓延

上述遭遇並非個案,許多在澳洲求職或打工的台灣人都曾有過類似的遭遇,被質問「是否自認中國人」,或「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若回答令對方不滿意,下場就是被解雇、遭拒甚至當場怒斥。因為政治立場或國族認同而遭受歧視或人身攻擊,是違反澳洲法律。依據澳洲的工作平等法,雇主不可「政治觀點、國家出身或社會根源」而歧視員工或可能的員工。但這恰恰是很多中國老闆正在做的事情,而且此類行為幾乎不會受到懲罰。

自信高漲的中國民族主義,飄洋過海來到澳洲,不僅在中國人社群中發揮相互監視、自我審查的效果,為了表忠或彰顯政治正確,許多人更進一步、自動擔負起言論警察的角色。紐約時報該篇報導形容:「中國的意識型態像是永不散開的霧霾,已經變成一種威脅性極強,並絕不鬆懈的存在」。 這個存在,利用民主社會的開放性而不斷擴張,等到發現它開始令人難以忍受時,已蔓延成難以處理的力量,受衝擊的是澳洲民主、人權及法治價值。

從跨國企業到外國期刊都要符合中國特色

在澳洲如此,在中國境內當然更不會放過「政治不正確」的組織或個人。今年一月,萬豪國際集團將香港、澳門、台灣和西藏列為「國家」,引起軒然大波。隨後中國網友以獵巫的效率,陸續揪出包括ZARA,達美航空、美敦力(Medtronic)等外資的網站以不同方式將台灣視為「國家」,也都遭官方調查、要求改正。萬豪集團更為此四度公開道歉,在官方微博帳號上表示,「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決不支持任何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任何分裂組織」。

對此事件,中國外交部的說法是:「我們歡迎外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同時在華經營的外國公司也應當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遵守中國的法律,尊重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這個也是任何企業到其他國家投資興業、開展合作最起碼的遵循」。

「尊重」與「遵守」其實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抽象的,後者是具體的,中國政府將兩者並列,則入人於罪的範圍就非常的大,而且全由其單方認定。畢竟可能「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的事由實在太多,當中也不是全數都違反法律,也難怪「玻璃心」幾乎成為世界共通的認知,因為真的很容易感覺受傷,隨後是國家力量的主動或被動介入。對於特定事務的認知與他們不同而膽敢說出來,這是不被容許的,至少若要跟他們打交道(賺中國人的錢),絕對不能在這類「核心議題」上跟他們唱反調,連「想法不同」都不行。

雖然霸凌行為不好,但被霸凌者仍屈服、道歉、並宣示配合既定政治原則,甚至進一步自我審查、限制言論或學術自由,或違背自由意志而配合做特定的發言、表態,甚至迫使他人也配合表態,這個施壓與順從的過程,學者稱之為「銳實力」(Sharp Power)的運用。

以多元手法壓制自由意志、操控輿論

「銳實力」是目前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儘管學者有其定義[1],唯筆者認為,「中國特色」的銳實力,它既非以軍事力量為施行手段的傳統「硬實力」,也非以文化、價值、制度的吸引力為呈現方式的「軟實力」,而是某種以綜合實力為誘因或威脅(例如經貿利益、工作權乃至生存安全),以包括威逼、說服、煽動、勸誘、假訊息等等多元手法,公開或非公開地,施壓、影響特定對象,讓對方自願做出符合其利益或政策目標的行為,或達到操控、影響輿論的效果。

學者認為,在中方在各國大學設立的「孔子學院」就是操作「銳實力」的具體事例,它們持續被揭露以財政力量(補助、捐助)等方式使學術自由受到威脅。中方運用財政或經濟手段干涉學術自由的案例不勝枚舉,最知名的是去年劍橋大學出版社屈從中方壓力,將旗下重要刊物《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中超過300篇論文和書評從其中國網站下架(據說是因為中方有大量捐款);以及世界最大學術圖書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從旗下《中國政治學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及《國際政治學》(International Politics)網站刪除了1000多篇文章。這些文章均含有被中國政府認定為政治「敏感」的關鍵詞,如「台灣」、「西藏」、「文化大革命」等。(施普林格說,他們必須遵守中方合作夥伴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執行的「本地分銷法規」。)

