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安全

04

今年的四月二日是日本新年度(四月)的第一個月曜日(星期一),也是日本大學畢業生到新公司就職入社與各級學校新生入學的日子。日本新年度起始配合著大自然節氣的循環,在新春櫻花盛開的時節,不管是入社還是入學,都開始展開新的人生希望。

日本社會的高度集體主義從這一天就能看出,全國所有政府機關與私營企業都在同一天舉行新社員就職日的入社式,大商社則會將數百位新進社員齊聚在大禮堂,一一唱名後才能坐下,然後由社長進行精神講話,然後一一與新進員工握手致意,某些商社還會在同一天邀請新人雙親,來介紹公司的待遇與福利讓雙親安心。

根據日本媒體推估,今年的就職日共有93萬人入社,是這幾年來的新高,代表日本景氣好轉。其實不只大商社會舉行規模盛大隆重的入社式,中小企業,即使只有十多人入社,也是會舉行入社式,而新興的產業入社式都比較輕鬆,有以雞尾酒會方式進行,甚至也有邀請大明星向新社員現身說法,代替傳統的冗長長官訓話。

日本這種集體入社的儀式化,其背後反應的是日本企業特有的終身雇用制,也就是,企業用人都是直接從大學新鮮人面試錄取後,進行半年以上的訓練,然後再分發配置到相關職位,然後在該企業內部的勞動市場升遷,一直到退休。日本企業比較少錄取有工作經驗的人,都是錄取毫無經驗的新人後開始自行訓練成所需的人才,等於這93萬名新社員進入企業之後,就能穩穩地做到退休。不過這也代表著如果大學畢業生如果沒有在畢業後立即找到工作,那以後將很難在比較有規模的企業找到工作,因為他已經失去機會之窗,等於人生已經黑了一大半,由此可見,日本年輕人所面對的集體壓力實在是非常的巨大,這在高度尋職流動的台灣是難以想像的。

001

因此,日本大學生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大四一開學就開始投履歷表,不斷地到企業面試,到了年底前應該就會確認未來就職的企業,然後隔年三月底一畢業,馬上就職,畢業與就業幾乎是無縫接軌。如果大四那年無法找到適當工作,甚至還會選擇留級一年,繼續找工作。日本企業這種終身僱用制下的新人集體入社的模式,也造成了一旦該年度不景氣,日本企業招收新人人數大為降低,那該年度畢業的大學生進入大商社的機率降低,就很可能會淪落為非典型雇用勞工,這輩子就很難翻身。這種被社會命運所宰制的無力感與被拋棄感,在高度強調集團組織歸屬的日本,一旦被逐出,心理上將很難生存,難怪日本的自殺率如此之高,因為水清無魚,社會毫無打混遊裕的空間。出校門離開學校,就必須緊接著進入企業,一旦錯過,就無法重頭。這與台灣不時無刻都有企業在徵人,甚至大都是要有工作經驗,等於是挖角的高度彈性化勞動力市場,完全不可比擬。

至於93萬人在同一天入社代表啥意義?日本媒體報導,這人數是最近這四五年來的新高,到底其青年的教業率有多少?查詢日本政府統計局的人口統計資料(www.stat.go.jp/data/nihon/02.html)發現,若以大學畢業為22歲來看,目前22歲年齡層的所有人口有123.8萬人,也就是說有75%(93/123.8)22歲人口進入了有一定規模的政府或企業工作,這個就業率比例老實說是相當高的,因為123.8萬人是所有學歷的男女生總合,以能夠入社的應該都是大學、短大與專科畢業的學生,如果再扣掉升學的人數,可見得日本大學生一畢業就進入就業市場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到底有多高?其實,日本厚生勞動省每年都會進行大規模的調查。

有關日本大學生高就業率的明確數字,可以從日本厚生勞動省在今年三月最新公布的統計調查(www.mhlw.go.jp/stf/houdou/0000197610.html)作為佐證,該報告共調查了6250名即將就業的大學生,涵蓋112所大學、短大與專修學校,調查結果發現日本大學生的"就職內定率"高達91.2%,是有調查以來的最高。而且國立與私立的就職內定率差異不大,都在91%左右,高等專修學校的內定率甚至更高達99.6%;而大學女性就職內定率92.8%甚至高過男性的89.9%;文科91%、理科92.4%

