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3608
- 發佈:2024-05-16
一、前言
108課綱,顧名思義為108學年度上路之課程綱要,從系統面觀之,108課綱為十二年國教政策一環,之所以牽動社會敏感神經,在於課綱不僅是課綱,牽連面向廣泛,諸如師資整備、課程配套,乃至於家長所關心的國中教育會考素養導向命題、學習歷程檔案建置以及111年大專考招制度之連動,影響深遠。而實際上,此課綱原訂於107學年度上路,卻因課綱配套需要時間準備與到位等因素,延後一年實施(教育部,2017),顯見上路之前,即因配套完善與否遭議論,遑論實施迄今,各項政策資源及支援,究竟是否準備好,備受關注與質疑。
筆者曾承辦107年組建之十二年國教課綱宣講團,爰跟隨赴全國各縣市近60幾場宣講之聆聽記錄,對於108課綱上路前社會各界之關心及憂心,乃至上路後復於地方政府服務,與中小學校長、課程督學互動之所見所聞,試圖於本文敘說108課綱實施之美麗與哀愁,以供下一波課綱興革之參考。
二、何謂108課綱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所建置108課綱資訊網,說明108課綱與先前課綱最大不同在於從過往教學現場所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自此素養導向成為顯學,而素養之定義為一個人為適應現代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應具備之知識、能力和態度,旨於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
108課綱揭櫫三面九項,三面指得是「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和「社會參與」面向,九項則為「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等項目,透過自發、互動、共好之基本理念,以達到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之課程願景。
具體落實在不同教育階段,則有相異面貌,分述如下(教育部,2019):
(一)國小教育階段:增加國語、數學學習節數,以強化基本學力;新住民語納入部定必選課程,學生可從本土語言及新住民語擇一修習;另不再有固定電腦課,將科技載具應用融入各科課程教學。
(二)國中教育階段:每週3至6節彈性學習課程,並新增科技領域課程,且將素養題融入國中教育會考試題,以強化生活實踐題之設計。
(三)高中教育階段:除設置課程諮詢教師,以協助學生適性發展,及考招新制推動學習歷程檔案,藉以透過學生定期之整理與蒐集,思索自身生涯定向外,不同類型高中配合新課綱之調整有:
1.普通型高中:降低部定必修學分數,增加選修學分比重,以開設更多元選修課程;每週2至3節彈性學習時間,依學生需求及學校條件,安排學生自主學習、選手培訓、補救教學或特色活動;學生須修習4學分以上「跨領域/科目專題」、「實作(實驗)」或「探索體驗」等課程類型之相關課程。
2.技術型高中:新增部定技能領域實習課程,並強化學校與地區產業結合,共同發展校訂選修課程,此外在校訂選修課程,增加同群跨科、同校跨群等多元跨域能力之培育,另新增彈性學習時間。
3.綜合型高中:降低必修學分,以開設更多元選修課程,另增加校訂必修,以發展特色;每週2至3節彈性學習時間。
自此於教學現場創造許多新名詞,諸如「新住民語」、「科技領域課程」、「素養導向教學及試題」、「課程諮詢教師」、「學習歷程檔案」等,正是社會各界憂心相關配套措施到位與否癥結所在,並有無加劇城鄉差距之可能。諸如課綱宣講座談會家長總會問「素養是否要補習」、「到海外做志工是否更有利學習歷程檔案加分」等,可見各項政策方案推陳出新前,與社會溝通對話之重要性,是以當時方有十二年國教課綱宣講團之組建。
宣講歸宣講,實際上路後又是另一挑戰開始。綜觀邇來各項重大教育政策之推動,即便事前業盡可能縝密思考各種可能問題及研擬因應作為,然上路後仍有始料未及之考驗等待克服,108課綱之實施亦是如此,故邊推動邊微調成為無可避免之宿命,遑論此變動牽涉層面廣泛,以教育行政論,即涉及中央層級之政策規劃、地方層級之配合推動,乃至更微觀學校層級之落實執行,況且對不同利害關係人之衝擊影響不一。以十年為一周期之課綱修訂觀之,108課綱上路迄今五年時間,可謂已進入中期,現階段之回顧正可作為下一輪課綱修訂啟動之基礎。
三、108課綱的成效
108課綱實施至今,首屆適用學生目前已就讀大二。歸納此五年多來無論來自行政部門、立法部門、學術部門或學生家長之反饋及討論,108課綱實施成效犖犖大者如下:
(一)素養導向課程教學,有益接軌國際教育趨勢
