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

09

日本為了解決人口減少、地方經濟萎縮以及人口過度集中在東京等問題,於2014年通過了「城鎮・人口・工作創生法」,並訂定「城鎮・人口・工作創生戰略」,戰略上希望能翻轉伴隨人口危機下的負面螺旋,藉由跨部會的政策配套措施,以資訊、人才及財政三支箭,搭配各地提出自己的人口願景與「地方版綜合戰略」,希望能為地方創造新的「工作」,帶來「人口」,並且重新審視如何為「城鎮」創造更多永續連結,打造一億人活躍的強韌社會。       

資通訊在地方創生目標中的借力之箭是因網路社群時代而出現的新方法,換言之資訊科技,可說是能打破地理空間和時間的新工具,因此任何新的、不分區域的事業一旦活用了資訊科技,就有可能會產生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樣貌,也最有可能打破既有的供給與需求的機會版圖。在日本的地方創生推動過程中中,更是從政府端將這些民間團隊及企業可能面臨的問題,從源頭就予以設想。

日本政府面對提出地方創生人口戰略計畫時,有多個單位會著重強調「區域活化與科技創新」,因此本文特別簡介日本總務省(相當於台灣內政部)的「ICT地域活性化」政策以及內閣官房統籌一個跨部會的「地方創生IT活用推進會議」,借鏡日本在地方創生議題上,是如何看待地方創課題。

借鏡日本的科技創新看台灣:是否能對焦導入解決在地痛點與需求

日本總務省從2013年開始召開一系列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成長戰略,分別就生活資源、街區營造、超高齡社會、製造業等類別做討論,探討如何導入科技打造「智慧白金社會(スマートプラチナ社会)」。[1]同時也有ICT地域活性化政策,每年補助地方政府與相關組織企業合作,用多元的計畫方案,像是培養與指派地方政府資訊長、行政資訊系統化、促進遠距工作環境、活用公共數據、電子憑證等內政施策,去應對地方面臨人口減少、醫師不足、少子高齡化、災害、區域經濟衰退等問題。[2]

然而根據日本總務省的「地域IoT實裝推進任務」調查,所謂導入ICT、也就是「科技導入」落地實績並不豐碩,2012年時有將近28.4%的日本地方政府對於協助科技導入區域經營是不關心的,且只有2.3%的地方政府正著手推動相關政策。到了2014年則進展到5.9%的執行程度。[3]

原因是為什麼呢?約有七成的地方政府認為地方財政嚴峻不易投資,再來難以導入的因素分別是:並不了解具體的應用情境或優點、缺乏相關人才、在地團體的需求與分工不明確、在地沒有主導的團體、無法讓市民理解、找不到適當的ICT供應服務商、法規限制多,以及全國尚未標準化。[4]

也就是說各地在「受限於財政、想像與效果、人才以及推動體制」的不足之下,使得原先期待運用科技創新解決在地課題、或帶動區域經濟的成效有限,十分可惜。因此從2016年,日本總務省為了讓科技創新能更為普及,便以確保「計畫持續性」以及橫向推廣「優良模式」這兩大課題作為總務省後續推動地方創生與科技導入戰略時的改進方向。

區域ICT活用推廣支援課題

具體的課題案例

 

確保持續性

推廣優良模式

成功的案例中存在著充滿熱誠的關鍵人物

(關鍵人物不在的話如何傳承?)

為了推廣普及優良案例,地方需要有「傳道士」(是否有能從點推到面的在地人士?)

財政

事業能在停止領補助金後持續營運。(確保地方政府的預算、以及事業是否有收費的商業機制?)

有必要讓財政困難的地方政府也能容易導入的模式(用較低的成本價格導入前,要確定這事業是對居民有便利性?)

物品

居民能夠很輕鬆地使用系統,且系統能持續優化(供應商是否能獨立有彈性地做系統維護?)

最一開始就要有橫向交流系統開發合作的打算,而非只是內部的交流(是否是共享、客訂製以及出口國外的打算?)

橋樑

即使面對各種挑戰,已經步入正軌的企業也可以透過細膩的技術去克服(是否一直忽略做使用者需求調查以及成功案例的蒐集?)

