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11282
- 發佈:2015-12-16
一個影響世界的運動,它的形成來自許多原因,從 2005 年持續至今的 Maker 運動也是。Maker 運動議題興起最早可以追朔到美國的 Make 雜誌發行以及為了雜誌販售所舉辦的 Maker faire 活動。除了雜誌發行的因素之外,在教育領域也出現一些問題與教學內容因應時代而改變的地方,例如要找回已經日益減少的動手實作課程,並且培育學生擁有數位製造能力來面對未來的挑戰。就經濟的位置,是要為低迷的景氣開拓出新的產業模式,或是將生產製造拉回自己的國家,又或是在既有走向下坡的大量生產之外,提高更多的少量生產訂單,所以就有美國與中國政府的鼓勵並且設立相關的政策。個人認為也就是大概這些原因促成今日所見的樣貌,就像來自不同的風向匯聚吹起了這個影響全世界的浪潮,這個大浪被稱為 Maker 運動。
Maker faire 圖片來源:https://i.embed.ly/1/display/resize⋯⋯
Make 雜誌發行至今,其傳遞的內容包羅萬象,有上至外太空的衛星製作,下至行天宮的各種地表上的手作教學。在這本雜誌發行之前,相關 DIY 的書籍流通或是網路上的各式各樣教學早就存在,但是會有那麼大的影響,也是有多個原因連結造成,例如社群交流、 open sorce 概念日益普及、 Arduino 熱門帶起的開放硬體議題以及原有的 DIY 文化等等,而出版商歐萊禮發行的 Make 雜誌、線上媒體讓這些原因因緣際會歸納在一起,並且舉辦了 Maker faire 的活動,讓有興趣於動手製作各種計畫的 Maker 們聚集在一起,在這嘉年華會裡分享、交流與學習各種創意巧思,而且除了主角 Maker 們之外,還有提供軟硬體工具以及材料的廠商參與其中,這些元素的聚集,滿足了人天生喜愛動手做進而分享的天性,並且把不同的需求連接了起來,形成完整的生態系,最後透過今日盛行的網路社群強化流動,擴大到全世界。而美國政府也看到這趨勢從善如流,在2014 年的時候,開始舉辦 Maker faire white house 作為示範,讓全國民眾意識到 Maker 相關議題的重要性,或是美國國科會也給與相關研究議題大力補助,例如來自台灣現在在美國印地安那大學任教的盧少雯教授與她的丈夫 Jeffrey Bardzell 教授,最近獲得美國國科會 120 萬美金補助,計畫研究內容基本上是以台灣自造者、大陸創客的生態與活動為藍本,來探討美國中西部 Maker 運動的未來。美國政府會相當重視這方面的發展,並且放到國家戰略的等級上,其實是為了將生產製造對中國的依賴拉回到美國本土的措施之一。
Maker faire 每年成長。圖片來源:http://makermedia.com/wp-content/up⋯⋯
Maker faire white house 圖片來源: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de⋯⋯
從 2005 年發行至今的 Make 雜誌,也有人對這本雜誌所帶來的改變有不同的看法,認為這是非常成功的行銷模式,透過雜誌與相關活動炒熱 Maker 議題,並且從中獲得利益。但是也無法否認因為強化雜誌販售所舉辦的 Maker faire 活動為這世界所帶來的改變以及連鎖效應,甚至成為一種指標,能夠具體反應當地的 Maker 運動能量。更驚人的是 Maker faire 成長非常快,在 2014 年內全世界總共舉辦了超過了130場 Maker faire 。在這多年的 Maker 議題討論與相關活動交流下,逐漸有描繪出 Maker 活動路徑以及是什麼的論述產生,例如克里斯.安德森的著作《自造者時代》或是馬克.哈奇的著作《全世界在瘋什麼自造者運動?》,以及來自台灣的團隊,透過集資來完成的紀錄片 Maker《自造世代》等等,在些內容裡梳理了今日所稱的 Maker ,其實是來自我們喜愛動手做的天性,有人類活動中就一直存在著,是隨著社會演進的文化。所以美國過去的車庫文化形成就是很好的例子,並且常被拿出來舉例說明,而創立蘋果公司的賈伯斯等人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因此 Maker 運動中,動手製作進而創業的議題,變成很熱門的討論之一,而大眾集資就成為創業獲得資金,進而實踐夢想的最佳出口。
在 kickstarter 集資平台上, Maker 進而創業成功的例子一再湧現,雖然最容易吸引到大眾目光的集資案件都集中在 Arduino 相關的電子套件、3D 印表機與多軸飛行器的相關計畫,但是也讓媒體對於凝聚這些走向創業的 Maker 的空間深感興趣,例如生產3D 印表機的 MakerBot Industries 就是從 NYC Resistor 空間出來的,但是這些空間與過去的賈伯斯之於車庫是不一樣的,因為 Maker 空間不只限於實體的空間,還有包括網路上相關主題的社群。但是對於媒體想要報導的位置而言,空間描述相對於網路社群是比較容易的切入點,所以像 Hackerspace, Makerspace, fablab, techshop 等空間都一一被介紹出來,這些空間在台灣都被稱為自造者空間,或是在中國都被稱為創客空間,不同的英文名稱卻在中文翻譯後被歸納成為同一個,但是實際上這些空間卻有所不同。
