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20534
- 發佈:2016-04-06
台北捷運於1996年3月28日首日木柵線通車,營運至今已有將近二十年的歷史。台北捷運是由台北捷運公司營運,綜觀二十年的開發與擴建,目前台北捷運共有五線(文湖線、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板南線)108個站。台北捷運系統的高效率、高準確度不僅提供居民方便的交通機能(Lew, 2008),而以龍舟造型打造出位於劍潭捷運站的的高架車站更是頗受國際媒體青睞(Department of Rapid Transit Systems, 2015)。台北捷運公司官方統計指出,在2012年臺北捷運系統旅運量累計突破了50億人次,另2015年12月31日上午六時至2016年1月1日上午六時共計二十四小時的乘客量就突破了302萬人次(聯合新聞網,民105)。此項統計可得知台北捷運除了可有效疏緩大台北地區的交通(The China Post, 2001),也無疑是外地觀光客來台北旅遊最佳首選的交通工具。
若是細心觀察,可觀察到任何一個捷運站,不論是捷運站內與站外,皆有雙語(中文及英文)站名的標示。但首先令人好奇的是英文站名對應中文站名的能見度為何?除此之外,英文站名的功能是什麼?英文站名是為誰設計的?中文站名是採用什麼樣的方式翻譯成英文站名?閱讀英文站名的乘客是誰?他們對於英文站名的翻譯方式有什麼樣的態度?有鑑於國內鮮少捷運英文站名的研究,筆者願本文能夠釐清台北捷運局採用的捷運站名翻譯方式,並且能洞悉何種音譯中文站名的拼音系統是當前所接受的。除此之外,筆者逐一互相比較對應雙語站名的語音與語意,目的為能瞭解108個中文與英文站名之間的異同。筆者收集了不同文獻與官方統計資料,另參考報章雜誌、網路論檀、BBS(電子佈告欄)、新聞訪談等資料加以檢驗分析。
關於第一個能見度的問題,或許可以藉由觀察雙語站名的排列方式來歸納整理出一些規則。以台北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捷運站外為例,捷運標示牌的左邊標示著中文站名「西門站」,而右邊則標示著英文站名「XIMEN STATION」,中文站名的字體比英文站名的字體大上一倍。另一例子為忠孝復興捷運站內可看見標示牌內的上方標示著中文站名「忠孝復興」,標示牌下方標示著英文站名「Zhongxiao Fuxing」,同樣中文站名的字體亦比英文站名的字體大上一倍。學者Scollon and Scollon (2003)及Norman (1988)指出,中文書寫系統及傳統閱讀習慣過去的順序是由上而下(縱排)、從右至左(橫排),然而1940年過後因為受到西方思潮及拉丁字母書寫習慣的影響,中文從左至右橫排的書寫、閱讀習慣漸為普遍並延用至今。現今台灣社會不論是電視、電影字幕或是街上的路名標示皆以從左至右橫排為主流,可反映出此順序的閱讀習慣為大眾所接受。以Scollon and Scollon (2003)的text vector 觀念分析,一方面中文站名「西門站」與「忠孝復興」字體顯大並位置放於標示牌的左方與上方,而另一方面「XIMEN STATION」與「Zhongxiao Fuxing」字體顯小及位置放於標示牌的右方與下方。以字體大小(font size)及雙語的排列位置加上中文閱讀習慣,可歸納得出中文站名是相對中心的位置;英文站名是相對邊緣的位置。台北捷運雙語站名排列順序間接透露站名的資訊首先是提供給中文為母語人士的,而英文站名的設計是次要的,但因應國際化以及中文非母語人士的需求而標示上去。
對大多數以中文為母語的乘客來說,英文站名其實是輔助而非必要的。或許只有少數人才會特別注意「台北小巨蛋」和「台北101/世貿」的英文站名,而特別是在地化的中文站名「萬芳社區」或是「永安市場」,或許也不會有太多本地人會留意相對應的英文站名為何。或許不令人意外,英文站名是為中文非母語的人士所標示的,而台北捷運局翻譯英文捷運站名是採用音譯與意譯兩種主要翻譯方式。所謂音譯法在此文指的是用英語相同或相似的音把中文的捷運站名表示出來,通常不保留原有語意。而意譯法在此文指的是捷運英文站名保留捷運中文站名的原本語意,而忽略英語與中文的語音相似性。