有必要根據每一個區域的實際狀況,解決人口減少、高齡化與醫療不足的多層次複雜議題(普及的方案不能只是單品,而是要有一套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地域IoT実装推進タスクフォースについて

針對上述的課題,總務省後續作的許多調整,像是2014年開始舉辦「地域情報化大賞」,表揚導入ICT讓地方活化的公部門、企業與非營利組織,並且依照事業主題別、區域IoT產業別、團體別、人口尺度別、條件不利區域別、區域別、以及不同年份的大賞來建立公開案例資料庫,讓大家能夠從中借鏡開發、追蹤後續成效以及讓更多企業單位能參酌,加入擴大區域投資的行列。[5]

日本地創生人口議題如何結合資訊通訊解決時空地理上的問題

日本內閣官房特別希望能藉由導入資訊通訊(IT)讓各地的各項「地方版綜合戰略」能有效被落實,因此在2015年,日本在內閣官房的「高度情報通信網絡社會推進戰略本部」之下設置了「地方創生IT活用推進會議」,並發佈了「地方創生IT利活用計畫」(地方創生 IT 利活用促進プラン),希望能討論在地方創生這樣的人口議題中,尤其是面對地理上的以及時間上的限制時,能多加討論如何運用IT來協助解決地方公部門的課題?

在「地方創生IT活用計畫」中,希望透過導入IT能加速三項地方創生好循環的基本目標,分別是促進人口回流與創造工作的「活化區域產業(創業、農林漁牧業六次產業化、觀光服務業、製造業等)」、推動營造城鎮的「提升宜居程度」(醫療、教育、交通、防災、治安等)、以及「提升地方公部門業務的效率」。換言之,面對明確在地遇到的問題,IT或許可視為一個新的解法,然而還是得取決於地方現場的實況,看能否在願意改變的意志下運用創意,才有可能讓改變成真;而對中央政府來說,則是以「雲端優先(Cloud First Policy)」的觀點為基礎,積極建構共通化的支援體制。

在這樣的「地方創生IT活用」計畫中,區分了兩部份的支援方針,分別是地方的需求以及國家的提供。首先地方的公部門該如何檢視需不需要利用IT資源呢?有三項方針分別是:要理解地方魅力和在地概念所帶出的「戰略性」,有效活用在地閒置資源帶出「鄉土性」,以及區域間必要的「合作性」。

首先必須理解在地遇到明確的課題是什麼,方才不會將資源投放在一個事實上沒有需求的問題意識上,並且也才知道必要的「人材」和「財源」該從哪裡來。而在參考其他地方的案例之前,一定要先看見自己所在地問題的本質,才有辦法提出與別人不一樣概念的解方,因而做出差異化並脫穎而出。因此建立在地有系統的產官學參與交流、企劃、以及營運模式至關重要。舉例來說,是在政府面大家可以善用地方經濟分析系統(Regional Economy Society Analyzing System, RESAS)去了解地方的人口、產業、財政、觀光、農業以及與其他地方政府比較的圖表資訊,從資料數據中可以發現問題。而若以民間產業鏈為例,則可以透過數據判讀在生產端能做什麼樣的策略佈局,實踐智慧產業的意涵。

接著是盤點在地的特產、場域等觀光資源,檢視在地資產是否因為公關行銷力不足,而使它們的價值無法被彰顯。甚至要探討是否有必要將這些在地產品向海外市場行銷,要知道通路市場是本地、外地還是外國,藉此決定所有行銷企劃的走向。這時候就會需要非常多跨產業、甚至是跨國的專家來合作,特別是運用IT引導出更多新的呈現方式、通路與營運模式。舉例來說,同樣從產業鏈來看,銷售端能否透過設計建置數位通路門面、經營網路社群去挖掘新客群,或透過新的異業合作,壯大整體市場。

再來是要透過IT來分享、檢討、串接各地的情報,讓地方能共享優良的案例或是解方,而地方的公部門則是要將好的解方系統化、標準化以及共同化,如此一來可以將原先個別實施的解方擴及到全國共通的施策。例如日本的政府網站必定瑞將所有案例整理到網路頁面全部公開讓大家好查詢,甚至會舉辦議程設定明確細緻的媒合採購會或研討會。

