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14824
- 發佈:2010-12-21
這次選舉,不只民進黨在縣市總票數上第一次贏過國民黨,也造成了台灣國民黨中央/基層選票結構上的大翻轉。
過去國民黨雖在政黨競爭上全面優勢,但仍有選票是愈低層次的地方選舉得票率和席次愈高,愈往高層走則愈逐步降低的現象。這次選舉完全倒過來,成了市長>市議員的狀態。
這些迴異以前的數字結構,形成的動力到底在那裏討論起來既非常有趣,這樣的新結構在民主發展中呈現了什麼價值同樣饒富義意。
貳、藍綠的戰略設定
一、國民黨的戰略
a. 狀況設定
1. 根據經驗,KMT以為目前政治版圖的基本盤是藍大於綠。
2. 因經濟衰退和88水災事件,社會誤以為國民黨執政能力不佳。
3. 兩岸、外交狀況遠比過去良好,今年GDP成長創20年最大升幅。又有花博牌可打。
b.基本戰略
1. 攻擊面:基本盤既仍是藍大於綠,只要升高「藍綠對決」,呼喚「深藍選票」回籠就贏,所以一開始積極打「扁牌」。後期不斷由馬「御駕親征」不必顧慮馬已大失中間選民所望。
2. 防守面:應對民進黨「治理能力」的訴求中央打兩岸和平、外交受美肯定和宣傳今年GDP成長創20年新高,並優於四小龍中的韓港來反擊。地方則大打花博牌。
二、民進黨的戰略
a. 狀況設定
認定南部基本盤已壓倒性優勢,但同意北中三都是藍遠大於綠。但藍民眾士氣低迷。尤其民眾整體對國民黨從中央到地方治理能力非常失望。
b. 基本戰略
1. 攻擊面: 強調從中央到地方的治理能力,並讓各都市長選擇的競選主軸能充分發揮。如台南市對選情冷處理,台中市強調勤與民眾接觸,新北市打中間偏左、弱勢關懷,台北市捨政見而集中溫和情調塑造。
2. 防守面:避免激化藍綠對立,以免激起深藍群眾鬥志,並嚇走中產階級、中間選民。因此不談兩岸議題─包括ECFA及後來的趙磊事件,都排除在競選議題之外。
另外,認為扁因素雖已淡化,仍應採柔性切割策略。
參、意外事件
這次選舉過程中,非常特殊地發生一連串對政治有重大衝擊的事件。
花博弊案,花博開幕,周占春判扁無罪,最高法院另兩案判扁十九年重刑,ECFA簽訂,粗話事件,東京影展江平事件, 亞運跆拳賽我楊淑君受辱事件,在事件發生當時都產生巨大的政治效應,最後的連勝文遭槍擊事件更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根據《遠見雜誌》民調,蔡英文直到事件發生前仍穩定地居於領先,一遇事件,才一夕翻轉。所以國民黨三都其實贏得驚險。
肆、選戰中神秘消失的ECFA議題
兩岸簽訂了ECFA協議,並公佈了800項早收清單後,國民黨行政院長吳敦義說這是漂亮的清單。等到蔡主席決定參選心北市長後,更進一步說民進黨將來執政,對已經簽訂的協議,原則上將不會予以推翻。蔡主並從此走向「理性主調」的競選活動,也大獲選民肯定,若不是連勝文槍擊效應,蔡英文將是新北市長選舉贏家。
既然如此,一些人為國民黨惋惜:民進黨在ECFA議題上避戰,是明智的,,因為在這議題民進黨是輸家,那國民黨為什麼不在選舉中乘勝追擊,豈不是太便宜民進黨?