如前所述,在日本的企業終身僱用制下僅招收當年度新鮮人自我訓練,大學生的就職內定率高達91%,看似很高,其實是在「錯過這班列車、就沒有機會」之下的特有就業體制的結果。

反觀台灣,那台灣的大學生就業率是多少?有沒有像日本如此大規模的大學畢業生就業調查?

台灣關心青年失業問題,是最近這十年才逐漸開始的,學用落差一直被認為是青年高失業率的原因之一,不過,到底大學生畢業之後,就業狀況如何?有性別或科系的差別嗎?

這一直要到2015年,勞動部才與教育部首度合作,建構了一個追蹤大專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資料庫:"「薪資行情及大專生導航」查詢系統"(https://yoursalary.taiwanjobs.gov.tw),根據教育部提供的大學畢業生資料,與勞保、農保、公保等資料庫交叉比對,來推估其就業狀況。這與日本是訪問六千多個在學大學生樣本是大不相同的。

002

根據「薪資行情及大專導航」查詢系統顯示大專畢業生,從2018年一月這時點往後觀察回顧2016年到2012年各年度畢業的大專生加入公農勞保的投保率,也就是投入就業市場的比率,越早的年度因投入就業市場較久,例如2012年該年度大專畢業生,目前的投保率都高達91.97%2013年的大專畢業生目前也有92.03%就業率,至於該系統統計最近的2016年度大專畢業生,由於畢業僅有二年,投保率就下降到只有84%。如果依此趨勢推估,當年度畢業生在一年之後的投保率絕對是低於八成,但目前沒有找到當年度大專畢業生投保率的精確數字。

另外在該查詢系統當中,也分析了20112016這五年之間畢業的所有大專畢業生找到第一份工作所需的時間與人數,有41%立即就業,一個月內就找到工作的有13%,一到四個月內找到工作者有22%佔最多數,也就是說,有76%的大專畢業生在四個月內找到工作就業,而有加入公農勞保紀錄。由於,台灣不像日本是採取訪問六千多人的方式,因此並沒有辦法進行國立私立、大學專科、文科理科、男女性別之間的差異,但無論如何,上述的這些這數字已經可以概略描繪台灣的大專畢業生在畢業時所面對的就業概況。

日本大學生畢業後內定就職率91%,台灣大學生畢業後76%在四個月找到工作,這兩個數字並不能單純相比,就據以推論台灣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出路很差,而應該是要反映出,兩國勞動力市場結構的大不同。日本每年四月,企業新鮮人同步舉行入社式,凸顯日本企業為訓練培養人才所投入的心血,這種集體徵人自我培訓以建立企業忠誠,而員工也已全心投入作為回報。至於台灣的企業,並沒有日本企業的團隊集體作戰概念,為了因應接單的彈性化生產,隨時補充人力,有經驗者尤佳,自己不進行內部培訓,免洗筷式的用完就丟,臨時四處挖現成的人才,而這也是台灣一向標榜的競爭力來源。但相對而言,台灣勞工所處的彈性化就業市場,會有多次就業機會,不會發生向日本一次就業就決定人生的模式,也允許勞工的容錯度增加,持續有重新選擇的機會,不穩定就業之下,個人的自由度就比較寬容,勞工個人心理狀況,就不會如此孤立與絕望。

日本93萬社會新鮮人入社背後的社會意義,是必須深入看待的,也不能盲目追尋的,各國的就業市場其實是建構在各國獨有的文化、經濟與企業發展傳統之下的,台灣必須要找尋自己的最適合出路,讓勞動與資本的結合,發揮創造出最大利益。

日本四月社會人入社的相關新聞:www.tv-tokyo.co.jp/mv/mplus/news/post_152403

作者  張烽益  為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協會執行長

最近更新: 2018-06-25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