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所進行之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每三年對各國15歲學生於數學、科學與閱讀素養進行評量。最近一次於2022年舉行,與前一次2018年之評量,對象恰為我國實施108課綱前後之學生。評量結果顯示,實施108課綱之學生於國際評比中,數學成就由原本之第5名躍昇至第3名,科學由第10名進步至第4名,閱讀則由第17名上升至第5名(教育部,2023a)。
再者,根據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於2022年發布之「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簡稱ICCS),結果顯示我國國中八年級學生在公民認知層面之測驗得分,高於國際平均且位列第一;情意層面對於族群與性別平權、移民人權之支持度亦位居首位;另對於環境保護之意識敏感度高,排名第一(教育部,2023b)。
PISA之重點在於衡量學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利用在學校內外所學,以充分參與社會,並瞭解學生應用知識和技能以檢視、解釋和解決問題之能力;ICCS則旨於調查在民主及公民參與環境不斷變化之世界中,年輕人準備如何承擔公民角色之方式。由此二項國際評比可見,108課綱所強調之核心素養,與全球教育發展方向相吻合,對於提升學生整體素質,並培養現代社會所需人才能力,具有重大益處。
(二)學科整合,有益活化教學現場
過往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綱與各類型高中課綱分開訂立,導致課程重覆且難度不一等銜接落差問題。有鑒於此,國家教育研究院於2015年基於整體性、系統性之思考,制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面對知識半衰期之快速變遷及產業結構變動所需之跨界人才,並計劃自107學年度正式實施(即後來之108課綱)。
就實務觀察,108課綱所強調之跨領域學習和學科整合,確實帶來質變且逐漸帶動量變。大多數學校已積極推動跨領域學習,例如將數學與藝術結合,使學生於創作中學習數學概念,俾更易理解抽象之數學知識。學校亦開始重視素養之培養,且積極探索新教學方法及評量方式,例如開設專題探究、研究課程,使學生透過討論、合作,以培養批判思考和溝通能力。另學校藉由形塑學校願景、學生圖像之共識,擬定校訂必修與多元選修課程,以提供學生適性學習及培養未來所需之核心素養。
凡此,相較往昔,增能賦權予學校擁有更多之自主彈性,並有助營造跨域統整之教學與學習文化。過去,國中小雖有彈性學習時間,然常成為學習領域時數之競奪標的,108課綱則開啟以往未曾出現在國中小與普通型高中之校訂課程類型,並明訂課程屬性,使學校得以充分利用及發揮,且貼近學校本位需求。
(三)興革氛圍帶動,有益提升教師終身學習
親身觀察108課綱與前一波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最明顯差異在於教學現場教師確實有動起來之氛圍。早於103年即有高中教務主任要求政策配套一併規劃,爰直至108年正式實施,現場存在一群堅信此波改革將可帶來迥異風貌之主任及教師,並從課綱之遵循者轉變為課綱之協作者,在眾人可接受之課綱框架下,同中求異進行多元詮釋。再隨著課程彈性之解放,學校教師更可發揮自我第二或第三專長,尤其係習於以學科本位為取向之國中、高中教師,配合校定課程和彈性學習時間之需要,逐步能與其他學科教師共學、研發、創課,一校又一校之疊加,使各校或跨校之同儕間相互激盪和刺激,開發出多元且多樣之課程,不僅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教師本身亦為終身學習之示範者。
回顧108課綱實施五年來,已多可見學校能尋得自身定位,且校訂課程普遍以地方學或特色發展為代表,譬如雙語、運動專長或天文學等,均可讓學生就近感受學校課程教學在地特色。而此波教師社群之提倡,亦使不同領域之教師開始對話,不再局限於學科本位思考,而係集思廣益思索共通之語言和方法,藉由課程研發及設計,逐步引導學生探究與創作屬於個人之學習成果。依此,對師生而言,課程教學有可能成為饒富趣味之交感互動,不再僅是進度追趕之課堂教學-同樣課程內容,不同教學方式,在教師之勇於創新、嘗試下,引發現場更多共創式、協作式、互動式之教與學。
四、108課綱的檢討
108課綱實施迄今,相關評論為數眾多,正面評價均肯定108課綱方向之正確,惟實際執行面上屢有配套措施不到位之情事。以下茲就個人所見,並輔以輿情,闡述108課綱之相關爭議,進而瞭解社會高度關注議題之屬性。
(一)考試領導教學
