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安全

06

一、前言

跨世代日間照顧政策在近年來快速發展,各國均致力於推行跨世代的日間照顧中心。傳統日托與跨世代日托在照護方式和互動類型上存在差異。傳統日托中,孩子通常只與同齡小朋友和照護者互動,照護者負責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並監督活動。這種模式側重於孩子的發展需求,提供一個結構化的學習和遊戲環境,但限制了他們與不同年齡層,尤其是老年人的接觸。相較之下,跨世代日托將孩子與老年人一起照顧,鼓勵兩個群體之間的有意義互動。孩子們參與與老年人共同進行的活動,例如遊戲、講故事和手工藝品製作。這種跨世代的接觸為孩子們提供了獨特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培養同理心、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研究表明,參加跨世代日托計劃的孩子,對老年人的態度更為正面,並且認為他們比傳統日托中的孩子認知的更健康、更活躍。跨世代日托的好處對孩子和老年人雙方都有。對孩子來說,它增強了他們的社交和情感技能,培養了同理心,並讓他們接觸到更廣泛的生活經驗。對老年人來說,它幫助減少孤獨感,增強生活意義,並保持身心活躍。這種相互的益處使得跨世代日托相比傳統日托,提供了一個更全面且充實的環境,而傳統日托則主要專注於同齡互動和以孩子為中心的活動。由於跨世代日間照顧中心的推動對目前邁入超高齡與少子化的台灣社會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的目的是深入瞭解各國在跨世代日間照顧中心的具體推動的情況、以及實際上如何將閒置學校空間與日間照顧中心進行結合。透過分析與介紹美國的跨世代日間照顧中心運作與日本如何將中小學學校閒置空間設計為日照中心的推行模式等應用,提供給相關政策制定者作為參考,並讓照顧者獲得較多喘息空間、也解決少子化帶來閒置學校空間的等問題。

二、跨世代日間照顧中心推行的現況

美國政府於1986年迄今持續在各州推動跨世代計劃,亦即讓需要照顧的老年人與小孩一起在同一個日間照顧中心彼此照顧遊玩。該計劃旨在解決日益增多的需要照顧的老年人和就讀日托中心的幼童,其設立的目的是促進這兩個群體之間的聯繫、並讓彼此互相協助成長。然而,關於跨世代計劃的研究在歐洲仍然有限,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美國,許多研究已經顯示讓6歲以下兒童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且每周至少有一次跨世代互動,能夠使老年人從這類計劃中能得到許多好處更甚於壞處,其好處包括情緒改善、積極參與活動以及自尊提升(Wendland & Parizet, 2023)。同時,兒童通過跨世代計劃,對老年人的能力和局限性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增強了同理心,而許多計劃則採用蒙特梭利活動來促進兩代之間的互動(McGuire, 2019)。不過,如果該計劃沒有充分考慮個人需求和能力,或員工培訓不足,可能會導致負面結果,像是老年人會感到挫折,或加深孩子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兒童對老年人的評價比對年輕成人的評價較低,並且他們認為老年人能參與的活動比兒童少(Middlecamp & Gross, 2002)。此外,其中心也存在將老年人兒童化的風險,例如讓他們參與不符合其年齡尊嚴的活動,或是限制他們的主動參與,亦或幼童容易生病感冒傳染給老年人等。

近年來,這樣的跨世代日托中心在許多國家開始流行。像是德國薩爾茨吉特(Salzgitter),一個開創性的跨世代日托中心將老年人和小孩聚集在一起,培養了他們之間的獨特聯繫。在這樣的環境中,許多80幾歲的老年人患有早期癡呆症,但在與孩子們互動後感到自己變得年輕,重新融入生活,透過一起講故事、堆積木、和玩遊戲,老人重新獲得了生活的意義和快樂,而孩子們則從年長的同伴中獲得愛與智慧。這種創新的方式,如今也在新加坡採用,旨在減少老年人的孤獨感並建立有意義的跨世代聯繫。