雖然劍橋大學因學界強烈反彈而決定將被禁文章重新上架並免費開放,但中方施壓的力度與廣度,讓人高度警惕。畢竟,控制中國內部言論與學術自由是司空見慣,但毫不避諱地、以相同尺度框架外國出版界與學術期刊,凸顯的是當前中國嚴密控制思想的政治氛圍,以及將其特殊標準「放諸四海皆準」的心態。

文攻武嚇軟硬兼施台灣是「銳實力」的實驗場

從十九大政治報告的文字來看,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進展,「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可以清楚看出,干預學術自由,只是向外輸出「中國特色」套餐中的一道菜而已。中國如何向外輸出意識形態、軟硬兼施意圖影響輿論與觀感,台灣社會再熟悉不過。

90年代對台灣選舉放狠話、試射導彈的文攻武嚇,2000年後在台灣設置各種代理人與買辦,到近幾年強調民間交流、青年工作的「社會融合」,都是中國的硬實力與銳實力的運用。當中有武力的脅迫,有經濟利益的引誘,有直接間接影響輿論的施壓,有滲透各種組織、試圖影響內部政治乃至認同的統戰作為,也有提供研究計畫、經費或職務以培植、型塑傾中言論的「學術干預」。手法之多元,資源之豐沛,影響之深遠,實非其他國家所能想像。

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出現了「天然獨」這個名詞,突出台灣年輕世代的國族認同與自主傾向,讓北京驚覺過去買辦策略的錯誤,導致青年世代的反感,於是開始調整,從「三中一青」到「一代一線」,集中資源投入對台灣青年的工作。

「天然獨」促使北京強化青年工作

最廣為人知的是「青創基地」,全國近60個,且持續增加當中。同時,針對各個領域的台灣民眾,尤其是青年的就學、創業、工作,落實「國民待遇」,希望解決因境外人士身份而導致的種種不便。同時,強調「體驗」的交流型態成為主旋律,改變過去政令宣導的硬派作法,以生活體驗、交朋友、旅遊觀光等方式來吸引台灣學生參與各種假期營隊與活動,且年齡逐步往下,延伸到中小學。投入這麼多資源與人力,盡可能把台灣所有的青年、青少年都拉到中國去旅遊、交朋友,無非就是想藉此改變年輕世代對中國的觀感。即使無法令他們接受「一個中國」,至少讓他們不討厭中國、接納中國,甚至喜歡中國。

有人說,「天然獨」是可以改變的,透過兩岸實力與發展狀況的不對等,透過種種「窮台」策略,可以讓「天然獨」變成「後天統」,讓青年世代在體驗到現實的艱難之後,轉向認同統一的好處與可能性,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北京透過施惠與施壓的多元手法,吸引台灣青年世代到中國去體驗、交流、就學、就業,就是一種銳實力的細緻運用。

根據天下雜誌在今年初做的「國情調查」,發現「台灣人認同」在年輕世代初現變化。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比例雖仍過半(56.4%),但卻是近5年新低,有34.1%的受訪者回答「(台灣人與中國人)都是」,也是歷年新高。2029歲在2017年調查時自認「台灣人」的比例為76.7%3039歲受訪者則為66.8%;到2018年時都減少,前者為72.7%,後者為59%

「天然獨」是價值非關統獨

對於天下雜誌國情民調提到的認同數字變化,許多評論指出「天然獨並非鐵板一塊」,意思似統獨傾向可以從「獨」被扭轉成「統」。唯國族認同與統獨主張,原本就會因為不同政黨執政、或兩岸關係的氣氛,而有不同的表態狀況,故數字上可能會有微幅變化,需長期觀察才能確定其意涵。

