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10992
- 發佈:2009-07-09
馬政府打定主意拼命對中國開放,雖然台灣不應該走保護主義,對全世界越開放,越引入國際競爭,台灣才能越強大,過渡保護國內產業與勞工,反而讓他們失去在國際上與其他企業、勞工競爭的能力。然而開放應該要是雙向的,此外,開放也應該搭配一套對國家發展的戰略思維,特別是對於敵對國家,是否要比照其他國家方式來對待,卻是取決於國家與人民的共識。
很不幸的,我們看到馬政府對中國的單方面開放,完全沒顧及到雙向的待遇是否一致,當中資即將於七月正式大舉入境後,事實上,仍有許多疑點,馬政府沒有對人民交代清楚,因此,本智庫針對中資來台,對台灣可能的衝擊,舉辦本次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針對中資來台的諸多疑點,提出建議。
主辦單位:台灣新社會智庫、兩岸政經研究學會
時間:2009年6月25日(四)中午12:00
地點:台灣新社會智庫(台北市青島東路五號七樓之一)
主持人:洪奇昌(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
與談人:
楊家彥(台經院六所所長)
田君美(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邱垂正(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島嶼休閒資源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題綱
- 一、中資來台,對台灣的益處為何?中國的益處為何?
- 二、中資第三地來台投資30%,可否真能管控?如何追蹤?例如透過兩次以上的轉手?特別是目前台灣在92年10月取消QFII之後,境外的外國機構投資額度沒有限度,換言之,目前上市公司股份都可以百分百由外資(包含陸資)持有,因此如何堤防陸資經過第四地轉投資台灣企業?此外儘管目前規定外資要取得經營權需要投審會同意,但又如何防範人頭?
- 三、台灣企業能否投資中國公共建設?如果不行,開放陸資來台灣跟台灣公司搶公共建設是否公平?
- 四、企業界似乎對於陸資來台,頗為樂觀,認為透過換股可以進入中國市場,這樣的思考需要考量什麼風險?
- 五、如何防範陸資把台灣股市當提款機?
- 六、雖然半導體與銀行不在此次開放範圍,但是透過人頭可以避開這些限制(如投審會對外資的審核),如果政府持股特定企業,來預防陸資持有,頗為奇怪,台灣的IT產業中,哪些是中國最想得到?台灣又該如何防備?
- 七、開放中國白領勞工來台,對於台灣的勞工有何利弊?
洪奇昌:
今天邀請到各為來參加座談會,想向三位老師表達謝意。從2008年5月20號之後,國民黨政府重返執政,兩岸關係往一個相對開放、更積極,甚至讓台灣社會感到有傾中的危機,面對中資來台我們的看法該如何?去年一方面是台灣政治情勢改變,一方面是國際經濟環境的大改變,去年我們經濟幾乎是零成長,今年第一季還是衰退,是不是有所謂的和平紅利?也就是陸資來台,今天我們聽聽在做三位對於中資來台是否有迫切性與必要性?如果有,我們該如何循序漸進,讓開放是有益於台灣社會。
楊家彥:
陸資來台具有多重目標的發展,是兩岸各類關係的一環,相關中國官員也不諱言說,兩岸關係的進展先經濟後政治,最後一定會處理到政治;經濟部分ECAF是一個統整架構,陸資來台是其中一環。我們蒐集中國官方與學界的發言,官方主要談開放陸資對台灣好處為何?學界則會說開放陸資對雙方的好處為何?甚至有學者不諱言開放陸資來台對中國企業升級有幫助。
一般資金投資有幾個可能標的:
一、直接投資:投資生產性事業
二、金融投資:買證券。
三、房地產
我從這三個部分來談陸資的影響。
一、直接投資:
資金對被投資地區有三個影響:1,被投資地區資金增加;2,外來投資人對被投資標的有相當控制力。3,知識跟技術在投資關係中會有移轉,但移轉方向不定,但通常是後進者受益比較多,不管後進者是投資方還是被投資者。
就資金來說:台灣民間資金寬裕,國民儲蓄大概兩成,國內固定投資約16%,加上兩成對外投資,我們還有超額儲蓄,所以民間資金不缺,所以資金對我們效益不大。問題是政府財政壓力很大,現在推那麼多財政政策,沒有錢,站在一個偷懶的方式,希望陸資挹注公共投資項目。對政府公共政策籌資上,陸資給了方便的途徑,如果不考慮後面可能的影響。
被投資標的受控制、技術移轉:台灣相對而言,受惠於陸資的知識技術較少,政府目前且戰且走,採正面表列,未來朝更開放方向,如果政府都不管,這樣陸資就有興趣進來做策略性投資,問題這樣把關的責任就到民間,民間自己要自保,企業也不會輕易讓陸資入股。但現實狀況複雜點,陸資可以用很多方式入股,例如先到第三地,或多繞幾圈變成外資身份進來,或找友好的民間企業,來當他的代理投資者,或是利用基金的平台,在公開市場上收購股權,這種方式就很難防範,需要相關配套來防止。
另一種理論上所謂的囚犯的兩難,如果你的競爭對手接納陸資,整個市場競爭態勢,有大變化,企業原本不願接受陸資入股,後來被迫要跟進,這有外部性問題。
以中國現在對外投資來說,中國還不算淨資金輸出國家,大部分是接受資金投資,他們的對外投資都具有高度策略性,例如聯想購買IBM,或這幾年利用主權基金想要投資海外石油公司,還有金融大海嘯時,中國想收購美國有問題的金融機構,都是具有高度策略性的意圖。
以中國對台灣投資來說,第一,他對台灣產業瞭解不是那麼多,所以只能挑重點,第二,策略投資標的物很多,如果台灣不是最有利基、最主要的產業,比如金融業,如果他還有其他管道投資,就不會以台灣為目標。以此來看,台灣最吸引陸資的標的還是資訊產業,例如面版業,他們很想要發展,還有晶圓代工,台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他們都很想做。我自己的推測,中國現在的政策是希望企業走出去,以製造業來說,他們有很多勞力密集的製造業,已經很有國際競爭力,他們現在需要升級,升級最快的方是就是對外投資,目前產業鍊中的中間這一塊,誰是世界的製造主力?台灣是其中之一,有了台灣這個踏腳石,中國的高階製造就能比較快升級,這是中國投資的策略。
服務業非常多元,而且很多不是大就一定會贏,可以走利基型,投資管道也很多,對中國來說,台灣的服務業部門,中國相對有興趣的是金融業,也就是銀行,但是中國主要目的不是技術與佔市場,而是獲取台灣企業的資訊,也能掌握專業人材。其他對中國來說沒有特別吸引力。所以這部分陸資就比較是民間自發性的雙向交流,台灣的服務業來講B2B的服務業,如工商服務業,專業科學技術服務業,這部分因為我們製造業國際化幾十年,所以我們這類服務業有些領先的知識與優勢,這些服務業可能去中國投資,而不是中國來這邊,中國能夠來這邊投資的服務業,比較是B2C的服務業,針對消費端的產業,例如全聚德,他們的特色地方產業是有可能過來,不過這類產業不是官方重點發展產業,這部分比較是民間雙向往來。
如果中國政府資金要進來,有很多產業領域,可以藉由中國國企,例如銀行。但是有些特定產業屬於軍民雙用,會是軍方的資金與勢力,例如通訊與航太就有軍方的部分。有些產業有特定策略價值,例如媒體,中國當然有興趣,這類不是為了經濟目的的投資,就有可能是國安系統或是軍方的資金。
但是非經濟目的的話,就會用迂迴的方式進來,比較難以判斷是否為國安或軍方。
二、金融投資
目前MOU還未簽,以目前法規來看,QDII能夠進來的規模只有數百億,老實說,他們也沒有必要繞來繞去才進來,如果純粹就經濟目的來講,中國可以投資的資本市場,香港也是一個很好的標的,在MOU或ECFA簽之前,進來台灣做金融性投資的資金很有限,但兩者簽了之後,資金會多一些。對台灣正面效應是資金動能增加,股市活絡,負面的影響就是股市與匯市波動風險增加,波動風險包括很難處理的問題,涉及雙方司法問題,比如中國政策上意圖影響台灣股市,這是有可能的。甚至部分官員私自利用內線政策消息,在政策公布之前或之後,私自來謀取私利,這種跨境內線交易的棘手問題,我們要如何處理?這是MOU要討論的技術問題。