其實民進黨在這議題上避戰,恐怕不是真的在於「清單太漂亮」,而是在ECFA的攻防戰中採取了錯誤的戰略。
在中國毛巾傾銷台灣和中國蒜頭走私進口等事件的經驗下,民進黨對ECFA建立在兩個立場上:1. ECFA對大企業有利,中小企業、傳統產業和農民受害;2. 中國將繼續阻止台灣和其他國家簽FTA,台灣將被鎖在中國。
在戰略擬定時,黨內有穩健派認為中共對台灣野心固不必懷疑,但中共是一個對內高壓,而對外常很「聰明」的政權,因此民進黨對ECFA的攻擊雖有經驗基礎,更是民眾普遍憂慮,但也正因此,中共將會反向操作。
尤其中共的經濟學主流是政治經濟學,和台灣的主流迥然不同,在2000和2004藍軍在南部選票大輸的情況發生後,就勤到台灣南部「調研」。因此在協議時一定會對中南部中下階級讓利。相反地,中國目前的產業政策是「騰籠換鳥」進行升級,鎖定的前瞻產業將會和台灣大企業發生競爭,台灣的大企業將在ECFA討不到便宜。至於FTA,北京已經允許香港和紐西蘭簽了,顯然為了將來會放台灣去簽一些沒有顯著效益的FTA。應當注意。
不過這些意見並未成民進黨主流,民進黨在激進派主導下依既定調子攻擊,等到ECFA第一批清單出爐,內容果然和民進黨攻擊的方向相反,民進黨只好鳴金收兵。
至於國民黨為什麼不乘勝追擊固然不得而知,但恐怕正好也是對的。
世界上幾乎找不到不到幾個國家像兩岸經濟整合度那麼高的了,但卻幾乎是陷入在欠缺合理規範的無序往來,因此ECFA的簽訂是一種賦予法秩序的追認。有很大的價值, 至於國民黨所稱的巨大利益,一面涵蓋項目還太小(約15%),一面效益不可能太快產生,再一方面也要看後續清單怎樣簽,國民黨要在五都選舉就收割並不切實際。至於目前清單則問題很大。
因為中共固然對台灣中小企業型的傳統產業和農業讓利,但在騰籠換鳥的戰略下,攻佔台灣這些對外已沒有競爭力的產業的小小內需市場並沒有什麼利益。相反的,對台灣對外有攻城掠地的大企業和前瞻性產業則必須在清單上大加防範。
大陸派來協商代表都是產業行家,在表面數字上大讓利,如雙方開放項目是2比1,金額更達5倍,但實際上站穩中方戰略利益,步步嚴守。在大家注意到吳敦義說數字漂亮時,台灣包括石化業、汽車整車業、高階精機業、光電業全叫苦連天,至於台灣談判的領軍杜紫軍更苦不堪言。
不只如此,縱使讓利數字漂亮,卻不實惠。例如金額最高的石化業共88項,59億美元。但其中大多原來只有1~2%的關稅,列入意義不大,純是好看。五大通用塑膠、三大合成纖維原料未列入,其中大陸早給了新加坡的PP,但台灣6%的關稅仍在力爭之下才讓。另外絕大部分電子產品因國際資訊科技協定, 關稅早等於零,而一些機械、汽車零組件,則因中國鼓勵成品外銷,所以享有退稅,列入讓利清單,只有衝讓利表面數字的意義。
至於中國要騰籠換鳥力有未逮的如面板業等,則維持關稅逼台灣前往投資。
再有,列入鋼鐵則是把污染留台灣,成品銷中國的策略。
協商中台灣業界和杜紫軍吃盡苦頭。因此國民黨趁民進黨因戰略失誤無力攻擊收兵也是明智之舉。否則戰火一旦點燃,充分討論,則既顯現談判無能而且附帶顯示比起北京,自己產業政策都大有不如。
因此ECFA未成選戰主軸,理由非常不幸:在北京清楚的產業戰略、高明的談判技術和統戰技巧下,台灣朝野兩黨都吃了大虧。如何痛定思痛,甚至合作面對精明的北京,是台灣恐怕是不可迴避的課題。
伍、你看不見的五都選戰決勝密碼
意外重大事件固然使選情變化萬端,然而形塑這次總票數綠大於藍和藍第一次出現愈基層票和席次愈少現象仍然是由於政經社會結構的變遷。這才是結構性決勝秘碼。
非常弔詭,雖然因為民進黨避免藍綠對決的戰略,以致於兩岸議題首度不成為兩黨檯面上呈峰多議題。但實際上兩岸因素卻反而才真的是這次選舉決勝負的支配性潛流。這潛流還制約了不同民眾對前述一些串重大政治事件的定義方向,造成選票的動員作用。
兩岸高經濟度整合造成了兩個強烈的效果:
1、 在政治意識方面, 相對應於馬政府的親中和企業西移,台灣主體意識卻逆流地持續上升。
2、 在社會衝擊方面,台灣如同全球化中一般資本外移國家一樣(其實資本移入國如中國也一樣)貧富差距急速拉大,而中產階級也產生向下流動的強烈危機感。
就第一項台灣主體意識的作用來說, 江平事件馬政府處置得宜,在民意上得分,但楊淑君被中國趙磊做掉, 國民黨反而感謝趙磊,民進黨中央雖未予處理,但消息在媒體、網路上流傳,對藍的傷害實在非同小可,在年青網路族群方面更是如此。
北京一定和馬總統一樣,嘆簽了ECFA讓台灣可以靠進一步和中國經濟整合賺錢, 今年台灣經濟也真成長幅度創20年新高,為什麼民眾還不領情?同時在這次選舉中,民進黨「避談」統獨,豈不是連民進黨都知道兩岸目前態勢對國民黨有利嗎?為什麼還輸成這樣?