歷來受考試領導教學之影響,升學制度之變革往往牽一髮動全身,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之反覆即為前車之鑑。而108課綱強調於國中教育會考增加素養試題,相信透過生活實踐題之設計,以真實情境進行提問,將可減少學生知識背誦和複雜計算,教育部(2019)並一再宣示素養無須補習,因為108 課綱所著重之素養培養,係將所學知識結合能力與態度,轉化活用於生活,進而解決各類問題之能力,此乃異於過去之學習方式,且無法靠強調重複練習之補習來達成。
然實際情形為,依據教育部(2021)統計國中學生校外學習參與率,109學年度學習類科參與率達60.4%,較前一次調查4學年間增加1.9%,其中以補習班參與率56.1%最高,家教參與率10.2%次之,顯見在少子化趨勢下,補習參與率呈現逆勢成長,每10位國中生中即有6位參與補習。同樣現象反映在私立國中招生,至111學年度,每7位國中生即有1位就讀私立國中,占全國學生數15%(親子天下,2024),間接顯示部分學生家長對108課綱實施之憂心及焦慮,只好透過交由補習班或私立學校應對,以換取安心。
反觀升大學入學考試,按兒少代表以學生觀點所撰寫之108課綱觀察報告,指陳108課綱課本最為人詬病在於考試難易度、內容和課本相差甚大,使本該為主要教材之課本淪為附屬,學生需透過額外補習方得應付考試,導致社會文化資本M 型化分布更加嚴峻(社團法人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2022)。另根據聯合報(2022a)調查,近六成高中認為政府之考招配套不足,以致教學現場充滿焦慮和不滿。顯見,考試制度之變動連帶衝擊學校教學現場對108課綱之信任度和配合度。
(二)教務行政負擔加劇
近年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陸續成立「新課綱辦公室」、「十二年國教辦公室」或「新課綱課推中心」等任務編組,由科長、督學、課程督學、助理及專兼任輔導員共同協助108課綱相關課程計畫、評鑑、設計及發展之推行。但各種計畫之填報和管考,使教學現場處於備多力分之窘境,加上各項議題融入課程要求具能見度和亮點,迫使學校端長年呈現忙碌狀態。
校長作為行政兼教學領導者,108課綱之實施,已多數可見校長和學校同仁發展為夥伴關係,同為新課綱之校訂課程、多元選修、彈性學習等共備,並尋求相關大專校院或其他單位資源簽訂合作意向書,以協助學校於此波變革中不落隊。但不可否認,亦有少數校長以不變應萬變,將相關責任均交由教務主任承擔,方有教務主任或教學組長流動率高之現象產生。
再從主任角度論之,此波新課綱改革凸顯學校中層領導之重要性,尤其係教務主任。過往因招生或校際競爭因素,跨校間教務主任競爭關係大於合作關係,然隨著108課綱各項變革之啟動,加上適逢資深教務主任紛紛退下,取而代之係一群年輕有衝勁之組長或教師擔任,承擔起學校校訂必修課程設計、彈性學習時間安排、自主學習計畫擬定、課程計畫撰寫、課程地圖之規畫等業務,又因為各校皆為從頭開始摸索,致使跨校間關係翻轉為合作大於競爭,校際聯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然誠如前述來自課推系統或校長領導風格等因素,教務主任相對承擔之壓力值得關注,因其處於承前啟後職位,前須顧及校長或家長會想法,後須面對教師配合度,故108課綱於各校推展成效因人而異,多數正面案例可見學校轉型獲肯定,屢於教學卓越獎或各項競賽大放異彩,但少數不免仍有傳出學校五年換五位教務主任之新聞,甚至最年輕之教務主任僅為到校擔任過一年組長之28歲新手教師接任。
(三)學習歷程檔案
學習歷程檔案陷入兩難情境癥結在於,倘作為生涯探索及定向之功能,無人可否定其立意良善;然當與升學掛勾時,便成壓力源,社會各界自然放大對其之期待與責難。根據調查,64.3%學生認為「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為108課綱實施影響最大之變革項目(聯合報,2022b)。
學習歷程檔案對升一般大學之影響,主要在申請入學管道。申請入學採計成績變成學測成績(占比至多50%)加上綜合學習表現(占比至少50%),而後者又可分為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歷程自述及校系自訂資料、筆試或面試等,且學生可從中央資料庫勾選最多3件課程學習成果及10件多元表現給報考校系。
然而於上路前,學習歷程檔案有無可能造成軍備競賽之疑慮未曾消除。實施迄今則仍統計發現92.3%高中陳述實施學習歷程檔案遭遇困難,多數面臨大學參採標準不確定、學生上傳意願低,及學生反映壓力與作業量過大之窘境(聯合報,2022a)。再依學生觀點(社團法人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2023),認為學習歷程檔案之實踐與108課綱之理念明顯背道而馳,實際教育現場事實上僅存升學功能,超過半數學生會因為符合目標校系之期待,朝特定需求製作學習歷程檔案,致使多元探索功能之立意形同虛設。
