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18867
- 發佈:2018-03-12
北韓核危機自2002年以來至今已16年僵局,未來能否順利化解及如何發展,對既定的東亞權力架構、戰略均勢及臺海安全,均將造成重大衝擊。面對此一目前仍快速變化中的東北亞安全局勢,我國應妥善因應,以避免我國的安全利益被邊緣化。兹就其可能發展對台美中關係的影響析論如下。
一丶北韓核危機僵局現況---北韓會放棄發展核武嗎?美國能容忍北韓擁有能攻擊美國本土的核武能力嗎?
蘇聯解體後,北韓喪失了蘇聯的安全保護,中國又難以取代此角色,發展核武以維繫其政權乃其主要動機。從過去平壤積極的核武發展進程可看出其已下定決心,難以談判説服其放棄。
2006年北韓突破核試的關卡至今已進行6次核試,但這只代表其擁有核彈頭。北韓雖一再宣示其已可將核彈頭搭載在遠程然而導彈上,且射程足以覆蓋美國本土,但外界仍有所質疑,如何避免北韓突破具有核攻擊能力的關卡,乃目前美、中等國努力的方向。不過近幾年北韓積極的核武發展,擁有能攻擊美國本土的核武能力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今年1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便直言:北韓核武發展十分迅速,更接近有能力把美國置於危險之中。
美國能容忍北韓擁有能攻擊美國本土的核武能力嗎?川普政府顯然較過去歷任總統更無法容忍此事,川普2017年1月2日曾在推特上貼文表示,北韓稱有能在導彈上裝載核彈頭並攻擊美國本土這件事「不會發生」。不過在北韓即將擁有能攻擊美國本土的核武能力下,美國能阻止此事的時間已愈來愈少,這也是為何近年來局勢多次緊張。美國主要透過政治談判及軍事途徑來解決,然而此二途徑均顯示難以生效,僵局亦因而持續惡化,則可能只能坐視北韓核武發展下去。茲就此三種可能走向析論其對台美中關係的影響。
二丶軍事手段:預先手術式清除北韓核能力---戰爭能侷限在小規模?一旦戰爭擴大,美國能否同時在朝鮮半島及台海作戰?
現今北韓如此易毁且弱小的核武尚不具嚇阻效用,甚至可能誘使他國發動「第一擊」,以預先手術式清除其所有核武。這畢竟仍是至今唯一能有效根除北韓核威脅的方式,且時間有限(須在北韓獲核報復能力之前)。川普上任後,多次宣示美國20年來對北韓政策失敗,歐巴馬政府的「戰略性忍耐」已經告終,「所有可能選項均已放在其桌上」,明顯暗示軍事手段的可能採用。美國亦多次表示無意推翻北韓政權,則最可能採取的行動便是能速戰速決丶只在清除核設施的小規模攻擊。
然而,戰爭能侷限在小規模並速決嗎?平壤當然知道其打不過美國,戰爭一旦全面爆發,其政權也將瓦解。但若坐視不理,任由過去被用來提昇北韓民族情緒及金正恩政權正當性的核武被摧毀,則金正恩政權恐怕也將不保,成為其內部權力鬥爭的藉口。依其過去在國內公開宣示的挑釁言論,金正恩反擊並使戰爭擴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則美國將須面臨「首爾脆弱性」的問題,首爾距離北韓約50公里,均在其上萬枚長程大砲之射程內,平壤不須使用飛彈或核武,便可使上千萬人口(包含美國超過十萬的軍民)的大首爾地區,承受巨大損失。即使美國獲取軍事勝利,但亦可能是慘勝。這也包括面對飛彈攻擊十分脆弱的日本在內,南韓丶日本應仍偏好於冷戰以來的嚇阻方式,盟邦對美國可能採取的軍事手段多所保留,這也多少制約美國的軍事行動。川普的前白宮首席策士巴農對此困境説的最為貼切:就川普揚言攻擊北韓一事,巴農說「忘了吧」,除非有人能解決首爾千萬民眾在開戰三十分鐘之內因為北韓傳統武器攻擊而死的問題,否則解決北韓核威脅「根本沒有軍事選項,他們吃死我們了」。
此外,戰爭一旦擴大,且使美國深陷其中,中國若認為美國無力同時在朝鮮半島及台海作戰,是否趁此機會對台發動攻擊?今年1月加拿大學者寇謐(Michael Cole)曾在「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撰文指出此一擔憂,認為屆時將是台灣生存最關鍵的時期。這觀點雖然未獲多數專家支持,但這是和台灣生存切身相關的問題,我國仍應有所防備。
三丶政治談判方式:美國施壓或求助中國來解決---慎防台灣成交易籌碼(2003-04年的教訓)
