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176
- 發佈:2024-10-24
摘要
生成式AI自2022年強勢崛起之後,迅速成為全球矚目的關鍵應用工具;面對各主要國家積極投入資源發展,尤其針對研發與安全等領域的相關布局,臺灣政府更應攜手企業、民間組織,除持續擴大穩健AI環境的建置,更需要國內外企業透過平台合作的方式,發揮打群架與滾雪球的效果,讓臺灣運用AI基礎走向生成式AI應用大國。
關鍵詞:生成式人工智慧、新創企業
Keyword: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Start-Up Company
前言
生成式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AIGC)專指具有產出文章、圖片、聲音、影像能力的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相較於判別式AI (Discriminative AI),AIGC擁有更多的創造力。AIGC自2022年底強勢崛起,並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出現更多相關技術的開發與躍進,使得AIGC的能力迅速壯大,導致全球產業出現革命性發展走向,藉由這些創新的產品與服務,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也深深地受到影響,使得整個AIGC市場受到各國矚目。如圖1所示,AIGC產業在未來幾年內將會發展迅速,市場規模迅速成長,預計在2030年時將會超越3.5億美元。
圖1 全球AIGC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Gen AI worldwide market size forecast by Statista,2024/3版,資料網址:https://www.statista.com/outlook/tmo/artificial-intelligence/generative-ai/worldwide
但社會上的質疑聲浪仍持續不斷,尤其是AIGC無法根據真實資料正確地回覆使用者,甚至懷疑產出極可能是AIGC杜撰出來的;基於AIGC的學習模式,產出甚至將嚴重出現侵害個人保護以及著作財產的問題。根據Gartner的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導入AIGC最擔心的風險,以資料隱私占42%為最多,其次分別為幻覺14%、資安13%、濫用12%及公平性問題10%等。
雖然面臨資料隱私及風險上升的爭議,但各主要國家的科技巨頭仍持續投入大量資源、積極導入AIGC服務,幫助客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體驗滿意度,以免自家產品被時代淘汰。這些都再再顯示如何發展AIGC的應用產業,已成為拓展未來全球商機與競爭力關鍵。臺灣面對這場全球性的AIGC軍備競賽風潮,國科會已於20224年6月提出《人工智慧推動現況與未來方向》專題報告[1],除了總結近期的發展策略與成果,也以「人工智慧之島」為願景,設定我國未來整體的AI布局。
國外發展現況
AIGC能力強大,目前為止已經應用在各大產業中,不論是公司內部自行導入AIGC,或是與專門的AI服務供應商合作,根據Gartner調查,採用AIGC的企業在12-18個月內,可以節省 15.7% 的成本,並提高 24.69%的生產力[2];而知名軟體服務平台指出,AIGC工具可以幫助程式設計師提高88%的工作效率[3],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也表示,使用AIGC已省下1,000萬美元的行銷成本[4]。以下本文將聚焦在美國、英國、南韓三大AI優勢國介紹,期許能從他國的發展經驗中,習得我國的未來策略。
1.美國
美國擁有較完善的AI布局政策,除了設立國家研究中心與扶助企業轉型,透過相關教育擬定具長遠的規劃;在國內外大型投資機構的加持下,美國AIGC應用產業得以有穩定的金援,促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AIGC服務商的溫床,AIGC應用產業發展順遂。根據圖2發現,現階段全球前五大市占率的AI開發與服務供應商均來自美國,可見美國在發展AIGC頗具優勢。
註:其他部分 (other),依序為ANTHROPIC、AI21Labs、cohere、ALEPH ALPHA、Hugging Face、Alibaba Cloud、IBM、Baidu。
圖2 全球AIGC開發與服務供應商市占率
資料來源:Iot analytics Research2023- Generative AI Market Report,2023/12,資料網址:https://iot-analytics.com/leading-generative-ai-companies/。
除了上述資訊服務的科技應用之外,AIGC還可以輔助汽車製造,例如:身為美國跨國資訊科技的服務供應商Kyndryl不僅與NVIDIA、Microsoft、AWS等公司合作,更協助汽車製造商導入AIGC工具,透過AI分析並重新構建工廠配置,完成汽車工廠現代化改造,並且強調可擴充性AI,以因應企業規模的變化;醫療業更是使用AIGC做為臨床助理,輔助醫生查閱病歷、推薦個人化治療方針,像是Oracle Clinical Digital Assistant、AWS HealthScribe、Google MedLM等。