承上,便有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要求108課綱高中課程移除學習歷程檔案,經附議成案通過。學習歷程檔案商品化、代寫代做現象之頻傳,導致教育部不惜於今(113)年3月4日在立法院備詢時,公開宣示若學生代做代寫將取消甄試甚至入學資格,另大專校院若舉辦與升學有關之營隊亦將嚴懲之重話;然同樣之疑慮,111年同一場合即有立法委員質詢電商平台販售學習歷程套餐,價格從2千元至1萬元不等。二年過去,學習歷程檔案商品化之疑義仍如影隨形。
(四)師資質量未到位
108課綱之實施,確實加重第一線教師教學負擔,簡單以素養教學為例,即需增加共同備課及討論之時間。而配合此政策,教學現場亦出現許多新概念,諸如新住民語、科技領域課程或課程諮詢教師等,師資到位與否便成為最基本之檢視指標:
1.新住民語課程:除原有本土語文課程外,新住民語文課程亦列入可修習之課程,包含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七國官方語文,師資來源則以教學支援人員為主,正式師資為輔。但在偏遠地區學校實務,學校往往聘不到稀有語種教師,僅能透過開設直播共學來解決師資問題。
2.科技領域課程:師資不足現象同樣發生於108課綱上路初期,造成學校空有硬體設備,卻缺乏軟體師資。雖然官方總能以師資儲備量足夠為由,說明實際數大於應有數,卻忽略師資分配之不均,後來誠如教育部於立法院備詢時所坦言(立法院公報處,2021),總量僅係表象,關鍵在分布,尤其越偏鄉之學校越有可能聘不到教師,爰教育部除一再透過開辦第二專長學分班及增能學分班,補足師資缺口外,另針對偏遠地區學校專案增聘所需專長教師,促成跨校共聘、合聘或支援。凸顯現象為政策跑在前,師資緊追在後。再者,正因科技領域教師在學校屬稀少,故資訊組長、網管或系統維護員之工作需由其兼辦,導致教學工作外,仍額外負擔行政業務。
3.課程諮詢教師:設置目的在協助學生適性發展,但無論從教師觀點或學生觀點,有待精進。根據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23)之調查,70%教師認同此制度,惟僅有49.4%教師認為其有發揮應有之功能,主要限制為「與科任、導師、輔導室功能重疊」、「專業度不足」、「時間不夠、人力不足」;從學生觀點(社團法人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2023),則認為課程諮詢教師定位不清,每100人僅得讓教師減授一堂課,如此師生比加上倘非學生之導師或任課教師,將難有機會建立關係。再者,於實務現場所見,各校落實程度不一,部分學校淪為各領域科召抽籤擔任,或僅以講座辦理結案,且教師參加培訓意願低落。
五、結論與建議
從1994年410教改算起,時值教育改革30周年,而此30年間復歷經一波又一波改革新潮流之洗禮,教學現場之面貌的確已迥異於傳統對學校教育之想像。然綜觀教改脈絡,足以肯定其方向正確,惟實務上各項政策縱使於評估階段已周延縝密規劃,畢竟面對社會高度變動性和異質性,諸如縣市或學校量能與條件之不同,難求於執行階段不無挑戰產生,所幸當前之教育部對108課綱之推動施政評價尚屬穩健且務實,能針對各項挑戰及時因應和調整。
108課綱上路迄今,將邁入下半場,下一波新課綱並預計自118學年度開始實施,此刻對108課綱之回顧與檢視,將有助於118課綱之研訂。又適值新政府上台前夕,賴準總統於競選期間承諾,針對未來投資6至18歲教育希望工程,將以建立公平、均優、多元之教育體系為目的,使所有孩子都能有良好之發展機會。爰基於上述針對108課綱之檢討,由輿情觀之,學生家長關切點在升學制度,而教學現場在意點於學校準備度,是以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召開全國教育會議,共識凝聚:教改30年來,社會變遷快速,尤其被視為國安議題之少子化衝擊,將對教育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單以學習歷程檔案為例,倘當大專校院都已面臨生源不足之困境,何來正視將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作為選才參據之可能。且距離上屆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已有14年之久,配合新政府新氣象,建議可評估召開全國教育會議,加強對話及形塑願景,以回應國民對118課綱之期待與展望。