軍事手段難以採用,因此過去美國一直期盼用政治談判方式來解決,然而此一方式明顯須高度依賴中國來施壓平壤,主因北韓九成以上的貿易及石油均來自於中國。雙方雖存有不少矛盾,金正恩應該也不會信任中國的安全保障,但是相較於其他國家,中國仍是唯一能有效影響北韓的國家,畢竟美丶日丶南韓和北韓連邦交均無,俄羅斯和北韓關係近年雖大幅增加,但尚難相比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
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關鍵角色對我國對外關係的影響不容忽視,尤其朝鮮半島的權力互動對兩岸關係有明顯關連性,過去不管是甲午戰爭或韓戰,對台灣命運均有重大影響。由於中國仍是唯一能有效影響北韓的國家,美國若是只能期盼用政治談判方式來解決,便須施壓或求助中國發揮影響力。我國應記取2003-04年的教訓,慎防美國以台灣為籌碼,交換要求中國積極制止北韓發展能攻擊美國本土的核武能力。
2001年小布希總統剛上任時,被譽為是斷交後對台灣最支持的總統,2001年4月宣布軍售台灣三項重大軍備,是22年來首次同意向台灣出售潛艇,4月25日甚至曾言:「美國有義務,中國應了解,美國會使用一切辦法協助台灣防衛」,這有別於台灣關係法中只説「嚴重關切」的戰略模糊。然而,2002年夏天美國已積極準備打伊拉克,10月1日北韓核武危機開始,令人質疑美國能同時打兩場戰爭嗎?若否,則外交方式須靠中國的影響力。2003年6月的布胡會,美國官員轉述內容:「我們不支持台獨(---)在如此背景下,如果有必要,我們將儘可能協助臺灣自衛」這和2001年4月之說法已有不同。2003年7月雙方均說目前為:「美中建交以來最好關係時期」。2003年底美國對我方決定舉行首次公投有所不滿,12月美副國務卿阿米塔吉曾說:「台灣關係法並沒有規定美國一定須防衛臺灣」。2004年10月美國務卿鮑威爾突然說出:「臺灣不是主權國家,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唯一能令人連想到的理由就是11月美國將大選,小布希為爭取連任,顯然不望北韓在大選前進行第一次核試,是否因此犧牲台灣來討好中國呢?2020年川普總統也將爭取連任,利益取向的商人背景出身的川普,顯然不望北韓危機惡化而損及其連任機會。
四丶坐視北韓核武發展下去:東北亞核武擴散與台灣
然而過去二十年的政治施壓及談判方式,顯然並未阻止北韓核武發展,在上述二方式均難以採用或生效下,未來繼續坐視北韓核武發展下去,可能是最可能出現的狀況,就像1960-70年代的中國核武發展歷程,美國和蘇聯也均曾有意對中國預先手術式清除核武的攻擊,但最終仍坐視其擁有得以攻擊美丶蘇本土的核武,及日益可信的第二擊核報復能力。
這一旦成真,是否會影響到日丶韓等盟邦對美國核保護傘的信任呢?首爾丶東京能相信美國會以洛杉磯被摧毀的代價來拯救他們嗎?南韓民調近年來多次顯示6成以上不相信美國核保護傘,並支持南韓發展核武。日本安倍兩次任首相均曾重申:日本發展一小型防衞性核武並不違反非戰憲法。假使所有東北亞國家均核武化了,美國會再反對台灣跟進嗎?2017年9月在北韓第6次核試後,韓媒曾報導:川普政府已告知中國,如果不對北韓施壓,將考慮任由南韓和日本發展核武,其骨牌效應也可能使台灣跟進,這的確是中國最擔憂而可對其施壓的王牌。倘若1988年台灣秘密發展核武的張憲義事件出現於日後可能核武擴散的東北亞,美國仍會阻止台灣嗎?或將改採「以色列模式」默許,以強化台灣自身的嚇阻能力,減輕為了避免台灣被中國拿去所須付出的代價呢?
張憲義事件出現於冷戰時期,當時美國力阻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相信中國有能力及意願來打台灣。冷戰時中國軍力尚弱難以犯台,亦無力應付蘇聯威脅,而需美國的間接保護,則無意願打台灣來得罪美國。但今日中國顯然已非無此能力及意願了。二是怕刺激東北亞核武擴散骨牌效應,畢竟此區所有非核國,不論是南、北韓、日本及台灣,均有能力在短期內發展核武,且均曾被懷疑有此意願。然而今日此骨牌已被北韓推倒,假使所有東北亞國家均核武化了,美國會再反對台灣跟進嗎?
面對中國軍力快速成長的威脅,台灣單靠傳統武力,日益令人感到難以防衞及嚇阻中國攻擊。多位國防部長亦曾言台灣只能擋住2至4週,但之後呢?美國的安全承諾能依靠嗎?美國民調向來不到二成支持美國為了台灣和中國打仗。然而美國應該也不望見到台灣被中國拿去,以致得以突破第一島鏈挑戰其海權。則在目前新局勢下,可能也只能默許台灣強化自身的獨立嚇阻實力。
作者 陳世民 為台大政治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