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觀點
九月二十九日星期一美國眾院在極度意料之外,第一輪投票否決了史上花費最鉅額的國家經濟搶救方案。解救經濟困局的行動竟告破局,震驚全球。眾所徬徨追問的是:還有什麼可以依恃的子彈或有效的政策工具手段,足可以代戰平災?



      其實救市方案此次在眾院遭否決,應當是政治因素大於經濟因素。從白宮到美國財政部與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主張,認定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危機已經實化,而美國金融體系的穩定與活力,是全世界金融體系穩健活潑的基礎,救美國金融體系,其實就是在救濟世界經濟之免於衰退或更進一步的蕭條。但是這樣的政策主張,完全抵擋不過眾多納稅人與投資小民對於華爾街大亨奢豪貪婪闖禍無能的那一股不滿情緒,眾院議員在選票壓力下,實乃不得不向人民妥協而據理反對。

      美國救市方案之破局失敗,至少有四個顯見的立即效應,會影響到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未來。

      最立即直接的當然是反映在全球股票交易市場的全面崩潰。道瓊指數破板,是其成立三十八年來所見的最深跌幅股票市場在一天之內立即蒸發掉一.二兆美元市值,亞洲股市與歐洲股市也跟隨垂直墜挫,危疑四竄,股民心驚,當然也震顫了全球的經濟與政治決策者。

      第二個立見的效應是在外匯市場的美元價格重貶與期貨市場的國際原油價格巨幅挫落。美元作為當今世界關鍵貨幣,其匯率震盪所產生的國際遞延效應,尤其不容小覷。原油價格之跟隨崩落,其所反映出來的,則恐怕是工商實業需求之可能隨經濟情勢而明顯衰減,工商實業的信心動搖,對於後續經濟景氣的影響,尤其特別值得觀察。

      第三個效應是從美國到所有關聯國家的整個經濟社會,對於金融體系的崩壞,還能抱有其能短期內再回復機能運作的信心嗎?對金融體系喪失信心,正是三○年代經濟大蕭條發生的前兆。而目前華爾街既有幾家知名病困銀行的倒閉,所可能因此引申的骨牌效應,必然不會祇是侷限在美國境內之一角一隅而已。
 

      更壞的狀況必定是,跨洲越境在先進國家乃至新興工業國家,其既已國際化的銀行機構,也併隨骨牌傾倒,才更為可怕。英國BB銀行與法國富帝銀行日前之立遭收歸國營,應是當下最為現成的實例。這波金融部門的潰決是否會更快速波延到工商實業部門的營運,更是眾所關注的焦點,若是,則整個世界經濟信心勢必因此更加脆弱危殆。
 

      第四個效應是信用市場流動性將因此而更加僵凍乏力。信用市場的失能,代表經濟動力的喪失,更會加速經濟衰退的步幅。對於普羅個人與工商企業資金融通,在方案破局之後也必將更添礙難,而且其未來資金之取得成本,也勢必為之爆升。而白宮執政團隊,乃至馬侃與歐巴馬都將力促國會儘快再作延會進行第二輪投票,力圖解圍。

      未來新修正的方案,也必須在幾個重點上進行補強與調正:第一,對於金融業高階主管(CEO)等五大經理人﹚的薪酬優遇必須要真實反映民意再作處置,採取可以更加合乎社會觀瞻的具體調整與降低。尤其是涉及黃金降落傘的鉅額退職金保障條款部分,必須予以完全之剔除,不能再有放任「既已約定者不在此限」之類條款的存在。第二是納稅人的補償與分紅機制設計,也須能在病困銀行恢復正常營運之時,就予以優先派配,不能讓所有納稅人要直等到「須有淨利產生時才開始共享利潤」。

      更重要的是對於病困銀行的救濟,應當侷限在事關民生與產企業營運的「收支系統(payment system)」部分,因為祇有這一部分才是具有公共價值與外部性的基礎建設事項。其他如存款業務投資業務及至證券業務等商業服務事項,並沒有必要去動支七千億美元公款來予以救助,以避免銀彈濫用。

      如果新修正方案往這些方向調整,或可稍稍挽回民意,讓第二輪國會表決順利過關。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2008-10-01

最近更新: 2008-10-02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