(二)盤點教育政策,系統規劃:中小學行政大逃亡現象,非僅源自108課綱之實施,此5年間,適逢遭遇疫情之考驗,數位教學於教學現場同步登場,又有來自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或前瞻基礎建設對中小學之投資等須學校配合事項,多箭齊發,自然造成學校人仰馬翻,且各政策介面如未能對接,將影響政策美意,如為配合國家語言發展法本土語言之實施,已排擠原有108課綱之課程規劃。是以,應重新盤點當前各項教育政策,透過系統思維規劃,以利中小學現場操作執行。
(三)統合校務行政資訊系統,行政減量:現存於高中校務系統包含教務端之雲端智慧排課系統、雲端學籍管理系統、雲端學生學習歷程系統及學務端之學務考核管理系統、雲端線上點名系統、學生社團管理系統等外,尚含其他處室之系統,林林總總相加近40種,購置及維護經費龐大,且不同廠商間之資料庫整合和轉換均有不同邏輯,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統合校務行政資訊系統,包含系統一致性、跨校差異性、資料完整性及操作簡便性,以利透過科技輔助政策推廣和行政減量。
(四)調整學校組織編制,充實員額:受限學校員額編制,致使實務產生有學校教務處多達10多位計畫助理,以此額外人力支應各項計畫推動之需求,然此舉實非正辦。108課綱增加學校原有教學負擔,為不爭之事實,故應重新檢視現有學校組織人力之設計,合理調整人員配置、生師比及減授課標準,以能應對各項政策之需求。
(五)啟動118課綱擬定工程,及早因應:118課綱應奠基於108課綱之推動經驗,儘早規劃推動期程及啟動各項配套前置作業。以108課綱為例,原訂於107學年度上路,卻因配套不及等因素,延後一年實施,故118課綱宜以此為鑑,上自師資培育量,下至學校量能提升,早日啟動研修,遑論社會共識凝聚費時。
參考文獻
立法院公報處(2021)。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110(48),4899號。取自https://ppg.ly.gov.tw/ppg/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23)。高中(職)階段教育現況問卷調查結果說明-課程諮詢教師建議。取自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18576
社團法人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2022)。108課綱觀察報告。取自https://www.edyouth.org/108report
社團法人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2023)。108課綱觀察報告。取自https://www.edyouth.org/108report
教育部(2017)。107學年度落實多元選修,108學年度新課綱穩健實施。教育部新聞稿。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D0F033700D0680CC
教育部(2019)。1080926對外版108課綱qa。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0217161130F0B192&s=F203B0FC1270A1B9
教育部(2021)。國民中學教育消費支出調查概況(109學年度)。取自https://stats.moe.gov.tw/bookcase/Edupay_Junior/110/index.html
教育部(2023a)。臺灣PISA 2022成果發表。教育部新聞稿。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1A08AD2FC666D4C6
教育部(2023b)。我國參加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22成果表現。教育部新聞稿。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F6147F23FFB6FD3E
親子天下(2024)。學生變少,選擇變多。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6969
聯合報(2022a)。108課綱 三年陷五大困境。取自https://vip.udn.com/newmedia/2022/12-years-education/problem/
聯合報(2022b)。600+高中生自白 我的108課綱心聲。取自https://vip.udn.com/newmedia/2022/12-years-education/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