事實上一般市面外來商品的翻譯方式通常語音、語意兼併,比如「可口可樂」不僅語音上與Coca Cola相似,語意上也為碳水飲料增添了一層活潑歡樂感,這也說明了音譯法與意譯法兩者翻譯方式使用並非互斥。台北捷運英語站名以音譯做翻譯的站名例如:「Fuxinggang」(復興崗)和「Hongshulin」(紅樹林)雖然保留了中文與英文的語音相似性,但功能除了能區別於其它站名的地名以外,實質上並不能從英文站名上推敲語意。反之,以意譯法翻譯捷運中文站名可讓英語為母語的外國遊客預期「Taipei City Hall」(台北市政府)及「Sanchong Elementary School」(三重國小)分別為政府辦公機關及學校,但不保留原本市政府以及國小這兩詞的中文讀音。
根據筆者統計,在總共108個站名當中,有33個站名是採用音譯加上意譯的方式(佔總數將近三分之一);有69個站名是採用音譯的方式(佔總數將近三分之二)。由於音譯加上意譯以及音譯主宰了捷運英文站名翻譯系統,本文以下深入探討此兩種翻譯方式。
以音譯加上意譯翻譯中文捷運站名的包括:Wanfang Hospital(萬芳醫院)、Xindian District Office(新店區公所)、Daan Park(大安森林公園)、Sanmin Senior High School(三民高中)、Nangang Software Park(南港軟體園區)、Songshan Airport(松山機場)等共計33個捷運站。有別於完全音譯,這些音譯、意譯混合的英文站名皆有具體意義,比方說位於板南線「龍山寺站」中的「龍山」採取音譯翻作Longshan,「寺」採取意譯翻作Temple。以音譯加上意譯的翻譯方式可以讓中文非母語的乘客了解Longshan Temple為宗教寺宇。反之若是以完全音譯的方式翻作「Longshansi」則無法把「寺」的中文詞義精髓正確翻出。木柵線的捷運中文站名「動物園站」也是另外一個相似的的例子。「動物園」採取意譯翻作「Taipei Zoo」而不翻作「Dongwuyuan」,但值得留意的是英文站名在Zoo(動物園)一詞前附加了城市名稱Taipei,目地可能是為了區別其它城市的動物園(例:高雄壽山動物園)。
除了上述以音譯與意譯混合的站名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捷運局在貓空站(Maokong Station)下方加上了「貓空纜車」(Maokong Gondola)。「貓空纜車」英文翻譯方式也是融和了音譯加上意譯,而非使用完全音譯(非Maokonglanche),目的為了促使中文非母語的乘客迅速了解此站會有截然不同的交通工具。若是仔細檢索,不難發現特定字詞通常較容易被意譯,以下筆者依照性質相似性歸類了五大類採用音譯、意議兼併的捷運雙語站名:
- 政府公家機關及學校(市政府 Taipei City Hall、新店區公所 Xindian District Office、台電大樓 Taipower Building、三和國中 Sanhe Junior High School、輔大 Fu Jen University)
- 醫院(遠東醫院 Far Eastern Hospital、萬方醫院 Wanfang Hospital、台大醫院 NTU Hospital)
- 寺廟(龍山寺 Longshan Temple、善導寺 Shandao Temple、先嗇宮 Xianse Temple、指南宮 Zhinan Temple)
- 工商業大樓、園區(台北101/世貿 Taipei 101/Word Trade Center、科技大樓 Technology Building、南港軟體園區 Nangang Software Park、南港展覽館 Taipei Nangang Exhibition Center)
- 藝文娛樂與文化設施(動物園 Taipei Zoo、台北小巨蛋 Taipei Arena、大安森林公園Daan Park、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國父紀念館 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根據筆者所整理出的上述五大類採取音譯加上意譯的站名方式與內政部地政司於民國98年11月9日公佈的法條是吻合的。地政法規歸範的標準地名譯寫準則明確記載了具地標意義公共設施屬性名稱之譯寫方式。在法規的第9條敘述如下:
具地標意義公共設施屬性名稱之譯寫方式,例示如下: 一、政府:Hall。 二、公所、事務所:Office。 三、橋:Bridge。 四、寺、廟、庵、觀、堂、宮、道院:Temple。 五、教堂:Church。 六、祠:Shrine。 七、機場:Airport。 八、港:Port。 九、水庫:Reservoir。 十、車站:Station。 十一、停車場:Parking Lot。 十二、醫院:Hospital。 十三、公園:Park。 十四、圳:Canal。 十五、溝:Ditch。 十六、池、塘、埤、陂: Pond。
以上具地標意義公共設施屬性名稱皆有特定譯寫方式。換句話說,台北捷運公司採用意譯法而非音譯法翻譯上述中文站名是遵循內政部地政司的法規。除此之外,在第9條的立法意旨也提到了政府機關及其它地名的譯寫方式也可觀察出法條的譯寫方式與捷運英文站名的一致性:
二、第一款及第二款係指政府機關辦公處所。例如:「臺北縣政府」譯為「Taipei County Hall」、「林口鄉公所」譯為「Linkou Township Office」。 三、其他各款譯寫例如「大漢橋」譯為「Dahan Bridge」、「善導寺」譯為「Shandao Temple」、「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譯為「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臺北車站」譯為「Taipei Station」。
台北捷運局翻譯的英文站名並非是毫無爭議的。在2013年10月28日中天新聞發佈的新聞〈象山站譯「Elephant Mountain」老外霧煞煞〉指出捷運「象山站」出現兩種英文譯名版本:「Elephant Mountain」與「Xiangshan」:前者為意譯、後者為音譯。如參考內政部地政司的法規,可發現關於山和山脈的譯寫準則是根據此詞是否為專有名詞而有所不同翻譯,在第2條的立法意旨提及:
臺北縣的「縣」,東沙群島的「群島」,阿里山山脈的「山脈」等,其譯寫採意譯方式,且因英語為國際通用語言,該意譯以英文為準例如「高屏溪」譯為「Gaoping River」。 三、屬性名稱與標準地名整體視為一專有名稱時,應整體採音譯方式譯寫,不另以意譯方式分開譯寫。例如:「陽明山」譯為「Yangmingshan」。
由此可見,「陽明山」翻作「Yangmingshan」而不翻作「Yangming Mountain」係因「陽明山」為特定專有名詞。但令人訝異的是,第3條的立法意旨卻反其道而行:
一、為讓使用者瞭解標準地名之方向指引特性,爰明定標準地名具有方向性者,以英文意譯方式譯寫。但該方向性名稱與標準地名整體視為一專有名稱時,仍須依第二條規定採通用拼音方式譯寫。例如:「光復南路」譯為「Guangfu S. Rd」,「望東山」為一專有名稱,應譯為「Wang dong mountain」。
內政部地政司對於山和山脈的標準譯寫準則法規似乎是矛盾的。「陽明山」與「望東山」雖兩者皆是專有名詞,但前者採用完全音譯翻作「Yangmingshan」;後者卻兼併音譯與意譯翻作「Wang dong mountain」。不論是參考「陽明山」或「望東山」的譯寫方式,「象山」捷運站翻譯成「Elephant Mountain」是不恰當的。中天新聞記者分別採訪外籍人士與本地民眾對於「象山」翻譯方式,以下為各別對於此英文站名翻譯的態度:
外籍人士:Elephant Mountain? What’s that? There’s many mountains around here; you don’t know where you’re going. So if you guys have the name for the stop, then you know where to go. This one (Xiangshan) is easier to read. (Elephant Mountain?那是什麼?這裡有很多座山,你不知道你要去的是哪座山。如果站有取名的話就能夠知道要去哪裡。這個站名(Xiangshan)比較好讀。)
本地民眾:Elephant Mountain感覺就是還滿好笑的…對對對。
記者:而且會不會容易讓外國人混淆?