輸成這樣其實正好是建立兩岸經濟整合的基礎上: 產業向中國外移,結果是失業, 薪資停滯,重要幹部大陸就業,小店家生意不見了。於是G DP成長果實民眾分不到,1991~2007年間勞動所得佔GDP從51.4%下滑到44%幅度名列世界前矛。近三年GDP平均成長率和失業率的表現都和香港一樣敬陪四小龍末座。
這事實造成了2000以來中下階層一步步的向民進黨集中,甚至產了在各國中下階層普遍發生的「經濟民族主義」。2000前勞工一面倒支持國民黨,農村更是攻不破的藍色堡壘。2000年代初台灣產業進一步西進後,農工對國民黨的反彈使南部開始綠化, 綠/藍翻轉出五五/四五之比。2008金融風暴之後之後連中產階級也跟著也大幅轉向從國民黨陣營的游離出走, 雙方差距擴大到六/四比並造成立委補選一連串失利。
基層結構如此,民進黨中央打中間偏左、弱勢關懷,就是精準的對應,在地區上這議題—雖然在地區上只有新北市把這議題突出做焦點—但因其候選人是主席,產生外溢效果。假使沒有槍擊事件,國民黨還要輸得更慘。
陸、族群這個版塊
五都選下來,南部兩都綠從略為優勢擴大成六比四的絕對優勢;台中、新北市則由四比六的絕對劣勢翻轉成幾乎平手;但台北市綠卻仍落後達十二%。
這使得綠營擔心台北市將成為永遠攻不破的藍軍大本營;藍軍則感慨「掏心掬肺,南部鄉親不領情」並說這是緣於根深蒂固的「南感性,北理性」的民情。
這說法忽略了影響選民投票的兩個關鍵因素:族群和階級。
多年來本省人投票給藍綠都有;相對的, 外省選票過去投民進黨一直不超過百分之三。
由於台北市外省人佔了近三分之一。因此郝龍斌五十五%的選票如扣掉外省人剩下的便是二十五%的本省票;和蘇貞昌幾乎全純粹的本省票比起來, 台北市本省的得票的綠/藍比便是四四/二五,和南部其實沒什麼差別。
那麼族群意識將永遠支配台灣選舉嗎?這又不然。
,
也同樣的,才造成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台北市本省人出現綠遠大於藍的現象。
在轉向的大趨勢中,外省人由於歷史因素的殘餘影響, 一直不分階級壓倒性地支持藍。假使這現象不變,則台灣未來恐怕會倒退到國民黨以政策歧視台灣人時代一樣的省籍對立。但幸而在這次選舉中外省的中下階級對藍的支持也出現明顯的鬆動。
北市青年公園一帶是外省人最集中的地區。該地新忠里八年前(二屆市長) 藍/綠比跨張到達六.四三倍。現在則大降為四.0六倍;新和里則從五.0三倍降為三.一二倍。藍仍大幅領先但下降幅度也實在巨大。
台北縣也是一樣,蔡英文在外省和軍公教集中的永和、新店地區,創下過去未曾有過的旋風。假使沒有槍擊事件的衝擊,波動還要更猛烈。
固然選票變動,社區人口流動是一個競因素但全球化對政治意識衝擊進一步波及到外省人, 也是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柒、KMT的政治版塊老邏輯
從這次選舉我們還看到國民黨面臨另一個危機: 地方派系能力大幅下降。
過去民進黨縱使在縣市長選勝,但縣市議員國民黨永遠佔壓倒性的優勢。但是這次選舉雙方選票竟拉到38.6%比35.34%,席次更130平手。
過去村里長國民黨往往佔6成以上席次,這次席次和得票率全掉到不到1/3!