三、不動產
兩岸和平紅利在去年馬當選之後,有一波資金回來,有人猜測是台灣過去流出的錢匯回,但遇上金融海嘯,所以暫停,今年第二季又有資金回流,未來金融海嘯底定後的中期,約三到五年,我們的商辦、高級住宅會有資金行情,像香港經驗。但一般住宅市場,目前基本面還是供過於求,所以漲不動,問題一邊一直漲,一邊不會漲,會變成M型化市場,比較昂貴的資產是有錢人在玩,一般人玩不起,造成財富所得分配惡化。
陸資的影響大概有這三方面。
洪奇昌:
中國投資常不是自發性的,由中國官方介入主導,有一定政治目的,在這情況下,就很難純粹由商業角度來看。
田君美:
我想先從政治面考量切入,中國走出去的戰略是在2000年開始,在2004年頒佈對外投資國別產業目錄,由商務部、外交部共同發佈,目錄中核准國營企業在67個國家進行投資,投資需要核准,其標準為該國與中國友好關係,這就不是純經濟問題,還有該國與中國投資的互補性,還有是不是中國主要貿易伙伴、戰略伙伴、該國在區域經濟的角色。從這來看,中國到海外投資主要是爭取國外技術、能源、資源甚至帶動產業發展與升級、減少貿易壁壘。
中國來台投資也是中國對外投資的一環,當然也會有政治經濟目的。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企業走出去是中國的戰略考量,我們考慮中資來台,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台資去中國,中國希望得到什麼好處?反過來看,中資來台,台灣是不是可以得到類似好處?台商去中國投資帶去資金與技術,利用中國市場、創造中國就業、把市場know-how帶過去,這是對中國的好處。那中資來台可不可以對台灣達到類似利益?第一,我們需要資金嗎?我們不缺資金、中國可以利用台灣的市場嗎?台灣市場很小、三、中資來台可不可以創造台灣就業機會?我想非常有限。我們的技術發展也比中國高,他們能否帶來我們所需技術?這也是存疑。
既然台灣不缺資金,為何台灣自己不去投資?台灣的投資環境是不是適合外資?投資環境會影響投資意願,投資意願會影響固定資本形成,之前固定投資都有2、30%,現在都沒有到20%,這樣情況下,你能期望中資來台只有經濟目的嗎?
邱垂正:
過去兩岸的互動的非制度化產生兩個不對稱因素,人員往來與投資,2005年開始,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基礎,每年去中國的人數高達四百五十萬人以上,中國大陸十三億人口,到台灣的人數,把各類加總,每年不到三十萬,這是極度不對稱。台灣政府人流管理作業嚴格與否當然有關,但是中國大陸對於出境旅遊與境外投資是嚴格管控。馬政府上來也積極調整這樣的不對稱,配合制度性措施,讓兩岸迴歸到有制度性框架下進行。但是對於中資來台在民進黨執政時沒有觸碰,主要原因不是只有投資許可辦法訂定出來而已,馬上要碰到資金進來的營運、設立分公司、辦事處、駐點的問題。
六月三十號經濟部公布投資辦法,基本內容還沒出來,但短期對經濟正面效應是有的,如果就純經濟效應還看,這一波兩岸政府刻意炒作下,變成台灣經濟重新崛起,股市起漲的重要原因,或是中資投資會帶給台灣各產業欣欣向榮,或是中資企業要來台設立分公司、辦公室,會購買很多房地產,會刺激股市與房市的上漲,甚至部分解決台灣失業率,兩岸企業可以做更好的經濟整合,相互持股,分享兩岸市場等等被炒作的正面效應。
但是我們仍要提供負面效應的評估,過去民進黨對於每個產業赴中國投資,每一項都會做產業影響的評估,以減少對內衝擊,但現馬政府一股腦的同意中資過來,過去的產業評估都沒做,這會不會對台灣產生衝擊?我覺得是會的,開放的項目一整批同意,是否太快?
