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最近發生了兩起事件,突顯兩岸關係在表面「穩定」之下,潛藏許多深層的問題。

      第一起事件是台灣的保釣人士黃錫麟前往釣魚台水域宣示主權,船上懸掛五星旗,獲得我國海巡署全程護航,引發日本對台灣相關政策的不安。另一件事是台灣新竹科技公司經理、法輪功學員鍾鼎邦,前往中國大陸探親,遭中方以「涉危害公共安全罪及國家安全罪」為由「監視居住」。


      這兩件事雖互不相干,卻都反映出台灣現行兩岸政策的矛盾與困境。先不談在政策操作面上,有哪些瑕疵值得檢討,光是最上層的政策邏輯與立場,就出現不少盲點:


      首先,從整體大戰略來看,目前政府主張依「和陸、親美、友日」的基調,處理美中日關係。這樣的立場看似四平八穩,但在政策邏輯上,陷入單線思考,忽略美中日關係不全然處於合作狀態的現實。


      換言之,當「和陸」與「親美」、「友日」三者之間出現政策矛盾時,台灣該如何自處?該以何者為優先?判定三者優先順序的依據是什麼?或是如何在三者之間維持平衡?這些問題若未事先提出細緻的政策論述及規劃,單靠「和陸、親美、友日」的口號,將讓政府各部門在處理涉及美中日摩擦的議題時(包括釣魚台問題、南海問題、美國重返亞洲、美台軍售),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以釣魚台問題為例,台灣在堅持主權的同時,應注意美、中、日三邊互動情形。美國已多次公開表示「美日安保條約」適用範圍及於釣魚台,這代表美、日與中國在釣魚台問題上,存在衝突利益。這次台灣海巡署護衛保釣人士懸掛五星旗的船隻,引發台、日海巡單位海上對峙,只怕會造成兩岸聯手對抗日本甚至美國的國際印象。


      假如這是台灣方面希望向國際社會傳達的訊息,那政府應向國人說明,此一作法的考量為何?假如台灣不想向外界釋放這樣的訊息,那就該正視「和陸、親美、友日」政策口號的盲點,提出當三者出現摩擦時,如何取捨或維持戰略平衡的構想與作法。


      其次,台灣當前的兩岸政策,似乎偏重對「利益」的考量,忽略對「價值」的堅持。追求「利益」固然重要,但「利益」只是國家間的短期結合,會隨時空環境而變動;「價值」則是永續不變,而且是人類社會包含台灣與中國社會進步的動力。民主、自由、人權、法治這些基本價值,不僅是台灣社會的共識,也是國際社會的主流。台灣在處理兩岸關係時,不能只談ECFA、陸資來台、貨幣清算機制等「利益」,而輕忽了對人身安全自由、透明法律程序、正當司法救濟等「價值」的維護。


      台灣在和對岸互動過程中,除了追求「利益」外,更要強調「價值」,展現台灣與國際主流價值的連結、促成中國和世界接軌,如此才能有所堅持、進退有據,贏得對手尊重。


      假如台灣單單強調兩岸交往的利益,甚或疏離國際主流價值,一來可能讓和台灣擁有共同價值的國家,在兩岸發生利益衝突時噤聲;二來台灣可能在兩岸互動中喪失籌碼、處於被動,北京將可透過「利益」的逐步釋放,讓台灣陷入期待中方「讓利」的戰略劣勢。

最近更新: 2012-08-27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