本地民眾:對,有可能,他可能會期待說上面有大象,還是什麼長頸鹿之類的這樣。
由以上兩段的訪談可得知此外籍人士認為捷運站確切的站名有助於提供旅客辨識明確的目的地,但在「Elephant Mountain」與「Xiangshan」選擇上會傾向以完全音譯的「Xiangshan」翻譯方式。另外,本地民眾表示「Elephant Mountain」可能會造成語意上的誤會,因此「Xiangshan」是較合適的。
除了「象山」以外,「南港展覽館」的英文站名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台北捷運局官方公佈的英文站名為「Taipei Nangang Exhibition Center」,但中文站名並無標示「台北」城市名稱,讓人質疑是否在「Nangang Exhibition Center」前加上Taipei為冗贅的。若是以Google搜尋「南港展覽館」地名,網頁顯示的結果為「Nangang Exhibition Hall」。究竟是該翻譯成Exhibition Hall或是Exhibition Center似乎並沒有統一性,難免會讓外籍旅客混淆。
在分析台灣捷運局的音譯規則之前,筆者欲先介紹台灣三種常見的拼音系統。三種拼音系統:威妥瑪拼音(Wade-Giles)、通用拼音(Tongyong Pinyin)與漢語拼音(Hanyu Pinyin),此三種拼音系統的使用上分別展現了台灣本土意識與中國的政經勢力崛起。在台灣普遍以威妥瑪拼音系統譯寫人名的國語發音,但自從1998年過後政府積極推廣以漢語拼音系統譯寫人名與地名。威妥瑪拼音系統是早年1859年由Sir Thomas Wade引進,之後由Herbert Allen Giles於1912年修改完成 (Li, 2002)。雖然台灣早期習慣以威妥瑪拼音譯寫人名與地名,但由於此拼寫系統自成一派的拼音規則使得政府一度考慮以通用拼音或漢語拼音取代威妥瑪拼音。通用拼音是在台灣獨有的拼音系統,在當時2002年到2008年之間政府廣泛使用通用拼音譯寫中文地名,根據The China Post統計,在2002到2008年各地方政府機關採用通用拼音的普及率約有68%。然而在2009年後,漢語拼音逐漸取代了通用拼音,在當年民進黨雖然對於採用漢語拼音系統譯寫國語讀音感到不滿,但因應國際化並期許台灣的拼寫系統能與世界接軌,2009年後國民黨正式採用中國大陸所使用的漢語拼音來譯寫國語讀音。
這些拼音系統,特別是威妥瑪拼音與漢語拼音的歷史發展與台北捷運英文站名有什麼淵源呢?原來在捷運一開通初期,捷運中文站名皆是以威妥瑪拼音系統來譯寫成英文站名,但到了2003年後卻改成以漢語拼音系統來譯寫成英文站名(大紀元新聞網,民92、台北市政府交通局,民93)。原本以威妥瑪拼音標示的忠孝復興站朝夕之間從「CHUNG HSIAO FU HSING」改為以漢語拼音標示的「ZHONGXIAO FUXING」。現今以漢語拼音系統來音譯中文捷運站名的包括:Yuanshan(圓山)、Beimen(北門)、Touqianzhuang(頭前庄)、Yongnian(永寧)、Linguang(麟光)、Qizhang(七張)……等共計69個捷運站。或許令人好奇,是否所有的英文站名都是採用漢語拼音為音譯的方式呢?其實並不然。不難發現除了以「台北」為開頭的中文站名,比方說:台北車站(Taipei Main Station)、台北小巨蛋(Taipei Arena)以及台北橋(Taipei Bridge)……等捷運站名,另外還有輔仁大學(Fu Jen University)都是採用威妥瑪拼音。除此之外,「中正紀念堂」與「國父紀念館」的英文站名「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與「Sun Yat-Sen Memorial Hall」兩者皆是以粵語發音而譯寫的讀音。除了上述之外,「淡水」的英文音譯站名為「Tamsui」並非以漢語拼音標示讀音Danshui(王國良,民100)。為什麼這些英文站名並未統一以漢語拼音用來譯寫讀音呢?筆者觀察到上述的地名及人名都是台灣約定俗成早年延用至今的讀音標示,並未因為政府推動漢語拼音而更改了原本的拼音方式,可視為英文站名例外的例子。
台北捷運英文站名雖然相較中文站名鮮少國人會特別留意,但經分析過後可深入淺出了解其翻譯方式分為音譯與意譯兼併與完全音譯兩種主要方式。由上述的例子可得知台北捷運局將中文字義包括政府公家機關及學校、醫院、寺廟、工商業大樓、園區、藝文娛樂與文化設施採用意譯的方式翻譯,其餘的站名大多以漢語拼音來譯寫中文站名的讀音。文末最後,筆者期許讀者能思考拼音系統不僅能將拉丁字母做漢字標音以便協助外籍遊客辯認目的地之外,同時也能表政治權力消長的語言符號,未來在台灣是否漢語拼音會繼續延用下去值得長期觀察。