另一個地方派系的組織環結,鄉鎮市長和代表此後又都停選。三者相加基層危機空前。
有人怪這是馬不重視派系造成的。其實關鍵是社會變遷: 農村國民黨派系依憑的農會、水利會,在都市依憑的同鄉會和宗親組織作用全都下降。
總結是,台灣政治版圖建構的邏輯已改變。動員選票的已由傳統的農會、同宗、鄉誼、族群等形成的派系轉換到由財經福利政策所動員的階級。大勢所趨國民黨2012的處境將更困窘。
捌、不穩定的轉向
民進黨能從大敗轉而在總票數領先,除了因為馬總統對金融風暴及風災事件處理失當,以及在台灣主體意識持續上升的台灣社會,被認為過度傾中,流失民眾信心外,也在於民進黨在二○○八年以來突出三中立場:中下階層、中小企業、中南部,建立起全球化中的受害者的支持,同時雖未對陳水扁採如中共般對毛澤東功過認真檢討,但仍能做「軟性切割」,並逐步採較溫和路線有一定成效有關。
溫和調性以台北市蘇貞昌作得突出,呈現了藍綠都沒見到的溫聲異彩,侯選人雖落選,但到底開創了一條新方向。,
在連勝文案發生前,蔡英文在永和、新店這傳統藍區竟獲得民進黨前所未有的歡迎。然而無論在粗話風波、或連勝文事件衝擊都受重大傷害,則可見其轉型仍未受到充分信賴。在投票前夕,已轉向民進黨的中產階級選票突又抽手。
玖、詭異的捉對廝殺
2008總統大選選票落後國民黨15%, 現在倒贏5%,可見對陳水扁作柔性切割的作法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信任。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選舉其實有兩場選戰。
國民黨不知道社會基層已產生版塊變動,誤採升高「藍綠對決」,呼喚「深藍選票」回籠策略。這策略效果很意外。由於民進黨中央不願被鎖在這戰場,便由居民進黨邊緣的扁系接手。李濤、邱毅和陳致中、陳水扁捉對廝殺把戰火點熱到最高點,李、邱便成了陳致中們最有貢獻的助選員。扁系戰績驚人 ,許多知名度不高的侯選入紛紛意外地高票當選。
這既任令民進黨自已打自己的戰, 在中間地帶攻城掠地大有斬獲,最後靠子彈藍才救回三都; 這同時也使扁系佔了民進黨1/4的議員席次。實力實在不小, 因此扁大剌剌地說,這證明激進路線才是正確,中央未跟進才選到剩2都。
但拿2008和今年選舉比,誰對誰錯明白易懂,但扁系為自己利益不可能輕易認錯,不過民進黨以後怎樣處理內部爭端似乎問題還不大,因臨時湊合的部隊向心力成問題,況且在立委區域採單一席次選制,和兩黨體制之下,未來採抗衡中央的能量怕仍有限。
拾、走向不獨嗎?
