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觀點
毒奶事件延燒,不論政府再怎麼信心喊話,告訴人們要一天吃兩公斤麵包、或一天吃十五公斤奶精,才會超過每日容許量,效果似乎不大。前衛生署長說,2.5ppm的三聚氰胺不會危害健康,為了因應現實必須訂定標準值,其後,大家相信的先進國家也訂標準了;但人民恐慌依舊,醫院及檢驗單位依然擠滿人潮。



      從某些食品工業及毒物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恐慌是沒有必要的。事實上,人類世界中「處處是毒物」,包括世紀之毒戴奧辛,或者農藥,都被允許存在於不同食物或包裝上。只要「殘留量」或「釋出量」合乎檢驗標準,低量三聚氰胺不會致命,從現有研究看,也不至於結石、致癌或導致其他病症。

      但人民依舊恐慌。因為中國大陸的黑心食品、毒奶粉無孔不入,是奸商一味追求利潤下的產物,也是兩岸政府無法保障食品安全的源頭。而吃下汙染食品的消費者,因此結石、奔波於醫院。甚或嬰兒因此提早離世,不少個案歷歷在目。

      不過,人們是否還記得,近兩年歐美地區頻傳新生兒因配方奶粉遭細菌汙染而嚴重感染、至死亡的故事?包括歐美或澳洲生產的名牌配方奶粉,都有遭汙染而回收的案例。

      再試問,大家是否記得:卅年前台灣也有不肖商人販售遭多氯聯苯汙染的米糠油,導致彰化、台中地區,尤其盲生寄宿的惠明學校,有兩千多人因此受到毒害至今?

      事實上,人工合成的三聚氰胺、戴奧辛,乃至訂有容許殘存標準的農藥,就算非人為惡意添加,這些毒物仍然可能透過不同管道存在於食物中。既然不同毒物已廣泛存在於人類生存環境中,如果食品標準要求務必「零檢出」,那麼可以吃的東西就不多了。

      也許人民應該恐慌,才能將這次事件記得牢牢的,不要因署長下台就淡忘。當年多氯聯苯催生了「衛生署環保局」,今天的三聚氰胺事件,能否催生出有效能的食品安全把關系統,讓我們等著瞧。

資料來源:聯合報 2008-10-01

最近更新: 2008-10-02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