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生態

01

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提出能源轉型政策,宣示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達20%,立足在2021年全球倡議2050淨零碳排的浪潮下,再生能源成為淨零轉型達標的重要關鍵,回過頭望向2016年,當時民進黨宣示能源轉型的決心,著實成為台灣未來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基石。

台灣的能源轉型政策發展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核能安全的神話破滅,帶給也位於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重新評估核能風險的警訊和契機,其中,面對核電廠長達40年的除役期間,未來世代還須在這座島嶼上,與仍有數十萬年半衰期的核廢料共存,顯然是違背世代正義的能源使用途徑。

因此,面對位於台灣北海岸的三座核電廠,在2025年以前運轉執照將陸續到期,2011年民進黨提出「核四不商轉,核一、核二、核三廠不延役」的「2025 非核家園」目標,在節約能源、調整產業結構以及電業市場自由化等模式下,透過大幅提高再生能源佔比、改善火力發電效率,以及新建電廠以碳排、空污較低的天然氣電廠優先於燃煤,讓台灣在2025年不再仰賴核能發電,並發展多元發電方式來穩定供電。

台灣的能源使用高度仰賴進口,在2016年執政後,為邁向2025非核家園及符合國際減碳趨勢,同時在之中提升自主能源,民進黨宣示能源轉型政策目標,​​提出「2025年燃煤30%、燃氣50%、再生能源20%」的能源配比。

在「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的政策方針下,台灣自2018年起,每年再生能源建置成長率超過20%,並透過新建燃氣機組,取代較高碳排及較高空污的燃煤機組;於此同時,可以快速升降載的燃氣發電,更能成為得以彈性調度的電力,進而讓台灣在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下,兼顧降低空汙、減少碳排、永續環境與穩定供電。

相比之下,國民黨的能源態度不僅舉棋不定更缺乏規劃,甚至至今仍頻頻阻礙再生能源發展,國民黨這些行徑,顯示他們一再忽視國際上肯認再生能源發展是邁向淨零碳排的關鍵要素;與此同時,部分國民黨人士仍對危險核四重啟,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當國民黨地方縣市首長亦反對核廢料放在自己縣市時,部分的人還天真的喊著「核廢料放我家」的詞彙,顯示國民黨根本沒有所謂的能源政策規劃。

再生能源發展的進度、挑戰及與國際趨勢接軌

而在2016年,政府提出能源轉型政策方向,並明定2025年達成20%的再生能源占比目標(相當於27GW的發電量)後,政府對於各再生能源發展與設置,提出具體的規劃路徑,並分配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的裝置容量。其中,太陽光電規劃在2025年達到20GW的裝置容量;風力發電又分為陸域風電與離岸風電,陸域風電規劃在2025年達到1.2GW的裝置容量,而風電發展重點的離岸風電,則規劃2025年要達到5.6GW的裝置容量。

然而,再生能源發展過程中也有面臨許多挑戰,待我們尋求多贏的解方。其中,再生能源的設置過程中,勢必會面臨各種國土規劃的競合、空間使用上的衝突,都需要有相關機制與設計,讓影響程度減至最小。舉例而言,在太陽光電的發展上,選址是重要且關鍵的問題;為協助光電發展與國土規劃的空間競合,行政部門已開始透過生態圖資套疊辨識、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以及許多公民參與的會議,來處理選址與光電案場設計的問題,其中環社檢核機制現在已在漁電共生的案場實施,未來也會再擴大範圍。

此外,因應電力系統在極端氣候下的風險管理,能源的智慧調度管理配套,未來也將成為強化台灣電力系統韌性,及提升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須透過各項能源輔助服務的擴大使用,包含:因應各產業的製程與特性設計需量反應方案、儲能系統與設置的盤點,以及結合能源技術服務業的管理方式,提升能源效率與管理措施;而這些能使台灣能源應用與管理,更具備韌性與彈性的配套措施擴大使用,也將是下一階段台灣要嘗試與逐步建構管理方式的課題。

至今,再生能源的擴大建置不只是全球減碳的趨勢,台灣再生能源的穩健發展,也成為穩固台灣產業在國際供應鏈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目前國際大廠多要求供應鏈中企業,應使用一定程度的再生能源占比,而如「RE100」(100%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亦要求加入的企業,公開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綠電的時程;也就是說,如今企業對於再生能源的需求及使用,不再只是減少碳排、環境永續的價值選擇,更同時是面對國際供應鏈的綠能要求,至關重要的商業模式調整。