作者陳怡安為佛羅里達大學語言學博士生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大紀元新聞網(民92年12月23日)。台北捷運車站英譯年底全面改為漢語拼音式。大紀元。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3/11/23/n416727.htm
台北市政府(民93年10月22日)。捷運站名英譯拼音方式係採漢語拼音。取自http://english.tch.gov.taipei/ct.asp?xItem=920820&ctNode=5158&mp=100001
內政部地政司(民98年11月9日)。標準地名譯寫準則。取自http://www.land.moi.gov.tw/law/pda/mainframe.asp?LCID=406&lawname=%BC%D0
王國良(民100年8月7日)。從淡水的英文名之復名「Tamsui」說起【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blog.udn.com/glwang/5513224
中天新聞(民102年10月28日)。象山站譯「Elephant Mountain」老外霧煞煞。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w0qv5Zlyc
台北捷運公司(民104年7月6日)。路網圖、各站資訊及時刻表。取自http://www.metro.taipei/ct.asp?xItem=78479152&CtNode=70089&mp=122035
莊琇閔(民105年1月2日)。北捷運量再創新高跨年輸運302萬人次。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9140/1415762-%E5%8C%97%E6%8D%B7%E9%81%8B%E9%87%8F%E5%86%8D%E5%89%B5%E6%96%B0%E9%AB%98-%E8%B7%A8%E5%B9%B4%E8%BC%B8%E9%81%8B302%E8%90%AC%E4%BA%BA%E6%AC%A1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民105年2月5日)。公告資訊。取自http://www.dorts.gov.taipei/np.asp?ctNode=16435&mp=115001
西文文獻
Department of Rapid Transit System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2015, August 24). Human concerns. Retrieved from http://english.dorts.gov.taipei/ct.asp?xItem=205678&ctNode=19584&mp=115002
Lew, A. (2008, May 22). All subways should be like Taipei’s marvel of mass transit [Blog]. Retrieved from http://www.wired.com/2008/05/taipei-metro-re/
Li, L. (2002). English polymorphs of Chinese personal names. English Today, 18(2), 51-57.
The China Post news staff. (2001, September 20). Traffic nightmares plague Taipei. The China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inapost.com.tw/taiwan/detail.asp?onNews=1&GRP=D&id=17269
The China Post news staff. (2008, September 18). Gov’t to improve English-friendly environment. The China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inapost.com.tw/taiwan/national/national news/2008/09/18/17 5155/Gov%27t-to.htm
Norman, J. (1988).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ollon, R., & Scollon, S. (2003). Discourses in place: Language in the material world.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