過去兩岸的互動的非制度化產生兩個不對稱因素,人員往來與投資,2005年開始,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基礎,每年去中國的人數高達四百五十萬人以上,中國大陸十三億人口,到台灣的人數,把各類加總,每年不到三十萬,這是極度不對稱。台灣政府人流管理作業嚴格與否當然有關,但是中國大陸對於出境旅遊與境外投資是嚴格管控。馬政府上來也積極調整這樣的不對稱,配合制度性措施,讓兩岸迴歸到有制度性框架下進行。但是對於中資來台在民進黨執政時沒有觸碰,主要原因不是只有投資許可辦法訂定出來而已,馬上要碰到資金進來的營運、設立分公司、辦事處、駐點的問題。
六月三十號經濟部公布投資辦法,基本內容還沒出來,但短期對經濟正面效應是有的,如果就純經濟效應還看,這一波兩岸政府刻意炒作下,變成台灣經濟重新崛起,股市起漲的重要原因,或是中資投資會帶給台灣各產業欣欣向榮,或是中資企業要來台設立分公司、辦公室,會購買很多房地產,會刺激股市與房市的上漲,甚至部分解決台灣失業率,兩岸企業可以做更好的經濟整合,相互持股,分享兩岸市場等等被炒作的正面效應。
但是我們仍要提供負面效應的評估,過去民進黨對於每個產業赴中國投資,每一項都會做產業影響的評估,以減少對內衝擊,但現馬政府一股腦的同意中資過來,過去的產業評估都沒做,這會不會對台灣產生衝擊?我覺得是會的,開放的項目一整批同意,是否太快?
中資的香港經驗
我要提到非經濟因素的評估,中資在香港的經驗可以參考,中資企業配合中共在香港不論是處理迴歸問題,或是配合中共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項目有維護香港總體經濟的繁榮穩定,包括六四事件導致香港信心崩貴、英資怡和洋行的遷撤、匯豐銀行改組遷撤等,還有各種事件引發香港股市崩盤,中資企業都奉命去救市,以彌補英資外資的缺口。
香港的中資企業有幾個特點:
第一,特別會去掌握一些基礎建設的產業,包括航空、電力、電訊、鐵路、高速鐵路、輸水管道、地鐵、機場、貨櫃碼頭、隧道等等,過去中資在香港特別以基礎建設為主。我們也看到台灣新的貨櫃碼頭中資企業非常有興趣,遠傳是另一個例子。
第二個,中資企業在香港過去扮演一個角色,扶持很多華人資本家,這些人在香港迴歸後,不僅立場親中,而且被委以重任,例如前任香港特首董建華的父親董浩雲以前是親國民黨的,在航運不景氣時,中資適時給予援助,董家政治立場開始轉變,董浩雲開始中立,董建華開始親中。澳門特首何厚鏵當初在銀行貸款時,中資企業給予相當幫助,事後他也扮演重要角色。
總體而言,中資企業在香港一方面結合內地資源與人脈,協助、拉攏香港工商業是相當有成就,過去香港工商業很多是1949年被中國共產黨趕到香港,他們恐共、恨共的心情比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中國有策略的統戰,使得香港工商業從親英國轉移到效忠北京政權,是明顯的轉變,也是中資企業發揮的影響力。
第三,控制香港的傳媒,一方面透過陸資廣告等方法來影響傳媒,另一方面支持親中的人選來參選,例如大部分民建聯的金脈與主要票源都是中資企業,中資企業在香港的活動很久,民建聯剛出來不被社會主流看好,但在香港社會牢牢掌握住中資企業的六十萬張票,在香港打下很好的基礎,現在是第一大黨。
總結香港中資經驗與運作模式會不會運用在台灣?可能性很高,但也不一定,五月十八日國台辦發佈大陸企業赴台灣投資與設立非企業法人有關事項通知,這通知的第一項特別強調,大陸企業赴台灣投資不得危害國家安全、統一。第九、第十也特別強調商務部與國台辦對大陸企業赴台灣投資情況可以監督檢查,第十項甚至可以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罰。中資的境外投資是策略行為,我們很難視為純經濟行為,初步看來,中資一定有其政治任務,非單純的經濟體。
洪奇昌: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兩岸不管人流、金流不對稱的情況,這種說法造成現在支持中資到台灣的言論,所謂從過去單向走向雙向,是更健康的。但是陸資來台不是民間自發性的,台灣本身也不是那麼有迫切需要中資。就算政府財政緊縮,但是還可以發行公債,從政府財政來說,需要陸資參與愛台十二項建設,是說不過去。過去美國、日本帶技術來台灣投資,中國技術屬於台灣後進,這情況下他有其政治目的,我們該如何跟社會描述現階段我們有理由反對中資來台的政策?先請教田老師。
田君美:
我從經濟議題來看中資來台的影響,中資來台我們不知會有多少,香港經濟來看共產黨跟政治會介入,目前中資在海外投資都是以國營企業為主,民營企業較少,如果中資來台的話,首先,美元的供給會增加,因為中資來台會導致美元增加,美元供給增加,美元價格會下跌,台幣會升值,台幣升值時對台灣的出口不利,對出口不利,中央銀行會買美元來穩定台幣,並放出台幣,台幣供給會增加,台幣供給增加就會產生通膨,通膨誰受害?這裡的人民受害。出口不利會影響某些出口廠商,那麼到底中資來台誰受利?從政府面、產業面、人民來看,誰會受利?中資來台投資有可能增加就業,但不知會增加多少。