除了企業的努力以外,美國政府亦積極面對AI浪潮,2020年《人工智慧倡議法》(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itiative Act),要求政府機構預算需優先編列給AI相關產業,並透過小企業創新研究(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和小企業科技轉型(Small Business Technology Transfer)計劃[5],鼓勵中小微企業及新創公司能持續開發和導入新技術。尤其,藉由政府部門立法,規範企業使用AIGC工具,如:美國食藥署發布多項法案[6],[7],嚴格規定AIGC醫療使用範疇,輔助醫療產業合法導入AIGC工具,讓醫病方都能安心使用。
2.英國
英國憑藉著優秀的教育資源,培育豐厚的AIGC人才,吸引到許多海外科技大廠投資[8];如圖3調查結果顯示,在2023年歐洲與以色列地區的221家AIGC新創公司中,有67家來自英國,為數量最多的國家。不只培育AI人才,也利用AI培育人才,Squirrel AI和Century Tech都是專注於自適應教育公司,大規模使用AIGC位學身量身打造學習課程。此外,傳統產業也可以導入AIGC技術,目前還在融資階段的AgriSynth,主打創建合成圖像,模擬並分析農作物生長環境,增強作物管理、蟲害防治、產量預測等。
圖3 歐洲主要國家AIGC新創公司數量
資料來源:Europe and Israel’s Founder Factories: GenAI Edition By Accel,資料連結:https://www.accel.com/noteworthy/founder-factory。
英國政府於2021年發布《國家人工智慧戰略》(National AI Strategy),作為國家未來十年的AI發展基盤[9],尤其透過針對AI企業提供稅收抵免,以及大量金援資助計畫,讓創新局(Innovate UK)與研究創新機構(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得以資助產業開發和導入新型科技技術,讓商業銀行向各領域AIGC產業投資超過3.72億英鎊。最後,在人才培育方面,積極引導學校開設相關課程、頒發獎學金,藉此吸引國內外學子。
3.南韓
圖4 亞太地區AI採用率
資料來源:Generative ai report 2024 by Deloitte,資料網址:https://www2.deloitte.com/us/en/insights/topics/emerging-technologies/generative-ai-adoption-asia-pacific-region.html/#developing-economies。
南韓持續力拼晶片製造,和臺灣處境非常相似;由圖4所示,南韓在採用AI工具的比例雖略遜於我國,但與其他亞太地區的整體表現差異不大,在發展AIGC產業上也是頗有成績;例如:知名資訊科技公司Naver推出HyperClova X,可以進行摘要撰寫、翻譯等服務,還擴增付費服務,付費就可以請AI影片配音員,並設立D2SF投資新創,NXN Labs就是受其投資,開發用於電商影像生成的模型,不只大集團可以發展AI事業,剛完成B輪投資的Upstage提供Solar與文件處理引擎以協助改善客戶工作效率,未來欲向海外擴張事業版圖。
南韓政府規劃多項投資方案,「韓國人工智慧躍進」計劃在2024年投入超過9,090億韓元預算,以促進人工智慧的大規模商業需求,並與民間組織合作,設立新創韓國基金,募集2兆韓元的基金;另外,政府也預計擬定AIGC開發、安全、公民權利等相關法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慧著作權指引》。
臺灣發展趨勢
根據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發布的「2023 臺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10],在全國受訪的325家企業中,有54.2%的企業開始使用AIGC工具,並且還有20.2%的企業正在進行規劃,顯示我國多數企業有能力跟上AIGC潮流。
我國持續在擴展AIGC應用產業,包含:AIGC供應商、智慧製造、醫療、電商行銷、學術教育等領域,顯示臺灣在AIGC應用產業的發展成果,包括:1. 備受矚目的臺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智雲),主打低成本、低門檻、高效率及高安全,AFS(AI Foundry service)更是以一站式服務為亮點,輔助客戶導入AIGC;2. 工業設備供應商研華近年來積極轉型,利用AIGC加速工業決策的能力,未來規劃與群聯電子合作,推出AIGC平台,放眼醫療、物流、農業等領域,協助客戶進行新興技術AI轉型;3. 亞東醫院與遠傳展開合作,建立專屬的失智症照護諮詢,AIGC聊天機器協助病患家屬理解艱澀的衛教文本,同時減輕醫護人員工作壓力。
此外,聚焦於AIGC的主力市場—通訊傳播產業,涵蓋影音文出版、影片服務、傳播及節目播送、電信、電腦系統設計、數據處理及供應服務等。AIGC強大的產出能力,正是解決通傳產業成本問題的最佳方案,如:提升效率、輔助生成、真人體驗,首先透過分析使用量、負載量、頻率等訊息,AIGC工具可以提供最佳的網路資源配置,減輕電信成本、達成永續環保目標。
此外,近年來AI虛擬人盛行,AI主播、AI助理等擬真代理人漸漸出現,雖然目前尚未普及化,不過卻是許多媒體業的發展趨勢,可以想像未來一部影片的產出,從文字稿、畫面、字幕到人聲,全都可以由AI完成,將人力成本減至最低,而這也帶出創新職業AI詠唱師(Prompt Engineer)的崛起,利用提詞技術銳化AIGC的產出,幫助客戶在使用AIGC產品時可以得到最滿意的結果。