五都選後,外國學者有一個共同看法,就是國民黨調子向本土靠攏,民進黨則訴求理性化,大家並同時看到兩岸統獨議題在這次選舉中淡化了。
既然民進黨在這樣的調子中選票成長幅度驚人,於是有些比較善意的人士建議民進黨應該進一步走向「不獨」才有利2012大選,也有利兩岸穩定;比較不友善的則奚落民進黨說,2012總要面對統獨了吧。當然民進黨不獨,恐怕也是北京最大的期望。選後主張統一的香港《中國評論》雜誌就辦了一個「民進黨不獨」的討論會。我在會中說這是不智的策略。
其實走向不獨,民進黨並不是沒走過。
2000陳水扁當選時就宣布四不一沒有,主張「未來一中」,準備任命國統會主委,並配合經濟上的「積極交流」。但是陳水扁力推不獨的結果,非常弔詭的,實際上竟成了他後來走向冒進台獨的關鍵!
2000陳水扁就職後不久,邀立委到總統府,戴振耀當面質疑他主張四不,不獨,是不是跟民進黨主張有個了差距。
一方面在不獨的價值正當已有人質疑;一方面林濁水認為和陳水扁討論價值意義恐怕不大,因此就從權力政治的角度長篇大論地說出了我的擔憂說:
台獨十年來在台灣穩定成長,大趨勢一直沒有改變。民進黨也成了民眾追求台獨的寄託。民進黨在台獨路上操穩健的路子走,雖然有人嫌步調慢,組了建國黨、新國家陣線,但不成氣候,民眾仍然跟著民進黨。如今總統要帶民進黨走上不獨的路,原來穩健地跟著民進黨追求台獨的民眾恐怕會成群地被迫去把對民進黨的支持轉移到他們原先並不支持的激進台獨黨上,這將造成民進黨很大的威脅。
陳水扁當時根本不在乎這意見。但是後果卻真的跟林濁水推測的一樣:
李登輝總統組的台聯黨,很快地激進化,也很快地吸納民進黨的台獨支持者,到了2004高雄市議會因賄選案補選,台聯獲得民進黨三分之二的席次!
在感到嚴重威脅之餘,陳水扁在2004年底立委選舉不得不把整個文宣調子調到急獨的方向,以化解來自台聯的競爭壓力。
此後,民進黨一直陷在台聯和國民黨腹背夾擊的情境之下,動輒得咎,苦不堪言。陳水扁也因此和李登輝總統齟齬不斷。
此後民進黨在2005年後陳水扁為挽救個人權力危機,動員黨內紅衛兵。這固然使民進黨在2008選舉遭遇重挫,但也在這過程中使黨內激進份子大量上升,並和扁充分結合直到今天, 並在五都選舉中組成一邊一國連線。
連線候選人在問政上過去極少正面口碑,也在台獨運動上找不到什麼貢獻,但現在只因口號喚得大聲,竟然獲得亮麗的選舉成績。民進黨共獲得130席市議員,而一邊一國連線卻也高達35席,佔民進黨的26.92%!顯示了激進台獨群眾的實力,已比當年的台聯還更雄厚。
目前進黨仍是台獨黨,他們就已能獲得這樣高的支持度,假使民進黨再「不獨」的話,他們獲得支持將更為擴大,那麼民進黨內穩健人士縱沒失去對黨的主導權,也必將受到嚴重的挾持,民進黨甚至重蹈陳水扁因不獨反而導致最後不得不急獨的覆轍。
這不只會使民進黨內紛擾不休,而導致民進黨的衰敗。而且無論是台灣內部的政治對峙或兩岸的對立,都還會升高。
因此,民進黨維持「穩健台獨」恐怕才是對自己、對台灣、對兩岸關係,乃至對台獨都是有利的選擇。
拾壹、老台獨‧新台獨和不台獨
由於五都選舉民進黨主攻「政府治理」和溫馨情調,選票大增;又由於大家普通認為經過這一次選舉洗禮,主導了民進黨四分之一世紀的「美麗島世代」將進一步淡出政壇。因此浮現一種聲音:年輕的一代將會帶領民進黨走向「不獨」的路上去。
認為「老一輩獨,新一代不獨」的人很不少。他們會這樣看,最可能的原因是大家總把台獨的起源推向228屠殺和白色恐怖,認為這兩個接連的高壓政治的受害情緒激起了老一輩的台獨意識。