兩國貿易的情況是最簡單的,貨物往來就結束,比較複雜的是投資,牽涉到匯率等問題,更複雜的是移民、外勞的問題,因為政府對中資的投資辦法規定,如果投資20萬美元以上可申請兩人來台,每增加五十萬美元得增加一人,但以增加七人為限,因此投資會牽涉到移民或外勞問題,這也會排擠我們的就業。
中資來台也不排除併購,如果投資股市可以增加股市動能,但跟觀光一樣,愛放就放,愛結束就結束,是操之在中國手上,跟直接投資是長期的不同。
台灣企業能否投資中國的公共建設,中國有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裡面有鼓勵、限制、禁止,公共建設類大部分放在限制性,限制性要求企業是中方控股、或跟中方合資的作法。列於禁止類則連合作、合資、控股都不可能,倉儲就是禁止,交通運輸、水、電、煤氣是限制類。
換股進入中國市場問題,很多外資、中資有換股行為,沒事就沒事,但如果中國法律改變,台商或是中資或是台資跟中資企業換股,在中國必須遵守中國法律,法律改變的風險,誰能夠承擔?
楊家彥:
如過要把正確資訊提供給人民瞭解,政治、經濟的角度都需要兼顧,但是政治上不容易找到客觀證據,會流於信者恆信,中資在香港的經驗是不錯的角度,但是要直接應用在台灣還是有差異,畢竟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不一定適用。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政治上的風險,民進黨當初的烽火外交,形成了一個鐵板,兩岸不溝通,大家覺得兩岸關係是惡化,可是我覺得兩岸關係在那樣的情況下非常穩定。現在兩岸關係和解,經貿關係更密切,我覺得不確定反而大大提高。為什麼?簡單的說,當台灣有一半以上的人把身家財產全部壓在中國大陸的時候,這時中國的軍方,身為鷹派,有非常強烈的動機,只要實施軍事恫嚇,可能就台灣分裂,一半的人要投降。其實兩岸關係在民進黨時代的鐵板,兩岸關係看似緊張其實穩定,現在看似和緩其實充滿不確定性。這些都可以講。
從經濟的角度有不少媒體不喜歡聽這類對中資有疑慮、批判的意見,反而是國安局等情治單位會想聽不同的聲音。
除了香港經驗之外,更深入的政治問題可以試著用更簡單的方式傳遞出去。台灣跟中國的經貿關係,絕對不是只有中資這問題,還是要從ECFA全面的角度來看。香港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瑞士信貸首席經濟加陶冬在香港說五年後,上海會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香港永遠不可能成為中國的紐約,最多成為中國的佛羅里達。
國家需平衡企業利益與勞工利益
過去全球化發展不是那麼發達的時候,企業的利益跟地區的經濟利益是相當一致,企業好地區經濟就好,現在企業全球賺錢,結果是企業主獲利,當地經濟不一定好,全球化之後,企業只代表某一群利益團體或族群,還有其他族群如勞工,現在全球化大家最擔心的是企業利益與勞工利益是否一致,經濟學者包括國民黨那一批經濟學者喜歡從效率角度分析事情,但是現實世界有一個很大的分配問題,這是經濟學者很不擅長的部分,效率與分配要取得平衡。以企業來講,有本事或在台灣沒機會的企業,他們也知道領先有一定週期,我用技術還換市場,如果企業敢做這樣的事,就必須跟時間賽跑,因為後進者會慢慢逼近,企業有沒有本事一直維持領先的差距?我們訪問過企業,他們都把自己當成大中國對外的雙向橋樑,可以兩邊賺錢,我問相關業者這模式的生命週期有多常?他們說大概五到十年,對個別企業主來講,他可能考慮五到十年賺飽就夠他退休。但是這個商業模式不是永續的,一個國家的產業政策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嗎?國家的產業政策要思考的問題更多,很多企業很有自信在時間賽跑上,他們可以維持領先優勢,但是我們看整個90年代台商到中國的投資經驗是什麼,剛開始去也是說傳統製造、低階流出去,我們升級變成作高階、我們做研發,可以最後的結果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溫水煮青蛙,企業以為可以升級一直維持領先,可是最後結果是被別人趕上,最後被取代。
過去九0年代台灣跟大陸的分工,確實是一種分工,各自有得有失,台灣失去的是下游產業,但是台灣的中上游產業卻因為下游產業到中國投資,獲得更大海外市場,中上游產業的生產跟就業很順利發展起來,但是這樣的效應一直衰退,因為到中國投資的台商本來會在台灣回購,可以現在發現越來越多東西部需要到台灣回購,當地就可以買到,所以不需要台灣,台灣當初靠兩岸分工的利益就越來越少,少到後來我們擔心中上游產業會不會進一步移過去?