目前,我國《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於2023年發布,包括:結合AIGC+晶片帶動全產業創新,尤其人文社會科學用各產業領域知識發展,規劃未來十年挹注3,000億元經費,推動我國全產業加速創新。另外,數發部發起的AI領航推動計畫,透過補助及輔導機制,鼓勵潛力企業投入研發AI新興技術應用產品或服務。
另一方面,臺灣政府、企業及民間團體皆傾心努力,投注於學術教育,例如:教育部過去就曾推動生成式AI協助數位學習實驗方案,依照行政院臺灣AI行動計畫辦理,協助國中小教師提供AIGC相關課程;台新銀行則與國內多間大學合作,由業界AI訓練師帶領各位學生,做出一顆專屬於台新的AI大腦;國際青少年創新未來教育協會舉辦生成式AI黑客松競賽,專注於推動青少年創新教育和國際交流的公益組織,提供高中生學習及跨校觀摩的機會,鼓勵學生接觸新興科技。
最後,我國在關注AIGC的安全議題方面,國科會打造的在地大型語言模型TADIE,專為我國訂製、重視繁體中文的訓練資料,期望能提供給企業、學校、研究機構等單位使用安全可信賴的AIGC模型,以上可見我國力拼AIGC產業發展。我國在AIGC發展已有成就,但仍有可改善的進步空間,包括:
(一)缺乏技術研發推動
相較於國外,我國多數資金用於補助企業導入AIGC,或是新創公司開發應用AIGC的產品,較少專注在扶植AIGC研究中心、實驗室等機構成立,僅僅是使用AI產品,而沒有深入研究AIGC,可能導致我國在未來幾年對AIGC失去掌握,使用的AIGC工具皆由國外公司開發,導致國人使用AIGC工具時,暴露於資安危險之中。
(二)缺少AI使用規範
目前我國僅有《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AIGC參考指引》,針對公務人員使用AIGC作規範,未有針對商業和學術領域使用AIGC作基本規範,導致學術倫理爭議、商業機密問題,還有將AIGC作品用於競賽中,也會導致公平性爭議;除了使用問題外,建立AIGC模型也有爭議,像是數位部舉辦的生成式AI審議式工作坊中,就有許多設計師、行銷企業家發表意見,認為AIGC的訓練資料使用了人類的創意,再加上AIGC供應商未公開透明化訓練資料,具有抄襲及版權爭議,因此在沒有統一的規範出現之前,企業與研究機構將無法合宜的導入或建置AIGC模型。
(三)缺乏健全的布局視野
ChatGPT帶動AIGC商機湧現,許多軟體業者趁勢崛起,然而我國目前擬定的計畫,較著重在投資AI晶片開發,缺乏更全面深入的布局;另外,國科會砸重金訓練TAIDE,可見我國在開發上具有實力,然而缺欠缺後續應用的布局,像是未能深入教育機構,讓師生可以應用TAIDE作為學習助手,也僅有少許企業導入TAIDE開發產品,讓TAIDE的使用人數屈指可數,難免顯得可惜。
(四)相關跨領域的人才培育
目前在AIGC教育訓練仍有強化的空間,例如:資訊課程在中小學校占比很少,導致我國學童的資訊教育落後,而部分大學雖不斷開設AIGC相關課程,但實際走入教育現場,不難發現教學內容空洞且模糊,也欠缺實作訓練。歸咎其主原是學校缺乏專業教師,多數教師對於設計導入AIGC感到陌生,更不用說大多數民眾,需要花多少時間跟上新興科技腳步,導致如何正確又有效率地使用AIGC成為一大煩惱。放眼未來,AI時代已經來臨,相關知識應成為通識教育。
政策建議
一個健全發展的AI產業需要許多面向的協助,我國在AI硬體設備上發展完善,絕對是發展AI軟體技術的一大優勢。因此,本文認為,我國政府應儘快訂出合宜的政策,並攜手企業帶領臺灣成為AI明日之星,以下建議可作為相關單位推動AIGC產業的參考。
第一,重視人才培育,提升我國競爭力。
短期計鼓勵國人參加國內外相關訓練課程,以補助報名費為主,幫助欲學習之國人;長期而言,應積極培育師資團隊,開設校園課程,或是創辦獨立的教育機構,例如:財團法人臺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創立的人工智慧學校,就協助業界培育許多高階AI人才。政府應輔助教育平台建立,可以參考國外知名線上教育平台Coursera、Udemy等,增加產學合作機會,引導企業與學術合作,讓學子能親身研究新型科技產品、減少學用落差。尤其透過官民合作的生成式 AI 應用產業人才培訓據點,聯手企業組織提供會員多項免費AI課程。而在AI產業的新創培育方面,多數AI新創的創辦人皆是大公司出身,建議新創孵化器可以多與AI科技龍頭合作,加速新創的誕生。
第二,鼓勵研究與開發,打造完善的AI環境
留住人才的關鍵就是要建立相應的需求市場,我國應積極打造AI研究與開發產業,設立國家級的研究中心,協力與AI領域知名人士,打造黃金團隊,吸引更多相關人才加入,穩定AIGC研發環境。同時,鼓勵校園和企業設立內部的研發團隊,確實掌握AIGC技術,透過競賽等方式,進行獎金補助,例如:國科會舉辦的生成式AI百工百業應用選拔,以健全臺灣AI發展。
第三,建立基本規範,劃清AI道德界線
面對AIGC的爭議,政府應盡速擬定全國通用的AI使用基本法,法規內容可參考國外做法,如:歐盟訂定AI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另外,針對AIGC的訓練資料進行管制,像是美國近期擬定《AIGC版權披露法案》(Generative AI Copyright Disclosure Act)要求研究機構、企業組織使用合法的資料訓練模型,並說明其如何保衛有版權的資料。尤其應制定合宜規範防止錯誤濫用AIGC工具,利用AIGC進行詐騙、暴力、色情傳播等問題層出不窮,而英國的線上安全法(Online Safety Bill)便新增法案以因應濫用問題,保障國人遭受AIGC金錢及愛情詐騙時,可以訴諸法律途徑以保障自身權益。
第四,定義可信賴AIGC,保衛國家安全