另一部分國家能提供什麼對地方創生有利的IT支援方針呢?首先是對於有意識、有意願作改變、且有人可以執行改變的地方,特別去導入相關資源,並且由在地的相關公共單位發揮領導管理能力,調整因應的組織結構。若沒有想要改變的意志或是危機感伴隨而來的需求,那麼也還是需要時間去推廣與溝通。

第二個是支援讓案子永續發展下去的支持系統,特別是在停止接受國家的補助金之後,地方的這些公部門有沒有可能透過不同跨界的合作方案做出系統性的解方,特別是以「大處著想、小處著手、快速行動(Think big, start small, move fast.)」的精神。

第三則是除了積極媒合活用至今地方沒有嘗試過的IT解方之外,國家與地方公部門也應自發性地橫向展開,透過有系統分類地方式整理公開歷年的案例資訊,讓更多無論是成功或是還在努力進行中的案例能遍地開花,且這樣的案例不只是能給更多預計投入的人參考,更應扮演帶動公部門間相互協力的重要基礎。若沒有做橫向的主動推廣,那麼實在不清楚到底哪些案例是真正有在現場發生、奏效,更無法回過頭來檢視政府的計劃或法規是否需要與時俱進地修正,也才有可能撐起地方創生的目標。

對地方創生有益的IT活用促進計劃,除了3+3方針之外,還有國家的活用重點部署支援。

未命名-01

圖片來源:内閣官房情報通信技術(IT)綜合戰略室〈地方創生に資するIT利活用促進プラン〉

借鏡日本在意識、技術、以及建構永續平台上的地方創生創新經驗

從台灣在地方創生議題上的做法來看,比較是著重在工具方法的使用,而在建立給地方相關單位新的觀念,以及在地最嚴峻的問題意識是什麼,較無細緻的立論基礎與主動出擊的驅動力。日本面對地方創生國家戰略,除了透過政府組織改造成立相關部會、訂定基本法、中央地方創生戰略及人口願景報告之外,也每年不斷檢討政策工具能如何創新,特別是本篇介紹的以IT科技導入作為促進地方創生的計畫,無非是希望透過網路資通訊能夠建構出一個渠道,首先要有一個嘗試創新的意識,再來即是把技術、人才與至今累積的案例資源,透過分類和共享連結撐起解方的成效,真正用新的方法迎向各地創生的課題。

 


[1]スマートプラチナ社会推進会議https://www.soumu.go.jp/menu_seisaku/ictseisaku/smart_Platinum/index.html

[2]情報通信(ICT政策)

https://www.soumu.go.jp/menu_seisaku/ictseisaku/index.html

[3]総務省「地域におけるICT利活用の現状に関する調査研究」(平成26年)

[4]地域IoT実装推進タスクフォースについてhttps://www.soumu.go.jp/main_content/000441632.pdf

[5]案例分類依據:

事業主題別:教育、醫療照護健康、育兒、工作方法、防災、農林漁業、區域經濟、觀光、公私協力服務、智慧城市、基礎IoT

區域IoT示範分類別:教育雲或平台、程式教育、醫療資訊平台與電子健康紀錄(EHR)、醫療照護健康數據活用示範人力資源、懷孕生產育兒人力資源支援(PHR)、育兒支援平台、災害情報共有平台(L-Alert)、遠距工作、智慧農林漁業、地理空間防災系統、市民My Key資料平台、區域經濟活性化、觀光雲、觀光IC款待卡、多語言聲音翻譯、開放資料、大數據活用、培育活用區域IoT人才、活用數據型智慧城市、數據活用規則、資訊安全、試驗(Testbed)、

)、以及建構網絡。

導入團體別:地方政府、非營利組織、民間企業

人口尺度別:超過50萬人、50萬人以下、15萬人以下、5萬人以下

條件不利區域別:過疏、偏遠地區、離島、半島、山村、特定農山村、豪雪區域

區域別:北海道、東北、關東、信越、東海、近幾、中國、四國、九州、沖繩

作者   謝子涵   為政治工作者

最近更新: 2021-09-30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