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雙英辯」到底誰勝誰負?各家媒體的民調結果還是藍綠各說各話。就連支持與反對ECFA的比例,藍綠媒體也是天差地別。根據《中國時報》,支持ECFA的高達百分之四十七,反對的只有百分之三十;而根據《自由時報》,支持ECFA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八,反對的高達百分之三十五。

      撇開顯然藍綠有別的民調結果不談,這場辯論其實是一場「教授對教授」的辯論,而「蔡教授」的專業能力顯然勝過「馬教授」許多。明眼人一望可知,馬英九的專業其實是國際公法(釣魚台的主權歸屬問題),對國際貿易和經濟整合的相關知識明顯不足。



      馬英九的許多數字是生吞活剝而來,對WTO的相關規範也只有最粗淺的了解。儘管「東協加一」對台灣出口到東協幾乎亳無影響(因為台灣在東協市場的競爭對象根本就不是中國),馬英九還是堅持這種影響大到非簽ECFA不可;當蔡英文再三提醒簽署ECFA就會陷入十年內必須開放百分之九十市場的框架時,馬英九只能再三保證台灣和中國會是「例外」。馬英九故做輕鬆的語言其實是用來掩飾專業能力的不足,正如書唸的不夠的學生在教授口試時只能顧左右而言他。



      但蔡英文贏了專業,在政治上卻討不了好。馬英九的聲望本來就在谷底,只要有辯論,不論輸贏都能獲得短期的支持度上升。而馬英九在辯論中所提出的論點,不論是否有理,都會成為藍營民眾與人爭辯的「相罵本」,進而凝聚士氣。正如二○○八年馬英九和謝長廷那場辯論,謝雖然沒有贏,支持度卻普遍上升了四、五個百分點。這也是為什麼在選舉過程中,弱勢的一方永遠會要求舉行辯論的原因。



      蔡英文也不是不知道會被馬英九佔便宜,但她也正想找一個把話說清楚的機會,因為到目前為止,民進黨對ECFA戒慎恐懼的理由一直沒有被完整呈現,而許多由綠營民代和媒體自行發揮出來的理由,卻很難經得起考驗。例如有人說,簽署ECFA之後中國黑心商品會大舉侵台,但這其實是商品檢驗單位有沒有好好把關的問題,和ECFA無關;也有人說ECFA會讓大陸勞工大舉來台,但民進黨担心的其實是弱勢產業關廠倒閉的失業問題,即使ECFA不涉及兩岸勞動力自由流通,失業問題也非慎重考慮不可。蔡英文自己對反對ECFA的理由做了全面性的論述,既能向社會證明民進黨並不是「逢中必反」,還可以去除掉讓一些徒惹有識之士訕笑的反ECFA理由。



      扯算起來,蔡英文和民進黨還是贏家。儘管馬英九的聲望上升,但其效果充其量只是讓藍營民眾歸隊,而蔡英文已把理性論辯的風格注入了台灣政治之中,民進黨「只會恐嚇人民」、「只會逢中必反」的社會形象也被大幅扭轉。蔡英文為民進黨爭取到的,恐怕比民進黨群眾所想像的更多。

最近更新: 2010-04-29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