勞工的利益來說,我覺得民進黨2004年還能贏得總統大選,比起2000年比較至少多了一百萬票,我不相信是任何一個單一事件,反而是具有群眾跟社會的基礎,也就是說廣大的勞工階層是害怕太過跟中國密切的連結,會讓他們的就業機會喪失。這一類對中國保持一定距離的政策是有勞工階層的支持。不管台灣白領或藍領會的東西,對岸也會的話,我們的工作機會就會比較少,我們的薪水就會漲不動,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勞工的部分會有很多慮,這部分蠻容易說服,因為就業安全的問題現在慢慢看到效果,就業機會慢慢減少,薪資十幾年來一直跌,現在薪資要漲,沒有轉型成功,機會不大。因此開放中國白領來台,對台灣經濟來講,純就經濟邏輯來看,我們是需要高階人材,假如中國或全球高階人材願意來台為企業所用,對台灣產業發展是正面效應。可是問題在於所有受薪階層他的薪資是漲不動,就業機會是減少,如果要有得的話,就必須要考慮讓中國高階人材來台,是否對台灣產業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有的話整體的就業機會才會提高,勞工才會受益,可是整個產業的提升,人力資源只是其中一環,還有很多配套,所以當我們提到這議題,我們的執政者一定會講,我們不是只有兩岸關係的政策,還有其他政策,合在一起會帶給我們好處。請問,證據在哪裡?如果我們不同意他們的說法,我們的反證是什麼?
洪奇昌:
我想問一個問題,當我們知道這是對台灣發展有相當風險,這風險我們有什麼樣的能力把風險延後?或這風險是不可避免?特別國民黨執政下,一直往這方向走,媒體會呈現這議題帶給台灣的機會,多數台灣人民會認為這是台灣機會,為何民進黨要反對?這樣的困境請教邱垂正的看法。
邱垂正:
從兩岸關係的發展來看,中資來台會帶給兩岸關係全新的發展,雖然馬政府上台一年來,形塑出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兩岸關係,但是中資來台又是一個清楚的分水嶺,不但很新,也很難逆轉,從台灣的角度而言,政府跟朝野要攜手合作,極大化利益,風險極小化。有兩個部分,目前中資來台,兩岸之間沒有把之訂為協議,因為牽扯關係複雜,只有共識,大陸在五月十八有相關辦法,我們在六月三十也會公布,除了各自政府機制控管外,兩岸協商很重要,如何就中資來台,從經濟的發展、市場原則來處理問題,不要把中資企業在其他地方的手法伸到台灣,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是一種威脅跟迫害。對民進黨來說,民進黨要有更多人對兩岸新的形勢有更多認識,有新的思維來面對這種我們不熟悉的兩岸關係發展。
要中資不要有非經濟的手伸過來,我覺得很困難,我們還是可以訂出很多規定讓中資企業遵守,但是政治往往不知不覺中發揮影響力,比如某家公司曾經獻金給民進黨,但是跟中資合資後,還會獻金給民進黨嗎?這是第一個。第二,我們有很多民眾政治立場中立,但是他在中資企業上班,他的政治態度會不會改變?這還要觀察,不過從香港例子而言,親中社團、中資企業、中資員工、家庭,同質性很高,台灣會不會這樣?目前不曉得,但是當中資企業大量在台灣各行各業進行投資後,會有很多現象發生轉變,這對民進黨經營會更加困難。舉個例子,新聞媒體是不是可能被染紅,被影響,其實中資還沒來就已經很有影響,會不會進一步受到影響?這都是一些指標,我覺得民進黨要更認真用新的思維與創意來面對。中資來台到資金到位開始營運,兩岸關係會如楊教授所說的,變的更不確定。