由於「全中國的代表性」成為國民黨政權高壓統治,並採強烈的族群歧視色彩政策的正當性、合法性的基礎,因此,台灣民主運動早期,民主,族群悲憤,台獨,甚至反華全都糾結在一起,充滿了情緒張力。
從這樣歷史的追溯,我們可以說這樣興起的台獨意識是一種後發性的,因受壓迫的憤懣所激發的。
然而這樣就可以推斷年輕一代既沒有這種悲情經驗,族群意識、台獨意識就會同樣淡化,則大有問題。
的確,年輕一代的族群界線急速淡化,但依據近年來的各項民調,卻顯示愈年輕的台獨支持反而度愈高,同時教育程度愈高的台獨支持度也愈高。這一個事實,和社會上想當然耳的看法背道而馳。
這現象非常有趣。
《美麗島論壇》的〈未定論在兩岸交流上的巨大價值〉一文是對發生這一個現象的一個框架性的探討。關鍵的論點是由於兩岸交流,在正式官方互相承認之前,雙方透過頻繁的日常生活實踐,在法律上進行了社會、經濟體、政治管轄,乃至文化領域疆界分立的界定。
年輕人的新台獨意識就是建立在這界定之上。
由於年輕人的台獨是在台灣民主化和台灣主體意識愈清晰的情境下自然成長,因此和老台獨主義者相比,就成了一種「先天性」的。並且少了因對抗白色恐怖鎮壓而來的情緒性,同時通常也自然沒有老台獨濃烈的「反華」情緒。
然而這畢竟仍然是台獨,而且台獨雖然不具備強烈情緒,但既然是先天性的,因此一旦受到打擊,反彈的情緒恐怕仍然是相當強烈的。而年輕一代又屬網路族,情緒傳播非常迅速。例如這次大陸趙磊主導了亞跆賽楊淑君事件,雖然國民黨努力把事件發生關鍵誘導到韓國人身上,但年輕網路族迅速運用網路搜索發現了真相。在年輕人中掀起了比網路運用能力薄弱的老台獨更強烈的反彈情緒。
另一方面,年輕一代比起老一代,有比較好的國際活動能力,也比較熱心而廣泛的參與各種跨國的NGO活動。
過去,大陸努力壓抑NGO,近年來則參與國際NGO活動的興趣大為增高,於是台灣在國際的NGO活動在馬政府時代遭遇到大陸遠比陳水扁時代猛烈的打壓,這一切, 在在都引起了年輕人強烈的反感。
這些事件雖然並沒有像東京影展江平事件,和廣州趙磊事件掀起巨浪,但個別小浪積少成多,將來效應也將相當可觀。
於是兩代有個有趣的差別:
上一代由反國民黨的情緒出發才走到台獨; 新一代則從台獨出發卻走到對北京的反感情緒。
年輕人的趨勢和處境如此,因此不針對北京如何面對兩岸分立事實的問題,而寄望年輕人不獨,恐怕是不切實際。
因此:中共應該好好想一想:讓「友善的台獨」的出現,比起打壓台獨,應是更為明智之舉。
拾貳、國民黨的因應和兩岸新局
儘管有人認為線已在統獨上避戰,顯兩岸議題上國民黨的正確性。但是由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選後宣示宣示「台灣人民的七個核心利益」,其中包括「二千三百萬人民對兩岸關係的未來,有權利在民主的前提下自由選擇」動作突兀。
這既顯示了國民黨兩岸政策光譜向民進黨靠攏。同時也顯示雙方在這一議題上同時出現"趨向溫和、中間"的調整。這封國家的正常化是好處,但也意味民進黨在這議題上要得分將更辛苦,甚至受到左有有內部激進派,右國民黨的夾擊處境。
北京對國民黨 迅速回應,外交部網站刊出國務院國務委員戴秉國的長文指出,台灣是中國不容侵犯及破壞的「核心利益」,且又冒出了至少兩年半以來聞所未聞的「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是討國民黨。
但另一面依選後北京召開的一次會議,則整個又表示對民進黨有所肯定。兩者湊合起來,北京人似也等於有不得不務實地趨向中間"的調整。因此,台灣兩黨如能站在堅定主權立場上,策略又都"趨中"改對緩和內部爭議有利。短期來說固為北京所不喜,但長遠來說,則有助於北京擬定較務實的話台政策,對緩和兩岸乃至東亞緊張都是正面的。