不過,根據陸委會委託政大選研所做的歷年民眾對兩岸關係看法的民調,對於「中國大陸政府對台灣人民是友善還是不友善」的看法,20147月,認為友善是33.4%,不友善是50.3%;到201710月,認為友善上升到44.8%,不友善下降為41.7%,且已出現逆轉。上述趨勢變化,某種程度是呈現出北京惠台措施與「融合」政策正在產生形象上的效果,讓台灣民眾對北京的對台作為的觀感改善,顯示有某些措施已產生影響,這是我們必須警覺並有所應對的部分。

仔細去探究所謂「天然獨」,事實上其指涉的是一種國家與價值認同,意指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其成長過程都是在民主與法治的環境之中,習慣多元價值,生長的土地是台灣,國家的名字是中華民國,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不需要特別去灌輸。這是建構於價值基礎上的國族、制度認同,而「天然獨」世代之所以醞釀出「太陽花學運」,是基於他們對民主價值的堅持,不是反中,更不是狹隘的統獨選擇。

那些認為「天然獨」可以變成「後天統」的想法,並沒有抓到問題的核心,亦即,價值的差異、甚至對立,才是讓兩岸始終難以「心靈契合」的主因。北京種種銳實力操作,目的是避免這群青年世代繼續其「天然獨」傾向,導致未來數十年內不僅統一無望,甚至還離中國越來越遠。不過,提供就業、生活、當官,甚至定居、娶妻生子,是讓部分「台灣人」變成「中國人」,仍然無法填補兩岸價值差異的鴻溝。

民主與開放價值是決勝的關鍵

據提出「軟實力」的學者奈伊(Joseph Nye)的看法,他認為,面對「銳實力」攻擊,民主國家的因應策略應該是「開放」,對公民社會保持開放態度,並鼓勵政府、新聞界、學術界、民間組織與公民社會公開揭露銳實力行為。「開放」雖是民主國家的脆弱點,但也正是關鍵優勢所在。

台灣每一天都在跟中國的銳實力交手,無時無刻不受到相關作為的影響。利用台灣社會的開放性,滲透、脅迫、收買,試圖影響、扭轉台灣民眾對其觀感、乃至國族認同與自由意志。但是,正如奈伊所講的,民主社會的開放性,是脆弱點,也是優勢所在。

從防禦面來看,我們面對施惠、收買以及滲透,因應作法是強化自身體質與價值,包括經濟與產業的轉型,透過改革落實社會公平與世代正義,強化社會安全網與照護,並與時俱進的強化國家安全的執法與防護。

從進取面來看,我們對於自身的民主與發展的經驗能有更積極的作為,亦即展現台灣價值與制度、甚至台灣人文精神與性格的吸引力。這個吸引力就是軟實力。透過主動、積極的向外與所有的人分享,包括中國的民眾,無論是透過網路或是實際的交流,無論分享的場域是在台灣、在中國或在其他地方,都能產生正面的效果。

無論中國如何向外施展銳實力,勝負的關鍵仍是取決於價值,民主、自由、人權、公平、正義、溫暖、創意、真實、多元,都是幫助我們維持自我、抵禦外力的價值。不過,要鞏固這些價值,不能僅靠「天然成分」,還必須建構符合上述價值體系的論述,無論是在自我認同或吸引人心上,提供更堅實的理念基礎。

 


[1]根據提出「銳實力」一文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沃克(Christopher Walker)及路德維格(Jessica Ludwig)兩位學者之定義,「銳實力」意指透過新舊工具,利用本身具限制性的體制和民主社會之間開放度的不對稱,壓制言論自由與多元價值,分散注意力並操控輿論,影響全球公眾的觀感和行為。

 

 

 

 

作者  吳敏之   為政治工作者

最近更新: 2018-03-01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