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民進黨是台獨黨,但支持台獨的人未必支持民進黨。


      吊詭嗎?一點也不。

   
      根據中研院這幾年的「台灣社會意向調查」,「在維持和平的前提下贊同獨立」的民眾都穩定維持在60%以上,顯示內心傾向獨立的選民才是真正的多數。根據民進黨中央黨部的調查,這幾年贊成台灣獨立的也都高達57%左右。馬英九上台一年來的親中政策也沒有改變這個基本結構。假如這些選民都支持民進黨,民進黨應該是永遠的執政黨,不會在總統大選時輸掉二百七十萬票,立委選舉的得票率也不會十幾年來都突破不了40%。

     
      獨派群眾的日益擴大,本來就是很自然的趨勢。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已經六十年了。只要沒有強制性的大中國教育,絕大多數人都會希望保有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對從來沒受過黨國教育的年輕人來說,台灣是獨立國家更是天經地義的事。這也難怪在所有調查中,20到29歲傾向獨立的比例都是最高的。

   
      過去北京總以為兩岸交流越多,台灣人就會越認同中國,但事實正好相反。國家認同本就是在交往中才被凝聚和體現出來的。中國人若沒有經歷過十九世紀與西方人交往的經驗,也不會產生現代中國的民族主義。兩岸交往越頻繁,台灣人就越體會到自己並不是中國人,對台灣的認同度就越高。許多調查都證實到大陸工作的台商並沒有更親中國的趨勢。就連在大陸成長的台商學校學生,都更常強調自己是台灣人,或者表示自己與沒水準的當地人是不同的。

     
      「兩岸交往越多,界線越明」,這個趨勢就連北京都開始承認了。所以北京重量級涉台學者黃家樹才會說,「兩岸交流密切並不能自動增強兩岸一家的意識,更不能自然加強統一意識」。

     
      政黨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多數選票。從獨派民眾佔多數的民意結構來看,民進黨堅持獨的立場當然是對的,長久以往也要繼續堅持下去。但民進黨顯然忘記了,許多支持台獨的群眾也重視清廉,不能忍受領導人以建國之名把大筆金錢匯往海外;他們也重視與中國經濟往來,希望賺中國人的錢。年輕人更實際,雖然他們支持台獨的比例最高,但他們也最不排斥到中國工作賺錢。根據《Cheers雜誌》的調查,有73%的年輕人願意到大陸工作,而財金、經貿、電子資訊系畢業的學生更把大陸當成比台灣更好的發展地點。

     
      顯然就是因為這種既重視清廉,也要賺中國人錢的務實主義,讓許多獨派群眾把票投給了國民黨。不管民進黨再怎麼罵馬英九「賣台」,馬英還是攫取了這些本該支持民進黨的選票。在「不統,不獨,不武」的帽子之下,馬英九甚至也扭轉了國民黨支持者的結構,成為一個獨派比統派還多的政黨。根據《遠見雜誌》的調查,現在的國民黨支持者中,傾向獨立的有30.3%,傾向統一的只有25%。


國民黨支持者的國家認同結構(遠見雜誌民調中心)
             傾向統一   模稜兩可   永保現狀   傾向獨立
2006/2  39.3        16.5        23.8         20.4
2008/9  27.5        15.0        31.1         26.4
2009/5  25.0        12.6        32.1         30.3


      民進黨要怎麼挽回這些獨派群眾的心?答案顯而易見。民進黨還想取回政權嗎?還是寧可永遠不超過40%,永遠看著國共兩黨共治台灣?這是所有希望保持台灣獨自主的人都關心的課題。

最近更新: 2009-06-19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