隨著AIGC能力越來越強,負責任AI(Responsible AI)開始受到推崇,明確定義AI的開發、評估、布局等流程,政府除了要主動宣示國家單位的負責任AI指導準則,也應引導、規範企業發布自家準則,讓企業可以合理發展AI產業,也讓國人可以安心使用,打造理想的AI生活環境。
第五,穩定金援資助,輔助企業持續接觸AI
大量的資金是發展AIGC產業的基本要素,除了政府單位的金援支柱外,亦可多向外尋求協助,透過跨部會合作的力量,與跨國科技企業、創投公司、天使投資客聯繫,擴大資金來源和額度,增加我國新創存活率,以謹慎的審查制度避免資金落入獎金獵人手中。AIGC會是未來10年的重要產業,我國居於優勢環境,應趁勢把握機會,發展健全AI環境,透過AI為國民提供優質的生活水準,因此,政府單位應攜手大小企業,引領人才學子,臺灣邁向AI之島。
[1]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工智慧(AI)推動現況與未來方向」,2024/6/5,資料網址:https://ppg.ly.gov.tw/ppg/SittingAttachment/download/2024053057/63610342094002090002.pdf
[2]AI in HR: The Ultimate Guide to Implementing AI in Your HR Organization,資料網址:https://www.gartner.com/en/human-resources/topics/artificial-intelligence-in-hr?utm_medium=asset&utm_campaign=RM_GB_YOY_HRL_NPP_IA1_AIHRTOOLKITBYLINE&utm_term=special-report
[3] Research: quantifying GitHub Copilot’s impact on developer productivity and happiness,資料網址:https://github.blog/news-insights/research/research-quantifying-github-copilots-impact-on-developer-productivity-and-happiness/
[4] Klarna Uses Gen AI to Save Millions on Marketing,2024/5/28,資料網址:https://finance.yahoo.com/news/klarna-uses-gen-ai-save-100000392.html。
[5]官方網站,資料網址:https://www.sbir.gov/about。
[6]“Good Machine Learning Practice for Medical Device Development: Guiding Principles”,定義用於醫療產業中正確的機器學習,2021/10,資料網址:https://www.fda.gov/medical-devices/software-medical-device-samd/good-machine-learning-practice-medical-device-development-guiding-principles。
[7]“Marketing Submission Recommendations for a Predetermined Change Control Pla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Machine Learning (AI/ML)-Enabled Device Software Functions”,2023/4,資料網址:https://www.fda.gov/regulatory-information/search-fda-guidance-documents/marketing-submission-recommendations-predetermined-change-control-plan-artificial。
[8] Our investment in AI infrastructure, skills and security to boost the UK’s AI potential,微軟官網,2023/11/30,資料網址:https://blogs.microsoft.com/on-the-issues/2023/11/30/uk-ai-skilling-security-datacenters-investment/
[9]官方網站,資料網址: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ational-ai-strategy/national-ai-strategy-html-version
[10]2023 臺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資料網址:https://aif.tw/event/ai-research/file/2023%20%E5%8F%B0%E7%81%A3%E7%94%A2%E6%A5%AD%20AI%20%E5%8C%96%E5%A4%A7%E8%AA%BF%E6%9F%A5.pdf
作者 洪千皓 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臺灣經濟所 兼任助理、黃勢璋 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臺灣經濟所 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