MakerBot 的3D 印表機。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
或許就這些空間看起來頗為相似,活動內容不外乎是交流、分享與製作,但是其發起的時間、理由與組成運作都有所不同。Hackerspace 是從 90 年代左右從歐洲開始的,組成與執行偏向集體主義,並且共享資源與工具,對於自由軟體有強烈的愛好,空間通常也呈現混亂的狀態。 Makerspce 是因應 Make 雜誌主題而發展出來的,空間內提供多樣工具給會員使用,多半比較偏向商業化經營。Techshop 是商業公司經營的模式,提供給會員使用各項和高級的機具之外,還有專門的教學課程。Fablab 則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的 Neil Gershenfeld 教授所發起的,專注於實現數位製造的民主化,多半以非營利的方式在經營,或是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經營方式,而且必須要有符合設立的規則才能成立 Fablab ,另外每年都會舉辦國際的 Fablab 年會,吸引來自全世界的 Fablab 成員聚集在一起討論相關議題。有趣的是 Techshop 與 Fablab 都在運動之前就成立,是因為有涉及到動手製作與數位製造相關的部分,逐漸被歸納到 Maker 空間議題的討論中。
NYCResistor-Hackerspace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
也就是大眾集資的電子產品成功案例以及上面所提及的空間報導介紹,逐漸在這幾年朔造出一種關於 Maker 的形象,一位 Maker 應該對於 3D 列印熟悉,擅長 Arduino 以及軟硬體整合,或是善於動手製作卻缺乏設計的狹義概念。但是就廣義的來看,所謂的 Maker 應該非常多元,涵蓋各種動手製作的活動,木工、金工、烹飪、裁縫、繪畫等等都是,是一種貼近生活模式的文化活動,其實在美國的 Maker faire 都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製作分享,但是不知道為何媒體的報導都容易聚焦在某些類型的計畫上。另外 Maker 不管是上集資平台、創業,通常都是解決自己的問題或是針對觀察問題的發生原因,和想把自己腦海裡的的念頭做出來之後的事情,並非一開始就是為了創業。
運動發展至此,由下而上從民間所起的活動,透過媒體的長期報導下,然後吸引政府部門注意而開始介入,逐漸會有更多的重點落在經濟與產業面上。然而由上而下的力量越多的時候,更要想想 Maker 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而 Maker 聚集的空間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對我來說 Maker 就是生活態度,從過去的 DIY ( Do It Yourself)到今日的 DIWO (Do It With Others),以開放的心情去學習、製作與分享。 Maker 空間包括網路社群與實體空間,提供社交、技術交流和跨領域、參與式學習的地方,在此共享各式資源與工具。對某一議題的過度重視與介入,往往容易模糊了焦點,順其自然的發展可能對 Maker 運動來說才是有益的,因為這是一場社會運動而不是科技革命。
作者鄭鴻旗為OpenLab.Taipei 共同創辦人
相關資料
http://makezine.com/ Make 雜誌
http://makerfaire.com/ Maker faire
https://www.whitehouse.gov/nation-o⋯⋯白宮 maker faire
https://www.kickstarter.com/ kickstarter
http://www.makezine.com.tw/make2599⋯⋯這是Hackerspace、Makerspace、TechShop,還是FabLab?
http://news.indiana.edu/releases/iu⋯⋯ IU researchers lead $1.2 million effort to unlock economic potential of Midwest maker m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