美國密西州有一間跨世代日照中心伯利恆(Bethlehem Intergenerational Center)成立53年,由於當今的流動社會使得孩子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有機會與祖父母相處,所以該機構創辦人Davidson在受到受到維吉尼亞大學Shannon Jarrott博士研究的啟發,他們共同推動跨世代計劃,其創立目的在於透過將老年人和孩子們聚集在同一個空間中讓雙方建立溫馨的關係,還對彼此生活與成長有所有益(Loggins, 2017)這不僅為照顧者提供一個可以提升其家人生活品質的安全照護場所,也讓照顧者能夠獲得自己急需的喘息時間。伯利恆日間中心每天都為兩個年齡組安排一次跨世代活動,孩子們年齡從嬰兒到幼兒園不等,年齡較大的孩子在課前和課後也有充分的時間與老年人互動。Davidson提到「老人與小孩有很多活動可以一起進行,例如有個小朋友教一位老人怎麼做螃蟹步。最令人感動的是,他們現在都記住彼此的名字,還會互相找對方,這是最令人溫暖的時刻(Loggins, 2017)。」

三、日本利用公立小中學校閒置教室作為高齡者福利設施的複合化

1. 併設的趨勢

日本文部省在1993年制定了《閒置教室活用指導方針》,鼓勵學校設施多功能化和高功能化,並作為地區核心設施進行充實和整備。另一方面,由於高齡化的迅速發展,對高齡者福利設施需求的增加成為一個問題,厚生勞動省也發布了《促進老人保健福利設施與兒童福利設施合併設置》的通知,推動學校設置高齡者設施。因此,學校設施與高齡者福利設施相結合的運營模式逐漸形成。此外,近年來,還出現了在幼兒園內併設高齡者設施的趨勢。根據文部科學省2021年的調查,利用閒置教室作為高齡者設施的小學佔0.5%,初中則為1.7%(文部科學省, 2022)。另一方面,根據2000年的數據,幼兒園併設高齡者福利設施的幼老複合設施比例達到2.5%(全國22,000所幼兒所中的550所)(北村, 2003)。

2. 併設的類型

2.1 併設的高齡者設施種類

在學校或幼兒園設置高齡者設施的常見方式是設立高齡者日間照顧中心或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家照顧設施。高齡者日間照顧中心是高齡者白天前往接受護理和支援的場所,提供接送服務(從家到設施的接送)、膳食、沐浴協助、功能訓練(復健)和休閒活動等服務。而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家照顧設施則是提供多樣的照顧服務,幫助高齡者在熟悉的社區內盡可能自立生活,提供日間照顧、居家護理、短期住宿等服務。

2.2 併設方式

當學校或幼兒園內設置高齡者設施時,可以如圖所示,設施可以設置在與學校或幼兒園同一棟建築內,或者作為獨立建築設置在同一片土地上。如果高齡者設施設置在學校或幼兒園內,兒童和高齡者之間的自然互動更容易發生。然而,如果設施位於學校或幼兒園的上層,可能會產生噪音或震動問題。如果高齡者設施位於不同的建築物內,管理界限會更加明確,不會影響學習和幼兒環境,但自然的交流可能較少(本庄, 三橋, 藤本, 1999)。

圖:依空間接合形式分類的複合設施(北村, 2003, 6頁)

未命名-0001

3. 併設的優點與缺點

3.1 優點

對高齡者來說,他們能夠感受到兒童的活力,這有助於減少孤獨感,並有助於情緒的安定。高齡者和兒童的互動還可能幫助某些高齡者恢復體力(本庄, 三橋, 藤本, 1999; 北村, 2003; 野村, 2000)。對於兒童來說,與高齡者的互動有助於學習禮儀和禮貌,並自然學會對使用輪椅或體弱的高齡者的關懷(北村, 2003)。在設施經營方面,通過複合設施可以有效利用土地和現有設施,節省財政資源,降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例如,在京都宇治市,利用小學閒置空間設置日間照顧中心,與購買新土地並建設同樣的設施相比,節省了超過5億日元的費用(國土交通省, 2016)。