藻礁與能源的「三張考卷」:兼顧生態保育、減煤減污與供電穩定

在減煤、減污和電力風險管理的需求下,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在過渡期以燃氣發電取代,是台灣從現在到2030左右能源規劃的方向。為了台灣整體天然氣的佈局,以及南氣北送的風險管理,除了現有的台中和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台灣北部勢必需要再設置一個天然氣接收據點,來供應大潭、通霄等燃氣電廠重鎮的天然氣需求。

面對今年底的藻礁公投,到底要保護「藻礁生態」,還是支持「三接興建開發」,被詮釋成對立命題。然而在公投討論中,當一方希望更徹底的棲地保育,更大程度的減低對海底生態的影響;另一方則是希望更大程度、更盡速的減煤、減空污下,第三接收站和藻礁的議題不是一個尖銳的價值對立,更其實是「環境」與「環境」的權衡。

為了達成減煤減污、穩定供電,同時兼顧生態保育,今年5月,行政院提出三接再外推方案,將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承諾不浚挖、不再填地,更大程度降低對於藻礁生態的影響,並持續透過科學實證,回應各方質疑。

其中,有關大潭海岸離岸5公里是否都是藻礁的論述,經濟部也透過大潭海岸海域的鑽探資料顯示,離岸約1.7公里鑽探結果已經沒有礁體;而水工模擬資料也顯現,在工業港外推後,G1、G2藻礁區附近的海水流速將變高,較不容易淤沙反而有利藻礁生長。

在減煤、減污、減碳排的趨勢下,三接有其興建的必要性,特別是為更大程度保護藻礁生態的再外推方案,將使三接供氣期程延至2025年,若要遷離大潭興建三接,更需再耗費11年以上的時間。因此,兼顧生態保育、減少燃煤、減少空污的三接再外推方案,確實是使得台灣社會可以在左手是「環境」,右手也是「環境」的選擇之中,達成多贏的解方。

淨零轉型下,能源未來發展展望

回顧2016年民進黨下定決心推動能源轉型政策以來,確實遭遇不同的挑戰,有些是來自在野黨惡意的抹黑、不實資訊,有些更是長久以來的社會問題導致,例如推動屋頂光電時遇到屋頂違建。但是,在全球淨零倡議的浪潮下,從「能源轉型」到「淨零轉型」已是不能回頭的路。

面對日益嚴峻的極端氣候挑戰,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碳排目標。超過百家大型企業加入國際RE100倡議,承諾使用100%再生能源。提高再生能源的佔比不只是環保議題,更是攸關產業生存的國家發展戰略一環。

今年,是氣候行動的關鍵年,世界各地嚴重的極端天氣事件不斷,洪水席捲德國、中國河南、美國紐約,森林大火肆虐北美、俄羅斯,乾旱侵襲非洲,整個北半球不斷突破歷史高溫紀錄。另一方面,各國也強化碳管制力道,歐盟於7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草案,預計2026年正式實施。美國、日本、加拿大也都研擬跟進。

要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對各國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因此,各國皆大力投注資源在摸索可行的路徑。盤點達成淨零路徑的關鍵策略包括:一、前端減量:減少浪費、提高效率,推動循環經濟;二、電氣化:將各種能源生產與使用盡量轉換成電力;三、最大化綠能占比:電力系統盡量轉成由再生能源提供;第四、發展新的無碳或低碳燃料:無法轉成電力的排放,用其他低碳或無碳燃料替代,如:氫能、生質柴油;第五、發展負碳技術:運用前端減量、電氣化、替代燃料策略外,減不掉的碳排放等。

在國際能源總署IEA提出2050年全球實現淨零排放路徑報告中, 2030年前的碳排放量消減,大多是運用既有技術,但要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則會需要應用到還在示範或原型階段的新技術。未來政府需要投入更多預算資源在綠氫、循環經濟、生質能、地熱等相關新技術選項上來加速發展,此外,亦需要大幅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度,加強在儲能、需量反應、氫燃料、水力發電、地熱等應用,以確保供電可靠性。

除了新技術的發展,淨零轉型更要擴及至經濟社會制度的改善,資金和經濟工具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舉例來說:訂定合理有效的碳定價,達到外部成本內部化、支持引導產業執行氣候變遷相關財務風險揭露(TCFD)、成立氣候科研專責機構,提供穩定的資源和人力等等。

回首2016年,當時民進黨宣示能源轉型的決心,著實成為台灣未來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基石。望向2030、2050年,台灣要從能源轉型邁向淨零轉型,更要堅定轉型決心,快速調整體質,讓改革與執行並進,盡快完成氣候法及能源法修法、啟動關鍵策略及技術發展、啟動低碳電力政策,並重視公正轉型及公民參與。

作者 洪申翰 為立法委員

最近更新: 2021-11-12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