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最近流行把西藏改稱圖博(Tibet),論者稱此為「用自己的名字稱呼自己的土地」,其用意一如原住民的正名運動,都有去漢人中心化的意思。近聞高雄市也有意把鼓山區的「西藏路」改為「圖博路」,但西藏人自己卻未必以為然。


      台灣西藏基金會達瓦才仁先生曾說,在藏語中,藏人稱自己的土地為Bod「博」,根本沒有「圖」的音。所以「圖博」一說,其實並不與藏語對應。他認為,與其如此大費周章,使用新的名詞,不如就用中文已經使用幾百年的「西藏」。

      確實如此,那麼這個在「博」之前的「圖」的音又是怎麼來的呢?
元代蒙古人稱西藏為「土伯特」(Tobed)。蒙古勢力在明清之間對西藏政教的影響力很大,達賴成為西藏的領袖就是出於蒙古人的支持,所以清代造亂的第巴桑結喇嘛也請清廷封他為「土伯特國王」,轉成英文就成了Tibet。

      「土伯特」顯然就是漢文舊稱「吐蕃」(tûbô)。據《舊唐書》,「匾病吐蕃,在長安之西八千里,本漢西羌之地也。其種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涼禿髮利鹿孤之後也。……以禿髮為國號,語訛謂之吐蕃」,意即南涼的「禿髮」氏為「吐蕃」的開國王族,而「吐蕃」就是「禿髮」的轉音。唐代《晉書》裡稱南涼的第三帝為「秃髮傉檀」,但宋代《太平御覽》則稱為「吐蕃傉檀」,可見在唐宋之間,「秃髮」和「吐蕃」同義。

      而據《魏書,源賀傳》,「禿髮」氏一族是後魏聖武帝詰汾長子疋孤之後。後魏為鮮卑族拓拔氏所建,所以「秃髮」實在就是「拓拔」。故清代考據學者錢大昕在《二十二史考異》中說:「秃髮之先,與魏同出,秃髮即拓拔之轉,無二義也」。

      這樣看來,「圖博」、「吐蕃」、「秃髮」、「拓拔」皆為同義,而「圖博」之「圖」就是「拓拔」之「拓」。改西藏為圖博,依舊是在漢人的稱呼中打轉,還是漢人中心論。何況藏人並未承認其開國祖先源自鮮卑拓拔氏,這只是漢人史籍裡的猜測而已。

    若真要尊重藏人自己的稱呼,或可將Bod譯為「伯特」。依聖嚴法師所說,Bod即為「佛陀」(Buddha)的音轉,梵語稱西藏為「僕陀」(Bhota),意為佛陀之國,最符合藏人的自我定位。也可將Bod單譯為一個「博」字。

      這雖然在漢語中有點彆扭,卻也符合兩個民族互相尊重的歷史。吐蕃王國在最全盛時期曾與唐朝結盟立碑,碑文中即互稱「唐」與「蕃」、「唐人」與「蕃人」,顯見當時的藏人寧稱自己為「蕃」而不是「吐蕃」,而唐朝也樂於接受。「蕃」字在今日有很多人念不出來,轉稱為「博」是比較好的辦法。

      要正名就要徹底。不管是「伯特」或「博」,都比漢名轉英譯的「圖博」要好。但名稱向來只是小事,如果藏人爭取不到自己的地位,稱呼什麼其實是無關緊要的。

最近更新: 2009-09-16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