3.2 缺點

兒童和高齡者共用設施時,存在發生接觸事故的風險(本庄, 三橋, 藤本, 1999)。此外,高齡者和兒童的互動需要更多的細心照顧,這會增加工作人員的負擔。此外,由於雙方免疫力較弱,傳染病傳播的風險也較高。

. 未來的方向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高齡者照顧體系和幼兒的照護服務迫切需要重大的變革,目前世界發展趨勢不在將照護服務視為單一的福利體系,也逐漸不再區分「高齡照護體系」和「兒童照護體系」來進行福利服務的提供,像是北歐國家的社會支出占GDP的比例較高的瑞典,也開始著重於將高齡照護體系與兒童照護體系融合。將這兩者融合在一個綜合性福利體系中的好處在於,可以更有效地整合資源,促進不同年齡層之間的互動,從而創造更具包容性的社會環境。公共部門在兩者照護中的廣泛參與,能有效提升服務的品質與覆蓋範圍,並且這種綜合模式有助於同時應對高齡化社會和少子化挑戰。瑞典的兒童照護政策長期以來結合了教育與照護,而將這一雙重功能引入高齡者照護中,可能有助於促進高齡者的身心健康與社會參與,為老年人的生活帶來更多意義。然而,將這兩個體系融合也存在一定的挑戰。首先,老年人和兒童的需求差異巨大,如何同時滿足這兩個群體的需求將成為一大難題。此外,將資源分配到綜合體系中可能會導致某一群體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尤其是在人力與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更者,複合式的融合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避免兒童和高齡者之間的誤解或刻板印象,並確保每個群體都能獲得適當的專業照護。假使這種融合的福利體系能夠妥善規劃與執行,將能為所有年齡層創造一個更加互助與關係緊密連結的社會(Szebehely, 1998)。此外,在少子高齡化進程中,學校和幼兒園的空間越來越多,但在都市地區建立日間照顧中心的場所變得愈發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將學校和幼兒園與高齡者設施結合,創造對高齡者和兒童都有益處的設施,將成為未來日間照顧中心整備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獻

Loggins, B. (2017, September 7). This center is combining child and senior care—The results are beautiful! TODAY.Com. https://www.today.com/health/intergenerational-care-center-combines-senior-child-care-t116046

McGuire, A. (2019). Toddlers and Seniors Together: The Benefits of Intergenerational Care. 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 https://ifstudies.org/blog/toddlers-and-seniors-together-the-benefits-of-intergenerational-care

Middlecamp, M., & Gross, D. (2002). Intergenerational Daycare and Preschoolers’ Attitudes About Aging.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8(4), 271–288. https://doi.org/10.1080/036012702753590398

Szebehely, M. (1998). Changing Divisions of Care-work: Caring for Children and Frail Elderly People in Sweden. In Gender, Social Care and Welfare State Restructuring in Europe. Routledge.

Tong, G. C. (2020). 'It’s like I’m part of life again’: The magic when seniors and kids do daycare together—CNA. 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cnainsider/elderly-childcare-salzgitter-mother-centre-multigenerational-790886

Wendland, J., &Parizet, L. (2023).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intergenerational child daycare and senior programs or faciliti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nales Médico-Psychologiques, Revue Psychiatrique, 181(6), 487–494. https://doi.org/10.1016/j.amp.2022.02.020

文部科學省(2022)《令和三年度公立小中學校等閒置校舍及閒置教室的活用情況》。
北村安樹子(2003)《幼老複合設施中的跨世代交流實踐——福祉社會中幼老共生照顧的可能性》,《Life Design REPORT》,4-15

本庄宏行、三橋伸夫、藤本信義(1999)《利用公立小中學校的閒置教室作為高齡者福利設施的複合化實態與課題——以日間照顧中心為主的複合案例》,《日本建築學會計劃系論文集》,第52L號,127-132

野村知子(2000)《關於小學校閒置教室用作高齡者福利設施的效益研究》,《第35回日本都市計劃學會學術研究論文集》,835-840

國土交通省(2016)《跨領域合作的先進案例集》。

作者 黃芳誼 為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鎮真人 為立命館大學產業社會學部教授

最近更新: 2024-12-02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