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3281
- 發佈:2008-10-13
兩岸關係一直是牽動台灣內政最敏感的線頭之一,有時候像個死結般難解,因為它是經濟、外交、安全、藍綠、族群等等更細的絲線糾葛纏繞而成。其間,有現實利益與權力鬥爭、有情感與認同的衝突。台灣民主化至今廿年,這個線頭還很難解開,糾葛也還未理清。
台灣社會基本上有個共識:要解開線頭理清矛盾,是台灣自己內部的事,中國別插手,別想說三道四。不過,這樣的台灣主體意識還是浮動游移的。它的向左向右向西向東,受到中美日的態度,及國內政治情勢的影響。而最根本的影響力,在於台灣本身的能力──不只政治領導人,還有整個社會的能力。
台灣最能健康地面對中國,是在一九九○年代前半期。台灣政壇出現一位可以統攝藍綠的政治領導人,在國際上美日強力支持、甚至歐洲強國都賣台灣武器;在經濟上台灣正享受著電子資訊產業帶來的榮景,更重要的是台灣社會的生命力欣欣向榮,大家有信心去挑戰難關、去改造不合理的結構。
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執政後,台灣整個能力反而弱化了。政治領導人的能力無法擺平內部歧異,經濟成長力道下滑;民間經濟力量未能成長,反映在社會面上的結果是,教育、文化到社會團體愈來愈倚賴國家的資源。
分析民進黨主政八年來,台灣社會內部的衝突歧異,很大一部分是資源分配造成的。當民進黨執政之初,許諾的藍圖願景是一個大政府、福利國家、「全民政府」;當它發現資源不足、無法做到當初承諾時,必須在分配時決定誰是受益者,而影響選擇資源分配決策的主要因素就是短期的政治利益考量。分配的結果,強化了社會內部對誰是他者、誰是自己人的認知,也牽動那個難解的線頭,強化社會對立。
台灣資源不夠分配,中國經濟卻欣欣向榮,而民進黨政府卻又限制台灣企業去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果實,造成了民怨。其實,這種起因為經濟利益而反對民進黨的民眾,比起因為族群與國家認同而反對民進黨的民眾更多,但前一種因素卻會牽動著後一種因素。
民進黨認為經濟向中傾斜會帶來政治向中傾斜。這樣的推論有其邏輯。問題是,當台灣內部資源不足以分配時,要如何阻擋這種傾斜?
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後,鬆開了兩岸的限制;但是台灣內部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還存在,政治利益影響經濟資源分配的現象也沒改變。更不幸的是,台灣還面臨著全球經濟衰退的考驗。而在這波全球危機中,中國的經濟實力也被視為化解危機的重要希望。
在這微妙時機,陳雲林的到訪似乎像個提早到來的耶誕老公公,我們不知道袋子裡裝了哪些禮物。只希望,台灣社會有能力做個好主人,內部不要因為對禮物與其送禮動機各種好與壞的想望,而在客人面前鬥得不可開交,讓人看破手腳。
但是,最近許多跑政治新聞的記者都感受到一些壓力,因為不知道哪些新聞會踩到地雷,看起來十分安全的新聞也會出問題。例如,新聞局在操作研考會有關馬英九百日民調新聞上,不僅消息是新聞局放的,連該訪問的學者都指定好了。只因為學者在文章中提了些微負面說法,社方要求撤稿重發,讓記者必須半夜兩點起床發稿。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