田君美:
中資來台是不可逆轉,是不是有什麼論述讓社會大眾知道問題所在,是相當困難,因為要把時間拉長,過去八年狀況是這樣,從2008年一般民眾想法是對過去八年的反應,民眾也希望改變,明明知道中資來台有很多問題,執政黨只看到中國的議題,在野黨不能只跟著執政黨看中國,要回過頭看全球化的問題,怎樣從全球化的角度把中國的因素稀釋,這是一個大的層面。
楊家彥:
我也是蠻悲觀的,但是相對而言樂觀一點,我覺得民進黨2008年的選舉失敗,藍、綠基本盤沒有很大變動,我的解讀是中間一百萬票的移動,差距就是兩百萬,我聽過一種說法,美國有一些學者把2008總統大選視為台灣民眾對統獨的公民投票,我無法認同這說法,我認為中間選民一百萬票的移動,是對貪腐的反對票,不管這貪腐有沒有事實,但是貪腐的形象深入民心,如果中間選民一百萬票的移動對貪腐的不滿,那中間選民的票是很容易鬆動的,如果有辦法說服中間選民,讓他們再移動,一百萬票在跑回來,國民黨政權未必穩定。如果認同我的看法,那麼目標就是如何說服中間一百萬人,這些人對民生、非政治議題比較關心,他們可能是中產階級,比較希望穩定生活,所以少碰政治部分,多處理經濟部分,希望或許會比想像大。
洪奇昌:
中資來台的規模會有多大?
邱垂正:
最近中國政府很有趣,跟台灣協商都強調先經濟後政治,但是共黨學校訓練他們政治經濟思維,一件事是一體兩面,對台灣做出中資來台投資,經過非常縝密的策略研討,也是政治經濟一起思考,從這角度衡量,中資來台投資的量能非常大,因為小就沒有影響力,以香港的例子來說,迴歸前夕,香港的資本市場,華資加中資的比例超過40%,這些也彌補外資跟英資的流失。總之,可以完全操控股市,當彭定康開始推動政改方案的時候,中資就讓股市大跌,人民開始受不了,質疑為何通動政改?民進黨選舉如果上來時,就來無量下跌,對民進黨挑戰非常大。因為中資會不會排斥我們勞工?我認為不會,或許有少部分中國白領管理層來,但會雇用更多的台灣勞工,來發揮影響力,以中國現在4.3兆的GDP,未來還更加增長,買下1/3的台灣,他們覺得有這個實力,我覺得量能會非常龐大,形塑到完成中資歷史任務,這是我的判斷,幾次到中國參訪,他們的口氣都蠻大,甚至說你們的房地產,我們都很想買,連一般學者都想來,只要政策通融的話,不止是商辦而已,一般房地產他們都很想來。我在金門,他們就瞄準準備把整個島吃下來,諸如此類,口氣很大。
楊家彥:
我看法稍稍不同,我認為直接投資部分,他們對電子產業比較有興趣,但是我們的廠商也不是笨蛋,真的陸資要進來,我們輕易要讓他們進來嗎?廠商也會考量。假如他們最想要的肉(技術)吃不到,我覺得直接投資未必有想像的大。
至於來台增加雇用台灣勞工,擴大影響力,我覺得香港經驗不是如此,香港人很有信心,在一般生活、經濟、社會、民主制度上,是香港人佔優勢,中資來不是影響我們,而是可能被同化,這是就自由民主而言。中資真的想用不自由的社會改變我們的價值觀,我覺得機會不大。
不動產部分,我覺得指標性的投資會發生,但全面性的我不覺得量會很大,畢竟中資也面對本地資金與外資的競爭。
證券部分我覺得很有趣,他的量大到可以影響股市的話,也就夠從事政治操作,但這樣的量要多大,我不清楚。