拾參、五都選 舉開啟的全新政治版圖
這次選舉,不只民進黨在縣市總票數上第一次贏過國民黨,也造成了台灣國民黨中央/基層選票結構上的大翻轉。
過去國民黨雖在政黨競爭上全面優勢,但仍有選票是愈低層次的地方選舉得票率和席次愈高,愈往高層走則愈逐步降低的現象。
在90年代,國民黨縣市長不分南北,──大抵有55%選票,到了直轄市議員則升高到6成,縣市議員近7成,到了村里長,更達8成。
相對的,民進黨在村里長,席次是個位數的百分比,但縣市議員、直轄市議員逐步上升,到了立委選票在1990年代達3成出頭,縣長4成多,2004總統選舉更一舉過半。
民進黨這樣的得票結構是國民黨威權體制制約下的結果。在威權體制之下,各種基礎組織,不管政治性的與否,包括他方政府、公務員、農漁會、工會,乃至一般NGO都被國民黨強力納編。
在國民黨國家統合主義之下,階級矛盾又不強烈,民進黨在民間草根難以發展。然而戒嚴體制基本的意涵就是對台灣人民中央參政權的全面防範。
當政府把社會擺在對立面,社會自然在戒嚴體制、萬年國會、黨禁報禁、文化歧視等鮮明的「中央」議題上和國家對立起來。在民主化之前,形成了名為黨外的反對勢力,在增額立委、省議員、縣市長選舉一直擁有遠比縣市議員、尤其是鄉鎮長更多比率的選票和席次。愈基層的選舉,則愈為國民黨壟斷。
如今上下大翻轉固然有偶然因素,如里長和市長一起選,投票率從傳統3成躍昇7成大大沖淡樁腳效用;廢鄉鎮自治,鄉鎮勢力最後一博拉下了國民黨席次。但更重要的仍是大社會大結構的變遷。
隨著民主化和社會變遷,國民黨在基層控制和各種NGO組織能力急速下降,到了這次選舉則呈現幾乎全盤翻轉的局面:
五都市長,雙方選票勢均力敵外,市議員選票全面拉平,各佔3成,席次更130比130平手。至於最基層的里長,過去國民黨曾佔到8成,這次竟降到只剩不到1/3!
另外值得注意的現象則是台聯、新黨、親民黨的全面潰敗。而里長方面,民進黨並沒有因為國民黨的潰敗而明顯的上升。
這些現象整合起來,在台灣的政治版圖上呈現幾個全新的架構:
1、兩黨政治趨勢愈加明朗:這固然有拜國會採日本並立式單一選區兩票制之賜,也因為中國的壓力不論正面、負面都太過於壓倒性,形成了台灣內部強大的主要矛盾,壓抑了其他議題浮現的空間。
兩黨制雖有其正面價值,但無論如何,多元的新興進步議題就難以受到社會重視。
2、無黨的空間在市議員選舉比市長大,固然有一採 單一席次,一採複數席次的原因,但在採單一席次的里長為何無黨籍人數反而擴大最快。這顯示了台灣政治版圖, 上層政黨化,基層去政黨化的強烈趨勢。這既有助於小社區共同體意識的凝聚,也有助於國家高層政黨政策競爭態勢的形成。
無疑的是健康的。
3、 在前述兩項民主政治正常化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傳統形成地方勢力的因素在弱化。於是構成政黨政治版圖的邏輯正面臨劇烈的典範轉移,也由於典範轉移,所以國民黨認為藍基本盤大於綠,正是舊有典範套用在現有世界的誤用。由於誤用而採「喚回深藍基本盤」的策略,其總票數之敗,也就無法迴避了。
4、 最後,中央議題和選舉的政黨政治化;基層的觀選舉的社區化,配合上主權立場、議題的兩黨趨近,中央議題生產分配成為主軸等各種趨勢如能持續,則可充分顯示台灣已進一步向國家正常化的方向啟動。
作者林濁水為台灣新社會智庫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