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加入亞投行的議題,在3月蕭萬長前往中國參與博鰲論壇之前,3月24日蕭萬長向馬英九總統報告,馬對蕭一番面授機宜後,就以超展開的進度發展。

 

回顧之前的發展,行政院長毛治國在3月20日在立院接受有關加入亞投行一事質詢時,表達「若受邀再評估」。而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受到任何邀請,這是假設性問題」。外交部長林永樂說,「台灣和中國大陸都是亞洲開發銀行的會員,在亞銀也有互動,至於亞投行則需要進一步評估。」[1]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表示,「鑒於亞投行的組織章程內容與管理規則目前尚未公開,我方尚無法掌握相關資料。政府已密切關注亞投行的發展及相關國家參與情形,對於是否加入亞投行,交由財政部、外交部評估,如有必要,將由財政部進行跨部會協調工作。」[2] 3月24日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表示,「如果被邀請,會很認真考慮。據了解,政院內部傾向6月亞投行具體運作規則出爐後再打算,不會搭上亞投行早班車。」[3]3月29日陸委會官員表示,政府將在近日內就召開研商有關加入亞投行的跨部會會議,就加入名稱、資金、形式、時機等各項問題進行討論,有關名稱問題,我方堅持原則就是不被矮化。 [4]

 

從行政院長、陸委會、財政部、外交部等歷次發言,有三項重點:(1)政府被動等待受邀:換言之,政府並不清楚各國加入亞投行的程序,應由申請方先提出意向書。(2)政府將待章程公開後再評估:意即政府在3月31日登記成為創始會員國資格及6月章程確定之後,才評估加入 (3)3月29日之前政府仍未召開跨部會的討論。

 

正當行政部門進行評估時,馬總統卻在3月24日表示,贊成台灣加入亞投行,並指示蕭,「要加入仍有一些問題,例如亞投行必須以國家身分加入,其餘還有要解決的相關問題,都可(在蕭習會)討論。」[5]馬總統搶先宣佈要在蕭習會上表達台灣加入亞投行的意願,並且於3月30日隨即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拍版定案,隔日立即遞送意向書,等於對整個正在進行評估的行政團隊重重的打臉!

 

亞投行之倡議,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於2013年10月出訪印尼時提出。2014年10月24日,21國齊聚北京簽下《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才正式成型,啟動了中國在「一帶一路」的佈局,向習近平的中國夢前進,這是中國的戰略。

 

相較於台灣,加入亞投行,涉及國際政治、經濟利益、財政金融、國家主權等面向;涉及的部會從國發會、財政部、陸委會、外交部、總統府、國安會、經濟部、中央銀行等。是否加入、如何加入,這都應該是由政府作為一個整體,在審慎評估、綜合意見後,對外說明。在過程中,不論是透過行政部門發佈訊息,或向國會及公民社會說明,都應該建立一致對外的機制,避免決策黑箱。

 

民主程序,著重於有效的參與及是否能影響最終決定。參與國際組織、發展經濟、協助周邊國家之基礎建設,本是好事,但是在馬政府執政的最後一年,面對中國,我們卻看到政府決策失靈、總統爆衝的奇幻異象!在中國積極築構自己的中國夢之下,加入亞投行才正是台灣挑戰的開始!


[3]「亞投行創設我不搭早班車」,經濟日報, 2015/03/25

[5]馬挺台灣入亞投行中國時報,2015/3/27

最近更新: 2015-04-22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